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238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干季与海洋环境不利于水汽输送一合拍,处于北方冷和南方海洋暖中间地带的西南地区,就形成了干旱……”

  所以北方的暴雪和西南的干旱其实不是孤立的。

  齐政还注意到一点:“也就是说,与西南干旱相反,东部今年可能出现洪涝灾害?”

  高鹏点点头:“理论上确实如此。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向东走,将热带水汽带走,会导致我国东部降水明显增多……”

  这一点倒是和齐政的记忆不谋而合。

  “……该死的厄尔尼诺!”齐政嘟囔道。

  对于从事农业的人来说,风调雨顺就是幸福——晴雨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间隔,气候变化不出现大起伏,多么幸福啊!

  开挂也是一个体力活好吗?

  如果可以,齐政只想静看云卷云舒。

  但“厄尔尼诺”就是一个搅屎棍,其所到之处,光热和雨水都不正常,而农业首当其冲。

  “去特丫的厄尔尼诺,劳资要对抗的就是你!”齐政恨恨地想道。

  ……

第418章 嘉谷在行动

  据气象部门预测,在五月中旬以前,西南地区无明显大范围降水过程,旱情将持续进一步加重。

  齐某人“呵呵”。

  等到西南季风来临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既然水不来就我,我便去就水!

  而作为幕后推手“向海借雨”,某人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五斗云雨阵(四阶)触发,主水系,范围:方圆一千公里。效果:聚云,化雨。能使水气流布,风云化雨。”

  西南边上的北部湾,干旱并没有影响到它的繁荣,一个个海水养殖场密密麻麻分布在桂省沿海,从高处俯瞰,像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

  但那些在耕海牧渔的渔民们没有发现,无数的水汽,被一股神秘力量从海里“抽出来”,涌向“干渴”的大西南。

  ……

  在川省南部的凉山地区,林贵山的担心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至今仍是滴雨未下,更可怕的是,附近有山头起火了。

  远远可以看到浓烟升腾,火势凶猛。迅速调集过去的消防官兵们携带工具徒步上山,用灭火器集中灭火、抛土减消火势、挖沟隔离等方法进行灭火。

  浓烟熏呛得大家喘不过气来,火苗像一把烙铁在面前舞动,烤得脸生疼,脚下像是踩在一个火塘子里,作战靴仿佛随时都会被烤焦烧化……

  恍惚间,似乎有点滴清凉落在脸上……嗯?

  被火焰炙烤的官兵们抹一把脸,抬头望天,后知后觉地发现,降雨了!

  不是幻觉,是真的降雨了!

  淅淅沥沥的雨滴飘落下来,雨势越来越大,带来了久违的清凉。

  而张牙舞爪的山火,也很快在雨水的浇淋下,被扑灭了最后一团火苗。

  欢呼声四起!尽管官兵们的衣服全部被淋湿透,可脸上却是欣喜若狂!

  “下雨了!下雨了!老天终于开眼了!”嘉谷红豆杉基地里,林贵山更是手舞足蹈地冲进雨里呐喊。这场雨真的是及时雨啊,再不下雨,红豆杉都要枯死了!

  和林贵山一样,当地的村民们笑开了花。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下雨了!雨势还不小,可这是个好兆头!

  他们也同样不顾雨淋,拿出装水容器摆满一地进行接水——经历了干旱的人,对水可是一点都舍不得浪费。

  因为连续干旱而发白的土地,在这场雨水的浇灌下变得松软;无精打采的红豆杉,也开始恢复生机,挺拔着身姿补充着水分……

  以凉山地区的降雨作为起点,黔省、滇省、桂省等受干旱严重影响的地区相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雨,雨中到处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西南地区普降大雨,旱情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而且,齐政也不是在孤军作战。

  气象部门虽然对突如其来的降雨摸不着头脑,但他们敏锐地注意到了,这是一次非常适合“人工增雨”的系统过境。

  不少地区自去年9月以来,就没有下过一滴雨,水井都干涸了。第一场降雨只能说是缓解了土地的干旱,饮水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气象部门抓住了降水的有利时机,在这些重旱区针对性地部署了一场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多时段、多点次、全区联合、空中地面联合的人工增雨作业。

  火箭弹出动了,飞机也出动了……在某人不断输送充沛水汽的“助攻”下,增雨作业持续时间长,效果也十分明显。

  此前因连续干旱而干涸的水井,因为降雨得到了补充,群众饮水问题基本解决。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向天借雨”的共同作用下,西南大部旱区“解渴”了,也为农业恢复生产提供了喘息的空间。

  ……

  农时不等人,谁也不知道降雨能持续多久。在灾情稍微得到缓解后,西南地区趁着土壤较湿润的有利时机,抢抓农时,赶雨播种。

  而嘉谷也在行动,借助这次西南大旱,联合政府在多地推广抗旱品种——马铃薯和红薯。

  这不仅是要战胜眼前的旱灾,还是着眼长远的治本之策——在西南,尤其是在黔省,有很多耕地属于中低产田,用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都潜力不大。

  而薯类耐旱耐贫瘠,尤其是目前这种大旱年份,薯类的价值更加得以体现。

  许多因灾不能种植水稻或玉米的地区改种马铃薯等薯类作物,不但能最大程度地弥补旱灾带来的损失,更能形成优势产业——嘉谷培育的“淀薯”马铃薯品种和“朱薯”红薯品种,耐旱高产,就被筛选为推广种植品种。

  譬如处于旱灾中心的滇省,是国内马铃薯种植大省,种植面积数百万亩,但80%的种植面积长期处于低产状态,潜在产能被严重浪费。

  在干旱没有彻底解除的情况下,这些地区也积极引导农户改种马铃薯或红薯。

  而嘉谷早已将“淀薯”和“朱薯”的种苗准备好,迅速发放到了相应的农户手中;并动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抗旱技术推广服务,指导农户扩大“淀薯”和“朱薯”的种植面积。

  ——“朱薯”是极为耐旱而且周期短、见效快的红薯品种,趁着刚刚下过的一场透雨种植,不需要进行浇水,就能够很好地成活。后期如果不是持续干旱的天气,单单依靠降雨,也能够很好地生长。

  一如既往的,红薯和薯藤都由嘉谷回购。

  这种红薯是很难吃,但却是养猪的上好饲料——嘉谷农牧在西南的养猪规模正在扩大,正好需要更多的饲料来源。

  ——“淀薯”正如其名,适合于加工成全粉。这是国内严重短缺的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经过嘉谷在沙漠的试种,推广价值极大。

  全球马铃薯共有两千多个品种,但只有少数几种干物质含量高的才可以加工全粉——“淀薯”很荣幸地跻身其中。

  嘉谷拟在滇省建设马铃薯精深加工基地,将滇省建设成为马铃薯生产加工强省,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探路。

  ……

  农业生产可谓是“一季主动,全年主动”。

  由于神秘的“不知名”力量襄助,虽然西南地区前期看上去干旱较为严重,但随后绝大多数地方普降甘霖,农业生产未受明显影响,抗旱减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让同样出现了严重旱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酸得不行。

  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冲击,东南亚和马来半岛都出现了干旱、缺水及气候炎热现象,农业生产状况堪忧。

  眼看着理应受影响更加大的中国西南地区,居然在降雨的帮助下慢慢消除了旱情,这一票国家好想说一句,大哥,求带啊!

  ……

第419章 嘉谷糖业的机遇

  在外界看来,中国是通过大范围的“人工增雨”缓解了西南的旱情。

  当然,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对的——毕竟,某人的“跨海调雨”也算是人工增雨嘛!

  东南亚一票“难兄难弟”当然也想有样学样,但一方面没有掌握相关技术,另一方面……他们还缺了一个挂逼。

  某人没有落井下石已经算好的了,主动帮忙?你谁啊。

  于是,该干旱的继续干旱,该缺水还是缺水,该减产的无法避免减产……

  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旱灾导致大范围的粮食、水果以及棕榈油、甘蔗等经济作物减产,影响会传递到相关的产业链,这也就意味着,一些相关公司的机会来了。

  “泰国是全球第二大糖出口国,其从去年11以来没有下过一场雨,近七成的省份成为了旱灾区,对甘蔗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预期201011年度糖产量大幅下滑。”嘉谷国际的钟华志埋头整合好在巴西收购的糖厂后,回头一看,呵,运气来了。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产糖大国印度也出现了旱情迹象,预期糖产量下调。我们认为,今年全球糖市将出现近十年来首次供应短缺局面,国际糖价不可避免地上涨了……”钟华志喜气洋洋道。

  虽然不至于幸灾乐祸,但东南亚乃至南亚地区的干旱,确实为嘉谷糖业带来了巨大利好。

  还有什么比刚刚通过并购跻身世界糖业前三强,就迎头撞上糖价牛市更美妙的事情吗?

  有!

  钟华志嘿嘿笑道:“因为提前部署,我们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糖厂,都保持着较高的库存水平;而从目前的糖价走势来看,上涨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头……”

  听取汇报的齐政和王昱业也笑了起来。

  作为一名合格的国际“奸商”,这种情况下,当然要捂住库存了。

  这也不是独一家的做法,世界前几大糖业巨头,都默契地保持着一致的行动,可以说是变相地推高了国际糖价——高糖价才符合大家最大的利益。

  “不过,这对于国内的食糖缺口来说,就不是好事了。”王昱业颇有良心地说道。

  “嗯,这倒是没错。”钟华志也收敛笑容,赞同道。

  老实说,西南大旱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但旱区内的农作物产量肯定比不上正常年份,国内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桂省,同样也不例外。

  这势必会加大国内食糖的缺口,进而推高国内的糖价。

  郁闷的是,嘉谷糖业作为世界糖业巨头之一,对此却无能为力。

  说来也挺有意思,嘉谷糖业作为“纯正”的中资企业,所有的产能却是在国外。

  如果论产能,嘉谷糖业无疑是中国最大的糖企,但在国内却没有一个生产基地。

  不过,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变。

  “老钟,桂省方面打算趁着眼下甘蔗减产的行业动荡期,加快淘汰省内过剩制糖产能,整合加工能力。嘉谷也接到了邀请,你对此怎么看?”齐政向钟华志问道。

  桂省,是我国最大的糖料蔗和食糖生产基地,规模总量多年来一直占据全国的60%以上。可以说,对于国内的糖企来说,桂省是必争之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2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8/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