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254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第449章 群起响应

  嘉谷一动行业惊!

  人参产业归根到底不是一个大产业,而且地域性明显,嘉谷的影响力更加容易发散。

  在政府的推动下,嘉谷牵头组建中国人参种植联盟,致力于人参标准化种植,实行产需对接,承担品牌建设的龙头带动工作……

  嘉谷的一系列大动作破土而出,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参产业整合战。

  在世界人参的“心脏之地”万亮镇,参农们最早感受到这股风向。

  小赵住在万亮镇,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目前,他家拥有一块5公顷参地和一个小型人参粗加工厂。

  这天,小赵兴冲冲地从外面跑到自家参园:“爸,有个天大的好事!”

  他年近六旬的父亲从参棚钻出来,随口问道:“啥好事?参价又上涨了?”

  赵父一脸疲惫,他从二十多岁开始种参,坐看人参产业大起大落,很少有什么状况能让他动容的了。

  要知道,种植人参可比种粮食麻烦多了。

  用老爷子的话来说,“人参都是跪着种出来的”——由于人参对光、温、水的要求很高,必须搭参棚,扣特制的蓝色塑料膜。这种拱形的参棚在0.7米~1.5米之间。松土、摘叶、掐花、薅草、施肥……不是趴着就是跪着。

  而且,参地大多处于偏僻的山上,每片参地旁都会有个简易窝棚。种人参与种玉米不同,要时时伺候,起货的时候还要打更防盗,所以对参农来说,“参种在哪儿,家就安在哪儿”。

  但对于赵父这样的老参农来说,种参的辛苦还不算啥,一直低迷的参价才让他揪心。

  从04年开始,人参价格就一直处于较低迷的状态,鲜参一度每斤才卖10元,这和种萝卜有啥差别?

  直到去年年底,鲜参价格开始抬头,赵父才舒展了一直皱着的苦脸。更高兴的是,今年参价上涨幅度更大。这个行情,总算让他看到一点儿希望。

  他最希望听到的,就是参价继续上涨。

  儿子小赵笑嘻嘻道:“不是参价上涨,不过,如果事成了,跟参价上涨也没有多大区别。”

  “哦?”老爷子来兴趣了,“说说看。”

  “我刚刚得到消息,政府推动嘉谷公司成立了一个人参种植联盟,正在号召更多参农加入这个联盟……”

  “等等……”老爷子打断了儿子的话,问道:“嘉谷?就是那个连续六届获得‘长白山参王’,而且还不知道藏着多少野生人参的嘉谷公司?”

  小赵对于老爷子的关注点哭笑不得,无奈点头道:“没错,就是这个嘉谷。”

  老爷子兴趣更大了,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我听说,对于我们参农来说,加入了这个人参种植联盟,嘉谷会提供由野生人参培育出来的优质人参品种,以及相应的种植技术指导。最关键是,我们购买参地、参肥等都有补贴不说,联盟会对成品参统一收购……”小赵两眼放光地说道。

  老爷子咂咂嘴,突然问道:“有这么好的事?我们要做什么?”

  小赵笑容一顿,想了想,认真说道:“唯一的要求就是,听安排,听管理。”

  “简单来说,不但要按照种植联盟的标准进行人参种植,就连什么时候起货,什么时候进行销售,都要按照联盟的规定来。”

  老爷子目光一凝。

  小赵连忙解释道:“据说,这是为了避免同行的相互压价,保障参价不至于大起大落,尤其是暴跌。而且,联盟还推出了很多保障措施,比如为参地购买保险,托市收购……爸,这绝对是好事,我们……”

  老爷子一摆手,果断道:“那我们就加入!”

  “……”小赵一脸惊愕,他还绞尽脑汁想着怎样说服老爷子,但这么干脆的决定是咋回事呢?

  老爷子瞅了一眼儿子,眯眯眼:“你小子懂啥?我们以前,对于‘参王’那都是要顶礼膜拜的。这个嘉谷,能批量出产‘参王’,已经不能用奇迹来形容了。这种气运,以前没机会,现在有机会不沾点,那都是傻狍子!”

  “……”小赵抬头望天,无语。

  老爷子,你的理由还能更奇葩点吗?

  老爷子心里哼哼,小子,你还嫩着呢!

  ——其实,上面的理由更多是说笑。老爷子精明着呢,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人参种植联盟,明显是要重视参农、保护参农利益。

  一直以来,参农在人参市场都丧失话语权,没有议价能力,因此在价格波动频繁的人参市场,容易蒙受严重损失。

  虽然加入人参种植联盟,约束是不小,但这不就是聚众人之力,形成更强的议价能力吗?

  唯一担心的,就是领军者能力不够,或威望不足——但如果是嘉谷,反正他是服气的。

  大概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以中国人参之乡为中心,人参种植联盟得到了出乎齐政意料的群起响应。

  ……

  除了人参种植联盟的组建,嘉谷还在政府的支持下,收购了万亮人参市场,投资一个亿对原市场进行扩建,打造世界最大的人参交易和物流中心。

  小小的万亮镇,可以加工生产8个系列600多个品种的人参产品,每年从8月中旬一直到11月下雪,大量人参产品是从这里出发,远销到国内20多个省市、港澳台地区,以及地球对面的美国、亚洲的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中国人参产量占世界的70%,而国内大约50%以上的人参产品出自这里,堪称世界人参行业的“心脏”。

  在占领人参行业的“心脏”后,嘉谷同时推动人参行业“补血”战略——有针对地性地对人参产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年轻一辈的技术能力、业务素质进行强化。

  像小赵,就是第一批参加人参种植、人参加工相应规范化技术知识培训的人员——至此,赵父这样的老参农对嘉谷更有信心了。他们不懂得太高深的形势,但后继有人了,又有组织了,还怕人参产业起不来吗?

  普通参农都有这个意识,另外一些人更是感觉如刺在背了。

  ……

第450章 这是对定价权的争夺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这句话,其实不但中国人懂,南韩人更懂。

  中国人参产业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南韩参企的神经。嘉谷牵头的“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刚刚起步,就已经让最大的国际竞争对手警觉并采取行动了。

  在港岛一家日韩合资的贸易公司内,朴赞泳和石田小松相对而坐,眉头紧锁地看着手中的资料。

  “又是嘉谷!”良久,朴赞泳咬牙切齿道。

  朴赞泳清晰地记得,04年的那个寒冬,嘉谷是如何让自己梦碎的。

  以高价诱惑中国参农大量种参,再以所谓重金属、农残超标为由,拒收人参,将人参价彻底打压成萝卜价,继而疯狂收购廉价优质人参。

  ——如果没有嘉谷插手的话,这将是日韩参企的一次大胜利。

  但嘉谷的托市收购,打碎了他们的如意算盘。一般品质的人参还好说,但当其时,近四成的优质人参产能被嘉谷一举掌控,致使他们的原材料收购计划远远达不到预期。

  特么的,这不仅让朴赞泳的晋升梦破碎了,更是相当于为嘉谷做了嫁衣,培养了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更气人的是,嘉谷在背后推波助澜,将日韩参企的这一控制人参市场的阴谋大肆宣扬。此后,在吉省,尤其是在人参最大的交易市场万亮镇,南韩人就不怎么受欢迎了。

  现在,南韩参企在中国代为收购人参的代言人,都不敢主动承认是帮南韩人买的。为了保障原料采购,南韩人参公社不得不与岛国同行合资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合并两家的渠道,从港岛转口贸易进口人参。

  被派驻到港岛的朴赞泳近些年一直在关注着嘉谷集团。相对于嘉谷在粮油、食品业务上的大放异彩,嘉谷旗下的人参产业似乎微不足道。但朴赞泳看得很清楚,嘉谷不过是在积蓄力量,只看其不断增加的人参种植基地就知道了。

  现在,这一刻终于来了。嘉谷将带领中国人参产业踏上振兴之路,这让南韩上下都坐立不安。

  ……

  另一边的石田小松却是完全不同的心态。

  他虽然对嘉谷牵头的“人参产业振兴工程”极为重视,但不至于像朴赞泳那样心情沉重。

  尽管岛国是一个有人参消费传统的国家,岛国本土生产的人参叫竹节参,但是生产量很少,大部分人参都要依赖进口。

  也因此,岛国的人参产业主要服务于国内消费。人参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汉方药制剂,这是人参最主要的使用方向。二是以口服液为代表的健康食品——在岛国,最受欢迎的人参制品是浓缩液产品,主要购买对象是50岁之上的中年层,女性占绝大多数,这是因为人参的主要采购目的在于增进健康。

  中国的人参产业振兴,对岛国人参产业肯定会带来不小的影响——岛国的人参类进口量达到1000多吨,用在制药以及饮料的低价格中国产人参占92%。

  但说到底,这个影响更直接体现在进口成本上。大不了多花点钱而已,想想南韩同行更大的压力,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石田小松甚至还有空暇考虑要怎么与嘉谷接触,进而达成新的合作。

  瞥了一眼面色凝重的朴赞泳,石田小松颇有些幸灾乐祸地说道:“中国人的动作很大啊!看来国际人参产业格局会有大变动了。”

  朴赞泳闻言,脸更黑了。

  他不是不知道石田小松想看热闹的心态,但他说的,恰恰是自己,甚至是南韩人最担忧的。

  作为最大的两个人参生产国,中韩鲜参总产量之和约占世界的95%,而南韩也是中国人参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中国人参主要出口到亚洲地区,南韩人参出口同样以亚洲市场为主,或者说是以华人市场为主,出口市场高度重合。

  虽然截止到目前,中国虽有人参产业大国之名,却无人参产业强国之利,人参产量和产值存在巨大脱节——中国人参产值仅占全球人参产值的10%~20%,而南韩人参的产量仅有中国10-15%,但产值却是中国的近3.5倍。可谓是绝对的赢家。

  但如果谁敢因此而忽视中国,谁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在国际人参品牌市场上,通过利用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南韩人参产业得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同,并初步掌握了国际人参产业定价权。

  现在,中国人明显也采取了同样的人参战略——政府非常重视并积极鼓励人参产业联合做大做强;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规定了市场进入标准……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同样推行了让南韩人参产业尝到大甜头的品牌战略。

  “这分明是对人参产业定价权的争夺!”朴赞泳心里默念道。

  这些年,在人参包装方面,南韩各方可谓不遗余力,南韩政府、商界、学术界不仅大力宣扬“高丽参”的品味品质,还刻意包装南韩为人参“发源地”和“宗主国”,使国际人士认为中国的人参是“盗版”的,不正宗的,一步一步失去原来的国际市场。

  如今,中国方面积极应战。南韩人清醒地认识到了,一场争夺人参产业定价权的战争即将在两大人参生产国之间全面开打,而这,将是资本、技术和管理的全方位较量。

  但朴赞泳心里像是罩上了一层阴霾。

  觉醒的团结起来的中国人,实在是让人敬畏。就像工业一样,西方的产业转移到中国后一般就转移不出去了,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凭借着巨量的生产力和市场,往往能做到高中低端通吃。

  回到人参产业上,嘉谷在优质人参种植上的技术能力,甚至让朴赞泳有一种错觉,如果嘉谷想,它能将高端人参产品做成白菜萝卜价。

  朴赞泳摇摇头,将这个无厘头的想法抛出脑海。这怎么可能?人参种植参终究是有地域性的,人参的资源稀缺属性很难改变。

  既然如此,那就开战吧!

  人参就像泡菜一样,是南韩的一张重要名片,绝对不容有失。

  朴赞泳盘算着,南韩已经有了巨大的先发优势,现在又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抢滩”中国市场,人参产业定价权,一定是属于南韩的。

  ……

第451章 品牌暗战

  越省,羊城,中国食品博览会。

  在食博会开幕的第一天,在“长白山参王”的一个专场拍卖会上,嘉谷贡献的一株两百多年参龄的野山参,拍出了880万元的天价,彻底引爆了市场对于长白山人参的关注热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2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4/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