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260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国家之间的竞争本质不外是人的竞争——不夸张地说,假如我们有三分一人口达到美国人的平均综合素质,即使不能做到吊打全世界,平分天下是毫无问题的。

  而提升人口素质就要从孩子抓起,从教育抓起,从营养膳食抓起。

  更何况,现在,只要说起孩子,齐政目光都变得柔和了。

  杨业心里偷笑,乐呵呵道:“boss,听说老板娘怀孕了?恭喜恭喜!”

  话音未落,就看到一向“英明神武”的齐政,瞬间笑成个大傻子。

  啧,贼辣眼睛了!

  ……

第462章 通胀时代?

  人逢喜事精神爽。

  只要一想到再过大半年,就有个小崽子可供“玩耍”,齐政就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好——有句话不是说了吗,生孩子如果不是用来玩的,那将毫无意义。

  但还没等满怀“慈父之心”的齐政溜去找孩子妈,一位不速之客拦下了齐政。

  赶到嘉谷总部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蒙无视齐政“哀怨”的目光,他跟嘉谷高层也算是数年的友好关系了,轻车熟路地在齐政办公室坐下,直接说道:“齐董,我是来寻求嘉谷支援的……”

  齐政对周蒙突如其来的“求救”,稍有惊愕,但想想周蒙的职责,心里有数了。

  价格司副司长嘛,齐政敢肯定周蒙的来意跟当下反常的物价有关。

  今年的天气着实反常,频发的自然灾害成为农业稳产增产的重大挑战,北方寒潮、哪怕得到缓解的西南旱灾,都相继影响了不少农产品的产量。

  最先拉开涨价序幕的是蔬菜,“倒春寒”导致北方大棚菜上市推迟,油价上涨又导致运输成本增加,蔬菜价格已经彻底进入“元时代”——在近20种蔬菜中,至少13的蔬菜要价超过4元斤,1元斤以下的蔬菜几乎绝迹。

  很多一向“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称“不太在乎钱”的中层阶级都体会到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已经由以前的素食主义改为开始吃肉了,“没办法,如果天天吃青菜,工资都不够花。”

  除蔬菜外,包括水果、粮油在内的其他食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继“房奴”出现后,最近,网络上甚至出现了自称吃不起蔬菜、水果的“菜奴”、“果奴”。

  这是全面通胀来了吗?

  ——何为通胀?

  譬如你口袋里有30元,1998年可以买到11斤大米,2斤猪肉和2.6斤食用油;到08年,可以买到5斤大米,0.7斤猪肉和1.1斤食用油;但就目前市场价格节节上涨的农产品而言,30元只能买到1斤绿豆和2斤大蒜——“通货膨胀”这一学术用语在生活中就是这样真实的无处不在。

  官方CPI反映的通胀压力貌似不是很大,但是真实通胀水平却远远超出了CPI所能反映的力度。很简单,房子价格再怎么涨,也没人天天去买房;但蔬菜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居民的CPI感受就因价格上涨明显的蔬菜被“放大”了。

  当“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网络语言流行之时,看似戏谑的文字背后,表露的是普通民众的不幸福感。

  而作为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中的一员,周蒙为此抓耳挠腮。

  “引起通货膨胀有两大因素,其一是食品价格,目前的菜价粮价都很高,这是值得忧虑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房地产因素,房价高企会带来上下游产业的涨价压力。不过随着国家调控政策的出台,这一因素的威胁已大大缓解。”周蒙分析道。

  楼市在号称“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的打压下,陷入了一定程度的低迷;另一方面,股市持续暴跌,沪指创下一年来的新低。

  “房价问题不大,现在最重要的是通过控制农产品价格以抑制通胀预期……”

  齐政同情地看着周蒙,心想:房价问题不大?你还是估计得太轻了。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房价都是推动CPI上冲的“罪魁祸首”。

  不过嘛,房地产这潭水太深,齐政没有多说什么。况且,周蒙的想法是好的,齐政也希望能够控制当前国内不正常的物价上涨。

  周蒙看到齐政的表情有些怪异,心思也不确定起来,不由问道:“呃,齐董有什么看法吗?”

  齐政摇摇头,却是突然说道:“这次农产品涨价,初期受供求影响,后期嘛,大概是被炒高了的。”

  周蒙一拍大腿:“可不是,我就知道齐董是明白人!”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频繁的自然灾害,是导致今年蔬菜、杂粮等农产品供应减少的主要原因,但具体到价格飙升,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尤其是在当前房地产新政不断深化、全民炒房即将成为历史的大背景下,大量社会资本——我估计高达三四千亿无处可去,因灾减产的部分农产品就被当做了新一轮炒作对象。”周蒙恨恨地说道。

  齐政对他的“炒房即将成为历史”表示呵呵,但对于游资转入农产品市场投机逐利表示认同。

  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农业巨头,嘉谷虽然一直按兵不动,但不代表着嘉谷对市场一无所觉。

  种种迹象都显示,各路游资正对国内农产品实施“成本狙击”和“价格催涨”,以从中取利,而这些炒家背后还有不少海外游资的影子。

  国家发改委压力也很大,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民生与经济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历来都对物价稳定高度重视。

  但要想对抗游资的炒作,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有充足的物资储备。

  为什么我国的粮价能一直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很简单,因为我国有全世界规模最庞大的粮食储备量,当中国的粮食储备达到半年甚至一年的消耗量时,没人敢去炒。

  但具体到大蒜、生姜、绿豆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基本是国家调控空白的领域。

  当发改委展开激烈讨论的时候,不期然地,周蒙想起了齐政和他的嘉谷集团。

  时至今日,所有人都得承认嘉谷是国内拥有最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企业。而且,越是对嘉谷的农产品供应链深入了解,周蒙就越发意识到,嘉谷建立这条农产品供应链,是何等的不容易,又是何等的魄力。

  遍布全国的仓储冷库,深入田间地里的收购体系,以及直接控制的高标准农业生产基地,无不让周蒙对齐政的布局佩服之至。

  尤其是,嘉谷还是国家战略储备代储企业的一员,在猪肉、大米、食用油储备上都尽心尽力,周蒙自然而然地将嘉谷视为“救星”了。

  他急切地追问道:“齐董,我知道嘉谷此前对大蒜、绿豆等农产品都有收购行为,就是不知道目前的储备量有多少?”

  至于为什么周蒙甚至整个发改委都不怀疑嘉谷是借此囤积居奇,那还用多说吗?以嘉谷现在的体量和地位,只要管理层不傻,就不会干这种作死的事。

  齐政哑然失笑:“事实上,就算你们不来,我们也准备主动联系了……”

  周蒙闻言大喜。

  他了解齐政,如果不是有充分的准备,嘉谷是不会当出头鸟的。

  “啧,看样子我们能干一大票啊!”

  ……

第463章 炒作!炒作!

  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影响全国农业生产。

  在华南地区,入夏以来,暴雨不断,菜地里的菜已奄奄一息——生菜和芥菜叶子开始腐烂,另一些被大暴雨吹打过的叶菜东倒西歪地趴在地上。

  菜农们表示,遇到今年这样的雨天,起码有几个月是要亏本的。

  “卖菜20年,从没遇到过今年这样反常的天气,菜价也是历年波动最大的,蔬菜价格都普遍上涨,如大蒜、土豆、番茄等都创下高价。”

  大蒜、辣椒、药材、绿豆等不起眼的农产品,价格相继大幅抬升。

  这些农产品减产并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情,为何在以往的减产年份里,这些产品的价格没有高得离谱?

  因为恶劣的气候是农民们的大敌,却是另一些人的狂欢盛宴。

  “继续囤货,现在还远远不是价格顶峰,我们还能再炒作一波,将大蒜价格再推高一波……”曾让庆手舞足蹈地对侄儿说道。

  曾让庆之前一直是炒房团的一员,在国家和地方重拳打压之下,他被逼出股市和楼市,继而在实体经济到处兴风作浪。

  他觉得自己真的是运气爆棚,除了炒房外,居然又碰上了炒作农产品的绝佳良机,老天合该他发财的。

  从去年年底开始,他陆续投入了近一亿炒作大蒜,像炒股票一样,随着推高的农产品价格而获利不菲。

  但他觉得这不是终点,炒作大蒜等农产品就像击鼓传花游戏,当舆论关注其价格和通胀时,更多的游资会介入,他获利的空间就更大。

  他的侄儿倒是有些惴惴不安:“叔,我们已经囤了不少货了,现在出手的收益已经够丰厚了,再炒作下去,我怕政府……”

  曾让庆毫不以为然地一挥手,教育侄儿道:“放心吧,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他看着侄儿掩饰不住的担忧,笑了:“杞人忧天!你以为我们炒作农产品是蒙着头来的吗?”

  他的侄儿在心里默默道,难道不是吗?我们之前一直是炒房来着。

  曾让庆不管侄儿怎么想,他点上一根烟,继续说道:“大蒜这玩意吧,不容易招致政府价格干预。你看市场上被炒作的农产品,均不起眼,历年产量也没有统计数据。从监管来说,原油、铁矿石、大米等大宗商品受到国际炒家控制,政府也会专门价格干预。而大蒜、绿豆和八角等农产品不受国家调控,更不具战略储备意义。况且,政府手里没货,就算出手影响也不大。”

  “关键是这些农产品基本上都是干货,都有一定的存放期,这让我们有时间进行囤积和消化存货。像大蒜放入冷库,保存一年半载都没问题;而只要夏季不潮湿,喷洒驱虫药剂,绿豆放两年都可以……又不像青菜萝卜,怕烂在手里。”

  “再说了,这些农产品都具有刚性需求,即使价格翻数倍,因为难以替代,消费者依然要购买,所以说出手不难。”

  曾让庆喷出一大口烟,深感稳操胜券。

  他喜欢雷厉风行,就像他一看到有炒作大蒜的机会,就果断提前介入,提前控制产品源头,直接和当地大经销商签约;再租用冷库和卡车……

  现在他觉得有更大利可图,要想办法集结行内外资金了。

  他的侄儿劝也劝了,只能告诉曾让庆:“现在,一些原来搞房地产、搞煤矿的资金也进来了。嗯,还有国际的玩家找我们合作,打算囤积大蒜或者绿豆,我们要不要接受?”

  曾让庆犹豫了一下。一般来讲,国内的炒家大部分资金实力都比较小,多数为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但国外进来的游资实力就非常强了,他们一般是一个冷库一个冷库地收购,但是基本上都是找国内的代理,非常隐蔽。

  “我们接受合作!”良久,曾让庆咬牙道。就算沦为国际炒家的买办也不管了,要想干一票大的,他还缺乏资金。

  他的侄儿欲言又止。

  曾让庆拍拍侄儿的肩膀,说道:“我知道你的顾虑,这样,我们只接受一两家资本共同操盘好了,反正,无论是大蒜还是绿豆,都是盘子小,易控制。”

  这也是经验之谈:盘子小,就意味着炒作这些商品所需要资金不多,比如一些中药材品种,只需要几千万元就可以控制全国市场;一吨绿豆卖1.8万元,要倒腾市场的话,只需几千万到上亿元资金。

  小杂粮也没有期货市场一说,流通渠道很简单,都是一些小的贸易商在弄,像绿豆,全国最多就生产50万吨。

  曾让庆希望再集结一波游资,同时对大蒜和绿豆进行控盘。

  说干就干。

  曾让庆确实在炒作上“天赋异禀”。

  他往往是先囤积一批,达到一定数量,价格上涨后,再高价放货赚一把,等货放得差不多了,价格也回落了,就再囤积再抬价。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利用各种方式制造暴涨预期,譬如大肆炒作通胀、大旱灾情、大蒜种植面积减少等概念,甚至还会渲染诸如“装卸工炒蒜炒成百万富翁”的传奇故事,吸引更多资金进入。

  对于绿豆,他在囤积居奇的同时,资助张武本这位所谓的“养生食疗专家”,大肆宣扬“绿豆治百病大法”,还真的掀起了一股“绿豆养生”热潮,助推绿豆价格暴涨。

  资金雄厚起来后,曾让庆甚至能进行“买空卖空”——即使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货源,他仍可以一方面组织货源,另一方面发布供货信息,并以较高价格与下一级经销商谈判。

  一切都向着理想的方向进行,尽管其单次交易利润不高,但总体利润很可观,而且资金周转快。

  曾让庆叼着烟,仿佛已经看到了利润滚滚流进口袋。

  但侄儿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粉碎了他志得意满的情绪:“叔,大事不好了!政府联合嘉谷入市抛售大蒜等农产品了……”

  卧槽,曾让庆叼着的烟掉了!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2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0/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