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266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雷厉风行地拿下了安德森公司后,嘉谷不仅在日韩苜蓿草进口中占据了13的份额,还拥有了安德森公司更加完善的牧草加工技术体系。

  “客户要什么级别的草,我们现在随时可以提供;要什么类型的产品,苜蓿干草、草块或苜蓿颗粒,我们也都完全可以满足。尤其是苜蓿颗粒,在猪业市场上也有很强劲的需求,有望未来成为一个新兴市场……”牧草生产加工业务顺利补强后,卢志威兴奋道。

  按照未来乳业产业的发展规划,不论是从当前嘉谷全面推广高产奶牛品种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国内苜蓿产业刚规划的角度来看,国内优质苜蓿的中长期缺口将持续存在。

  看着工人将收割捆扎好的鲜草,在加工厂成型后进入集装箱后,拖至港口用于海外出口……

  那是草吗?不,那是阳光、土地和水,那是肉和奶!

  ……

第473章 这有点秀啊

  我为什么要来中国工作呢?”美国畜牧专家戴维斯自从踏足中国国土后,就一直念念叨叨。

  “因为新老板给出的薪酬够高!”同行的美国农工大学教授杰弗里接口道。

  戴维斯一滞。

  是啊,如果不是薪酬够高,如果不是诚意够足,如果不是……他说什么也不会接受到千里之外的中国长期工作的。

  但……该死的资本家!

  他们都是安德森公司的专家顾问——牧草与畜牧不分家,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安德森公司需要权威专家与客户沟通并且提供指导。

  然后,公司就换了新老板。

  作为行业资深专家,他们自然不会担心没有下家。但新老板显然对他们很感兴趣,再然后,他们就被派来中国了……

  毕竟,专家也好,教授也罢,都是要恰饭的。面对双倍的薪水,还有丰厚的生活补助,就算派去非洲,他们也认了。

  不过,他们的工作环境看起来要比想象中还好。

  他们坐车抵达的是鲁省西部的和泽市,嘉谷农牧的大型肉牛养殖基地。

  一处占地面积达3500亩的肉牛养殖基地出现在他们眼前。

  钢架主体、挑空重檐、枣红色树脂琉璃瓦顶,在竹木掩映的山湾里,几排依山势而建的建筑看上去十分气派。

  “倒是挺漂亮的!”教授杰弗里有些惊喜。

  “中国人就爱讲究门面,外表漂亮有什么用呢……”专家戴维斯嘟囔道。

  杰弗里不管爱找茬的同事,下车后,他主动向前来接待的嘉谷农牧的负责人李东亮了解养殖场情况。

  “……有20余栋大型养牛舍,除此以外,消毒间、防疫检验室、青储窑、屠宰场、工人宿舍等基本设施一应俱全……”李东亮看到杰弗里工作态度还不错,也不介意亲自介绍道。

  进入散养区,舒缓的古典音乐声环绕,上千头身体有红白花和黄白花牛晒着太阳,悠闲地吃着草。

  “我们所养的牛是西门塔尔牛和我国鲁西黄牛的杂交品种,年出栏规模一万头……”李东亮侃侃而谈。

  这是嘉谷农牧在中原肉牛区最大的集“肉牛养殖-牛肉加工-有机肥制造”于一体的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既接近消费市场,又靠近港口,有利于进口牧草运输。

  根据《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规划了中原肉牛区、东北肉牛区、西北肉牛区和西南肉牛区等四个优势区域。其中,鲁省是中原肉牛区的核心之一,目标定位为“京津冀”、“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提供优质牛肉。

  嘉谷农牧自主培育的“三秦牛”尽管是顶级肉牛,但种群数量还是不足;当下,进军牛肉市场还要靠杂交牛来撑场子。

  当然,嘉谷体系一贯的骚操作是,就算是大众产品,它也要做到与众不同。

  杰弗里认真地听着,“那么,我们的具体工作是……”

  李东亮含笑道:“我们希望在养殖场内实现自动化管理,那么,就要对肉牛的饲料摄入、营养配比等指标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你们的肉牛养殖经验更丰富,所以希望能为养殖场的肉牛养殖管理体系‘把脉’……”

  从肉牛养殖模式来看,美国的肉牛集约化养殖模式上更符合中国国情;而杰弗里和戴维斯,是美国时常活跃在第一线的专家,绝对是嘉谷取长补短的好帮手。

  杰弗里和戴维斯均点点头。

  “除此以外,还希望你们能为我们的牛肉分级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很多国家,都有牛肉分级体系,这使得消费者更加清楚的判断牛肉的等级,产品实现了优质优价,也使得屠宰加工的行业规范性加强,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牛肉的屠宰加工。

  但一般来说,这不是应该由国家或者协会来建设的吗?嘉谷一家企业……

  杰弗里和戴维斯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不以为然。

  但两人都没有作反驳,杰弗里更是一脸淡定:“我想,这应该没问题!”

  ……

  “这很有问题!”戴维斯有些惊疑道。

  随着两人对嘉谷肉牛养殖场的了解越发深入后,他们发现有些情况超乎他们想象了。

  其实在来中国前,他们都是带着傲气而来的。

  毕竟,无论是从哪方面来看,中国的肉牛养殖业,与美国的差距都太大了。

  中国的肉牛养殖业甚至不能称之为现代化——养殖、屠宰均很分散,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出栏占比仅有25%你敢相信?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户(企业)出栏占比不足4.5%你敢相信?

  当然,这符合他们对非发达国家养牛业的认知。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没钱。

  ——规模性正规肉牛养殖、屠宰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一般来说,犊牛从出生到育肥成功一般需要2年半以上的时间(高档牛肉甚至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在此期间需要持续投入的综合成本会在2万元头以上。

  当然,他们不怀疑嘉谷的资金实力——在了解到嘉谷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粮商后。

  但除了有钱,还要有技术。肉牛的品种,饲养管理技术和屠宰处理工艺决定了出栏牛的生长速度,净肉率,牛肉品质和食用口感等,从而决定了屠宰企业的利润率——这就是他们的用武之地了。

  他们不是看不起嘉谷,而是看不起中国养牛业——养殖体系基础薄弱,市场功能发育还不完善;譬如优良的肉用品种资源匮缺,譬如肉牛出栏率低……这都是有据可查的。

  但……

  “你发现没有,他们的肉牛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都相当高?”戴维斯本来还看不上嘉谷养殖的杂交牛品种,但现在被亮瞎眼了。

  “嗯,他们也没有使用瘦肉精,但饲料转化率确实很亮眼,这可能跟杂交品种有关……”杰弗里沉思道。

  美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允许使用瘦肉精的国家,牛在使用瘦肉精后,肌肉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会得到明显提升。但中国不允许啊。

  如何用相同的饲料生产更多的肉是全球养殖业面临的问题。单凭嘉谷养牛的饲料转化率,就不容他们小觑了。

  “你还注意到没有,他们不需要注射抗生素来预防疾病……”戴维斯喃喃道。

  杰弗里同样觉得神奇:“他们用草药作为添加剂,几乎避免了肉牛饲养中因采用抗生素、化学合成剂等形成的残留……”

  美国的工厂化养殖根本离不开抗生素,导致因食用感染沙门氏菌牛肉而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相比起来,中国人的这个做法实在是有点秀啊!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戴维斯,这意味着中国人是有能力优化他们的肉食结构的。”杰弗里冷静地说道。

  “开始规模化、自动化养殖;建立市场牛肉分级体系;独具特色的品种改良……虽然只是一家公司的动作,但我觉得,这大概就是中国养牛业的未来!”

  戴维斯深以为然。

  ……

第474章 总要有人付出

  两位美国专家觉得嘉谷农牧代表中国养牛业的未来,但事实上,嘉谷农牧不过是在负重前行!

  这表现在齐政回国后,带回嘉谷美国分公司有实力继续扩大牧草业务的消息,让嘉谷农牧的李东亮都大松一口气。

  “摊子铺得太大了,现在我们的压力是真的不小。”李东亮自嘲道。

  齐政知道他说的是肉牛养殖业务,能让经历过狂建“万头牧场”、逆势扩张养猪规模的李东亮都说不轻松,那肯定是压力重重了。

  “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肉牛产业危机!”李东亮知道齐政刚回国,还没有看到信息部关于肉牛产业的最新调研报告,也就直接跟他汇报了。

  齐政一挑眉,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今年的物价上涨中,肉类中牛肉的价格上涨幅度最大,难不成这其中有什么关联?

  李东亮确认了他的想法:“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牛肉价格就出现加速上涨。主要原因在于牛肉消费越来越普及,但需求量的增加没有换来养殖量的增加。”

  他举例道:“譬如我们所在的和泽市,是鲁省的养牛大市。但近年来牛肉价格持续走高,养殖户的利润却在减少,不断有养殖户退出肉牛养殖。”

  “散养户家里养一头牛,一年多卖出去,摊到每天的利润只有不到5元钱,而现在出去做做零工,每天的收入都不止100元。”

  所以,消费市场上的牛肉价格在不断走高,肉牛养殖户却因利润微薄而退场,让人不得不追问一句,我们的“牛市”怎么了?

  李东亮对此解释道:“虽然牛肉价格在不断上涨,但养牛成本也在不断增加,首先是饲料,现在为了追求生长速度和肉的品质,精饲料用量明显增多,粗饲料中草的质量也显著提高。算下来,光是牛的喂养成本就占到总成本的七成到八成。所以,农户补栏的积极性并不高,肉牛存栏量还会进一步下降。”

  嘉谷肉牛养殖场半数的牧草需从美国进口,难怪他对于嘉谷美国分公司以有机食品产业之利行牧草“补贴”之便极为看重,这无疑是减轻了他肩上的重担。

  毕竟,嘉谷农牧需要投入重资于肉牛繁育环节上。

  他叹了一口气:“目前国内的肉牛产业可谓是上下游脱节。投资肉牛繁育环节的企业仍属凤毛麟角,大部分投资仍然流向了肉牛育肥和屠宰加工环节——大家都是‘只想摘果,不想栽树’。”

  国内当前涉及肉牛养殖的企业,是从收购架子牛进行育肥开始的,并不涉及最上游的母牛和小牛繁育环节;但问题是,作为产业基础的母牛的存栏量不断减少,这个牛从哪儿来?

  齐政听完后,也是无语。

  他能理解企业对肉牛繁育兴致寡然。牛一胎只能产一头小牛,而且生长周期漫长,从怀孕到产仔需要十个月,小牛长成架子牛又需要十一个月。

  但如果只是收购架子牛育肥的话,四个月就能实现上市。

  ——不是谁都能像嘉谷农牧这样,敢在肉牛繁育环节沉淀大量的资金。

  但齐政还是有些失望,归根到底,还是太短视了。

  另一方面,从产值上来说,四大畜禽产业的排名依次是生猪、肉牛、禽类、奶牛。但是,与生猪和奶牛产业的发展所获得的大量扶持和补贴政策相比,肉牛产业的发展缺乏关注,至今没有实质性的扶持和补贴政策出台。

  以生猪为例,中央不断加大对生猪生产发展的扶持力度,并涉及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贴、生猪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

  ——嘉谷养猪业务通过获取国家补贴,每年至少能降低15%的成本。按照嘉谷农牧的养猪规模来计算,这个数字是以十亿来计的。

  但肉牛养殖嘛,嘉谷农牧能得到的补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兴建牛场方面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大约有50万至60万元的补贴;二是冻精补贴,根据每个县的母牛存栏数量进行发放,每支吸管大约5块钱。

  ——这样的补贴对于嘉谷二十多亿的投入,简直连清汤寡水都算不上。

  但这能怪国家吗?

  显然不能!

  这就与舍大豆保主粮的战略思路一样,在反哺农牧业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在高产的生猪产业上,明显更能保障国民肉食需求。

  齐政相信,随着我国膳食结构改变的需要,国家肯定会调整畜牧结构,对肉牛业给以重点政策倾斜。但就怕到那时形势会更加恶劣了。

  因为,眼下已经出现端倪了。

  “信息部调查发现,在肉牛产业不断萎缩的背景下,进口牛肉,特别是走私牛肉正趁虚而入,并逐步占领国内市场,国内肉牛产业将受到进一步的冲击……”李东亮严肃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2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6/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