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275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受疫情影响,猪源极度紧缺,各地纷纷出现“抢猪潮”现象。考虑到今年产能扩张面临的压力,及来自行业老二嘉谷农牧的挑战,为稳住行业老大的地位,温氏发内部文件抢购仔猪,不惜对猪苗外购开出5元头的奖励。

  齐政尤其欣赏温氏股份管理层说的一句话:“从养猪开始到生猪出栏需要五个月的时间,我们不知道生猪市场五个月以后的行情怎么样,所以就必须按计划养猪,不能按行业波动的判断去影响养猪计划。”

  说白了就是——我没能力判断市场趋势,坚持推进产能扩张计划就是了。

  说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又有几家企业能做到?

  “当然,牧原股份的眼光更不赖!”齐政继续评价道。

  李东亮嘿嘿笑了起来。

  ……

  江右省的安源县。

  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单体养猪基地,年出栏百万头生猪的规模,让牧原股份的董事长秦营林目眩神迷。

  规模百万头的养猪场是个什么概念呢?

  养猪基地占地约1.5万亩,猪舍上千栋,猪舍之间道路宽敞,大型运输车辆可自由进出,两边还有绿化带;养殖场两角是两个三层楼高的巨型排污池,如同一座白色大坝拔地而起,长宽各200多米。开着电动车沿着猪场的围墙行一圈,都需整整花费1个半小时……

  大!大得让人窒息!

  秦营林不奢望牧原股份能有一个这样的养猪基地,但他希望此行顺利的话,牧原股份能在这个养猪基地里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

  秦营林是来抱大腿的。

  与温氏、正邦等猪企大多采用的“农户+公司”养殖模式不同,牧原股份与嘉谷农牧一样,采取更“笨重”的“自繁自养”模式。

  这种模式最关键的,就是投资巨大——牧原股份不得不采用融资扩张,负债率长期保持在50%左右,还要承受高额的融资成本。

  但他不是为了钱而来,他最看重的,也不是嘉谷农牧的钱。

  “秦总,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公司的首席动物营养学家,我国猪营养研究领域的领军者,陈戴闻教授!”李东亮亲自接待秦营林,并带他了解嘉谷最大的养猪基地。

  秦营林眼前一亮,握着陈戴闻教授的手:“陈教授,久仰久仰!”

  业内谁人不知,嘉谷农牧打造了一支世界级的猪产业人才队伍,从育种研究员、饲料营养师到兽医,无不人才济济。而其中,陈戴闻是最知名的专家之一。

  他为嘉谷农牧构建了生猪生产效率更完善的评价指标;他建立了嘉谷农牧的精细化数据养猪体系;从配种到怀孕、从怀孕到产崽、从产崽到哺乳,每一个环节,他都推动了嘉谷养猪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

  如果要齐政来评价,那就是——灵阵保证了嘉谷养猪的下限,但以陈建章为首的遗传育种团队和以陈戴闻教授为首的动物营养研究团队,提升了嘉谷养猪的上限。

  陈戴闻有些木讷,但说到他的研究领域,却是极为善谈:“我们不能拿经验主义来管理现代化猪场。使用哪种饲料效益更好?应该做料肉比的数据分析;母猪如何才能发挥较高生产水平?应该采取套餐式饲养模式……”

  秦营林频频点头,牧原当然也有自己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思路,但从深度和广度来说,明显与嘉谷农牧有较大差距。

  单单拿饲料来说好了,“玉米-豆粕型”日粮虽然可以保证营养较合理,生长速度较快,但是造肉成本也很高。

  “我们已经研究出用大麦、牧草、朱薯替代玉米作为猪饲料在日粮中的最佳添加量,不但能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成本,猪的生长性能及品质还得到了改善……”陈戴闻滔滔不绝道。

  秦营林听得心痒痒的,生猪养殖的核心竞争力不就在成本上吗?谁拥有更低的养殖成本,谁的护城河就扎得越牢。

  要知道,外界可是对嘉谷农牧的养猪成本控制办法垂涎欲滴。

  及至陈戴闻说道嘉谷农牧的抗病技术体系,秦营林更是两眼放光:“我们首次构建了全世界第一套猪中草药抗病技术体系,成为安全、健康养殖的突破性技术,为老百姓实现从有肉吃到放心吃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营养科技支撑……”

  猪瘟疫情?不存在的!

  抗生素残留?不存在的!

  瘦肉精?不存在的!

  在秦营林看来,嘉谷农牧的这套中草药抗病技术体系,简直就是bug一样的存在。

  好东西真多啊!

  在了解了嘉谷养猪场的技术、管理、质量安全等体系后,秦营林心里也有了决定。

  回到养猪场的办公室后,秦营林坚定道:“李总,我同意嘉谷农牧以嘉谷种猪和配套养殖技术投资,获得牧原15%的股份!”

  李东亮笑眯眯:“秦总好决心!”

  秦营林摆手:“谈不上决心不决心的,嘉谷农牧能同意转让优良猪品种和配套养殖技术,我觉得不亏!”

  李东亮哈哈大笑:“秦总,相信我,这会是双赢的!”

  牧原股份可比雏鹰农牧更早地“对标”嘉谷农牧,而且不像雏鹰农牧只会哔哔,牧原股份可是拿出了实在的股份,全面向嘉谷农牧靠拢。

  此前,双方不过是在股份上有争议——秦营林只肯出让牧原10%的股份。但在嘉谷农牧展示了一波真本事之后,秦营林服了!

  更优的品质,更低的成本……自然是追随成功者更容易成功。

  至此,牧原股份选择加入嘉谷的阵营。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至于嘉谷农牧为何要“帮助”一个竞争对手?

  须知,产值超过万亿的生猪产业,不可能由嘉谷农牧独吞的。这样一来,化敌为友,将己方的阵营变得大大的,难道不香吗?

  至于嘉谷种猪的扩散,李东亮想起齐政似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占全球猪肉消耗量一半的我国,也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猪种类了。”

  ……

第490章 养猪造“气田”

  一个公司,甚至一个行业,看有没有前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有没有成长性。

  牧原股份的董事长秦营林与养猪强国丹麦的同行接触过,他发现,丹麦的同行如今更多关注的,是食品的安全,生物的技术,以及对环保的帮助。

  而不仅仅是养猪业,整个农牧业的世界趋势,都是讲安全、环保、生物技术。换言之,今天的农牧企业如果脱离了安全、环保、生物技术,基本上可以说是跟世界趋势背道而驰的,也就谈不上成长性了。

  嗯,讽刺的是,中国的大部分农牧企业,今天还在讲的是——公司加农户。

  在全面向嘉谷系靠拢后,秦营林才充分体会到,一家世界级的农牧业公司,具有怎样的成长性和想象空间!

  食品安全?

  这甚至已经成为了嘉谷体系的代名词了。如果说产品就是人品,嘉谷这种将社会责任重于泰山贯彻到底的“良心”企业,“人品”简直爆棚。

  生物技术?

  牧原股份不惜大出血也要扒拉上嘉谷,首先为的,不就是嘉谷的优良猪品种吗?

  在嘉谷农牧向牧原股份开放种猪供应后,秦营林也拿到了嘉谷猪品种的优势指标:PSY,即母猪头均年产仔数,高达27(国内平均水平只有17,牧原算行业优秀水平了,目前也只有22);料肉比,即猪肉粮食的转化率指标,更低;出肉率,即白条猪与毛猪的比率指标,更高……

  当然,还有众所周知的接近土猪肉的品质和口感……这里体现的,就是嘉谷超强的“技术”能力了。

  而对于嘉谷养猪场的环保,秦营林之前的印象不过是舍得投入,故能实现“零排放”。但深入接触后,他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

  “你是说,嘉谷可以补贴牧原养猪场的治污设施?”秦营林有些兴奋又有些难以置信道。

  在得到了嘉谷农牧的种猪供应后,牧原股份也开启了扩张之路,同时开建了两个大型养猪场。当然,这个“大型”相对于嘉谷养猪场来说,可谓是小巫见大巫,最多也就存栏十万头的规模。

  养猪十多年的秦营林自然知道,不管从哪方面来看,环保养猪都是大势所趋。

  但环保设施从来都不便宜。要做到畜禽粪便污水达标排放,需要非常昂贵的治污设施,这笔成本摊进养猪场的投资中,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如果有嘉谷补贴,那简直是喜从天降!

  不过,秦营林也知道,天下从没有免费的午餐:“嘉谷有什么条件?”

  嘉谷农牧的李东亮微微一笑:“嘉谷可以补贴牧原养猪场的干湿分离、全封闭粪污传输管道等设施,然后,养猪场的猪粪废弃物归嘉谷所有。”

  面对秦营林疑惑的目光,李东亮进一步解释道:“其实,这事关我们嘉谷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田间种植废弃物能源化战略……”

  作为集种养于一体、产业链最完整的农牧企业,嘉谷对于畜禽养殖废弃物、田间种植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摸索从未停止过。

  无论是畜禽粪便,还是秸秆,都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及丰富的生物质能。常见的将畜禽粪便或秸秆用作肥料、饲料和基料的农业化利用方式,其技术含量低,吸纳量少,附加值低;而将其用于清洁化、规模化的发电、沼气等能源化利用方式,则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更高——嘉谷自然选择后者。

  “自启动农牧废弃物能源化的战略后,我们集团陆续投入了超过十亿元。六年了,终于实现了商业化和产业化……”李东亮带着几分自豪地说道。

  在离牧原新建养猪场不远的嘉谷生物能源生产基地,秦营林看着那些巨型的发酵罐、沼液沼渣贮池、储气罐……双眼发直!

  这才是嘉谷养殖场终极的废弃物处理体系吗?好大的手笔!

  此时正值秋收季,不仅仅是畜禽粪便,还有那一车车经过初步处理后的秸秆,川流不息地运送至基地,化为沼气,再通过管道输送至发电厂。

  即使是眼见为实,秦营林还是忍不住问道:“这真的能达到商业化水平了?”

  不怪秦营林质疑,长期以来,就算是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的气、电产品不过是以自用和周边农户使用为主——受规模、成本以及稳定性等重重障碍影响,他一度认为实现商业化是遥遥无期。

  但李东亮毫不迟疑地点头:“其实,畜禽粪便与秸秆气化在技术上早就没有问题了……”

  六年前,嘉谷实验室的微生物项目组就“培育”出了超级白腐菌、超级纤维素分解菌等秸秆预处理关键菌株;此后,还不断地“培育”出高效厌氧发酵菌株,实现了畜禽粪便与秸秆的混合高效发酵,使得农牧废弃物大规模能源化成为了可能。

  秦营林听得一愣一愣的,实在想不到,嘉谷六年前就不声不响地解决了畜禽粪便与秸秆气化的桎梏之一。

  但李东亮作为嘉谷高层,自然知道嘉谷的生物能源产业化道路经历了怎样的曲折:“相比于技术,无论是秸秆还是畜禽粪便,原料收运才是最大的桎梏。缺乏专业收储运团队,需要从头摸索的经济可承受的收储运模式,一度是产业化探索最难的环节。”

  指着鱼贯而入的秸秆运输车、像油罐车一样的专业排污吸粪车,李东亮感慨道:“在田间建立秸秆切碎固化加工点;与大型养殖户建立粪污有偿处理合作关系;包括对牧原养猪场的治污补贴……一步步才建立了较完善的农牧废弃物收集、储运体系!”

  秦营林:“……”

  除了一个“服”字,还能说什么?

  从无到有,以一己之力,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农牧业废弃物收集、储运体系,所投入的资金和魄力,想想都让养猪事业尚未走出一省之地的秦营林头皮发麻。

  当然,坚持下来后,成果也是惊人的。

  李东亮乐呵呵道:“以这个生物能源生产基地为例,每年可消纳600万吨畜禽粪污,可处理农作物秸秆800万亩,年生产生物质气约12亿立方米,有机肥200余万吨……”

  而围绕嘉谷农牧在全国建设的近50个大型养猪场和牧场,嘉谷投产的农牧废弃物能源化项目每年能生产近40亿立方米优质生物质气!

  “乖乖,这相当于一个大型‘气田’了吧!”秦营林咋舌。养猪这么多年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养猪会等同于造“气田”!

  而且,这还是一个源源不断的可再生“气田”!

  李东亮微笑不语。

  ……

第491章 我为国家销库存

  牧原股份爽快地接受嘉谷的补贴,加入了嘉谷的农牧废弃物能源化体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2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5/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