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284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晋省新能源产业的转折点,同时也是嘉谷系产品组团出海的转折点。

  “岛国政府发来进口大订单?发生了什么?”回到集团总部的齐政一脸懵逼。

  他还没得到集团上一年度的年报,反而先得到了一份“出口大礼包”。

  ……

第508章 巨额营收,巨头前行

  2011年的3月,世界头条都被岛国承包了。

  先是地震,随后引起了海啸,再之后福岛的核电站也发生泄漏……接连遭受三重打击,好惨的一个月。

  岛国人深受其害——福岛曾经是岛国最丰饶的农业产区,生产米、海鲜及蔬菜,如今却是周边的大气、土壤、海水、农作物都被浓度很高的放射性物质环绕,甚至连东京的自来水都因检测出辐射物质而开始告急了。

  本来,各国民众都是吃瓜群众,最多就抗议或质疑一下本国的核能开发计划。但随着岛国核泄漏事故的扩大和对外报道,不少国家神奇地发生了“防辐射”抢购潮。

  或因为害怕岛国核泄漏对人体带来影响,或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食盐,国内不少地区掀起抢购海盐狂潮,个别城市甚至出现缺货现象。很多人一买就买了足够食用两三年的食盐囤积在家,恍若一场闹剧。

  除了和岛国相邻的亚洲国家之外,和岛国隔洋相望的美国同样谈“辐”色变。为了防止受到核辐射,美国西海岸的不少民众开始恐慌性地抢购碘片,就连往日完全不为人知的便携式核辐射检测仪,也意外成了抢手货。

  而就在这种背景下,一家不相关的德国研究机构,发布了一个研究成果,将不相关的嘉谷也卷入了话题之中。

  “嘉谷牛奶具有优异的防辐射功效?”乍一听说这个研究成果,齐政还以为又是一个谣言。

  但王昱业告诉他,并不是。

  “从那家德国研究机构公布的实验细节来看,这个说法是成立的。”

  齐政表情莫名。

  是哪个“天才”注意到嘉谷牛奶和防辐射的联系?关键是,还煞有其事地得出了研究成果?

  但不得不说,这个研究成果在当下实在是太应景了。

  这下好了,国人不再抢食盐了,转为抢购嘉谷牛奶了。

  “……”

  而且,岛国方面也来凑热闹。

  王昱业汇报道:“因为岛国政府在核泄露事件中隐瞒事实、迟报信息、误报数据、救灾不力的拙劣表现,导致岛国民众对政府方面都难言信任,特别是不少通过政府安全认证的牛肉、米、蔬菜食品,都被发现含有大量的辐射残留。为了挽回民众信任,岛国方面有意向我们采购一批嘉谷牛奶供应靠给事发地的民众,采购金额达到2.3亿美元……”

  知道了来龙去脉后的齐政更是莫名:“岛国人就这么轻易相信这所谓的‘嘉谷牛奶防辐射’研究?”

  王昱业撇撇嘴:“集团信息局的调查显示,得出这个研究成果的那家机构,有岛国财团的资助……”

  好吧,其实,嘉谷牛奶能防辐射,齐政倒不是很意外。毕竟,在灵阵的滋润下长大的奶牛,吃着被灵阵滋润的牧草产下的牛奶,能防辐射,一点都不奇怪。

  他意外的是,一向对本国产品迷之自信的岛国人,竟这么“爽快”地接纳嘉谷牛奶进口。

  不过,岛国人愿意买,他还不一定愿意卖嘞!

  齐政思忖片刻后,淡淡地回复道:“先不急,反正,国内不是也出现了嘉谷牛奶抢购潮吗?产量一时不足,让他们体谅一下喽……”

  别跟他扯什么人道主义,就看看那些岛国媒体的尿性——

  岛国地震后,我国进行了紧急援助,尤其是雪中送碳般的援助了2万吨燃油;国内重工集团也无偿捐赠了重型泵车,以解岛国人燃眉之急……据统计,我国的援助在各国援助中所占比例最高。

  但不少岛国媒体的反应居然是责难,声称“不要加重他们的负担”,我们应该把援助物资自行送往灾区,还称此为“国际惯例”;对捐赠泵车的行为解读为“做广告”、“为了占领岛国市场”……

  所以,王昱业对齐政的决定没有丝毫意见。你当然可以BB,但我也可以选择不理你。

  暂时撇开岛国人的订单,他将刚整理好的嘉谷集团2010年年报数据递给齐政。

  “这是去年的年报。”尽管2010年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嘉谷依然实现高速稳健增长,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在销售收入、利润、现金流等方面均再上一个台阶。

  这让王昱业很高兴,介绍时的语气都特别兴奋:“……去年,嘉谷粮油依然是集团的顶梁柱,全年营收1275亿元。大米年销售量达到1100万吨,食用消费市占率为10%,行业第一;食用油年销售量达到450万吨,销量同比增长了40%,跃居行业第一。”

  “食品饮料业务板块也不负众望。嘉谷乳业持续增长,年营收为508亿,净利润达43亿,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傲视同行;清源啤酒年营收刚好突破400亿元,年销量首度突破千万吨,真正成为了行业老大。”

  “嘉谷农牧方面,生猪业务是营收大头,全年营收170亿元,行业第二。按照一季度的生猪行情走势,今年有望实现翻番……”

  “嘉谷国际拜全球糖业进入牛市所赐,实现了大翻身,全年营收达到154亿元……嘉谷金融方面,刺客基金今年以稳为主……还有嘉谷农资……”

  “2010年,集团实现销售总收入3166亿元,同比增长22%,略高于此前公司的预计;同时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净利润达285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了30%……”

  “此外,集团借款总额为197.6亿元,其中70%为长期借款,同比下降24%……”

  老实说,齐政捧着这些数字,能津津有味地读上一天。

  他看中的,并不是这些数字代表的金钱,而是数字背后代表的行业综合实力。

  去年,嘉谷集团首度登上中国500强企业榜单,排行第25位,刚好落后于排行第24位的国粮集团。

  嘉谷集团此前没有公布过详细的财报,外界的评估出入还不小——按销售收入计,嘉谷集团超过3000亿元的营收,已远超于国粮集团去年的1700多亿元。按照去年公布的榜单数据对比,嘉谷集团的实际排行应该是第13位;在它前面的,是一水的“中”字头国企。

  这个营收规模跟排行榜首的中石化的近1.4万亿营收当然有天壤之别,但在民营企业排行中,已经是第一了。排在嘉谷后面的,是大名鼎鼎的华为,也不过是接近2000亿元的规模。

  如果放在国内来看,这当然可以称得上是辉煌了——哪怕拆分开来,嘉谷粮油子公司也能排进中国500强前五十;嘉谷系旗下,能排进国内前五百的子公司,更是多达七家。

  但如果放在国际来看,包括齐政在内的嘉谷高层都不会有任何骄傲的情绪。

  嘉谷集团跟四大国际粮商之一的嘉吉一样,都达到了世界500强的标准,但因为是私人公司,在世界500强的名单中都没有找到两者的名字。

  不同的是,按照嘉吉此前公布的财报显示,嘉吉去年营收为1098亿美元,足足是嘉谷的两倍有余。前者可列入榜单前30,后者不过是前160,这就是明晃晃的差距!

  除开嘉吉,排行第二的国际粮商ADM营收也有近700亿美元;嘉谷在营收上最接近的,是排行最末的邦吉,大家都差不多是450亿美元出头。但如果只看粮食业务,嘉谷依然是远远不及。

  而在世界榜单上,还有很多被归为“贸易”行业而非“粮食生产”行业的巨头,都和农业、粮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来宝集团和低调的岛国丸红、三井物产等,实际上也是有着丰富国际粮油产业链经营经验的国际大粮商。

  从营收情况看,国际粮商大体处于扩张的状态。对比去年,国际大粮商的排名和营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从这个角度看,国际大粮商的地位在上升,影响力在增强。粮食行业在全球财富的盛宴中,强势分羹——恶劣天气造成的粮食减产、粮价上涨是去年国际大粮商收入增加的重要原因。

  巨头很难倒下,巨头还在前行,新巨头正在崛起……

  国内国际各种横向纵向的对比后,齐政轻呼了一口气:“前路漫漫啊!”

  王昱业兴奋过后,也沉稳下来:“其实,不到十年的时间,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堪称神迹了。”

  “再过十年,谁又能知道,我们会强到什么程度呢?”

  ——这才是嘉谷体系真正的骄傲,我们一直在变强!

  齐政闻言,也笑了:“有道理,那就这样吧,将这份年报对外公布!”

  王昱业点点头:“好,我们也确实应该以更开放、更透明的态度与外界积极沟通了。”

  ……

第509章 嘉谷特色之路

  近年来,嘉谷集团虽然不断取得突破发展,但一直没有摆脱外界给予的“神秘”标签,也正是因为如此,嘉谷突然对外公布了2010年年报,让整个业界都大吃一惊。

  更惊人的,当然是嘉谷集团的营收数据。超过三千亿元的营收,比其表现更好的,不过寥寥十多家超大型国企,当之无愧的内陆最强民营企业。

  谁也想不到,居于一众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之首的,不是如日中天的房地产企业,不是代表着未来的电子高科技企业,居然是一家“农企”!

  正值两会期间,今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生存的“三农”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一时间,嘉谷更加瞩目了。

  业内人员和投资者更是被嘉谷的财报亮瞎了眼——营收规模就不说了,净利润才是重点。

  9%的净利率,乍一看不算出众,毕竟,民营企业中排行第二的华为集团,营收差了一个级别,净利润却相差无几;从这个角度看,嘉谷的净利率实在不咋地。

  但放在行业来看,嗯,只能用“鹤立鸡群”来形容其出众。

  要知道,财经杂志《福布斯》曾追踪过国际粮商中的老大美国嘉吉,发现过去30年其净利率从未超过4%……粮食行业利润率本来就低,不像科技或是知识产权行业;粮商年收入受到大宗商品价格的显著影响,假如大粮商的收入波动20个百分点,实际上可能粮食价格变化了100个百分点。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资本市场投资农业迎来了一波小热潮。A股市场上,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追捧持续高涨;更多的农业类公司也开始对登陆资本市场板块蠢蠢欲动。

  财经媒体直接称“相对于工业和服务业,以及各种新兴产业,农业本应最容易被资本所抛弃。原因十分明显:短时期内,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是相对稳定的,不可能如其他产业一样,出现爆炸性的增长。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面前,最容易被忽视。但嘉谷的成功,明显带来了一股‘嘉谷效应’……”

  就在这种纷纷扰扰中,齐政接到了一个老熟人的采访请求。

  唐瑾,央视美女记者,三年前齐政身份暴露后首个接受其采访的记者。

  此时她正参加“记者跑两会”的观察专题,恰逢嘉谷集团公布的财报引起了业内外对农业投资机会的关注,她顺势向齐政提出了采访请求。

  齐政个人依然一直保持低调,但在公司终于下决心更加开放和透明,需要被世界正确认识的关头,他也就选择接受了唐瑾的采访。

  ……

  在嘉谷首都分部,唐瑾打量着一步步走向自己的齐政,没有丝毫的骄傲情绪,心中亦是思绪万千。

  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三年前采访齐政时,她知道嘉谷肯定不会短命,但也绝对想不到嘉谷的发展势头会这么猛!

  作为一名资历较深的记者,唐瑾采访的企业家不算少,就算没有亲身经历,她也清楚要让一家企业活得更久并且活得更好具备怎样的难度。

  但是,齐政做到了。

  三年来,她亲眼看着嘉谷,一年登上一个台阶!

  三年来,她亲眼看着嘉谷,确定无疑地获得了难以置信的胜利!

  三年来,她亲眼看着嘉谷,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突出重围成为民营企业最强者!

  即使是采访了不少大人物的唐瑾,也不由得神往于齐政畅快淋漓的成功。

  纷繁的思路只是几秒钟的事情,唐瑾转眼间回过神来,主动迎上去,笑道:“齐董,想要采访您一次可真不容易。”

  “我就是比较幸运而已,还是低调点好。”齐政溢出微笑,和唐瑾轻轻握了握手,然后在她对面坐下。

  “在几乎没有门槛的粮油领域内,取得了傲视群雄的成功,并引来众多的跟风者,可没有人敢说嘉谷只是靠运气而已。”唐瑾脸带微笑,马上进入了采访状态,问道:“对于嘉谷引起的这股农业投资热潮,齐董您怎么看?”

  齐政微微摇头:“其实,我不认同嘉谷引起农业投资热潮的说法。我不否认嘉谷取得了较亮眼的成绩,但这不是关键原因,归根到底,是资本们看到了赚钱的机会。”

  “至于说是好是坏,我觉得是好事。因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农牧业将成为资金和技术密集的行当,大企业将有更多发言权。”

  唐瑾是有备而来的:“大概是英雄所见略同。据我所知,近几年来,从种植到养殖,从养猪到养鸡,从种树一直到花卉品种都有外行投资,投资的这些机构,实际上都很大,在投资界很有名气的那种,包括国外的KKR、鼎晖、德意志银行,国内的深创投、联想投资等,他们大概也是基于同样的逻辑?”

  齐政点点头,举例说道:“这些年,全产业链的打法在农牧业领域越来越成为共识,但一般企业没有实力效仿,在这个圈子里,小企业将越来越玩不起。”

  “譬如,一直以来,科研都是农牧业的‘短腿’。就拿粮油加工业来说,去年整个行业科技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2%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2%~3%的平均水平。而我们嘉谷去年单单在粮油加工技术研发上,就投入了15亿元;整个体系在科研上共投入160亿元左右,可以说,大部分企业全年营收都达不到这个数字。”

  唐瑾惊叹道:“这个科研投入规模,在农业领域可谓是绝无仅有了。从中也可以看出嘉谷正在拉大与竞争者的差距,不是吗?”

  齐政不置可否:“前十年,我们能由小变大,是走对了方向;后十年,要想由大变强,那就要靠加大真金白银的科研投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2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4/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