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293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

  五月初的寿光市,阳光耀眼。

  寿光市,蔬菜播种面积高达80多万亩,年产蔬菜40亿公斤,被誉为“中国最大菜园”。

  如果从高空俯瞰,只见密密麻麻分布着成排成列的蔬菜大棚,蔚为壮观。

  “这里种蔬菜,一个镇就种一个品种。”嘉谷农资的杜为民,带着齐政参观菜地的表情活像一个农场主。

  当然,某种程度上,两人正在参观的蔬菜大棚也算是嘉谷农资的“地盘”——这是嘉谷推广国产蔬菜种子的主要基地,也是嘉谷农产品供应链的蔬菜采购主要基地之一。

  “我们推广的国产蔬菜种子,菜农现在的接受度如何?”齐政问道。

  “现在的接受度已经相当高了。”

  “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啊,很不顺利。”杜为民指着地里一垅垅的茄子说道:“以前,这个蔬菜大棚种植的,都是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的‘布利塔’茄子;因为以前可选的国内品种,冬天不爱坐果,产量低,产量每亩地比进口品种低1000斤左右……”

  国内的蔬菜花卉种子市场开放最早,造就了寿光、琼省等世界级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繁荣,也造成了国民菜篮子的极大丰富和品质的提升。

  优质种子给农民带来实惠本是好事,然而,随着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外资对我国种业的冲击也开始不断显现。

  “仅寿光就有瑞士、以色列等国的种子公司达三十多家。据最新统计,寿光市80%的蔬菜品种姓‘洋’,只有20%的菜农选择种植国产种子。”兵马未动,情报先行是嘉谷的传统,杜为民对于自己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早就了然于心。

  嘉谷农资进入寿光之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面:种子企业喜欢给国外种子做代理销售,而国产种子并不受菜农的欢迎;同时市场上对蔬菜的收购也多以外国品种为主,诱导一部分农民不得不改用外国品种……

  ——在控制我国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外资大幅提高种子价格,甚至出现了“1克种子1克金”的天价种子。以甜椒为例,国外种子公司生产1粒种子的成本只有1分钱左右,但在国内市场要卖1元钱,比黄金还要贵。

  但即便如此,看重产量的菜农仍然不待见国产种子。

  毕竟,国产蔬菜的种子很便宜,一亩地的种子成本可能也就几百块钱,但产值也只有平均六千元;而购买进口种子,每一亩地的成本四千元,是贵了许多,但是产值可以达到两万余元,农民又不傻,合不来他才不买呢?

  “所以我们对于本土优质种子的筛选,产量是第一个考虑的因素。即使如此,精挑细选的国产蔬菜品种,大多逊色于同品类的进口种子。”杜为民也略显无奈道。

  齐政微微点头,他对于这种状况是心里有数的。

  一个蔬菜品种的培育需要从各地选取材料,通过不断杂交对其后代进行遴选,除了靠大量的准备工作和研究外,还需要在不同地区进行多年试种,此后才能大规模推广。无数次试种、筛选等实验,无不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与嘉谷合作的科研院所,很多是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乍一看,每年的经费不算少,但除去人工支出后,再具体到某一个品种上,就很难看了。

  这样抠抠搜搜的投入,与国外种子企业大手笔的自费研发相比……你总不能奢求“小米加步枪”能每次都打败“飞机加大炮”吧?

  当然,不是说国产品种就没有好东西。我国有些蔬菜种子在质量上是超过国外的,如毛粉番茄和长黄瓜,甚至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国外种子也是在我国一些传统种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杂交改良。但,总体来说是落后的。

  “不过,加入我们的整合后,国产种子的短板大大得到了补强,综合算下来,种植我们推广的国产品种,收益也不低于种植国外品种,越来越多的菜农们才从心底接受了我们推广的国产品种。”杜为民轻笑道。

  对农民来讲,他们很少考虑种子是哪个国家的,考虑的只是增产、增收。只有让农民获益,新品种就有生存的空间。

  而嘉谷推广新品种,从来就不是傻乎乎地吆喝“卖我们的种子啦”,而是手脚并上,一整条“研发-育种-推广-生产-销售-服务”的产业链砸过来,简直让对手绝望。

  譬如在寿光的国产蔬菜品种推广上,嘉谷农资从科研机构筛选出了优良品种,菜农们只需要专注于种植,生产的蔬菜被嘉谷农产品供应链包销,不愁卖,而且卖得更好,菜农也就会继续选择国产种子。

  一般的种子公司不会考虑如此复杂的事,也没有能力构建如此完善的产业链。所以即使在某个性状上比嘉谷推广的种子好,但优势比较单一,整体竞争力仍逊于嘉谷。

  当然,若是比风险的话,这个打法也比一般的种子公司要高个好几倍。

  很简单,如果不能保证一个品种的畅销,嘉谷损失的,是整条产业链的损失;再选错几个品种,分分钟会耽搁嘉谷农产品供应链一年的努力。

  唯有像齐政这样的开挂人士,才敢大踏步地朝前走。

  谈话间,两人来到了嘉谷在寿光的种苗基地。

  过去是每家每户买种子,现在全部都是买苗子了。种子公司也都在寿光建立了种苗基地,这样做既方便菜农,又转移了他们自身育苗的风险。

  对于齐政而言,更是方便了自己构建嘉谷的独特优势。

  “青竹百灵阵(四阶)触发,主木系,范围:方圆二十公里。效果:润泽,生长。生物处于阵中,恍如初生,蓄养紫华,勃然而长。”

  毫无所觉的杜为民简直迷之自信:“我们在育苗技术上还是相当有一手的,几乎百分百的发芽率,苗也培育得更好,不少科研单位都佩服说,经过我们的育苗,品种的表现几乎都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

  齐政淡定微笑。

  那肯定了,别看也许只是几个百分点的提升,但综合起来,不说质的改变,但更上一档次是肉眼可见的。

  最关键是,长年累月下来,品种只会表现越来越出色。

  齐政看着种苗基地里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来的蔬菜苗,被送到越来越多的蔬菜种植大棚,暗想道——这就是嘉谷给文老,给各方交出来的第一份答卷了!

  所谓“得道者多助”!

  何为“道”?在齐政看来,就是价值。

  要想得到更多科研机构、国家高层的支持,落实农业科研联合攻关计划,嘉谷就要展示自身能配得上主导该计划的资格。

  而以国产蔬菜良种推广作为第一份答卷,是因为,蔬菜的生长周期最短——短则两三周,长则一两月,蔬菜就能收获一轮了。效果好不好,品种行不行,一目了然。

  齐政有信心,一年时间,足以让寿光的蔬菜种子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了。

  而寿光,是国内最大的“菜篮子”,去年起发布的“寿光蔬菜指数”,不仅影响着全国各地菜价走向,甚至能左右南韩泡菜的产量。

  寿光有变,其他地方的变化还会晚吗?

  ……

第521章 名不虚传大嘉谷

  随着气温升高,地产蔬菜上市量增加,蔬菜也进入了低价销售期。

  但嘉谷推广种植的国产蔬菜品种,愈发受到了采购商的追捧。

  就拿嘉谷系的永惠生鲜超市来说,一再加大国产蔬菜品种的采购量。其采购主管笑谈:“新鲜,水灵,是顾客的集中反馈。还有的怎么说来着?还是国产品种更符合国人的口味!”

  齐政听说后,只笑骂了一句“扯淡!”

  现在的供应条件,事实上,还远不能达到让超市里的果蔬都能像从菜园果园里新鲜摘下来的一样,这个更需要依赖于科技的发展。

  嘉谷农产品供应链提供的蔬菜,新鲜水灵是真,口感更佳也不假。但这跟是不是国产品种无关。

  ——在其中起到突出作用的,是嘉谷农产品供应链的冷链体系!

  在寿光,嘉谷就有一个大型蔬菜配送中心以及八十台蔬菜直通车;毫无疑问,大型蔬菜配送中心有着嘉谷冷库的标配——“履霜凋秋阵”。

  嗯,齐政一直是将灵阵当做是一种“伪科技”来着。

  从菜农采摘后的生鲜蔬菜预冷、低温贮藏、包装运输再到各商超蔬菜分销商,果蔬全程“凉凉”,它不新鲜谁新鲜?

  而且,随着嘉谷对不同特征、不同种类的蔬菜分类储藏、包装、保鲜,建立完善的蔬菜保鲜标准,蔬菜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降至一个极低的水平。这也能让嘉谷农产品供应链有底气在收购价格略高于市场价,保障菜农收益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收益。

  慢慢地,也有出口日韩的蔬菜贸易商,跑来采购嘉谷推广种植的国产蔬菜品种了,这让菜农对国产蔬菜品种的信心更足。

  与此同时,齐政也没有闲着。他开始接洽当地的领导层。

  以齐政今时今日的地位,他接触的官方对象,最低也是寿光市市长、市高官,再上一个层面,就是鲁省省委领导了。

  如果只是投资一个项目,嘉谷还可以与政府保持距离;但如果要推动一个支柱产业升级,嘉谷不但要密切接触政府,还要与政府达成共识才行。

  即使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政府依然对农业高度重视,机制创新始终伴随着农业发展变化的进程。

  很多人不知道,蔬菜种植业,无论是产量还是产值,均已超过粮食作物,成为我国的第一大种植业。

  寿光基本等同于蔬菜种植业,鲁省也是蔬菜种植大省,对于蔬菜种植业的扶持和引导,从来都很大度。

  齐政一手拿着“全国农业科研联合攻关计划”,一手拿着嘉谷的国产蔬菜品种推广进程,向寿光市市委要求蔬菜种业发展扶持政策,向鲁省省委要求建设蔬菜种业科研平台,无往而不利。

  在市级,寿光市对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具备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蔬菜新品种,每个一次性给予35万元资金奖励。这点资金对于嘉谷当然没有什么吸引力,但对于不少科研单位而言,不无小补了。

  而在省级,刚开始态度还比较谨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嘉谷的国产蔬菜品种推广成果越来越显眼,嘉谷的“农业科研联合攻关计划”也开始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省委高层也不淡定了。

  经过了几轮磋商,五月底,嘉谷集团、农业部与鲁省政府联合签署了《关于建设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合作备忘录》,确定在寿光建设3000亩开放式创新基地、200亩设施蔬菜品种展示推广平台,嘉谷负责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推广……我国蔬菜种业的升级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寿光蔬菜种业受产业驱动,搞蔬菜育种接地气,知道一线需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嘉谷实验室等7家顶级育种研发单位,第一时间确定进驻基地。

  签约仪式后,是嘉谷联合寿光市政府搭建的蔬菜种业交流推广平台。从全国140家科研单位征集来的379个辣甜椒、番茄、茄子、菠菜等蔬菜作物品种争奇斗艳,第一次将国产优质蔬菜种子在寿光集中展示。

  鲁省顾高官踱步至齐政面前,目光扫过不断前来咨询的菜农,感慨道:“如果不是嘉谷主动把优秀的种业科研成果和市场有效对接起来,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让农民重新认识、认可我们自主研发的好品种啊!”

  齐政含笑道:“顾高官过奖了,嘉谷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关键还是政府的重视……”

  这话绝对是齐政的真心话。

  寿光重视技术,重视科技的做派,从确立了“蔬菜立市”之初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的寿光菜农,敢请来西班牙、荷兰的农业专家合作;能走出去到以色列跟相关专家交流;大棚种植试验团队会请博士加盟……

  如果不是这样的氛围,齐政也不会选择将“农业科研联合攻关计划”的第一份答卷落在寿光市。

  但在顾高官看来,嘉谷才是最重要的。

  据他的了解,嘉谷进入寿光后,润物无声般带来了多少新气象:

  不动声色间,寿光市选择种植国产种子的菜农上升到了32%;

  在蔬菜育种上,不仅考虑满足农户、农场增加产量的需求;还开启了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提升产品风味和口感的蔬菜育种研究方向;

  升级的除了品种,还有品质。嘉谷推动了寿光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的步伐——嘉谷农资开始推广嘉谷有机肥,建设无公害认证蔬菜生产基地;

  还推动了蔬菜大棚向着数字化大棚的升级。建设新一代的蔬菜大棚,资金需求一直不能很好解决,但与嘉谷达成合作的种植户,有嘉谷的担保,申请贷款都变得简单了;

  东西好了,名声在外自然不愁卖。这不?嘉谷蔬菜通往日韩的通道轻轻松松就打通了……

  当然,现在的“建设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基地”就不是润物无声了,也一如嘉谷的风格——起步无声,做着做着,就做成了行业标准!

  这样说着,顾高官点点齐政,笑了起来:“所谓‘大’嘉谷,名不虚传啊!”

  齐政能说什么?只有无辜脸。

  ……

第522章 嘉谷这样,很好

  在鲁省签订了推动蔬菜种业升级的联合攻关合作协议后,齐政马不停蹄地赶往邻省的赤埕县,参加“赤埕水库”的开工奠基仪式。

  赤埕水库,是嘉谷冀省花果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关联项目之一,甚至是国家环冀省贫困带的扶贫开发的转折点之一。

  ——在嘉谷寻水队率先在坝上高原找到深循环地下水层之后,国家水利部、地质局等相关部门,组建专门的团队,也大致摸索出了某人“贯通”的半环绕冀省的U形“地下河道”。

  通往渤海的“深循环地下水层”,形成机制依然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基本上可以证实,这是一个独立的地下水系,而且,这还是一个能得到渤海海底的地下淡水层补充的“地下河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2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3/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