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305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但在此之前,齐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选定嘉谷体系林业板块的负责人。

  是否成立生物医药板块暂且不说,但随着沙漠梭梭林的扩大和生物能源树“超级麻疯树”的出现,还有嘉谷红豆杉品种的认定,林业产业在嘉谷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现。

  以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从20年~50年的长时段研究,林业产业每投入1美元,能够带来的综合效益回报高达25美元~125美元,其中包括对林木采伐、保护水源和土壤、固碳等功能的综合评估。

  只看红豆杉,其不仅是制药行业抗癌产品的最基本原料之一,并已逐渐应用于其它产品领域,如保健品、化妆品、生活营养品添加原料等——林业整条产业链上创造的就业机会,比石化产业多出6倍。

  为了盘活嘉谷拥有的林木品种资源优势,嘉谷需要在集团层面上选出一个林业板块负责人,统筹林业业务的规模化经营,做到既有利于保护森林,又有利于经营森林。

  总部人力资源部迅速行动起来,筛选了数以千计的候选人,最终将人选缩小到5个,才邀请他们前来面试。

  最终被选中的,是德国巴伐利亚州Arco森林企业的经理马定文。

  和其他候选人类似,而立之年的马定文履历漂亮得令人发指。他祖辈皆从事林业,16岁就成功申请到了海德堡大学的留学资格,提前毕业就职于德国州有林管理公司,曾经在欧洲林业不景气的时期保证就职公司长期盈利……

  当然,履历再辉煌,人力资源部的评价再高,作为集团一个重磅职位的候选人,马定文还要过齐政这最后一关。

  从见到马定文的第一面开始,齐政就在仔细观察他。未来的嘉谷林业板块将掌握投资数以百亿计资金的项目,眼前这个双目有神的男人,能不能撑起这样的事业,齐政也无法确定。

  马定文似乎并不在意齐政的观察。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异国他乡的德国,每天都要面对观察,善意的、好奇的、恶意的,不一而足。

  不过,齐政的第一个问题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我看到你在德国留学的专业,是林业经济学专业?怎么会想到就读这个专业的?”

  马定文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大概是受家族影响吧,我从小就对林业感兴趣。德国的林业经济学专业,虽然在国内没有多少知名度,但在国际上其实是热门留学专业。这一专业不仅要求能解决生物、生态方面的问题,而且还要具备技术和企业管理的理解力,以及法律知识和商业头脑。”

  齐政微微点头,又问道:“我听说,德国林业是世界林业发展典范?”

  马定文认真地回答道:“很多人对德国的印象,不是汽车工业就是电气工业,但事实上,在德国,林业是非常重要的大规模产业。根据最近的统计,德国的林业产值仅仅略逊于汽车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以国内林业作对比,德国森林面积只有1.6亿亩,相当于我国森林面积的二十分之一,但是他们不仅满足了国内木材需求,而且每年出口优质木材达600万立方米以上;我国拥有31.2亿亩森林面积,不仅没有实现木材的有效供给、形成应有的财富,而且林业自我生存发展能力非常有限。

  有意思不?我国18亿亩耕地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31.2亿亩森林却不能满足全国的木材需求。

  而在木材供需结构上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盲目地追求速生林,导致大径材林木和珍贵用材树种少。在德国,一棵直径80厘米的优质楸木可以换一辆宝马车;而在国内,通常十几亩地的木材也换不来半辆宝马车。

  对此,马定文并没有一昧指责国内现状,而是冷静分析道:“虽然德国的林业经营理念和技术是比国内有很多先进之处,但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在200年前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也因木材上的大量需求砍伐了很多森林,不过此后调整了森林开发措施,采取只采伐森林生长量部分的永续利用方式,一百多年才形成如今均匀的林龄结构和可持续的林业。”

  “所以我觉得,国内的林业,需要的不仅是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还需要时间。”

  齐政赞许道:“看得出来,你的经营理念,跟我接触过的国内林业人士,都不太一样。”

  “是的!”马定文微微昂头,反问道:“齐董,假如我是嘉谷林业业务的负责人,那么,公司的林业建设和经营,都由我负责,对吗?”

  “对。你有什么想法?”

  “如果是我执掌林业业务,是绝对不会赞同一锤子买卖,而是以保护为核心的价值发现和挖掘。”马定文铿锵有力道:“通常情况下,树越大,生长量越大。我不愿意看到只种植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就采伐的愚蠢行为。我想打造的林业平台,是用五年创造五十年的价值,用十年创造一百年的价值!”

  野心!

  齐政从马定文眼里看到的,是十足的野心。

  不过,对于马定文的野心,齐政不但不反感,甚至还有点欣赏。

  作为一名手下有着近十万员工的“大佬”,齐政从来不怕下属有野心,只怕下属没有能力支撑起自己的野心。

  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齐政巴不得手下个个都能独当一面,自己只做个莫得感情的布阵工具人就好。

  “可以,我支持你。”齐政的回答,比马定文预想的快得多。

  齐政肯定的答复,也让马定文心里一定:“那么,齐董,我听说,嘉谷准备以红豆杉基地作林权抵押,贷款扩张红豆杉种植规模?”

  “没错。一次性贷款60亿。等林业板块的管理团队骨架搭建起来后,你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这60亿花出去。”齐政的话里满是豪气。

  马定文也不禁为之咋舌,他没想到,自己入职嘉谷的第一个项目,会是这么大的项目。

  要知道,国内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林企,都不到20家。能一次性拿出60亿的,更是寥寥无几。

  这让他内心鼓舞。果然,只有嘉谷这样的平台,才能支撑起他的梦想。

  “我明白了。”马定文摩挲着下巴,想了想,抬头说道:“齐董,我有个想法。嘉谷从银行贷款用以扩张,可以,但没必要。我觉得嘉谷还有更好的选择。”

  ……

第541章 让更多真金白银“上山下乡”

  “嘉谷其实可以成立产业基金,助推实现产业扩张的目标。”

  这与齐政设想的很不同,他坐直了身子,问:“成立产业基金?你说说看。”

  马定文同样坐直了身子,正容道:“在回国之后,我就做了一些研究。长期以来,很多投资者不看好农业,一是与其本身‘靠天吃饭’的行业属性相关,产业链不可控因素过多,导致投资风险较大;另外则由于农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动辄需要上百亿的资金投入,但投入产出比往往很小,甚至只有极少数项目才能赚到钱。”

  “基于这两大原因,大多投资者面对农业投资时,最常有的动作便是望而却步。”

  顿了顿,他语气一变,再道:“但我找到金融界的朋友探讨时,发现无论是银行,还是一些PEVC投资机构,其实也渴望做一些农业投资上的突破。毕竟,农业是从1到10的过程,投资周期是长,但是安全、稳定,适合作为资产配置组合中的中长期低风险投资。尤其是在当前的投资形势下。”

  齐政这下来了兴趣,催促道:“你继续说。”

  马定文边想边沉声道:“这些年来,房地产、股市等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导致了太多的资金投入到这两个领域,更多的实体经济被‘挤出’。我相信,金融行业‘脱虚向实’,将是国家监管的重点。”

  齐政颔首。

  什么?你说房地产不属于金融行业?

  呵呵,时至今日,再天真的国人,都不会觉得房子只是房子了。它不但是一种商品,而且还是一种具有强大投资属性的商品。

  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是,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功能在于增值。说白了,投资就是为了获得利润或者利息。

  像其他发达国家,有钱之后都会把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资金再次投进制造业或者生意中去,而国内呢,有钱之后的第一个选择,往往是买房囤积。

  毕竟,辛辛苦苦干几年制造业,还不如买套房子赚的多——制造业尚如此,更不说种田了。

  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市场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了,如果没有更多的渠道来引流资金,那必然是“水漫河堤,泡沫四起”,再怎么调控房价调控金融市场都是治标不治本。

  而在马定文看来,今天的嘉谷,有能力提供这样的投资渠道了。

  “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效率的提升固然能带来量的增长,但新品种带来的附加值提升,无疑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马定文敬佩道:“我研究过嘉谷,发现嘉谷极为擅长通过新品种的培育,来提升农业的效率和效益。红豆杉新品种的出现,更是证实了这一看法。”

  齐政轻咳一声,然后……笑纳了这一说法。

  马定文没有注意到齐政的不自然。这时候,他是分外地佩服以齐政为首的嘉谷管理层。

  纵观嘉谷的发展历程,恰好也是国内房价的腾飞阶段。多少上市公司赚钱了,都忍不住去买房了,或者转型去做地产了。

  但嘉谷没有。它树立了以农业为主业的目标后,从未动摇。如果不是持续不断地将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嘉谷哪来层出不穷的作物新品种?

  这种坚持是无与伦比的。

  工业是能产生影响力的产业,农业也可以,囤积土地和房子却不行。

  开发了几千万亩耕地的嘉谷集团,是中国农业界的明珠。如果是囤积了几千万亩土地的嘉谷集团,绝对会变成众矢之。

  “我知道,嘉谷集团将产业链的主要相关主体,比如合作社、银行和销售商等连接在一起,构建了一个产业链闭环,使得资金在产业链‘体内循环’。”马定文目光炯炯,摆手道:“但这个‘循环’主要还是内生资本,远远满足不了嘉谷体系的资金需求,对吧?”

  齐政眼中流露出一丝惊喜,再次颔首:“对,嘉谷缺钱!”

  其实,具体到某个项目上来看,嘉谷是不缺钱的。但如果是放大到农业领域,缺钱是不争的事实。一个亿也好几个亿也好,很多时候,对农业领域来说真的不是钱。

  马定文仿佛得到了鼓励,更加稳重地说道:“企业解决缺钱或借助资本的途径嘛,无外乎贷款、以股融资和成立产业基金。前两者采取的策略是‘小向大’,因此小的一方需要有强大软实力,譬如是否符合发展趋势、是否盈利、是否拥有潜力……”

  “当然,嘉谷的软实力不俗。但硬实力也更加出众呀!为什么不更加开放,借助涉农产业基金,吸纳更多的资本流入农业产业,把自己的盘子做得更大,也让投资者获得稳定收益呢?”

  “就以红豆杉新品种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农业投资项目。有嘉谷的技术和销售渠道作为依托,哪怕给投资者的收益率不高,但稳定增值问题不大。别说60亿了,就是要撬动100亿,也有的是资本买账。”

  齐政不言语,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他明白马定文的意思了。就是成立一个产业基金,但不是以企业股权作为投资标的,而是以农业项目作为投资标的。

  虽然不会有爆发式的增值,但也不是所有的资本都追求爆发式增值呀。作为一种中长期低风险投资,有嘉谷集团作为担保,相信还是有不少资本会心动的。

  而只要让投资人看到资本稳定增值,有兴趣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样嘉谷吸引流入农业产业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多。

  最关键是,募集社会资本去玩资本游戏,国家肯定是不会鼓励的;但募集社会资本去把一个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做好,国家肯定是举双手支持的。

  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是以生产力的提升为基础的。让更多的真金白银“上山下乡”,转化为能产紫杉醇的红豆杉,能产生物柴油的麻疯树……而非更贵的水泥更高的房价,难道不香吗?

  齐政承认,马定文的建议确实给了自己一个启发。

  像红豆杉这种回报周期长,但能妥妥地实现稳定增值的产业,其实是不用花自己的钱来发展的。此前,不管是齐政,还是其他嘉谷高层,都被高效益桎梏了开放的心态。

  还是旁观者清啊!齐政点点马定文,笑道:“这样看来,让你只负责林业业务,是大材小用了啊!”

  ……

  今天鸽一下

  晚上有约,好基友要给渣作者介绍漂亮小姐姐,嗯,很正经的那种。

  总之,今晚大概率会被“撂倒”,而目前才码了不到两千字,放明天更了。

  ——咳咳,作为一枚单身狗,也就这尿性了,跪求原谅喽~~~

第542章 谁是大爷

  在王昱业的帮助下,马定文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将嘉谷林业业务管理板块的骨架搭建了起来。归根到底,只要有了核心人员,嘉谷在人才储备上还是很充分的。

  然后,齐政就正式将“成立产业基金”这一设想提上议程。

  作为这一设想的首倡者,马定文开始了他在嘉谷体系的第一次露脸:“……在我国,产业基金通常指以处于成长期、成熟期的特定产业未上市企业股权为投资标的,通过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企业增值,并借助IPO、股权出售、回购、管理层收购等方式退出以实现收益。”

  “应该说,涉农产业基金是一个新事物。所以我认为,不应该拘于某一种形式。无论是以原始基金作为基础,吸纳更多的资本进入基金;还是政府牵头,企业唱戏的方式组建产业基金;只要有利于做大自己,都值得尝试……”

  马定文抛砖引玉后,齐政平静地环顾会场,接话道:“我觉得这个设想很有启发意义。让大家来,是要先做一个评估,大家不妨说说。”

  参加会议的,有集团大管家王昱业、战略部丁显以及嘉谷金融部新任大佬苏放等一众集团高层。

  “我看可以。”王昱业首先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农业产业基金,不就是投资优秀有潜力的农业企业或者农业项目吗?我们嘉谷别的不多,有潜力的项目多的是。”

  尽管随着仙茗大米、嘉谷乳业、清源啤酒等业务陆续开足马力,达到最大产能,集团的现金流如大河一般充沛,但耐不住嘉谷扩张的步伐永不停息啊!所谓“赚钱如流水,花钱也如流水”,每一个能补充现金流的渠道,都让他重视。

  “还有个消息,财政部正在牵头,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一家专门的农业产业基金,这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字号’的农业PE。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也是有想法的。”

  王昱业的眼界明显高一档次:“而且,产业基金这个形式,在国内也不是首创了。像什么新能源产业基金、新材料产业基金,已经越来越引起关注,对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齐政闻言意外地瞅了他一眼。这么说的话,老王也早就开始注意到产业基金这个领域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3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5/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