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307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对。漆酶是最早被人类研究的酶之一,主要是因为它有多种工业用途,例如在生物漂白、生物降解、污染物降解、工业印染废水处理等方面被广泛地应用。”

  “尽管在自然界中漆酶分布十分广泛,但发现的高产漆酶菌株并不多,远远达不到工业应用的漆酶需求量。事实上,这个基地内筛选出的漆酶菌株,都被嘉谷旗下的清源啤酒应用于预先处理麦汁,去除其中的酚类物质,大大提高啤酒的透明度和质量。”

  ——高产漆酶菌株,也是红豆杉能转化灵气的一个副产物。受灵气的溢出影响,这个副产物也就相当不一般了。

  可以说,这一次,为了让产业基金旗开得胜,齐政已经不是大开金手指了,他用的是金手指光环。

  效果自不比说,起码是手枪变机枪,步枪变大炮的作弊水平了。

  这一点,从围观者几乎要放光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来。

  红豆杉是高档珍贵木材,用红豆杉木材制成的一个茶杯价值近千元;红豆杉茶、红豆杉果酒、红豆杉保健枕被等市场销量越来越大;紫杉醇更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这些他们都可以理解。

  但嘉谷对红豆杉的深度开发,即使是最挑剔的投资人,也无话可说。

  开发的途径越广,风险就越低,回报就越高,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按照我们建立的模型,前五年,红豆杉基地的年化回报率在10%左右;如果延长到十年,年化回报率将上升到13%。至于更长的时间,暂时不好预测,但……”马定文“呵呵”而笑,笑得意味深长。

  所有投资机构的代表也是呼吸都重了几分。

  人们买基金时,常会参考一项非常直观的数据——年化回报率。

  别小看平均10%的年化回报,如果能每年持续收益10%,7.2年左右你的资产就翻番了!很多华尔街的一线基金经理常说:在美国,如果你的基金可以做到连续年化收益率10%以上,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大资金来找你。

  毕竟,综合来看,股神巴菲特这几十年来的年化回报率在20%左右,而这已经是世界顶级水准了。嘉谷红豆杉种植时间越长,年化回报率越高;从长远来看,弄不好,种一棵树,就达到了股神的投资水平。

  现场一片沉默,只有风吹动红豆杉枝叶“哗哗”的声音,就像投资机构代表们骚动的心。

  ……

  在了解了嘉谷产业基金一期募资开发的项目详情后,陈坚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要与嘉谷合作起来。

  这个世界,最受人尊重的,永远是掌握着大部分资源的人。

  就像现在的嘉谷,它掌握的实力,就是它在明面上最大的依仗。

  换一个小公司,他多半会想些盘外招,来逼它就范。但是,面对在500强榜单上排名比中信还高的嘉谷集团,陈坚就没有任何底气了。

  不就是没有决策权吗?不就是没有管理权吗?不就是没有监督权吗?起码还有知情权不是?又不用喊爸爸,有钱还怕没脸吗?

  当然,前提是,他要说服上面的老总。

  几亿元的投资,甚至他还想着追加更多,条件却是这么苛刻,他很担心前脚汇报了,后脚就被老总骂出翔来。

  踌躇着,酝酿着,陈坚整理了几番语言,才忐忑地拨响了老总的电话。

  在通话中,他低声地将掌握的情况和自己的建议向老总汇报后,陈坚准备好了承受老总的咆哮。

  然后……就听到老总中气十足的声音:“10份投资额度会不会有点少?老陈你的魄力哪里去了?”

  咦?

  咦!

  介是怎么回事?陈坚恍恍惚惚,如发生了幻听。

  但电话里依然是老总熟悉的声音:“……你要想办法与嘉谷进行沟通,争取更多的投资额度,我的想法是,要投,就要争取最大的份额……”

  昏昏沉沉的陈坚唯唯称是,一直到老总挂了电话,还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他急匆匆地叫来了自己的秘书,问道:“这几天,公司里有什么状况吗?”

  秘书听完陈坚的疑问后,整理了一番思绪道:“我听说,资产管理部有不少大客户,对嘉谷产业基金很有兴趣……”

  陈坚恍然大悟。

  这就对了!问题就出现在这!

  嘉谷产业基金目前只接受机构的投资,但机构的资金怎么来,嘉谷可不关心。像中信这样,只要客户感兴趣,完全可以依托客户资源募集资金,再投入到嘉谷产业基金中。

  这年头,谁还用自己的钱发展啊?

  想明白了的陈坚雄赳赳气昂昂地再次找上齐政,然后悲剧地发现……要排队。

  在他前面,是交行、建行、农发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代表。

  国内银行是不能直接参与PE投资,但“退居幕后”由投资子公司出面,又不是什么难事。真要说起来,中信不也有一家银行吗?

  首先从齐政办公室出来的,陈坚也认识,是笑得像个弥陀佛的农行川省分行行长郭行长。

  据说嘉谷本来是打算从农行抵押红豆杉林权贷款的,但后来放弃了,改为成立产业基金。从郭行长的笑容看得出来,哪怕是为了补偿,嘉谷产业基金的投资额度也少不了农行的。

  一群人再看郭行长,不说是羡慕嫉妒恨,心底也是免不了有些比较,就仿佛是房价10万的年代里,仰望着在1万元买房的同事的情感一样:

  丫的动手真快!

  丫把便宜占到了!

  小心赔死你丫的!

  我也好想占便宜啊!

  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

  “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投资额度?”这是担心的。

  “应该还有不少吧?幸好我来得快。”这是庆幸的。

  “我要多少额度?哈哈,其实我们只想来一个试试水。”这是演技浮夸的。

  唯有陈坚嘴角抽搐。

  这是搞什么?

  这么苛刻的条件,都有人抢着卖身吗?

  能不能矜持点了?

  ……

第545章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

  所有嘉谷高层,包括齐政,都没有想到,嘉谷产业基金的投资份额会这么的抢手。

  本来计划长达一年的募资期限,在短短一个月内,认购额度就超过了募资规模。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认购了超过一半投资份额的投资机构,是各大银行。

  齐政也是在与农行的郭行长交流后才知道,实际上,国内银行几乎都设了各自的投资部,但是投资部在农业领域做的投资非常少,因为困难点太多,与其做农业这一行业的突破,还不如做其他行业的突破更容易一些。

  但另一方面,银行又要落实中央改革农业金融的破题。

  像是国家林业局、银监局鼓励的以林权抵押贷款,可能还没有几家基层金融机构愿意有所作为;但嘉谷这样的农业产业基金,简直就是为银行投资部“量身定做”的。

  毕竟,不比其他金融投资机构,银行投资不怕投资周期长,就怕风险难控。

  嘉谷农业产业基金一期投资的红豆杉项目,也遵循一般股权投资4-6年的投资周期,约定5年之后可以通过嘉谷回购或转让股份的方式退出。

  当然,齐政相信,如果没有什么大意外的话,届时只要不是极为缺钱,投资者是不会轻易退出的。因为5年后,单单是每年项目的盈利分红,就足以让投资人笑逐颜开了,更不要说红豆杉资产本身不断升值的价值了。

  银行方面有保值升值的意向,嘉谷方面有与银行打好交道的意向,理所当然地,银行投资份额占据了嘉谷农业产业基金一期的半壁江山。

  认购额度超过募资额度,也让第一次尝试“产业基金”这种融资模式的嘉谷高层吃了一颗定心丸。虽然只有资金到位了,才真正算完成募资;但现在认购额度超出预期,就算中途有人退出,也有的是人接手。

  事实上,哪怕一期产业基金没有对外资开放,像岛国的蚂蚁资本、荷兰的荷宝投资等海外投资机构,都对嘉谷产业基金表现出强烈的投资兴趣。

  一时间,嘉谷内部酝酿发起农业产业投资二期基金的呼声响了起来。

  不过,不等齐政表态,王昱业就稳住了集团内部激进的心态。

  在嘉谷,你可以大胆提出想法,但是不能冒进。“产业基金”于嘉谷而言,毕竟是新事物。在一期基金成功运转起来之前,贸然发起二期基金,弄不好会将起步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而这,也得到了齐政的点赞。

  不过,集团内泛起的心思容易安抚,集团外的心思就很难控制了。

  在嘉谷农业产业一期基金完成募资的消息传出去后,嘉谷迎来了一拨拨前来“取经”的人潮。

  是的,汹涌的人潮。

  21世纪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十年,当置身于中国的一线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其现代化程度不输给任何一个国际都市。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伴随着商品化和城镇化同时进行,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建成了一个又一个比肩欧美的现代化城市;同时工商业、IT业的水平也足可以媲美欧美。

  可是当来到中国的乡村,这里却是另一番场景:经济落后、人情社会、空心村等等。城乡差距的鸿沟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越拉越大。

  在我们习惯了用“千亿市场”、“万亿市场”来形容一个充满机遇与诱惑的行业时,我们很难用一个具体的规模来形容中国乡村及农业的市场。

  但如果说“落后即机会”,我们的农业市场简直是机会遍地——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我们的农产品经常滞销;我们没有几个像样的农产品品牌;我们跟国外规模化农业比没有任何成本优势……

  但这一切,都敌不过一个起步性问题——我们的农业缺钱!

  一份国内农业项目融资相关情况调查报告显示:65%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及亲朋借款,36%的资金获得过财政资金支持,仅有7%的资金从商业银行贷款取得。而贷款利率通常是基准利率上浮30%至50%。

  越来越多的农民、农企意识到,农业要走向现代化、规模化,就必须获得金融业的支持。虽然不像嘉谷那么夸张,但现在种地动辄就要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不畅通融资的渠道是没有未来的。

  但现实比需求更残酷。

  在融资渠道上,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弱势产业。

  首先是可作为贷款抵押的资产有限,像鸡鸭猪牛等生物资产、大棚喷滴灌等生产性设施,要么是价值无法得到认定,要么是没有有效权证,这是贷款难的主因。

  另一方面,很多金融机构因为缺乏对农业产业的了解,对农业产业不熟悉、看不透、把不准,想做农业投资但又不知如何操作。

  事实上,很多农业龙头企业在融资上都是困难重重,普通小资本农业生产单位就更不用多说了。

  这种情况下,有钱又懂农业的嘉谷产业基金,哪怕是资金尚未到账,也有无数嗷嗷待哺的农企,想来摸一摸。

  ——他们大多不知道嘉谷的产业基金是为了发展自有项目而设定的。几十亿元呐,正常来说,可以投资多少个项目了。

  以至于,在嘉谷产业基金宣布完成募资的几天后,齐政来到嘉谷总部的时候,总部园林内竟有上百人在等候,可谓是门庭若市。

  齐政没有贸然上前接触,而是回到办公室,叫来公关部的张泽宏问道:“下面的人群,是怎么一回事?”

  张泽宏挠头道:“嗯,我们的产业基金完成募资的消息不是传出去了么?这几天就有想要拉投资的农企就找上门来了,今天来得更多。我昨天见了一些代表,以拉投资的企业居多,但也有不少是想转让技术和合作的。”

  “公关部筛选了一下,基本都是一些规模偏小、管理相对松散的农业经营单位,很多都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甚至财务制度都不健全,使得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识别困难……总而言之,具备成长机会的寥寥无几,名单在这里。”

  齐政拿到手里,看了起来。

  应该说,公关部的工作是相当细致的,张泽宏见面的公司,已经是矮子里的高个儿了,名单上的其他公司里面,无论是产权结构、管理、财务上都不够规范,确实是无法合作的。

  对此,齐政倒也不算意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3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7/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