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323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早在1975年,丸红就通过收购美国的一家粮贸公司51%的股份而获得三座内陆粮仓,由此开启了在美国的粮食业务。及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丸红在美国拥有的三级粮食储运体系,含内陆粮仓九座,中转粮库两座,终端仓库两座及港口终端仓库一座……此时的嘉谷呢,连影子都没有。

  虽然在岛国经济泡沫破裂后所谓“失去的十年”中,丸红在美洲的粮食流通业基本处于停滞与收缩的状态,直到06年,丸红谷物部诞生后,才重新开启扩张之旅。但他自认丸红在美国的影响力,是嘉谷不能比拟的。

  更何况,在西方的经济体系中,日韩等国的企业并购,属于“友好竞争者”,限制程度远松于来自“敌对竞争者”的中国嘉谷。

  但这一切,在美国大型医药公司的介入下,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头,他还能不知道大型医药公司在美国的恐怖影响力吗?

  “还有……”办公室里的气压越来越低,太田明夫缩缩头道。

  “还有什么?说!”若林哲瞪起眼睛,还是很有威严的。

  太田明夫就嗫嚅着说道:“商社高层有人倾向于退出并购高鸿的竞争,换取嘉谷在日本生产嘉谷牛奶……”

  “……”若林哲差点被气笑了。

  他很想骂一句“蠢货”,但还是强忍住了。

  虽然太田明夫没有指名道姓,但若林哲想想就知道了,能提出这种建议的,除了董事会里那帮六七十岁的怕死的老头子,还会有谁?

  说起来,丸红还是最早发现“高能生长因子”的势力之一,对于“高能生长因子”的研究自然更加深入。他理解垂垂老矣的商社高层,为了挽回正在流失的生命力,不惜抓住任何一丝机会,但如果是要牺牲他的利益,就很难让他笑脸以对了。

  更何况,收购高鸿,还关乎着商社的深远战略。

  丸红如今的大豆、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年交易量虽然达到2500万吨,但受限于收购调配能力,800万吨以外的大多数,不得不从ABCD四大粮商处采购。当粮食从产地输送到市场的整个流通环节都要经过四大粮商之手时,丸红要因此而支付名目杂多、数额巨大的手续费、佣金、保险费等,丸红就好像一个“代购者”,其交易量越高,ABCD受利越大。

  只有在收购高鸿后,才能一举扭转这个局面。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能够收购高鸿,丸红在国际级的粮食业务人才体系方面也将得到了完善。要知道,ABCD每家均拥有100左右的顶尖交易员规模,而丸红不过10人,顶尖交易员的匮乏限制了丸红的发展,而嘉谷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状况。

  所以,如果是丸红收购了高鸿,丸红将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粮商;相反,如果是嘉谷收购了高鸿,中国也将出现一家名副其实的国际级粮商。

  也就是说,丸红如果放弃了,不仅仅是失去了更上一层楼的机会,还相当于培育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不行,我要找社长商量,这么好的机会,我们绝不应放弃!”若林哲冷着脸想道。

  蕴含“高能生长因子”的牛奶他也想要,但他不急,反正他正值壮年;但是对高鸿的收购成功与否,可能关乎着他能不能跨过目前的位置,他绝不能让混吃等死的老头子们坏事。

  ……

第575章 游说,以及对手的对手

  美国华盛顿,嘉谷集团新设立的办事处。

  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所的首席代表戈尔悄然出现在会议室,得到了嘉谷集团公关部部长张泽宏的热情款待。

  艾金岗波是美国三家从事院外活动的律师事务所中的一家,它以拥有强大的政治关系与人脉而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名。它所做的业务正好处于法律、公共政策的交叉领域。在公共政策这块业务上,包括院外活动和为客户提供解决政策问题的服务。

  戈尔为此骄傲地介绍道:“我们在这方面的服务首屈一指。”

  张泽宏点点头道:“我相信,否则也不会找上你们事务所了。”

  在美国,游说是一个庞大而合法的行业,是指为了让政策对自己有利而对美国议会和各部门决策机构做工作。一般的套路就是雇主给游说团体支付一笔优厚的佣金,再由游说团体在华府上下对雇主的利益进行系统性的支持。

  但这又是一个备受非议的领域。

  在这个以人际关系为基础、“潜规则”横行的灰色地带,经常爆出钱权交易的“丑闻”。在这个行业翻车的人并不少见,最出名的案例就是号称“美国游说行业之父”的杰克·阿布拉莫夫案,在06年美国政坛尤其是国会山上引起了一场大地震。

  张泽宏,或者说嘉谷,都是第一次在美国参与这个陌生的游说游戏。为了玩好这个由别人制定规则的游戏,嘉谷重金雇佣了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所。

  “嘉谷的选择是很明智的。”戈尔微笑道:“目前,在美国雇佣游说公司的中国企业并不多。中国企业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愿意购买东西而不愿购买服务……”

  “但一家中国企业想要在美国有大作为的话,需要有人站在你这一边。不光是意见领袖站在你这边,还要保证社会舆论站在你这边。”让戈尔说出这番话的,是几年前与中海油的合作。

  05年,在中海油对优尼科的并购案中,艾金岗波事务所就是中海油雇佣的游说公司,不过,合作的结局不是那么美妙就是了。

  戈尔对其失败结果并不讳言:“太晚了。如果中海油更早找到我们,我们会帮助他设计一个更好的方案,并购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张泽宏不置可否。

  事情都已经过去了,马后炮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只希望艾金岗波事务所能这次能给力点,而不是让嘉谷对高鸿的收购又成为另一个反面案例。

  戈尔仿佛读到了张泽宏的想法,为了展现他们的价值,详细解释道:“在美国,游说需要的是全盘规划,商业元素、财务因素、法律业务和政治因素,缺一不可。譬如对于所处行业的敏感性;竞争对手是否感到威胁;能否通过代表相关利益的政治力量的调查;将碰到哪个审批部门和审批人;都牵涉大量人力物力,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我们公司在美国,还是有一些支持者的。”张泽宏打断他的话,平静地说道。

  “哦?嘉谷对高鸿的收购将是一单重磅收购,一般的支持者可能没有多少话语权……”

  “杜邦,强生,辉瑞……”随着一家家公司、一个个游说团体从张泽宏口中吐出,戈尔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怎么可能?”

  张泽宏微微一笑,并不多做解释。

  是的,美国医药公司联盟经过讨论,有条件地答应支持对美国第三大谷物贸易商高鸿的收购,首先就是政治上的直接游说。

  游说活动常用的政治战略有四种:直接游说、间接游说、草根游说和政治行动委员会。这四种政治战略各有其优点和弊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政治形势,利益集团会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战略展开行动。

  其中,直接游说是最为传统和古老的游说手段,但至今仍是最为有效和常用的政治战略。

  尤其关键的是,这种面对面的沟通避免了信息在传递过程可能发生的耗散、扭曲和误读,保证了游说的质量。

  但是,并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跑到白宫或国会山去找总统、部长或议员反映情况的,政客们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他们可没有时间陪你“闲聊”。另外,国会大厦和政府大楼里有几百位议员和成千上万名工作人员,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事务,当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该去什么地方、敲哪个门、找什么人。

  也就是说,直接游说是以微妙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多一个关系,多一条路”。

  每一家大型医药公司,都有政府离退官员担任说客,在国会里熟人一抓一大把。

  艾金岗波事务所的关系网络可能比一家大型医药公司的路子要广,但这么多家赫赫有名的大型医药公司联合起来,哪怕每家只出一部分关系,都能轻松超过艾金岗波事务所。

  戈尔不知道他们与嘉谷之间有什么PY交易,在确认张泽宏不是开玩笑后,不禁喃喃道:“这样的话,还需要我们事务所干什么?”

  “我需要你们统筹起各方的合作。而且,正如你所说,哪怕政治和监管因素不成问题了,但我们还需要说服高鸿的股东;在并购过程中监控舆论等等……”张泽宏气定神闲地说道。

  戈尔闻言,简直是精神一振。

  一般来说,大型跨国并购案中,政治因素往往是最大的“拦路虎”。但现在嘉谷显然有足够的资源,去影响政客的关键决断,这让收购的成功率直线上升。

  虽然说,企业的收购失败了,也不一定会影响到艾金岗波事务所的收入,但谁不希望自己服务的项目成功呢?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只有真正替雇主“消灾”了,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富兰克林”入账。

  从这也可以看出,长期标榜民主的美国体制,还远没有达到人民做主的水平。美国政客们在说客的牵线搭桥下,几乎成为了企业利益的传声筒。

  但谁在意呢?

  张泽宏才不会关心这种游说是不是损害美国人民利益,尤其在嘉谷还是受益者的情况下。

  以此谋生的戈尔就更不会在意了,相反,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那么,我总结一下,现在的重点,一是要说服高鸿的股东同意嘉谷的收购,二是要控制好舆论走向。”

  “对,你们有什么建议?”张泽宏颔首道。

  第一个目标的重点不在“说服”上,毕竟,只要肯开出天价,傻子才不会不同意呢!但嘉谷也不是傻子,只有通过合适的代价拿下高鸿的股东和管理层,才是嘉谷想要的。

  舆论走向也不可能忽视的。公众都支持未必能让你成事,但公众都反对,肯定能让你坏事。

  戈尔不过思考一瞬,说道:“第一个目标其实不难。从资料上来看,因为高鸿公司出现的亏损以及背负的债务,大部分股东有退出的意向。归根到底,只要开价与沟通都到位了,让他们接纳嘉谷,问题不大。”

  张泽宏微微点头。

  戈尔继续分析道:“至于舆论走向,其实又关乎到竞争对手的问题,包括直接竞争对手和间接竞争对手。”

  “从目前的资料看,最大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岛国的丸红商社,间接对手则是美国本土的粮商们,譬如嘉吉、ADM等,他们不会愿意看到在美国出现新的强大竞争对手。”

  “嗯。”

  “但问题是,嘉吉他们在美国已经有完整的粮食贸易体系,不需要也不愿意接手负债累累的高鸿了,到最后,高鸿总会被境外并购者吞下的。”戈尔微微眯眼,道:“所以,我觉得,我们能说服嘉吉这些本土粮商,支持嘉谷收购高鸿,或者说,起码不会太反对嘉谷收购高鸿。”

  “哦?”张泽宏这下子来了兴趣。

  戈尔目露精光,缓缓道:“从业务上来说,丸红商社的大部分粮食交易量,要从嘉吉他们手中采购,如果让丸红收购了高鸿,显然是帮助丸红完成了多年来无数次公开提出的让嘉吉他们痛恨的‘脱ABCD战略’;但嘉谷本来就与嘉吉没有合作啊,如果让嘉谷收购了高鸿,虽然会产生业务上的竞争,但起码不会有双向损失。”

  戈尔不知道中国有句话叫“赔了夫人又折兵”,但他说的无疑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看,嘉谷是嘉吉他们的对手,但同时也是他们对手的对手。综合得失的话,获得美国本土粮商的支持或者不反对,还真的有可能。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戈尔没有说出来,但张泽宏也同样想到了。

  在没有收购一家公司的情况下进入美国市场很难,但在进入美国市场后要站稳脚跟,同样很困难。

  那么问题来了。

  是在美国粮食贸易界已经有了相当基础的丸红容易获得成功?还是“新兵蛋子”的嘉谷容易成功?不言而喻。

  如果注定要有一个竞争对手,为什么不选择一个相对弱小的呢?

  张泽宏最后笑了:“现在我可以放心了。”

  ……

第576章 谁抢走了我的嘉谷

  “宣总,嘉谷的评估报告做好了。”秘书将一本200多页的白皮书放在了桌面上。

  “终于做好了。”进出口银行金融部宣总经理看着封面上的“嘉谷评估报告”,只觉心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嘉谷在两个月前,就为收购美国粮商高鸿做资金准备,并与进出口银行做了相关的沟通。

  收购并购是银行最喜欢的,不仅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能带来可观的知名度,以及长期的业务合作。

  任何一起大型的收购并购,都是一次大生意。

  但问题是,进出口银行同时迎来了两笔“大生意”。

  在嘉谷集团谋划着收购美国高鸿的时候,地产商旺达集团也筹谋着并购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最关键是,这两笔海外大并购,无论是哪一笔成功了,都将刷新中国企业海外单笔并购金额的记录。

  企业“走出去”是必然趋势,伴随相至的,是中资银行走出去。

  但数十亿美元的巨额授信,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

  哪怕是对于进出口银行来说,为一个大型跨国并购项目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综合融资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也是要全力以赴的。

  资金倒不是问题,问题是银行只有一支最优秀的服务团队。

  所以针对嘉谷集团与旺达集团两家的海外大并购,进出口银行分别进行了项目评估,以供高层作“二选一”决策。

  从第一轮的对比看,两个项目各有利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3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3/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