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329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在此前的美国有机食品市场,嘉谷生产的有机蔬菜、有机蛋禽,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好吧,“几乎”是谦虚的说法,事实就是没有任何竞争对手。

  只不过,在相继遭遇了绿和组织所谓的“农药残留”所引起的信任危机,采购方纷纷取消订单;以及随后的美国中西部大旱,嘉谷农场灌溉用水被严格限制后,嘉谷分公司做出了大部分农场休耕,有机食品停产的决定。

  现在,一个季度过去了,给美国的有机食品市场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刚开始,嘉谷分公司的竞争对手纷纷抢占市场份额,推出了同类的有机蔬菜、蛋禽等产品,貌似顺风顺水。

  但是,有机食品超市们很快就发现,不对头了。之前雷打不动地过来采购嘉谷有机食品的顾客们,越来越觉得货不对版,即使后来推出的同类有机食品售价比之前略低,不但没有挽回顾客的心,反而引起了更多的疑惑和顾虑——这真的是有机食品,怎么比之前的差那么多?

  齐政乍一听说的时候,好悬没笑岔气。

  普通的有机食品吧,可能食用后最大的好处,就是体内残留的化学药剂的数量骤减——这是有实验证明的。

  但是嘉谷的有机食品,你可以从中吃到“生命力”。最明显的就是有机蔬菜,吃起来清脆,有嚼劲,给你感觉就是质密、新鲜,即使是烹调后,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不是普通蔬菜经过处理可以制造出来的口感。

  而且嘉谷有机蔬菜能改善体质。有抽烟喝酒习惯的人,如果常吃嘉谷有机蔬果,会明显促进肝脏排毒,身体会比较清爽,使人自然而然地不喜欢烟酒的气味。

  总之,长期吃下来,就连情绪上面也不会那么容易躁动了。

  所谓凡事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长期吃嘉谷有机食品,其实会有一种“上瘾性”,这自然不是常规意义的“上瘾”,仪器是测不出来的,硬要说的话,就是生物对于进化天然的追逐——嘉谷在美国的有机农场,虽然大多只是布置了低阶的灵阵,但毕竟是经历了灵气的浸润。

  如果不是相信嘉谷分公司能卷土重来,齐政怎么会会轻易以进为退呢?

  只是这样一来,想要填补市场空缺的其他有机食品生产商,彻底凉了;想要继续购买嘉谷有机食品的顾客,心情也十分不美丽了。

  你说嘉谷的有机食品可能有农药残留,我信了;但特么你现在“绝对”安全的有机食品,品质连之前的一半都比不上,骗鬼呢!

  和中国的情况一样,美国人现在同样极其重视健康问题。尤其是年轻人群,他们比其他人群更愿意为健康产品付出高价。

  杜邦很明显注意到了这一点,也开始在顺应这个潮流,加大了在生命健康上的投资。而嘉谷,显然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标的。

  自觉与嘉谷改良了关系,皮埃尔哈哈一笑,厚颜道:“我是为你们的损失而痛心。我知道,之前是有一些宣传团体,对嘉谷的声誉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们杜邦,也同样对那些不负责任的宣传团体深恶痛绝,所以,我想帮嘉谷有机食品在美国挽回声誉……”

  齐政笑笑,装作听不懂他的潜台词似的,道:“诚实地说,现在我没想这么多,嘉谷的重心也是先整合好高鸿。”

  其实,齐政对于引入美国资本,做大在美国的有机食品业务,是有想法的。

  在资本主导的市场化农业生产体制下,资本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追逐利润,而不会顾及其它,因此美国的有机农产品只可能是享受得起高消费的中高端人群的奢侈品,而不会惠及绝大多数普通人。

  巧了,嘉谷在美国,也是扮演着这样的奸商——这次的停产,同时也是为了卷土重来的涨价。

  而此前的经历让嘉谷上下都知道了,嘉谷每年在美国独自赚十亿美元级别的利润,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要每年独自赚几十亿美元,或者更夸张的赚上百亿美元,而不给美国本土资本半点分润,是不可能的。

  但一码归一码,齐政不可能轻易松口的。在美国生产嘉谷牛奶的项目,是为换取美国资本对嘉谷收购高鸿的支持;但是有机食品产业嘛……

  之前你搞事情让我滚,我滚了;现在你让我回来,对不起,滚远了。

  ……

第585章 赶超欧美的种子选手

  宴会后,当齐政向嘉谷美国分公司的负责人卢志威转述杜邦的谋算后,卢志威笑得十分欢乐。

  世界上最爽的事情就是今天对我爱理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现在美国分公司就面对这种情况。

  之前,虽然限于形势,卢志威爽快地应下齐政停产有机食品业务的决定,但终究还是心有惴惴:市场份额会不会彻底丢失?事后有机食品业务还能不能挽救?分公司会不会濒临破产?

  不仅仅是他,整个分公司内部都一度人心惶惶。

  但很快,之前“抛弃”嘉谷的有机食品采购商,纷纷回过头来跪舔分公司,才让大家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分公司的很多员工,包括卢志威,这才发现,啊,原来我们生产的有机食品已经是无可替代了呀!

  事实证明,只要你的产品牛到一定的程度,即使只做一个幕后供应商,在行业的地位也是难以动摇的。

  譬如全食超市,在有机食品领域,全食超市公司是一个领先者,同时也是嘉谷有机食品最大的采购商之一。在美国有这样的说法:富人去全食超市,中产阶级去“好市多”量贩店,穷人去沃尔玛。不过,在分公司遭遇信任危机后,全食超市也是第一个将嘉谷踢开的采购商。

  如今,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的消费者,是那么的怀念嘉谷有机食品。面对庞大的商机,全食超市又是第一个麻溜地“吃回头草”的有机食品超市,充分将“要钱不要脸”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但现在,轮到嘉谷拽了呀!

  齐政交代道:“我让杜邦的人联系你细谈,不过不要急,慢慢谈呗,反正现在我们又不缺合作者,杜邦的影响力是不错,但沃尔玛也不见得差多少……”

  是的,在杜邦之前,沃尔玛也深刻意识到了嘉谷有机食品的稀缺性,也在磨着卢志威想要投资分公司的有机食品业务。

  卢志威轻咳一声,一本正经地应道:“没问题,这回我一定要好好敲诈……哦,不对,是要好好找个有诚意的合作伙伴。”

  对于在美国扮演一个奸商的分公司来说,自己的产品独一无二,求合作的投资者不止一家,简直就是天堂一样的待遇,哪里会痛快地答应“卖身”?

  卢志威的意思也很明显,钱不够,我们就已经滚远了;只要钱给够,别已经滚远了,哪怕滚到外太空都能搭降落伞回来的,金钱那玩意天生就把节操吃得死死的。

  “很好,反正现在急的不是我们。”齐政哈哈大笑道。

  事实上,也确实急不来。

  要想将有机食品业务这块蛋糕做大,分公司势必要扩大有机农场的面积。齐政本来是打算趁着美国遭遇“超级干旱”的灾害,收购一些农场的;但是,后来却发现,今年的历史性大旱固然使美国农业遭受严重打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都面临严重减产,美国农场主今年的收入却并没有急剧下降。

  一来,是粮食价格飞涨的影响。只要不是颗粒无收,种植业者都会在价格被推高三到四个百分点的粮食涨价潮中,多多少少得到一些弥补。天天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支持下的农作物保险体系。

  ——在美国现行农作物保险体系中,主要险种不仅针对农作物产量削减,还针对价格变化,而联邦政府是主要投保方和再保险方。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大部分保险公司为农民实行的是“收成保险”,在发生风险赔付时对造成农产品产量的损失,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的单价,对农民进行赔付,收成保险的保障水平能覆盖农民收入的60%-70%。

  而且,一方面,美国政府会为农场主承担60%的保险费;另一方面,又会为农业保险赔偿进行补贴。

  看出来没有?在这个体系中,付出最大的就是美国政府。而在粮价高位和保险的双重保障下,大部分农场主都能基本实现减产而不减收,一些人的收入甚至能够超过年初的预期。

  这样一来,嘉谷“趁旱”收购农场的计划,就只能推迟了。

  不过齐政倒也不太担心没有了机会。虽然美国农场主看似没有多少损失,但灾难就是灾难,对整体经济造成的损失也是实实在在的。

  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农作物保险项目的理赔金额一直低于投保额,联邦政府因此并未在该项目上进一步增加开支。今年则大不相同,保险商的理赔额度初步估计将高达250亿美元,将面临数十年来的首次亏损。这对处于“财政悬崖”边上的奥黑政府来说,又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何况,没有人比齐政更清楚了。美国,尤其是中西部,即使没有他的作怪,干旱也不止今年一年,至少明后两年,干旱的幽魂依然在中西部盘踞。更妙的是,明年美国财政赤字堆积如山,奥黑政府一度破产“关门”,届时,农作物的保险项目的理赔还能不能有今年的干脆……你猜?

  实力薄弱的美国农场主终究会大片破产,不过那都是未来了。在当下,让齐政感叹的是,中国农业和美国农业的差距,从农业保险体系这一项就可见一斑了。

  国内农业保险目前还是“成本保险”为主,保障程度低,发生灾害时仅能针对种植中的物化成本,如化肥、种子等费用进行赔付。

  而即使是这样的保险制度,也未能覆盖全国——目前中国尚未有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

  对比美国,最关键的一个掣肘,就是国家财政不足。美国政府可以大肆借债度日,即使是破产了,也有全世界为其买单,但我们国家政府没有这样的条件。

  说到底,中国农业和美国农业的差距,不如说是中国国力与美国国力的差距。

  这样的差距,不会让齐政感到沮丧,反而能更加激发他的动力。

  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兴,则国家兴!

  而嘉谷,已经是中国在农业领域,赶超欧美的种子选手了。

  不谦虚的说一句,嘉谷兴,则中国农业兴!

  ……

第586章 蛟龙吞象

  要令嘉谷兴,就不能只龟缩在国内,更不能只靠齐政一个人。

  纵使齐政有能力把美国变为焦土,但如果嘉谷自己在海外立不起来,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任何一家国际一流粮商的成功道路上,都少不了国际化人才的身影。没有国际化人才的支撑,就不可能有全球资源的布局;没有国际化人才的积累,就不可能抓住全球化的发展先机。

  譬如四大粮商中的ADM,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其多达近40位的超实力公司高管。其中,老布什政府的驻俄大使、巴菲特的儿子、美国多位议员、多位华府成员和加拿大前总理等都是其董事。除此之外,众多华尔街金融巨头和实业界牛人都在ADM占有一席之位……

  又譬如四大粮商中的邦吉,高层似乎没有ADM那么大的阵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实力不够强大。纵观邦吉的全球高管,其中不乏出自美国常青藤高校的优秀人才,如邦吉全球农业综合部的执行CEO和邦吉的首席开发官都来自哈佛商学院,而邦吉亚洲区CEO则出自耶鲁大学;高层中也不乏来自“世界500强”的实力派人物。

  高鸿虽然在美国粮食贸易界中排行第三,但高层实力与四大粮商相比,还是弱了一个层次。

  不过,比上不足,比下就有余了。

  起码,对于跨国经营人才匮乏的嘉谷来说,高鸿已经足够消化了。

  嘉谷虽然完成了收购,但是如何整合高鸿,让其与嘉谷形成协同效应,也是一个难题。

  齐政亲自坐镇,保持了原有管理层的稳定,实现了企业交割的平稳过渡。但真正的整合,是嘉谷国际的负责人钟华志以及他带来的三十多人的嘉谷国际化团队进驻高鸿。

  占据高鸿20%股份的沙特人,只派了一名代表进驻高鸿董事会,而且只对公司财务保持关注;而钟华志,则实实在在是以嘉谷管理层的身份,来对高鸿进行整合。

  当然,钟华志一开始并没有大刀阔斧,而是将带来的团队打散在高鸿的重要部门,而且也不是直接插手具体业务,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旁观学习。

  这批三十多人的国际化团队,都是从国内选派出来的精英。

  嘉谷国际化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并购澳洲糖业公司,再到收购巴西糖厂,还有到美国收购牧草出口公司,嘉谷的国际化团队也伴随着嘉谷的海外收购一路成长。

  当然,之前的成长,只能说是培养了他们的国际视野、过硬的外语及谈判能力、对组织要素的把握能力等,真正让他们的跨国农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实现蜕变的,还是在高鸿的学习。

  要说嘉谷并购高鸿最大的好处,除了收获到的在美洲粮食产区的仓储设施和车队船队等物流设施以外,也就是能当场上手了解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的管理了。

  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的管理,是非常容易被中国企业忽视的一环,这也是中国企业崛起所必须交的学费。

  以往我们总是认为,老老实实地搞制造业,提供生产品质,加大投入研发技术,把产品卖出去就可以获得利润。

  而不管是国际粮商对中国大豆的围剿,还是全球矿山巨头及其背后的金融资本对中国钢厂的大涨价,都给我们上了一课:大宗商品供应链是制造业重要的一环,一个制造业大国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供应链掌控权。

  中国累计付出的学费是以万亿人民币为单位。但也没有多少中国企业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的管理,更别说是深入接触了。

  嘉谷很早就开启的在俄远东的大豆生产贸易并不算真正的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毕竟,从生产到运输再到加工销售,都是只为嘉谷体系服务。管理松一点,严一点,都不算什么大问题。

  真正的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却不是这样的。

  譬如跨国运输环节,为了成功达成大宗商品的交易,必须要及时地交付货物,但是天气和产品问题等不可预见的挑战经常会影响到产品运输的效率。这就意味着意外或紧急的计划变更会导致商品受损或过期,因而会对企业造成巨额的损失,有时还会影响信誉。

  因此,随着嘉谷国际化团队学习的深入,对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的了解越多,兴趣就越大,工作时间也越来越长。

  毕竟,这样的机会难得。

  美国高鸿在全球商情体系的完整性和数据的持续性方面,在跨国粮食贸易经营管理方面都是模范;嘉谷国际化团队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国际粮商真正的资源——生产要素的组织能力。

  高鸿的原有管理层,原本对于嘉谷国际化团队还有些不屑一顾,但是,看到中国人一天沉迷工作十几个小时,还是吓得心肝颤。

  虽然即使是最自大的美国人,都不认为体量是高鸿几倍的中国嘉谷,对前者的收购是“蛇吞象”,哪怕最挑剔的美国媒体,也只能形容这宗并购为“蛟龙吞象”。

  但是,高鸿原有管理层在面对嘉谷人时,还是有一定的心理优势的。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的管理能力、经验和人才,都是嘉谷的薄弱环节。他们自认,离开了他们,即使是“蛟龙吞象”,也很可能会消化不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3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9/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