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332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稍微令人欣慰的是,这次反腐活动中,在座的管理层虽然不免管理失察之罪,但没有谁真正被卷进去的——虽然齐政不觉得这有任何值得欣慰之处。

  要是一家如日中天的公司的管理层都开始以权谋私,那齐政真就觉得这家公司没啥未来了。

  当然,这一刻,齐政不想追究谁的责任,或者说,在座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多多少少有失察的责任。他只想着一个问题——日益庞大的集团公司,靠什么防蛀虫?靠什么抓蛀虫?怎么惩治蛀虫?

  首先是要明确表态。

  齐政眼神锐利道:“在进行反腐活动之前,我觉得小问题会有,但大问题应该不会有。但事实狠狠地打了我的脸。我是个小气的人,所以我对王总说了,对这些人,不要想着挽救,也不用顾及情面,因为这种人救不回来,还会因为顾及情面让老实本分的员工觉得原来坑了公司也没什么大事……”

  所以,这批被查出来涉嫌腐败的员工,可不仅仅是被辞退这么简单——严重的已经惹上了官司;程度稍轻的,不仅追回了资金,名单还会对外公布,声名狼藉……

  齐政就是要用铁腕的手段,用零容忍的态度,明确划出几条绝对不许触碰的“嘉谷高压线”,一旦违反,轻则免职,重则移交司法机关。其中,贪腐问题首当其冲。

  因为地位超然,且不涉及到具体管理,所以由齐政来唱黑脸。等齐政放出“狠话”后,集团的大管家王昱业才开始唱白脸:“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是我的失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啊。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为此,集团将成立一个具有高独立性的监察部,在进行内部腐败案件调查时,可以不必经过相关业务部门领导即可直接展开调查,并直接向最高管理层汇报工作。这个部门,将由傅彰来执掌。”

  随着王昱业的介绍,众人将目光落在面无表情的傅彰身上。

  四十岁出头的傅彰,长着一张国字脸,任何时候都能给人一种“一身正气”的感觉——事实上,他也确实是任何时候都做到了一身正气。

  傅彰是新入职嘉谷的。此前在检察院干过,在国企的纪委干过,他的能力没法说,但就是为人太耿直了,屡屡失去了上升的机会。王昱业听说后,亲自将他挖来了嘉谷。

  他的履历,他的黑脸,他的仿佛不带任何感情的眼神,都让其他高层嘴角微微抽搐。

  很好,这厮一看就知道是个不好惹的,而且,他也没有任何掩饰地展现不好惹的气息。

  监察部的员工,也几乎全是新招进集团的新人。因为掌握监察大权的人,最怕就是被其他部门的同事哄着捧着供着,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有交情后,徇私就开始出现——为了避免被人情世故腐蚀,监察部的员工清一色的新人,而且还多是在检察院,在公安等部门干过的。

  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部门,也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同事,但可以想象,拿到了齐政给的尚方宝剑后,这些“猎犬”撕咬起来,会有多不留情面。

  齐政不是不知道在座管理层心情复杂,事实上,他的心情也颇为复杂。

  他有点体会到了朱元璋组建锦衣卫时的心情了。

  一方面,企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是普遍而不可避免的。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有自身的潜规则,很难通过“自律”和“监管”的方式去完全杜绝这种现象的。

  另一方面,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

  迄今为止,嘉谷员工的持股者数量已达到一万名,而且随着员工任职时间足够,这个数量还在快速增长。在国内企业中,嘉谷与华为,并称为“薪酬最有良心”的两家公司。

  就拿这次被卷进来的中层管理人员以及骨干员工来说,几乎都获得股权激励,工资、奖金和分红加起来,年收入普遍在百万以上。但是他们依然不满足。

  这是基于人性的弱点。所以说,企业反腐,这是一道无解之题,也根本不存在什么万能钥匙。

  有一位与嘉谷有合作的互联网大佬曾说过一句话——在中国,如果一家大公司的内部能查出贪污腐败的话,那么这家公司就是一家管理优秀的公司。

  齐政并不完全赞同,但是他能做的,是尽最大可能扼制住内部腐败,进而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仅此而已。

  入职之时,新人会被培训部告知“嘉谷高压线”,这是第一道防线;

  嘉谷旗下子公司都有内控及风险监督部门,这是第二道防线;

  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新成立的“监察部”,其将作为嘉谷的“锦衣卫”,通过独立评估和事后调查建立冷威慑;对每个审计中抓住一个缝子,都将不依不饶地深查到底;每个员工平均每两年就要审计稽查一次,一经发现贪腐,即使离职了也不会放过……

  除此之外——

  王昱业继续宣布经管理层讨论出来的措施:“嘉谷将实行‘外部豁免机制’,也就是说,对于合作伙伴,凡存在嘉谷员工,包括已离职的嘉谷员工,收受好处费等类似问题,如相关合作伙伴或经办人能主动向嘉谷完整报备并积极配合相关调查的,将视具体情况对其不予追求民事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进行民事起诉,并酌情退还所追回的赃款。对承诺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的合作伙伴,不影响其与嘉谷继续合作……”

  这是跟华为学习的。

  不得不承认,作为中国最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华为的一系列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管理机制,真不是盖的。

  虽然今天的嘉谷体量比华为大多了,没有人说“嘉谷是农业界的华为”这样的话,但在齐政心目中,嘉谷就只是农业界的“华为”——从股权激励机制,到轮岗培养接班人的制度,再到眼下的反腐制度,无不具有华为的影子。

  齐政也切实理解到了任老总那句话:如果华为在很多领域称霸世界,离死亡就不远了。

  华为的技术很先进,所以合同很容易拿,那么拿到合同以后很清闲,可能就会腐败,公司就摇摇欲坠了;然后华为的机关越来越庞大,办公环境越来越好,敲敲键盘输出几个流程就拿到钱了,谁还会愿意去艰苦地区和国家工作呢?

  现在的嘉谷不就是这样吗?产品优质得供不应求,所以赚钱轻轻松松,一轻松下来了,内部的腐败与惰怠也就出现了。

  所以美国倾力打击华为,让其真正感受到了生存的威胁,其实是好事——真正的狼群需要的不是安逸的动物园,而是残酷激烈的斗争。

  齐政不知道嘉谷有没有机会面临这样的生死关头,呃,有他这个挂逼在,大概是没有机会的,除非他自己作死。

  咋搞?

  自己“作死”呗。

  对外,生命不止,就折腾不休。既然赚钱轻松,就不能让更多的金钱停留在账面上。公益的“学生奶”计划亏不亏?亏!搞起来;前所未有的“沙漠变良田”苦不苦?苦!搞起来;在海外开疆拓土风险大不大?大!搞起来……

  对内,让制度“绷紧”起来,让员工感觉到“生存”的威胁——不努力就要走人,高级干部也是一样,敢动歪心思,也要有被剁手的觉悟。

  反正,嘉谷现在群星闪耀的年轻人们,不愁找不到人来接班。

  ……

第590章 “奉旨腐败”

  随着嘉谷“锦衣卫”监察部的创立,集团对内监督的体系已经臻于完善。齐政要做的,就是选好监督的人,把持好监督的独立性。

  与此同时,一批老员工的主动引退,一批蛀虫被清空,一大批年轻人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

  其中,齐一平就是其中的一员。

  但齐一平又不一样。

  特殊的地方在于,他是齐政亲自考察,亲自提拔任命的。

  因为,他要执掌的部门,是在战略部麾下却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信息局。

  如果说监察部的主要职能是对内监督,信息局的主要职能就是对外情报。

  齐一平长相平凡,属于扔在人群中就找不出来的那种,这也正好符合情报工作的要求。

  虽然他也姓齐,但事实上,他与齐政没有半点亲缘关系。能以三十岁出头的年龄执掌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纯粹是因为他的能力够强。

  “其实,我本来是考虑让你担任监察部的负责人的。毕竟,论‘腐败’能力,你在集团中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最适合‘以毒攻毒’了。”在董事长办公室,齐政对刚上任的齐一平笑言道。

  “别,我还是更喜欢情报工作,‘公关’技巧,还是用在外人身上比较有意思。”齐一平忙不迭地摆手道。

  在“反腐”这个声音正在响彻集团之际,齐一平却毫不避讳这个问题。

  因为某种程度上,贿赂目标就是他的工作之一;或者说,只有贿赂目标,他才能正常工作。

  嘉谷在国内给人的印象大多是纯良的小白兔……呃,或者说是无害的老黄牛吧。但是在海外,从来就不是啥好鸟,具体可以参照俄远东地区。

  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哪个跨国公司是完完全全守规矩的,尤其是在俄远东这种地方,守规矩的跨国公司根本活不下来。底层的腐败,就能让这些公司寸步难移;上层的吃拿卡要更是厉害。嘉谷要不是靠着娴熟的公关技巧,高昂的公关成本,根本不可能在俄远东打下一片天。

  而这,对于齐一平等信息局成员来说,也是一次难得体验一线情报工作的机会。

  一方面,以张泽宏为首的公关部在俄远东拓展的关系硬扎,上到远东联邦实权官员,下到基层小吏,他都有联络的渠道,如此一来,就不怕因为搜集商业情报而被公开审判。另一方面,中国和俄远东的地理距离太近了,无论是心理还是现实,这都有助于可能的止损。

  不过,在齐一平进入信息局之前,信息局是没有什么人手去做秘密情报行动。

  大多数公司的秘密商业情报搜集的方式,枯燥无味,除了要更加谨慎小心以外,没有多少激情和快乐。大部分的公司也负担不起复杂的秘密情报搜集,因为普通的公司职员不一定有一颗大心脏去负担此等事务;而有一颗大心脏的职员,也不一定具有相应的素质。

  机敏、大胆且冷酷的齐一平,是嘉谷体系内少有的适合一线情报工作的人员,事实上,他能拿下信息局局长的职位,凭借的就是在俄组建的情报网络。

  其实,随着越来越严格的社会和道德标准的出现,很多跨国公司已渐渐的淡出了情报界,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影响国家机构,通过国家情报组织完成对经济商业情报的搜集,在这一点上,最为人所了解的是岛国财团和岛国情报组织。

  但嘉谷暂时没有这样的条件。

  尽管有着各种不便利,尽管有着一定的危险,嘉谷还是采取了在远东组建商业情报组织的做法,最大的原因,仍是俄远东地区的价值。

  从几个简单的数据即可见一斑:

  嘉谷用六年的时间与老毛子合作开发远东,让俄罗斯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大豆生产国;

  去年,中国自俄远东进口的货物、劳务及服务共计90亿美元,其中,大豆进口总额为68.7亿美元——中国从俄远东进口的最大宗的原材料,不再是木材,不再是油气,而是一颗颗圆滚滚的大豆;

  去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近500亿美元,单单是俄远东的大豆,就占了出口总额的13.7%;

  ……

  这么一块肥肉,完全不让人垂涎是不现实的,但起码要知道谁在垂涎吧?

  “现在的问题是,第三次当选的俄联邦总统,貌似就不太喜欢这样的格局啊。”齐一平收敛笑容,将话题转移到正事上。

  “哦?是瓦西里他们传来的消息,还是我们的情报网收到的消息?”齐政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让嘉谷在远东的合作伙伴遵纪守法,齐政早就不抱希望了。皇家舰队可以与海盗合作,但不能指望皇家舰队管理得好海盗们的军纪。

  但齐政希望嘉谷是“遵纪守法”的形象,起码,在明面上要如此。正如那些灰色的开支,都是从远东分公司手里出去的,但给集团的报表,却全都要求是干净的。

  那脏的部分,算是谁的呢?嗯,齐政从不会回答这个问题。

  齐一平目光一闪,道:“是我们自己得到的情报。”

  虽然嘉谷在远东与当地权力阶层“沆瀣一气”,但信息局从不将希望只寄托在这些老毛子身上。

  俄罗斯的情报组织也不是吃闲饭的,甚至说,俄罗斯的情报机构举世闻名,“克格勃”便是佐证。

  好在,信息局在俄远东也不是要颠覆什么,只是希望更快更及时地获取一些商业情报而已,还不至于被俄国家情报组织盯上;另一方面,很多时候,也根本不用信息局亲自下场。

  在俄罗斯,私人情报机构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苏联解体后,很多克格勃老手被解雇,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撑一面撑起了独立的情报个体户,为雇主提供各项情报以换取金钱。有的组成了“信息服务社”,有的办起了“情报咨询处”,主要服务对象是外国政府或商人。

  在俄联邦官场的“朋友”以及这些“保安公司”的帮助下,信息局甚至能复盘俄联邦总统与下属会晤的“实录”:

  俄远东一把手向总统介绍了当地可喜的经济发展,称工业产值较上一年增长了3.9%,农业增长了35%……但总统似乎并不关心这个喜讯,而是紧接着问:这些农业土地开发,是否关系国防和安全?此后更是追问,其中有没有涉及腐败和滥权现象?

  总之,在“普帝”重新当选总统后,对远东地区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而且,似乎是对嘉谷主导开发大豆产业颇有意见。

  但无论是汇报这个情况的齐一平,还是刚知道这个消息的齐政,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担忧情绪。

  跟老毛子打交道这么多年了,在看过老毛子的那些破事之后,还真的没啥好担忧的。

  甭管美国的ABC,CNN,英国的BBC等主力的西方媒体,他们描述的俄罗斯有多黑暗——虽然确实挺黑暗的;或者嚷嚷着“这个国家要完了,毕竟都烂成这个样子了”……但无论是“普帝”支持率最低的时候,还是“姐夫”被骂成孙子的时候,都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能威胁俄罗斯整个结构的任何一次所谓的革命。

  对于嘉谷这样的“奸商”来说,只要不被“革命”掉,其他的问题都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而对于底层的老毛子而言,他们知不知道上面那帮官员们将国家资源廉价打包给外国人,去过那穷奢极欲的生活不要紧,关键是自己要有面包有伏特加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有酒喝有肉吃,谁跟你谈皿煮扯革命?

  巧了,嘉谷在远东就是在帮助俄罗斯向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大国加速靠拢,真要跟嘉谷过不去,图什么呀?图远东不够衰败吗?

  普总统“建立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的口号很好,但事实会证明,卵用没有。老毛子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住能把美国犁十遍的核弹头,有看住自家矿山和菜园子的枪就行了。

  所谓“出口资源,保证军工体系的运行,别跟伏特加过不去的毛子,就是好毛子。”

  齐政头疼的是,他要怎么“喂饱”俄联邦总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3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2/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