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334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总统派他来是要发展远东的,而不是将远东折腾得更加衰败的。

  更何况,作为名义上的远东一把手,他貌似可以一言九鼎。但要是触及到大家的根本利益,指不定会有谁跳出来骂娘。

  不,都不是“指不定”了,应该说是“肯定”。而且以老毛子的风格来说,都不是骂娘这么简单了,而是直接将他送去见上帝的可能性较大。

  “远东这帮家伙,就没想过制衡中国人吗?”特鲁特涅夫很是不满道。

  俄远东区很特别,除了接壤中朝之外,还隔海与美国、日韩相望,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与各方都能“搭界”的地区,天然就应该左右逢源。

  更何况,只要是老毛子,都应该有个认识,虽然中俄相对来说利害一致,但中国过于强大并不是俄罗斯所期望的。

  特鲁特涅夫并不排斥外国利益集团,因为要开发俄罗斯的资源,外国利益集团是避不开的。但他希望能维持国外势力的平衡,而非远东现在的一边倒。

  但阿维林一脸苦涩道:“应该说,是有过制衡的。但在我国的农业体制下,老实说,感兴趣的外国投资者不多,能打得过嘉谷的就更少了……”

  俄罗斯是世界上对农产品监管最严格地区之一,农业种植实施欧盟标准,严禁转基因,对农药、化肥使用量、类别都有严格限定,一旦违规即处以巨额罚款并实施行业禁入。

  而西方粮商,都有自己的一套技术体系,很难完全契合俄罗斯的体制,所以包括日韩粮商在内,在远东选择避让的避让,选择收缩的收缩,只有在中国东北有着类似种植环境的嘉谷,能在俄罗斯体制下做到了最好。

  “生产做不到,大豆贸易呢?大豆需要进口且有地缘优势的日韩都不动心?”

  “倒不是不动心,但嘉谷的出价,比国际市场价格要高出10%-15%,没有人能抢得过嘉谷。”

  “嘉谷为何能……”特鲁特涅夫略作思考,就戛然而止了。

  他倒是忘了,嘉谷本身就在大豆农场中拥有股份的,也就是说,它能承受得起加价。

  如果特鲁特涅夫对铁矿石贸易有过了解,就会发现,嘉谷这一招,妥妥是向岛国人学习的。

  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岛国钢企动辄就单方面与铁矿石巨头达成涨价协议,迫使中国钢企也只能接受这一价格。这是因为岛国财团拥有铁矿石巨头的股份,铁矿石价格上涨,他们就能赚一波,然后在铁矿石贸易时让利给本国钢企。

  嘉谷就更加方便了,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亦或是加工,都在自家体系内消化,终归是左手倒右手而已。

  远东这帮家伙不是看不出来,但是嘉谷肯加价,他们获得的利益也多啊,这时候谁还管牵不牵制中国人的。

  特鲁特涅夫已经充分认识到嘉谷的棘手程度了——棘手就棘手在,它不贪,或者说,它只贪自己能承受的那一份。

  这样的势力如果是站在合作一方,当然是稳妥的好队友;但如果是站在敌对一方,那就是最让人头疼的存在了。

  重新分配上百亿美元的大蛋糕从来就没有容易的事,牵扯着如此巨大的利益,仅仅是开始,特鲁特涅夫已经感受到脊背上黏连的蛛网了。

  “看来,我要和嘉谷负责人好好谈谈了,希望他是个聪明人。”特鲁特涅夫转念一想,如果不是聪明人,也不会让他左右为难至此呀。

  ……

第593章 嘉谷动,远东不稳

  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嘉谷最大的境外单体农场内。

  齐政受到俄远东发展部的邀约后,并没有直接应约,而是首先不紧不慢地巡视嘉谷在远东境内的大豆农场。

  在这个100万公顷的巨型农场内,肥沃的平原上,黄绿色的大豆农田一望无际,看起来蔚为壮观。

  因为这个农场,嘉谷成为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最大的“农场主”,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境外单体农场项目。近两年的时间里,嘉谷在这里砸下了十几亿元资金。

  不同于嘉谷在远东的其他农场,是利用苏联解体后废弃的农田复垦而来;这个农场,是从满目荒凉,弥漫着原始林地气息的荒地开荒所得。

  当曾经与人类文明隔绝的荒地被开发成良田,当安静地闲置在这里的肥沃黑土地被种上密密麻麻的大豆作物,这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如果还是在国外的领土,那就更别提有多爽了。

  “老毛子有大片无人耕种的土地。”农场负责人刘印挥斥方遒道,“这个国家很需要像我们这样,懂得如何种田的人啊。”

  有意思的是,说这话的刘印,其实并没有种过田。

  在远东闯荡多年的刘印,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

  他在世纪初,花费了一百多万美元,取得了哈巴罗夫斯克一家林业公司100%的股权,并拥有其所属二十多万公顷林场49年经营权。

  故事的转折点在于几年后,国际原木价格急剧上升,短短3年时间,他在远东拥有的森林资产整体估值已经从70亿元飙升至150亿元。

  然后,高潮来了——在事先无任何书面通知情况下,当地检察院以涉嫌盗采盗伐为由,查封了林业公司全部资产。又在短时间内,以未及时缴纳税收为名,当地检察院正式启动破产、资产拍卖等程序。

  也就是说,他在远东的林业公司“被破产”了——当地政府将其拥有的森林资产以300多万元人民币的超低价格卖给了俄罗斯远东林业集团。在这个过程中,远东检察院、税务局、法院齐上阵,说穿了就是眼红他手头上的资源,然后找机会出面赶走了他!

  刘印用亏到姥姥家的惨痛经历,向在远东的中国人展示了一个真理——如果没有大靠山,就等着被老毛子有计划、有组织地、经常地、肆无忌惮地欺负敲诈吧!

  恰逢嘉谷此时在俄远东开启了扩张之路,而且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利益勾结来推进扩张步伐。痛定思痛后的刘印,没有灰溜溜地回国,而是果断选择了“抱大腿”。

  “国人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拥而上。”刘印说,中国人在俄种地采用低成本扩张,往往只考虑个人利益,这也导致无法形成合力,从而内战不止,外欺不断。

  刘印加入嘉谷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远东地区的中国种植户集中起来——单打独斗有什么意思,来,加入我大嘉谷,老毛子亲自“奉上”一眼望不到头的耕地让你开发难道不香吗?获得嘉谷激励稳稳地拿分红难道不香吗?

  随着大片大片的耕地集中落入嘉谷之手,中国人在远东转租土地的成本节节攀升,刘印的成果斐然!

  迄今为止,在俄远东的中国人,有六成是围绕着嘉谷体系服务;凭此成绩,刘印成为嘉谷在远东分布最亮的新星,特别在这个巨型农场项目启动后,刘印打了鸡血一般申请担任场长。

  用他的话来说,当年老毛子不是抢了他二十几万公顷林地吗?他要“抢”回上百万公顷良田!

  事实上,他做到了。

  “你们这是在国外为国种田,辛苦了。大伙的情绪怎么样?”齐政问道。

  “丰收在即,当然是高兴了。”刘印笑呵呵道,“只要看到这些利用老毛子资源生产的豆子,都被运回到国内,我就觉得爽翻了。”

  齐政也被他这一副“劳资介是在报仇”的态度逗乐了。

  嗯,某种程度上,他确实是在“抢”老毛子的资源了。

  此时,正值大豆花悄悄地盛放,繁茂的豆叶把大地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大豆叶追着热辣辣的太阳,充分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将释放出的氧气,把养分传输给大豆的整体。

  在无声处,“九坤六合阵”大开掠夺模式,将远东北寒带千百年累积的营养物质,吸收到大豆田内,大豆似乎被注入蓬勃向上的活力,在翻滚的热浪中尽情地成长。

  其实,嘉谷在远东的大豆产业中得到的利益比想象中还要高。

  因为有“九坤六合阵”,化肥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了——一般来说,化肥的成本在大豆生产中至少会占到40%以上,按照俄罗斯的体制,化肥不能进口,也就是说,老毛子还可以在化肥上赚一波。

  但齐政的开挂操作,将化肥成本降低到15%;相反,将其归功于品种优势之后,种子成本提升到了35%。嗯,结果就是,嘉谷在这一块上赚翻了——种子是要从国内进口的。

  嘉谷直接将种子成本提升了几十倍,但老毛子还不能有意见。毕竟,产量、品质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增加的成本相对于收成的增加,老毛子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刘印更多是将精力集中在农场日常的管理、毛子人工的培训上,因此对此不太敏感,但齐政是心知肚明的。

  收入稳了,齐政自然也更关心员工的生活,尤其是国内员工的生活条件。

  对此,刘印也是有话说的:“整个远东地区,现在最大的问题依然是物资补充不均衡,而这主要又是体现在交通上。我们这个农场的位置较偏北了,而且是新开辟的耕作区,路况是个问题……”

  在远东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如果不靠近城市,物资补给都是个问题。譬如这个农场,因为是新开辟的,一望无际的烂路啊,特别是在大豆收获后,要将主要运力用来运送大豆,生活物资啥的,如果没有储备足够,那就只能靠忍了。

  之前嘉谷是打算自己筹资一部分,再忽悠远东政府投资一部分,来修好这条公路。不过,现在齐政有了新计划。

  “还有什么问题吗?”很多时候,做老板就是做后勤。尤其是对于这些出国员工来说,钱都没有后勤更能让员工归心。

  刘印想了想,叹了一口气道:“还有的话,大概就是对未来不稳的顾虑了。”

  虽然,现在嘉谷员工在远东已经没有人找麻烦了。但是,在远东待久了都知道,老毛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政策的不稳定性。

  在远东的中国人,那些为嘉谷体系服务的还好;那些单打独斗的,大多是抱着“干一年算一年”的心态。

  因为你不知道,即使是与政府签订的协议,什么时候也会被毁约了;在缺乏法律保护或维权渠道的远东,官员的政治意志常常是影响投资开发的晴雨表。

  但远东官员这玩意儿,很多时候是真的没啥节操的。

  齐政了然:“大家是听说了远东官场变动的消息,担心会影响到嘉谷的合作?”

  “嗯。”刘印见齐政不以为然,以对老毛子这么多年的了解,郑重地提醒了一句道:“老板,老毛子,不得不防啊!”

  齐政顿时收敛笑容,拍拍他的肩膀,道:“相信公司吧,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齐政从不打无把握的仗。

  综合信息局提供的消息,以及齐政自己的记忆,他非常确定,老毛子在西方,正在力保自己裸露在外的蛋——克里米亚。

  而保“蛋”的后果,就是西方集体的经济制裁。

  接下来的老毛子,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远东,而非一个动荡的经济衰退的远东——动嘉谷,即远东不稳。

  齐政就是有这样的自信!

  ……

第594章 你需要我这面旗帜

  哈巴罗夫斯克,俄驻远东联邦区总统全权代表处。

  齐政与新上任的俄远东发展部部长特鲁特涅夫相对而坐。

  特鲁特涅夫到达远东后,先与远东各州区领导人碰面并作交流,然后又与远东本土部分重要企业负责人会面,再之后就轮到了齐政——其对于嘉谷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特鲁特涅夫是个典型的老毛子形象,除了身材不算高大,较深的眼窝,高突的鼻梁,看上去就不像是善茬。

  而在特鲁特涅夫眼中,齐政的形象就有点出乎意料了。

  以嘉谷在远东八面玲珑的经营风格,他觉得齐政应该像是一个政客:脸上总是挂着温润的笑容,待人接物不远不近,私底下牵扯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则拼杀得极其凶悍。总之,是一个带着面具的人物。

  可是,面对面的齐政,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表情坚毅,眼神专注……

  这让特鲁特涅夫迅速调整了谈话策略。

  他开头就咄咄逼人道:“嘉谷近些年在远东可是相当耀眼啊,名声都传到莫斯科去了,联邦政府内不少人将嘉谷在远东的投资视为‘静悄悄地蚕食远东’,齐政先生怎么看?”

  旁边的总统代表助理阿维林都诧异地看了特鲁特涅夫一眼,这态度可不算友好啊。

  然而,齐政连表情都没有丝毫的变化,淡定道:“部长,我恐怕您了解的情况并不够全面。”

  “我们嘉谷在远东的发展,是帮助本地发展经济,并为俄罗斯公民创造了不少工作岗位。可以说,我们在远东取得的些许成绩,都离不开俄罗斯公民对我们的支持……”

  齐政对于老毛子控股的现实提都不提,对于政客,要的就是一个“大义凛然”。

  现在的嘉谷远东农场内,有六成的员工为俄方员工。为了培训他们,可算是费了老鼻子劲了——技能还好说,关键是对工作的态度。

  有点经验的老毛子,坚持到点上下班、周末必须休息,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春播秋收等紧要节点是需要争分夺秒的,又怎么能容忍他们这种工作态度呢?

  嘉谷又是提高工资和待遇,又是将那些赚够当天酒钱就不想干的老毛子毫不留情地开除,才培训了一批能用的老毛子员工。

  仗着瓦西里他们的关系,嘉谷农场完全招国内农民成本是高了点,但不是做不到。不过齐政还是要求起码要照一半的本地员工,为的,就是应付眼下的情况。

  至于说什么“蚕食远东”,齐政甚至都懒得反驳了。

  远东地区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就和居住在东欧地区的老毛子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吸引力。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们,都喜欢城市生活,而不是在远东这个冷得尿顶人的地方挖泥巴玩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3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4/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