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376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第663章 崇拜(1)

  嘉谷环保公司选定的掌门人,是前GE水务的经理季潜。

  十一五期间如日中天的外资水务巨头,在十二五期间裹足不前;GE水务在中国并不起眼,但也遇上了同样的困境。

  在日益崛起的中国水务企业面前,外资企业的技术价格、决策效率和市场公关等方面均是不可承受之重,这种趋势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外资水务巨头培养的人才的受欢迎度。

  季潜在国内水务领域乃至环保领域属于先行者,自然也引起国内大大小小的环保公司追逐,他选择加入嘉谷的时候,还引起了好一阵业界的哗然。

  那时候的嘉谷环保尚未成立,很多和季潜一个级别的业内资深人士都觉得季潜选择在嘉谷任职实在屈才,要知道政府环保部门都在对他进行邀请,承诺给他股份邀请加入的公司更是不止一两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嘉谷。

  现在,嘉谷环保正式成立,更有一系列重磅革新性环保技术推出,季潜被委以重任,再也没人质疑他的选择正确与否。

  季潜在搭好嘉谷环保公司基本框架之后,立刻向齐政报告,并保证道:“因为嘉谷环保不打算做重资产投入,我不打算招太多管理型人才,兵贵精而不贵多;反而是技术型人才,我们还需要与嘉谷农业、嘉谷农资等兄弟公司的支援;不过,虽然我们需要的员工并没有全部到位,但随时可以开展业务了……”

  齐政听完后很满意,笑笑道:“好,现在不仅仅是北控水务、光大环保等环保巨头想与嘉谷环保合作,中石油、中石化等也掺和了进来,具体的谈判就交给你了。总之,嘉谷环保只做技术服务的战略定位,你是知道的。”

  季潜一拍大腿,颇为兴奋道:“我明白。集团董事会对嘉谷环保的战略定位是再正确不过了。所有的环保市政工程都与政府信用相关,比如北上广深这些财政靠谱,政府制度和职能完善的城市,做环保市政工程就很稳;但这些地区早已被瓜分殆尽了。我们没有必要虎口夺食,而我们的技术服务合作模式也是已经打下地盘的巨头们最喜欢的。”

  齐政点点头,又将自己的要求说了:“新兴的生物治理修复体系,到底靠哪个环节赚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你们既要设计出合理的盈利模式,又不能只顾着赚钱……”

  “我懂!”季潜双眼亮晶晶,再次猛的一拍大腿道。

  “嗯?”

  “我知道您做环保事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超越环保事业的界限,扩大农业与物质的循环。我们不会为了赚钱而杀鸡取卵的,宁愿赚少点,也要将我们的生物净化体系推广到位。”季潜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呃,其实,我只是想说要注重变现能力来着……齐政脸色微僵。

  季潜却是毫无所觉,直起腰道:“马克思说过——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我观察了多年,老板您是少数将这一点视为理念并且做到了的企业家。历史证明,生态环境是买不来的,也是GDP换不来的。几年前我还在猜,嘉谷什么时候开始做环保事业。果然,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齐政愣了一下,咳嗽一声,道:“老季你这说得……倒也不错,不过,我们嘉谷只能说是刚起步,能做到哪一步还不知道呢。”

  “在您的英明指导下,能有什么问题。”季潜的信任,直白的让人感觉谄媚。

  齐政的眼睛一凸,这又是什么情况?

  之前,齐政就知道季潜这个人偶尔“不着调”。这种“不着调”,不是工作能力上的“不着调”,而是一种对齐政,对嘉谷不讲理的崇拜。

  不过,因为齐政并未直面过季潜的“不着调”,感受还不深切。

  此时此刻,他感受到了深深的不自在。

  但齐政还不敢多谦虚。

  你不知道任性的男人能任性到什么地步,毕竟,人家是为了个人崇拜放弃更优越工作的人,是为了个人崇拜不惜上门毛遂自荐的人。

  老实说,齐政也算是见过很多任性的人才了——人才多任性,越是功成名就的,越是如此。因为越是高端的人才,是越稀缺的资源。无论是社会,还是掌握资本的BOSS,对他们的容忍性都较高。

  季潜是环保行业的资深管理人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对项目风险评估的敏锐性,以及严格的自律性,业内有名。他这种情况,只要不作死,基本可以在老板面前随意任性。

  齐政暗叹一声,心想:我还是历练不到位,下属的盲目崇拜而已,居然还做不到面不改色。

  季潜念叨了几句,却是反问道:“老板,您知道我了解了嘉谷的超级水生净化植物、重金属超富集植物、解塑菌和塑化柳枝稷等成果后,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吗?”

  齐政被他崇拜的眼神盯得有些发毛,只好跟着他的节奏,乖乖地问:“是什么?”

  “中国环保界有幸,世界环保界有幸,有您的领导,有嘉谷团队的研究,令世界环保事业进步,令中国环保事业成为世界的领头雁。”季潜的声音更大了,像是在吟诵圣经。

  齐政呆住了。

  他不知道话题是怎么转到这上面来的,但这一刻,他……无言以对。

  季潜却还没有说完,他语气更加深重的道:“您这样的领导,嘉谷这样的团队,才是我想追随的。我觉得我属于这里!”

  “不少人认为搞环保产业麻烦大收获小,甚至认为搞这事不过是赶赶时髦、装装面子、挂挂低碳招牌……总之没把这事当作一项巨大战略性系统工程办。只有老板您这样高瞻远瞩的人,才能立足长远发展所需,构建一套让土地生生不息的循环农业与环保技术体系。”

  “老板,您放心!我会让嘉谷环保成为推动天蓝、水清、树绿、地净的一个保护神……”

  “……”

  齐政静静地看着他,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一部电影结尾的台词——好像条狗啊。

  ……

第664章 崇拜(2)

  别看嘉谷环保的新掌门人季潜在某些方面看上去不着调,但干起实事来却是毫不拉跨。

  在各大环保龙头企业对嘉谷环保的几项新技术体系了解加深后,季潜没有须臾的停顿,马不停蹄的与各方分别谈判。

  首先是水务领域上达成的合作。季潜不仅代表嘉谷环保与北控水务合作竞标鄂省的大型水环境整治工程项目,还与几家行业市场份额领先的水务巨头签订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污水生物处理相关技术服务合同。

  不多时,他又与光大环保、中石化定下了垃圾处理与生物塑料合并项目的初步合作意向。

  这样的效率,不仅大大超出了齐政的预料,也超出了一些想浑水摸鱼之人的预料。

  季潜对环保行业的运营了如指掌,他的策略基本是相同的:用超时代的技术体系吸引合作者,用尽可能低的投资参与环保项目,再提供生物修复技术改造现有技术服务。

  这样一来,虽然嘉谷环保实质控股的项目几乎没有,但在资金回笼上更加灵活;而且,凭借着掌控的核心技术,嘉谷环保的资金回报也不比做重资产投入的龙头企业低。

  行业内的震动自不必多说,嘉谷环保的入局,让多少人惊呼“狼来了”;行业外也波澜渐起。

  尽管嘉谷环保并没有大肆宣扬,但水务、垃圾处理以及生物基塑料行业的革新性气息,依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世界第一流的生物治污技术落户中国!》

  《植物净化污水,细菌降解塑料,杂草生长塑料……当科幻走进现实!》

  《我们的治污标准有望走在世界前列?》

  《……》

  要是平常的科技新闻,其实是不怎么受媒体欢迎的。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科技新闻太严肃,如果不是消费者接触得到的消费端,任你吹上天也只是小众新闻。

  事实上,关于嘉谷治污黑科技的新闻,哪怕是耸人听闻的标题,热度也不高——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尽管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有兴趣的人还真的不多。

  另一方面也是嘉谷不配合媒体宣传。

  这亦是齐政有意为之。

  嘉谷环保对外开放的几项黑科技,国外不乏实验室在做同样的研究,譬如长塑料的柳枝稷,美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一度还在嘉谷前面,只是缺少金手指,做的比较慢……

  齐政倒是不担心有人能快速赶上来,嘉谷凭借着他齐某人的金手指与不错的运气通关了,不代表就有人能复制。事实上,三年之内,能有某个顶级实验室,传出复制部分嘉谷成果的消息,都已经算是进展神速了。

  但是,如果能拖住其他类似的研究进度,为什么要说不呢?

  他也不在乎其他参与竞争的实验室会浪费多少资源,尤其是国外的实验室。

  既然是竞争,就不要假惺惺的为对方考虑了。

  国外顶级实验室一年数以亿计的经费开支,没有一分钱是用来做慈善的,也不在乎全部砸锅。尤其是体系和体系之间的竞争,更是异常的残酷。

  当然,不是说低调了,就能完全保密。这并不现实——嘉谷环保既然选择了对外开放技术资源,就不可能完全保密。

  但是,降低关注度,能扰乱竞争者的判断,也是毫无疑问的。

  不要以为谁都能像嘉谷一样,有条件和资源组建专门的情报搜集部门,大多数商业公司或实验室,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报都是从公开媒体上收集的——公开媒体上的新闻,有多少真实,又有多少水分,呵呵……

  起码,因为嘉谷的不积极,媒体上很多关于“超级水生净化植物”、“解塑菌”、“长塑料的柳枝稷”的报道,经过一些科学素养不高的记者加工后,看上去像是科幻似的——事实上很多读者也是当科幻来看的。

  不得不说,这也跟国内不少科技新闻夸张宣传的尿性有关。很多时候,国内宣传某某技术已经打破了多少多少记录,填补了多少多少国内空白,完全给人一种分分钟超越美国跑出宇宙的感觉,再然后……就没下文了。

  嘉谷不站出来实锤,行业内部有实力的玩家不必多说,正在主动求变;实力不济的半信半疑;业外人,就多是看热闹了。

  于是,在嘉谷环保正承载人类梦想,以及推动生活场景进化之际,普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也不关心这一点。

  只有身在其中,且命运为之改变的人,才感受到几分时代变化的气息。

  ……

  晋省,林汾市,麻疯树能源林基地。

  余磊很确定关于媒体关于嘉谷新型植物的报道的真实性——能“化煤炭为生物能源”的能源树都有,能长塑料的柳枝稷又有什么奇怪呢?更不要说,他正因此面临着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抉择。

  二十七岁的余磊是嘉谷体系的一位“实习工”。

  能源林基地里大片大片的麻疯树进入了盛果期,并且必须要用人工采摘,正式员工根本不够用,少不得要招一批“临时工”。

  虽然麻疯树能源林项目是由嘉谷和中石油合作投资,但种植方面基本由嘉谷负责。临时工自然不会纳入嘉谷员工编制,但也不是没有机会。

  嘉谷的员工培训体系向来是一视同仁的,临时工也能得到培训机会。当然,这全凭自愿——无意之人只当打一份临时工,有心之人,却能因此得到成为嘉谷正式员工的机会。

  余磊正是后者。他在“打临时工”之余,不辞辛苦参加嘉谷的员工培训,学习嘉谷的规章管理制度,学习嘉谷的基础种植技能……在顺利通过考核后,成为了嘉谷的一名“准正式员工”。

  之所以是“准”正式员工,是因为他还没有确定下家。

  “嘉谷环保公司成立了,培训部要从我们中挑选十五人,支援兄弟公司。虽然还在同一个体系内,但发展方向几乎完全不同了,博飞,你说我该怎么选择?”余磊用肩膀撞撞他的好基友张博飞问道。

  张博飞与他不一样。

  早三年就加入了嘉谷的张博飞,现在是能源林基地的骨干干部,据说还是嘉谷林业事业部的后备干部,前途一片光明。

  张博飞嘴里叼着一根草,再看看余磊,笑道:“你真的决定好了,不回去子承父业?”

  “呵,还有屁的‘父业’可承?”余磊哂然道:“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煤炭行业几乎跌入谷底。省内中小煤企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境地;大型煤企虽不至于此,但也是勒紧裤腰带紧衣缩食过日子,大幅降薪,削减成本,千方百计地增收增效。我爸还没失业,已经算是老天保佑了。”

  余磊和张博飞的出身差不多,父辈都是靠挖煤为生,不同的是张博飞的父亲几年前因身体原因退休了,余磊父亲则混上了一个小组长。

  转折出现在三年前,两人都从学校毕业,作为职工子弟,他们都有机会进入煤企工作。余磊按部就班接受煤企的工作分配,张博飞却在父亲的干预下,加入了当时看上去风险很大的麻疯树能源林基地。

  事实证明,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三年过去了,两人的境遇已完全不同。

  张博飞加入的能源林基地越建越大,并且成为了林汾市能源转型的新星;而“煤飞色舞”的“黄金十年”从去年就彻底结束了。曾经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的煤炭企业开始过起“苦日子”,停产、停工、关门、降薪、以煤矸石抵工资乃至连续几个月发不起工资的声音不绝于耳……今年上半年,晋省煤炭行业亏损面达50%,余磊光荣地失业了。

  在兄弟的帮助下,余磊幸运的成为了嘉谷的一名“准正式员工”,现在,他又面临着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下意识就找更了解嘉谷的兄弟问计了。

  张博飞沉吟了一下,分析道:“要说起来,不少嘉谷员工喜欢去新成立的子公司,因为机会多,晋升空间大。但我建议你留下来。”

  “嗯?”

  张博飞眨眨眼道:“且不说我们的能源林项目也算是新兴行业,而且离家也近;关键是,我得到消息,我们的能源林项目马上要在晋省大肆扩张。”

  “真的?”余磊屏住了呼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3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6/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