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400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但如果筹码不够,嘉谷独自承担一两轮投资也未尝不可。

  “现在互联网的创业不是充斥着讲故事、喊口号吗?易拼不需要这样,你甚至不需要到处去拉资金,只要脚踏实地的干事,想办法做好改造农业的落地项目,资本自然会狂热地来找你。”齐政露出洁白的牙齿,有点小锋利的感觉。

  齐政以BOSS级别的眼光肯定,越是“寒冬”,易拼的融资优势就越明显。也许连B轮融资的份额,嘉谷都抢不到。

  闫超的观感就不同了,他的眼中,只差没眼含热泪——这可是老东家的爱啊!

  ……

第704章 有嘉谷这么一个对手(上)

  “嘉谷的摊子也未免太大了吧。”国粮集团内,于总裁放下手中的易拼电商平台评估资料,不无感慨道。

  “我倒希望嘉谷的步子能更大点,多分散点精力,好让国粮能缩小点差距。”宁董事长长叹一声。

  于总裁却摇摇头道:“恐怕很难。在传统领域能靠互联网走向成功的有2类人,一类是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人。这类人懂互联网、懂技术,他们可以把互联网思维植入到创业中,用互联网改变传统农业的问题,从而获得成功。另一类是把互联网当工具的人,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嘉谷的齐董,明显是第二类人。他会借助互联网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农业依然是主营业务。”

  宁董品咂了一下齐政的眼光,点头道:“也不知道与齐政这样的人同处一个时代,一个行业,是我们的不幸呢,还是幸运呢?”

  随着互联网从各方面深入更多人的生活,一些传统的大企业,充分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纷纷试水加入到电子商务行业。

  成立逾半个世纪的国粮集团,比很多央企拥抱互联网的时机都要早,早在五年前,就投资建设食品B2C网购平台“我买网”,也成为了少数拥有自己的垂直电商销售平台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但早一步赶时髦,不代表着能早一步分一杯羹。

  尽管国粮在食品销售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电商运营不是同一回事。“我买网”的现金流一直为负,今年截至上半年,其经营现金流为负的3亿元,总负债超过30亿元。

  国粮当然不打算继续这无止境的投入,但“我买网”C轮融资一直不顺利,这与易拼备受行业资本追捧,甚至是追着要投钱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对比。

  更心塞的是,就算是国粮,也想要给易拼投钱。

  更更心塞的是,人家还未必想要。

  “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参与易拼的投资。易拼这个平台真的做成了,对农业领域的变革推动是显而易见的。”宁董揉揉脑门。

  于总裁平静地点头,没有说话。

  虽然,影响互联网创业成功与否的因素实在是数不胜数,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互联网创业的失败。但易拼有嘉谷撑腰啊!

  嘉谷的产业投资,短期内亏损的有,但一直亏损的,至今无一。可以说,在嘉谷投资没有跌一个大跟头之前,其出手就代表着成功。

  正如目前的国粮地位一点也不同于宁董的设想一样,世事就是这么无常。

  他掌舵国粮集团之后,就提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纵向全产业链发展思路,一步步地打造在各个粮油品类上的强势地位。

  还有国际化策略——“想象一下,在南美洲阿根廷、巴西的某个河流上,有我们的港口,广阔的潘帕斯平原、富饶的粮食产地,有我们的码头,通过我们的物流渠道,可以顺利地把粮食运回中国,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这是宁董对国粮未来发展的一段畅想。

  但谁也没有想到,真正引领这两大发展思路的,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说到全产业链模式布局,嘉谷在大米、食用油、牛奶、猪肉等几大领域,真正掌握从源头到餐桌的端到端体系,在行业建立无以伦比的竞争优势,让人看到真正成功的全产业链布局是什么样的。

  说到国际化,国粮集团今年初,才顺利完成对港岛农产品、能源产品、金属矿产品全球供应链管理公司来宝公司的并购,顺利在南美扎根。

  有意思的是,这其中还借鉴了嘉谷海外并购的不少经验。

  并购后,国粮年经营粮食量突破1亿吨,正式开启产业链全球布局,打造国际大粮商之路。但嘉谷此时已经在南北美洲、澳洲、欧洲等地拥有了包括种植、采购、仓储、物流和港口在内的全球生产采购平台和贸易网络,而且还实现产品的反向输出,如清源啤酒、嘉谷牛奶和抗超级杂草除草剂等……

  一家央企,长时间被一家民企雄踞行业榜首,宁董觉得他执掌国粮的这几年,是职业生涯最操心的一段时光。

  眼看着他即将从国粮退出来,将担子交到于总裁身上。一时之间,对于嘉谷,他也不知道作何感想。

  想来,更多的还是钦佩吧。

  同样感慨的,还有开始接过国粮担子的于总裁。

  在宁董掌舵前期,国粮的全产业链布局确有失败之处,但嘉谷迅猛崛起后,宁董已经有所警醒,重新回归粮商的角色定位,回归粮油主业。

  但嘉谷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

  一方面,嘉谷围绕粮油等产业链进行投资和并购,增加在国际粮油贸易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嘉谷还打造了高端蛋白供应领域的“ABCD”。

  ADM、嘉吉等是全球粮食和大宗货物贸易的绝对领导者和控制者,但是在高端猪肉牛肉、奶、鱼虾等高端动物蛋白领域,嘉谷才是相对强势的领导者。

  这很是迎合了国内大幅度提升的高端动物蛋白需求,也让嘉谷获得了充沛的扩张资本。国内没有那么多土地去放牛,嘉谷甚至跑到土地多且便宜的沙漠里,将其开发成绿洲,作为生产高端动物蛋白的优势区域。

  要知道,现在的嘉谷在国家层面的支持上固然不比国粮差什么了,但在中前期,嘉谷无论是资本还是政策,都不具备什么优势。

  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以齐政为首的嘉谷领导层的卓著眼光了。

  也只有齐政这样的家伙,才有余力考虑做一些别的什么事情,譬如说农产品上行。

  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建设旗舰店的形式,都已经满足不了嘉谷占领行业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目标了,人家一出手,就是投资自建自己的第三方平台。

  关键是,到目前为止,人家做的还不错。

  一想到以后他要面对的,是这么一个对手,于总裁童鞋忍不住苦笑:“这做啥成啥的势头,怎么破?”

  ……

第705章 有嘉谷这么一个对手(下)

  对于益海嘉里来说,今年依然是不甚理想的一年。

  ——在中国粮油领域的“万年老二”地位没有丝毫动摇,也看不到有反超的希望,自然称不上顺心。

  但也不是没有任何好消息。

  “……相关部门已按法定程序同意金龙鱼粮油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也就是说,金龙鱼粮油的上市,正式进入实质性的倒计时阶段。这次IPO募集到的资本,将全部用于中国境内投资。诸位,嘉谷正因多元化而分心,嘉里反攻的时刻到了,这是我们反超嘉谷的良机!”嘉里投资的行政总裁郭奎精神抖擞,扫视一众老态毕现的董事会成员。

  这是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公司上市前的董事会会议,益海嘉里董事长郭孔封坐在上首,眼睑微动,但没有发声,像是在睁着眼睛睡觉。

  其他董事会成员一愣,却是不由自主的避开了郭奎的视线。

  郭奎重重的咳嗽一声,道:“我说的不对?”

  “嘉里和嘉谷比,还是有点不太好比。”尽管郭奎是郭氏家族成员,但大家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要说比嘉谷强的地方,益海嘉里也是有的,比如它是中国包装食用油的引领者,比如它在棕榈油品类上是绝对的老大,经手的粮油品牌不说成果如何,数量首先能打嘉谷一个踉跄。

  但不管怎么吹嘘,要说益海嘉里能一举反超嘉谷,那就真的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益海嘉里是个庞大的综合体,但嘉谷也是个庞然大物,双方业务高度相似,在各个细分领域,都是竞争对手。

  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嘉里都被嘉谷压一头。

  益海嘉里的起家业务——包装食用油,虽然老大地位不保,但由于食用油的主力消费群体为中老年人和女性,这类群体对于新品牌的接受比较慢,金龙鱼的老二地位还是挺稳固的,问题是,嘉谷的老大地位也难被撼动;

  食用油领域好歹还有些牌面,在大米领域,那才叫一个惨。这是真正的“一超多强”格局——包装大米中,嘉谷已占据了超过40%的市场份额,后面二三四加起来也没有嘉谷强势;

  面粉领域嘉谷还在蓄力,但也不见得是好事。诸侯混战,鱼龙混杂,嘉里与国粮的市场份额不相上下,在嘉谷随时发力的压力下,双方那叫夹紧尾巴。

  市场份额有差距也就算了,在整体营收和利润率上,嘉谷和嘉里更是天壤之别。

  跟嘉谷的乳业、啤酒业和生猪业等业务相比,粮油行业实在是不太赚钱。

  如果单卖米面,利润率甚至不到1%,大企业做是亏的。想在这个行业赚到钱,一靠销量,薄利多销嘛;二靠粮食的精深加工,延伸到整个产业链的挖掘,包括对粮食副产品的开发,提高其附加值等。

  毕竟,粮油关乎国计民生,不可能像啤酒一样说提价就提价。

  但嘉里和所有企业一样,都没想到竞争模式已经完全不是当年的模样。

  全产业链!自建基地!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餐桌!与新崛起的嘉谷相比,空有规模号称强大的嘉里和国粮看起来就像个步履维艰的老家伙,面对嘉谷的咄咄逼人,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再没有比大米领域更直观的变化了。

  以前,虽然粮食公司约有九成的九成的花费在购置原材料上,但大家都这样,东家不买西家买,只能尽量抢购优质粮源,通过走“量”牟利。

  现在,优质不优价、混收混储的收储模式,已经完全行不通了。你如果没有自己的稻谷种植基地,主动推广优质原粮品种,保证产品品质,被嘉谷品牌大米养叼了嘴的消费者,根本不会买账。

  这对于大米行业来说,当然是好事。市场倒逼上游进行变革,大米的产业化程度都提高了不少。对粮食企业来说,不仅能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综合成本,还能让公司的盈利不再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太大的影响。

  问题是,自建基地,致使益海嘉里负债率快速攀升。去年金龙鱼粮油的资产负债率为51.2%,这也意味着,金龙鱼粮油每年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

  嘉里一没有国粮的国家支持,二没有嘉谷的几大金母鸡在手;因此,将IPO融资全部投入到扩张中去,而非降低债务,还是要下点决心的。

  郭奎年轻气盛,撇撇嘴道:“怎么就不好比?嘉谷都已经跨界到互联网了……”

  这时候,上首的郭孔封伸出一只软绵绵的手,阻止郭奎继续说下去。

  “你只看到嘉谷扶持易拼,但这不见得是其分心的表现,相反,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嘉谷准备加强粮油主业攻势的转折点。”郭孔封轻声道。

  年纪是齐政两倍有余的郭孔封,商业触觉依然敏锐。

  一般人看来,嘉谷又是出钱又是出力扶持易拼,不就是谋划着转型吗?

  郭孔封却看到了其更深的意图——易拼如果做成了,将容易接过嘉谷在农业小品类上的深入改造,嘉谷反而更能腾出精力,放在科研和粮油肉奶等大品类上。

  易拼,也是嘉谷的护城河之一。

  只要在关乎国计民生的粮油大品类上占尽优势,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无时无刻都在给嘉谷“做贡献”。

  同理,中国市场太庞大了,益海嘉里也不可能放弃这个市场。

  单一产业还是太浅了,只要往下深潜,很容易撞到池底,所以嘉里横向游动的发展转型路径清晰而明确。

  郭奎惊讶地看了看不容置疑的郭孔封,接着他的话道:“那我建议嘉里下一步在中国发展的重点,放在功能食品的开发上,而少做一些基础的、敏感的项目……”

  郭孔封再次打断了他的发言,缓缓道:“嘉里在中国上市,不就是为了顺理成章变身成为一家内资企业,摆脱掉外资的称号和限制吗?不要怕债务,未来三五年,母公司丰益国际将增资中国300亿元,这相当于过去我们投资中国的总和。现在的中国粮油行业,不做基础项目,没有未来。嘉谷能做,我们也能做;不仅要做,还要大胆去做……”

  郭孔封太看好中国市场了,为此不惜加大投资力度。

  郭奎则偏偏脑袋,用极低的声线嘟囔道:“这能与嘉谷比吗?嘉谷种起地来就是一妖孽……”

  ……

第706章 小麦之变局

  “boss,这是易拼的黑枸杞项目规划。项目种植黑果枸杞15万亩,其中核心试验基地1万亩,标准化示范区4万亩,辐射带动区10万亩。项目总投资为5亿元,其中易拼自筹9000万,争取农业发展银行贴息贷款2亿元,申请财政补助和其他建设资金2.1亿元,着力运作打造肃省黑枸杞产业,肃省方面也制定了特色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

  在董事长办公室,齐政在翻阅着文件,为了降低他的工作量,总助魏明一边整理批复的文件一边在口头上汇报。

  “我们派驻易拼的农研队伍安排好了没有?”齐政头也不抬地问道。

  这次易拼的黑枸杞产业“扶贫”,齐政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多多少少会给它开点金手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4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0/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