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402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就拿眼下的小麦产业来说,他认为益海嘉里的垂直一体化业务模式已经很完整了——从原料采购和加工,到营销、品牌化、销售和分销……注意,在最上游仅仅是深入到采购环节,并没有涉及种植。

  但在嘉谷的“搅局”下,益海嘉里不得不补上种植的一环,加强对产前产中与产后的产业链整合。

  虽然在董事长的决策下,益海嘉里决意深入小麦主产区,向源头进军,能建立更完整的链条承接,但郭奎愣是觉得不得劲。

  这可不同于母公司丰益国际在马来亚,在印尼的油棕种植园——在马来亚和印尼,土地是私有的,你投资了一个种植园,不仅这片土地是属于你的,土地上面的所有植物和它底下的矿产也都是属于私人的。

  中国呢?土地都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的。涉及种植没有土地所有权实在是束手束脚,天知道什么时候政府要收回这一片土地的租用权,用在其他用途。

  益海嘉里本不需要冒这个险的,但现在被形势倒逼,不得不与成百上千家乃至更多的农户打交道,将他们每家不足十亩地的土地整合起来,提供相关的栽培技术指导……这都是“无谓”的成本啊。

  都怪嘉谷开的头!

  农业厅干部也察觉到了郭奎的不友好态度,早就愣住了。他是个技术性干部,正常谈谈合作什么的,都没有问题,遇到突发事件就傻眼了,期期艾艾地打岔道:“齐董,郭总可能是说的不太清楚……”

  “还不清楚?”郭奎拦在他面前,打断了他的话,说道:“那我就说清楚一点,别看嘉谷在粮油领域暂时坐上头把交椅,但在小麦产业上,你们要想追上我们,可没有那么轻松。优质产地?我们嘉里早已经完成了布局,其他同业公司也无不各有地盘,嘉谷想复制稻米产业的胜势?呵呵……”

  郭奎有点气势汹汹的意思,引得对方所有人都看过来。

  这也令齐政惊讶起来。

  以郭奎的年纪和高管职位,结合他的姓氏,齐政很容易就知道他的董事长家族成员身份。但如果是嘉里董事长本人也就算了,像他这样的小身板,何至于有如此大的底气,在他齐某人面前挑衅?

  虽然从目前的形势看,在小麦产业上,益海嘉里确实比嘉谷先行一步。

  首先,双方在科研能力上的差距在小麦产业上并没有那么明显——由于经济实力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升,小麦产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得到各种各样的支持,小麦种植和生产实力因势增强,从2000年左右开始,中国的小麦品质研究加速,也育成了一批强筋优质品种。

  也就是说,小麦产业并不太缺良种,而是缺少在适宜优质小麦生长的优势产区的标准化推广。

  而说到优势产区,这就值得一提了。

  小麦的品质形成十分复杂,除受自身遗传因素控制外,对外界地理环境(纬度、海拔)、气象(光照、温差、降雨)、栽培管理(施肥、轮作)等也十分敏感,极其适合优质小麦生产的地区并没有太多。

  国际上有个公认的“黄金优麦区”,分布在北纬30-60°和南纬27-40°。在国内,就是在北纬40°上下,大概就在豫北、冀南、鲁西等地。

  就拿眼前的豫省北部来说,地处中原,属温带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650mm左右,春不晚临,冬不早至,雨不致涝,干不致燥,日照充足,独特气候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外因。从土源上讲,这又是一片膏腴之地,又临黄河每年从黄土高坡上带来的氮磷钾和其他化学元素在种植区土壤附着、富集,保证了小麦肥力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特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温带气候,良好的生产保障条件——如果你愿意,分布全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包揽下所有种粮环节的麻烦事,种粮成了拿着手机打几个电话就能收获的休闲活。

  于是,在这片优质小麦必争之地上,分布着国内排行前十的所有面粉企业的新建小麦基地,其中,益海嘉里抢占的订单农业份额最大。

  优势产区不比其他因素,占一块少一块,后来者的嘉谷,看似尽处下风。

  但这还轮不到对方的大言不惭。

  面对一个外国人,地位还不对等,齐政没什么需要特别顾及的地方,撇撇嘴用教训的语气“教导”他:“年轻人,大放厥词并不能让你种出好麦子,也不会让嘉谷轻言放弃。”

  郭奎没想到齐政如此淡定,“哼”的一声,道:“那我们走着瞧。”

  接着,他转身就走。

  农业厅干部一脸尴尬地跟齐政道歉,才转身追上去。

  齐政和谢开济则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年轻人,就是年轻气盛。”

  明明比郭奎大不了多少,没准还比他年轻,齐政却“老气横秋”地调侃,让谢开济忍俊不禁。

  “我估计,他也有故意刺激你的意思。”谢开济呵呵笑道。

  “激怒了我,他有什么好处?”

  “您生气了,才会做出冲动的决定。譬如盲目扩大强筋小麦的种植规模……”

  “这厮不至于这么天真吧?”

  “反正就是几句话的事,他顺口一说,有效果则好,没有效果也能膈应一下我们,他也没啥损失不是?”

  “那倒也是……”

  虽然说,随着消费者对主粮作物的品质与营养更为关注,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不仅要吃优质面条和饺子,很多消费者还要吃西式的优质面包和糕点,导致适合加工优质面包的强筋品种相对紧缺,不得不从国外进口高端加工专用小麦,或者“洋面粉”,用以补充国产不足。

  但各类面包及饼干、蛋糕等西式甜品,相对于面条、馒头等国内主食,消费比重还是太低了——数百万吨的优质强筋小麦需求,对比上亿吨的普通(中筋)小麦需求,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在各种面粉企业纷纷向源头进军自产优质原料的形势下,看似美好的高端面粉市场,一不留神反而就过剩了。

  毕竟,任何“好的”东西多了,就会向“坏的”方面转化,这些转化多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来转移的。

  而且,不顾优质小麦的适生范围盲目种植,也容易导致事倍功半,优麦品质下降。

  谢开济摸着下巴笑道:“不过,他也太小看我们的目标了。”

  齐政颔首,道:“他是把我们的追求看得太低了。”

  说实话,如果嘉谷真的想和他们在国内“黄金优麦区”抢地盘,以嘉谷的经验,不敢说让他们一块地都抢不到,但对半分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何必呢?

  小麦的优质化之路,主要靠优生和优育。所谓优生,即育种,让小麦品种更适合食品加工和现代消费的需要,包括形态、口感等;而优育,即选择更适宜的种植区域,充分利用优势土壤、气候等条件,同一个种植区内大规模种植同一个优质品种。

  如果让普通农户来推动这种“升级”,会相当困难。因为优质小麦一般产量低而且不稳定,优质不一定得到优价,农民也不敢轻意种植。而且没有有效组织的话,每家各选各的品种,混种混收,品种再优质也体现不出来。

  只有加工企业积极介入合作,建立优质小麦种植基地,才能有效推动小麦产业升级。

  ——嘉谷从未指望通过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小麦产业的升级。

  事实上,齐政很乐意看到更多的小麦产业联合体出现,并坚持下来。

  嘉谷的成功,刺激同行仿效,坚持几年下来,小麦的生产和加工慢慢摆脱粗放式经营状态,市场也有利于进入细分阶段。

  这其中,肯定会有人坚持不下去的。

  但这种“优生优育”的产业化升级,会不可扭转地被推着前行。

  齐政等待这样的局面等得太久了:“你说,要是他们知道嘉谷意不在高端市场,会怎么想?”

  谢开济想了想,缓缓道:“大概会觉得这是烟雾弹吧。”

  齐政无言半晌,半开玩笑道:“唉,谁能懂我们的高远志向呢?”

  谢开济不禁莞尔。

  嘉谷确实是要进军小麦产业,而且也确实当得起“志向高远”。

  当行业纷纷猜测嘉谷会在高端市场上占据多少市场份额时,嘉谷将目光放在了“普通”小麦的升级上。

  国内的小麦竞争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价格长期高于国际小麦。

  这其中有很复杂的原因,譬如国外政府的补贴、投机商的炒作等,但归根到底,只有两点:生产效率上不去,产品价值不高。

  前者要想与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平均每人管理上千亩耕地,应用大型机械,细化农业分工,打造发达的农业服务系统,需要不短的时间,急不来的。

  但后者,嘉谷还是有点战斗力的。

  强筋小麦为何备受青睐?

  因为除了制作面包,还能用来配麦和配粉。面包我们国内的需求量大家也知道了,再怎么折腾总量也不会太大。但如果加上配麦和配粉,需求量就上去了。

  所谓配麦和配粉,就是当某些基础品种或面粉的面筋质量不高、达不到某一种面食食品的质量标准时,需要用强筋品种来配。

  一般情况下,基础品种或面粉的面筋基础越差,用的强筋品种或面粉的数量也就越多。

  在齐政的规划下,嘉谷研究团队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强筋品种上,反而是放在基础品种的改良上。

  郭奎还是小看嘉谷的“科研”能力了。

  与过去相比,普通小麦品种随着嘉谷精准的品质性状改良后,很多都超过了“家庭粉”的标准——除了不能够直接烤面包外,不用强筋来配,做品质很好的水饺、面条、馒头等传统主食已经绰绰有余。

  这种兼顾产量、品质还有种植难度的改良,对广大麦农太友好了。

  也是取得了这样的进展,嘉谷农业才启动了正式进军小麦产业的步伐。

  中原大地的阳光正明媚。齐政站在田埂上,回头遥望益海嘉里一伙模糊的身影,笑眯眯的对谢开济道:“老谢,嘉谷农业的小麦产业投资规划,总部批准了,让这些小家子气的,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大圈地’!”

  ……

第708章 散发着金光的合作社

  豫省中部的九里庄村,不过是中国成千上万个普通农村中的一个。

  但在秋季的寒风中,一则消息给这个平凡的农村带来了不一样的火热。

  九里庄村村长带着喜气的声音在村头响起:“……我受嘉谷工作组的委托,统计一下愿意加入嘉谷合作社的名单……”

  “嘉谷合作社?是我知道的那个嘉谷吗?”有人喊了出来。

  “那个每年都大发分红的嘉谷合作社?”又有人附和道。

  台上村长说话的节奏也起来了:“对,就是大家知道的那个嘉谷。我想,大伙儿应该都听说过嘉谷吧。”

  台下一片哗然,村民们都热烈地讨论起来。

  别看大家都是农民,农民和农民之间的差距也是极大的。

  最基础的就是看农民是单干还是有组织的。

  嘉谷系合作社高端就高端在“嘉谷爸爸”的地位高。

  时至今日,嘉谷系合作社在全国不说无人不知,但在农民群体中,尤其是豫省这种粮食主产区,没听说过少之又少。

  大部分的农民个体,别说是发财了,就是能拿国民平均收入也是奢望。

  但加入嘉谷系合作社,是真的有可能发财。就算不是发大财,比原来自己种地增加一倍年收入基本不是问题。

  在场的农民,以前是看不起挂着名头混补贴的合作社,现在则是闻之则喜。

  村长没有等群情激荡的时候,紧接着就道:“既然大伙儿都知道嘉谷,那我就不多说了……”

  这时候,底下却有人喊了起来:“村长,加入嘉谷合作社还是种植小麦吗?”

  “我得到的消息,是的。”好脾气的村长不在意自己的话被一再打断,又道:“所以咱们要尽快统计好名单,以便让嘉谷安排种植计划……”

  “是要种植强筋小麦吗?跟豫北一样?”仍然是同一个人在问,赞同者却有不少,都关注的看向村长。

  洛阳以北的豫北、豫西北等一小块区域,被省政府规划为强筋小麦主产区。近来吸引了大批面粉加工企业进驻,各类仿效嘉谷系合作社的专业合作社兴起,早就让同省农民心痒痒了。

  大家都知道普通小麦容易遇冷,粮商都青睐优质小麦。但他们本地由于土壤、水量等条件限制,未必适宜种植优质强筋小麦。而且本地加工厂没有优质麦加工条件,也没有优质优价的营销能力,如果他们盲目扩种,会遇到不小的市场风险。

  嘉谷系合作社,是他们的希望吗?

  然而,这一次却不等村长回答,已经有农民高声喊了起来:“嘉谷让种植的小麦,你还怕卖不出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4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2/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