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434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李东亮做思考状:“提产……你知道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的主要精力,是扩大普通商品猪的产能,公司所有的资源都在向这个目标倾斜。”

  这个答案并不算意外。

  说来有趣,尽管旗下的“壹号土猪”品牌是国内高端猪肉的霸主,但嘉谷农牧对于高端市场,也自有一套理念:在土猪的养殖成本真正降下来之前,嘉谷并不主张人人都能吃上土猪肉。

  这一理念的背后,是嘉谷农牧的良心体现——尽管做不到像大众印象中满山遍野地跑,但嘉谷的“土猪”养殖,也不像其他土猪品牌一样,饲养环境和普通猪场没啥不同。

  嘉谷农牧的“土猪”养猪场,没有常用的定位栏,取而代之的是半开放式的大空间,让猪自由活动;“土猪”的日粮,也是经过精心制定,优先保证猪肉风味。

  ——多说一句,嘉谷农牧对于保证土猪风味的研究成果,还被应用到普通商品猪的改善肉质中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秘制的天然中草药拌料,能加快脯氨酸、肌氨酸、核苷酸等香味物质在肉质中的沉淀与积聚,达到去腥增香、改善肉质的效果。所以,就算齐政不动用金手指,现在的嘉谷农牧,也有能力让普通商品猪的品质更胜一筹。

  总之,如果人人都吃土猪,嘉谷农牧也养殖不过来。无论是土地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不允许嘉谷农牧在土猪上投入太多资源。

  陈胜不是不懂,所以他的意见主要是……

  “那就只有提价了。”

  李东亮却是笑了起来,反问了一句:“也未必。提价容易,但非瘟过后怎么办?”

  高端猪肉的定价也是很有讲究的。要与普通猪肉拉开差距,但又不能定一个天价,毕竟,价格越高,市场接受度越低,“曲高和寡”并不是商人的最佳选择。但同时,为了保证品牌的“格调”,降价也是需要谨慎的,甚至说是不予考虑的。

  陈胜呵的一声:“现在普通猪肉的价格都要逼近‘普通’的土猪肉了,再继续升,我看都赶得上土猪肉的价格了,那我们还有什么逼格?”

  “升不了多少了。”李东亮淡定的抛出一句。

  “嗯?”陈胜此时也琢磨过味了,道:“公司要出手了?”

  李东亮露出和谐的笑容:“嗯,公司将在市场集中释放出口猪肉产能。”

  陈胜恍然,先是点点头,然后又叹息道:“日韩的出口市场……可惜了。”

  谁说不是呢?好不容易开拓的两大猪肉进口国市场,一场非瘟来袭,全部被中断了。

  李东亮反而很看得开:“养殖业的风险不就在这了?一场疫病就可能让此前所有的努力灰飞烟灭。我们应该值得庆幸,身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辗转腾挪的空间足够大。只要我们利用好这次危机,失去的市场,早晚能夺回来。”

  ……

第761章 爆产能

  中秋将至,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域的主要城市,市民惊喜地发现,经常买菜的农贸市场中,一些猪肉档口打出了“嘉谷猪肉”的牌子。

  “嘉谷猪肉”的牌子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些档口不像以前一样,一天一个价格,甚至“一天涨一元”——虽然没有降价,但是价格保持稳定,而且“量大管饱”。

  这些猪肉档口就像是一个风向标,它不涨价,其他档口都被压着涨不了价。

  这种时候,龙头企业的巨大影响力可见一斑了——微小的价格波动确实能带来其二级市场的连锁反应。

  嘉谷农牧一年的生猪出栏对于全国市场可能都不算什么,但集中在两大发达消费圈释放产能,无异于一颗十全大补丸。

  而两大发达消费圈的猪肉紧张局面被缓解了,全国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也跟着被平缓了不少。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农业部监测的各地数据显示,受嘉谷农牧集中释放产能影响,华南、华东地区猪价悄然维稳,有一小部分处于回落;全国猪肉价格上涨势头为之一挫,涨价幅度下跌明显。

  对于老百姓来说,短期内不指望猪肉价格下降,只要不继续上涨,那就是一件好事了。

  但对于养猪上下游的从业人士来说,“百味杂陈”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心情。

  ……

  “生猪出栏均价比市场预测低了整整1元/公斤,这也意味着一头220多斤的出栏肥猪利润可能要缩水100多元,一百头就是少了一万多元……啧啧啧,难怪昨天一个养猪的朋友给我打电话嚷嚷,他要问候嘉谷人祖宗。”生猪屠宰行业老大——双汇集团的总裁助理刘进韬进入总裁办公室,将包含各地生猪出栏均价数据的文件递给总裁张泰西。

  “哈哈哈,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不坏的消息,不是吗?”张泰西笑着接过文件。

  如果说猪价是一场博弈,养殖端肯定是想涨价,但屠宰企业是想降价,因为猪肉价格太高的话,销售情况会很不理想,屠宰企业的生猪屠宰量有限,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但接下来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就是坏消息了。”刘进韬顿了一下,在总裁的目光移过来后,道:“嘉谷农牧在华南、华中地区,借助当地政府的协助,倒逼屠宰企业抓大放小,加速行业整合。”

  张泰西的目光一凝。

  国内的生猪屠宰行业同样分散,而且带有较强的地域垄断性质。简而言之,本地屠宰场会本能地排挤外地企业。在这个行业,为了独家经营,发生肢体冲突也不是一两处。

  双汇说是国内屠宰业的老大,但市场份额还不到2%,扩张也困难重重。

  嘉谷这种典型的产业链企业,扩繁场、饲料厂、甚至是兽药厂与屠宰场一个不能少,少一个环节风险就增加一级:没有扩繁场,种猪的供应和质量就没有保障;没有饲料厂,成本就会大幅增加;没有兽药厂,猪群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问题就得不到保障;没有屠宰场,就会在行情低迷的时候陷入被动,失去话语权。

  尤其是国家对养殖企业有要求,生猪及其产品一律实施“点对点”调运,即肉猪由养殖场直接调运至屠宰厂(场)。

  嘉谷农牧倒没有直接投资屠宰场,而是采用让屠宰场“加盟”的方式补全产业链。如果是平时,想说服屠宰场“加盟”嘉谷体系并不容易。毕竟,嘉谷体系的要求是出了名的高,被纳入龙头企业的扩张版图里比较好的一点是保本不亏,但不好的一点就是失去了主动权。

  不过,在非瘟的压力下,生猪屠宰厂资格审核清理力度加强,大量屠宰场被淘汰,地方政府甚至会主动帮助嘉谷筛选并整合屠宰场。

  “好家伙,嘉谷这是要主动挑起洗牌大潮啊!”张泰西一目十行后合上文件,凛然道。

  “人家也是真霸道!”刘进韬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在养猪业,基本上是同行洗掉同行。换句话说,你赚的钱,都是另外一波人亏掉的。有位大养殖企业的老板说了一句话:市场拿走的东西,市场还会还给你。

  敢主动挑起洗牌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

  嘉谷农牧现在要压着猪价不让涨,这其中有多少关乎民生的考虑,暂且不提。但他们作为商人,只会从商业的角度分析。

  “嘉谷首先是想减少入场的玩家。”张泰西眉毛一挑:“在国内,最常见的就是价格战:从暴利到厚利,从厚利到微利,最后到谁都没利。但我听说嘉谷的齐董最讨厌的就是价格战。如果猪价继续升温,资本逐利,会有大量公司跟风入场,什么房地产公司、卖汽车的、做钢铁的、搞皮革的,都纷纷跨界养猪。然后就是……”

  “产能过剩。”刘进韬接话道:“产能过剩后又是一场烂仗,不要说齐董了,我也觉得打这样的烂仗挺恶心的。”

  所以这个逻辑是通的。不要以为资本只会往前冲,只要猪价呈现出一种“僵持”态势,很多工程都会暂缓。所以,计划只是计划,只要是计划,面对变数就会生变。

  “然后,嘉谷农牧应该还想快速回笼资金。”张泰西皱皱眉,道:“在洗牌阶段,资本的力量是第一位的。就算嘉谷农牧背靠嘉谷集团,资源也是有限的,要想集中更大的市场份额,需要更多的资金。”

  “有道理。”助理识趣地捧哏道。

  “最重要是,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嘉谷农牧让人看到其主导行业洗牌的实力,它就更容易把一个个独立而又有上下游关系的环节串起来。”张泰西面无表情道。

  譬如屠宰场,如果是正常状态下,嘉谷农牧哪有这么容易将屠宰环节整合进它主导的产业链啊!但“非常”状态下,人家得以以最小的代价,补全产业链。

  有很强的资本实力,有很强的产业链整合能力,还有天时地利……有这么一个竞争对手,同行都要头疼了。

  张泰西敲敲桌面道:“所以,关键还是嘉谷农牧是否‘有货’。嗯,嘉谷农牧这个月的出栏销量对比同期增加了100%对吧,从哪爆出来的产能?”

  刘进韬干脆利落道:“嘉谷农牧在非瘟前期的市场恐慌性抛栏中主动压栏,延后至今集中释放。”

  “漂亮的行情判断。”张泰西赞了一句。

  一般猪长到200多斤了,就不会再长大多少,出不了手就意味着继续投入饲料,但这个过程不产生任何收益。所以压栏要求准确的行情判断,否则,可能是双向的损失。

  “前期的压栏应该不足以支撑嘉谷农牧的大幅放量吧,现在的大肆补栏也还需要时间,嘉谷农牧还有什么牌?”

  助理简洁回答一句:“出口份额转内销。”

  张泰西眨眨眼,明白过来。

  但即使是站在外人的角度,他也感叹一句:“可惜了。”

  听说嘉谷猪肉出口到南韩和岛国的价格比国内高一截,赚这两家的钱,可比赚国人的钱爽多了。

  不过……

  “就算是出口份额转内销,量还是不足的。要想持久压制猪价继续走高,要么非瘟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要么是嘉谷农牧的补栏快速形成产能。”张泰西皱眉,猜测道:“前者看起来不太可能,后者的话,即使以嘉谷的高效率,也很危险吧。”

  刘进韬也赞同道:“要在非瘟的威胁下,以更高的效率养肥生猪,弥补供需缺口;而只要有一个非瘟病毒突破防线,很可能前功尽弃,各方面的反弹都会让嘉谷陷入被动。”

  那么,是嘉谷飘了?

  这一点,不仅仅是双汇高层的疑惑;同行有一个算一个,都在抓耳挠腮。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继非瘟疫情的冲击后,行业再次被搅动了一江春水。嘉谷成,养猪行业霸主诞生;嘉谷败,行业必然更加混沌。

  这真的是一个最剧烈、最快速的养猪业变革时代啊!

  ……

第762章 推崇备至

  8月中旬,嘉谷总部迎来了一伙中央部委的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由农业部于副部带队,主要做非瘟防控和生猪供应保障工作。

  从整体形势来看,非瘟防控依然不容乐观。最新的消息是,非洲猪瘟疫情正在中南、西南地区蔓延。在这种格局下,尽管国家给予了政策鼓励和支持生猪补栏,逆势扩张的养猪场依然屈指可数。

  照理说,受此影响,猪价应该继续站在风口,扶摇直上。

  但专家们都判断,起码在短期内,猪价将维持较高位且趋稳态势。

  ——嘉谷农牧集中释放的产能,将市场都打懵了。不仅如此,嘉谷释放出的能量,在农业部内部,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市面上的猪多起来,猪肉价格保持平稳至缓慢下降,这对民生是好事。但农业部要站在更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稳”是猪市经济秩序良性发展的目标,但嘉谷农牧的实力几何?能在猪价合理区间“稳”多久?

  说得更直白点,就是嘉谷农牧的产能输出速度能否跟得上非瘟造成的减栏速度?

  这甚至会影响到生猪复产的政策,如果不是非瘟形势下,所有大型养猪场都拒绝外人进入,课题组怕是早就扑向嘉谷系养猪场,评估嘉谷养猪体系的价值了。

  不过,不能进入养猪场,也不是没有工具辅助判断。这不,他们来到了嘉谷总部。

  在齐政和董事局成员的带领下,课题组一进入嘉谷农牧位于总部的数据中心,就被震住了。

  ——类似于航天指挥中心的布局,三块巨大的数据可视化大屏环绕,前方是一排排的工作位。经过处理后的海量大数据,以可视化样式在大屏上展现,在视觉上让人感觉既酷炫又震撼。

  一马当先的于副部微微仰头,缓缓扫过数据中心后,转头对齐政道:“难怪种植业司的张司长从豫省考察回去后,说能在嘉谷看到农业的未来,倒也不算夸张。”

  作为IT界的“高富帅”,数据可视化大屏的应用让很多企业跃跃欲试——将大数据通过智能的方式进行展现,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的商业决策。但因为定制化开发难度大、造价高,不是很有实力的大公司根本无从下口。

  甭管实用不实用,视觉上就惊艳了一众课题组成员,一名较年轻的成员略显兴奋地问:“齐董,嘉谷已经找到以数字技术红利为农牧业加持的道路了?”

  此言一出,于副部也好奇的转过头来。

  这个问题,似乎比嘉谷农牧的生猪产能本身更加令人有兴趣。

  吃,作为一种独特的生命行为,维持着生命的日常活动,如何吃饱、吃好、吃健康是全人类永恒的课题。

  农业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吃”的问题打交道。而时代在变化,农业部关注的点也在变化,譬如眼下,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模式是否符合可持续标准?食物供应链是否具备可持续性?是否能在疫情挑战下给予国民健康优质的肉食蛋白供给?这些都是部门上下讨论的重点。

  一句话概括就是,如何用现代化模式高效生产优质食物,成为了新时代的新课题。

  齐政只是微笑,道:“不敢说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只能说,我们正在摸索利用数字化的理念和工具,将前端产能和管理效应相结合,并以自身的发展带动整个行业生态的不断优化。”

  “能详细介绍一下吗?”于副部笑眯眯道。

  “没问题。”齐政想也不想的就点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4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4/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