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436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可惜,某人不配合。

  齐政被瞪了几眼,还是并不明白李东亮的郁闷。

  其实,真不能说他齐某人在装哔,只能说,这是两人在认知上的偏差。

  齐政知道嘉谷的目标,是为了成为顶尖,而嘉谷农牧也必将成为顶尖;齐政知道历史性契机总会到来,虽然比预想中来得要早,但嘉谷农牧爆发式增长的基础都有了,做大做强,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齐政摊摊手,笑了笑,道:“还有其他事?”

  “……”

  李东亮在心里默念着“这是大老板”、“这是大老板”,才压下了吐血的冲动,面无表情道:“牧原股份要上市了,秦总托我问一下,你有意参加上市仪式不?”

  齐政“哦”了一声,想了想,摇头道:“我还是不去了,不谦虚的说一句,那种场合,我去了,恐怕会喧宾夺主。你就代表我们嘉谷参加上市仪式好了,好歹,这是嘉谷系养猪阵营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所以,这带着几分嫌弃的语气是什么意思?你是看不起人家上市吗?

  算了,李总并不想知道大boss嫌弃什么,反正传达了意思就行。

  ……

  虽然齐政没有参加牧原股份的上市仪式,但作为一家与嘉谷体系联系密切的“农”字号企业,近年来实现跨越发展的牧原股份上市,还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嘉谷农牧总经理李东亮和牧原股份高层参加了上市仪式。随着“铛、铛、铛”的一声声钟响,牧原股份成功登陆深市证券交易所。

  上市首日,牧原股份直接以涨停价开盘,涨幅达43.74%,被交易所临时停牌。截至收盘,牧原股份报收于39.66元,总市值293.58亿元。

  牧原股份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比历史同期要亮眼得多。这也很正常,在向嘉谷体系靠拢后,一方面得到了嘉谷农牧的注资,另一方面牧原股份在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等环节上减少了投入,取而代之是产能布局加快,这为今年出栏放量奠定了基础。

  而这,只是开始。

  随后的一个月,牧原股份火热行情依旧,向着400亿的市值逼近,涨幅遥遥领先其他猪企。

  等到其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炸裂”的业绩呈现,可以用“燃爆全场”形容。

  ——牧原股份在八月的出栏量为92万头,总营收为20.2亿元,净利润为10亿元。

  月赚十亿,是不是很难想象?要知道,去年一整年,牧原股份的净利润也不过是十多亿元。

  尽管谁都知道,如今养猪的利润相当可观,但可观到这种程度,还是亮瞎了资本市场。

  出栏猪价大致差不多,而成本越低,利润就越高。仔细一研究就发现,牧原股份的业绩报告中,每公斤养殖成本大致为12.2元,而同期温氏为23.4元,其他猪企中最低的也在20元左右——也就是说,牧原股份这是生猪养殖行业最优的盈利表现了!

  牧原的股价涨疯了,但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放在嘉谷农牧身上。

  谁也没有忘记,牧原股份只是嘉谷农牧的一个“小跟班”。“跟班”都赚疯了,那老大是个什么表现?

  ……

第764章 “扛把子”为什么是嘉谷农牧

  嘉谷养猪阵营的“成绩单”传了出去,引来一阵喧嚣。

  惊呼者有之,难以置信者亦有之。

  简单粗暴的计算一下:嘉谷农牧同期的生猪出栏量是牧原股份的六倍多,也就意味着嘉谷农牧至少月赚60亿!

  虽然都知道他们的业绩暴增,主要源于“量价齐升”,但这个数字,还是让嘉谷农牧卷入了“猪疯狂”的旋涡中心。

  嘉谷农牧过去几年出栏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以上,今年在非瘟肆掠之下,散养户补栏意愿低,更是为其提供了扩大市占率的绝佳战略机会。乐观点测算,可能在非瘟彻底得到控制之时,嘉谷农牧一家的出栏量将接近5000万头。

  届时,如果嘉谷农牧上市,说万亿市值肯定是夸张了,但轻轻松松突破五六千亿元,应该是没人怀疑的。

  资本市场于是流传着一个玩笑:拼死拼活,不如养猪。

  然而,行外人觉得好笑,行内人却根本笑不出来。

  他们首先知道一点,那就是你拼死拼活是真的不如嘉谷农牧养猪。

  大部分猪企都能在这波“猪疯狂”中分得一杯羹,但嘉谷系养猪阵营是分了一“海碗”羹。凭借资金、技术、规模、人力、政策等优势,整个嘉谷系养猪阵营都大赚特赚。赚到什么程度?江湖传言,非瘟如果持续两三年,嘉谷系养猪阵营赚到的钱怕是足以提供全国10%的生猪产能,而不需要额外的资金投入。

  就这,还是猪价被嘉谷农牧的“爆产能”压了一波的情况下。

  很显然,“压价”不是因为嘉谷农牧视金钱如粪土,而是因为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部分消息灵通的业内人士已经收到风声,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有嘉谷系养猪阵营的产能调控猪市,猪价处于可控范围,农业部坚定了在非瘟冲击期间加强养猪环保整治,促使落后产能淘汰、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二是农业部将嘉谷农牧摆在政策扶持的第一序列。

  当然,第一点肯定会有明文公布;但是第二点,更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是,有一个道理全世界都通用的:公共消息的可信度,很多时候真不一定有私人消息的可信度来的高。

  新希望集团新任掌门人小刘总就是通过私人渠道确认的消息,然后更多的是气愤。

  “凭什么呀?掌握成熟非瘟防控技术的,又不止嘉谷农牧一家;要说它养猪养得最多,给点时间,谁还赶不上啊;它是关系通天还是怎么着?”小刘总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

  在养猪行业,新希望六和是晚辈,今年生猪出栏不过是在200万出头。如果是老前辈温氏集团获得上面的“力挺”,她也就不说什么了;但换做是嘉谷农牧,她有足够的理由表示不服。

  前面说过了,在养猪行业,基本上是同行洗掉同行。站在整个产业链高度看,整个生猪产业链,市场空间最大的几块分别是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

  肉制品,双汇一家独大,但由于我国猪肉消费主要以热鲜肉为主,双汇肉制品平庸多年,目前还看不到有啥亮点起色——龙头都衰成这样,阿猫阿狗的日子更惨。

  屠宰,双汇也是霸主,不过这个“霸主”的成色很是不足,空有产能,利用率却长期在低位徘徊。

  饲料,变化最大。最近几年行业撞上天花板,再没有easy钱挣了。

  ——中国的养殖业都在向着提升集中度的方向发展,对于大型养殖企业来说,配个饲料,能有多大难度?无论是从成本还是从效率角度考虑,都不会外购。

  这也就算了,所有大型养殖企业都这样,多嘉谷农牧一家也不算多。但嘉谷农牧,它不只是一家养殖企业啊,它是一个“山头”,不断吸引同行养猪场加盟;加入嘉谷养猪阵营后,特丫的全部不再是饲料企业的“菜”了。

  好吧,这也就忍了,反正新希望的主要客户是散养、小养殖户。而且因为行业迎来剧烈洗牌,为了避免做温水青蛙,新希望也进入了下游养殖业。

  非瘟一来,学习嘉谷农牧自繁自养模式的新希望算是准备充分的。虽然因为散养、小养殖户不断退出市场,饲料业务营收很难看,但在养殖端好歹能趁着猪价暴涨“回一波血”。

  特丫的嘉谷农牧又来了!!!

  ——新希望六和的养猪产能布局,与嘉谷农牧类似,尽可能靠近主要消费区。如环渤海的产能对应京津市场,鲁南苏北的产能对应长三角市场,越省西部的产能对应珠三角市场……特么全是嘉谷农牧集中释放产能的区域。

  所以,别怪两家气场不和,因为嘉谷农牧的“稳市”,知道新希望少赚了多少钱吗?这得多大仇多大恨啊。

  年轻的小刘总刚从父辈手中接过一整个新希望集团,能否带领这个营收数百亿的庞然大物在变化较为频繁的行业中实现转型,一直为外界所瞩目。而转型,总是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被嘉谷农牧这么一搅局,新希望的资金压力变大,她没打爆嘉谷的“狗头”,纯粹是因为打不过。

  另一边,老刘总虽然退下来了,但他依然是新希望集团及其旗下诸多子公司的大股东,看着烦躁的接班人,他眉头一皱。

  “愤怒并不能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你是这种表现,会让我觉得将集团交到你手上是一种错误。”老刘总语气冷然道。

  曾经做过首富,在农业方面坚持了三十多年屹立不倒的老刘总,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眼下的局势,还不至于让他动容。

  好歹是被精心培育的接班人,小刘总在老父冷峻的目光下,表情也变得冷静下来。

  “现在,你告诉我,嘉谷农牧得到上面的全力支持,有什么说法?”

  政府不做则已,一旦全力支持一家企业,力度是绝对够大的。起码,让嘉谷农牧成为养猪界当之无愧的“扛把子”,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虽然,各家大型养猪企业貌似都是从散户手中抢夺市场份额——毕竟行业集中度还很低,相互之间似乎谈不上激烈的竞争。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像新希望,生猪产能布局与嘉谷农牧高度重合,都是针对一线消费市场;而正如前段时间很火的一个网上视频所示,同等价位下,消费者更青睐品质更优的嘉谷猪肉,这就产生了不小的竞争。

  所以,他是能理解女儿的不忿的,但现在的关键并不是发泄怒火。

  小刘总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服:“虽然不想承认,但嘉谷农牧布局早,在危机中响应政府需求的速度快,自然会受到各级政府的欢迎。”

  “嗯,还有呢?”

  小刘总鼻子皱一皱,不是很懂老父的意思,这理由还不够吗?

  老刘总心里不由暗叹,还是有差距啊!

  嘉谷集团的齐董,也同样年轻,但人家主导完成了布局,而自己的女儿看都没看出来——这种差距,又何尝不是两大集团之间的差距呢?

  “比方说,现在行业内外关注的嘉谷养猪阵营的低成本,究竟代表着什么?你深入思考过吗?”

  老刘总做农业生意这么多年,这些生意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售价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有些农副产品的价格甚至是经常往下走的,于是,提高利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成本。甚至可以说,唯一能够控制利润的,不是涨价,而是控制成本、节约成本。

  在市场竞争当中,“成本底线”的原则看起来是个笨办法,但确实是一个长久之道,也是一个安全防御之法。所以老刘总下意识就从嘉谷系的养猪成本开始分析。

  小刘总闻言也陷入了沉思。

  低成本代表着什么?对于养猪来说,代表着优良的猪种、优秀的管理……不对,这应该不是老父想要的答案。再想想新希望的老本行,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饲料……不对,应该是嘉谷农业。”

  老刘总终于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

  “你是说嘉谷的产业链闭环优势?”小刘总模模糊糊地摸到了方向。

  “方向对了,但格局还不够。”老刘总呵呵的笑两声,脸色一整道:“你要记住一点,战略即格局。要想获得国家级支持,只有踩准国家的战略线路。”

  “你我都知道,农业部的一个布局方向,就是粮改饲。你不能将嘉谷农牧看做是一家养猪企业,而是一个‘养猪体系’,其中就包括了‘粮改饲’战略的实施……”

  所谓“粮改饲”,就是引导种植优质饲草料,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奶业暂且不提,对于杂食性的生猪养殖来说,完全用大批粮食去做饲料,进行动物蛋白质的转化,是极大的浪费。

  甚至可以说,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本质上不是说人吃的部分——人吃的主粮怎么说都是有保障的。所以粮食安全问题,本质是饲料用粮过多,包括大豆、玉米进口量的大幅增加,都源于此。

  嘉谷农牧的养猪成本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猪饲料中添加部分优质草产品来替代精料。

  这不算什么秘密,以新希望集团的实力,搞个饲料配方的改进,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但为何只有嘉谷农牧,能够用牧草成熟地替代部分精饲料,有效降低成本不说,还有效提升肉质和猪群健康程度?

  “没有大规模的粮改饲,也就没有廉价的优良牧草供应,更谈不上什么替代精料,降低成本了!新希望六和与嘉谷农牧最大的差距,就是身边少了一个嘉谷农业。”老刘总喟然叹道。

  嘉谷农业公司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纵观嘉谷体系成员,它算是最默默无闻的了。

  但仔细研究过嘉谷体系的有心人都能发现,嘉谷系所有赚钱的个体,譬如嘉谷粮油、嘉谷乳业、清源啤酒,乃至嘉谷农牧,都离不开嘉谷农业的“种种种”。

  正是因为看清这一点,年初针对嘉谷系合作社的“搞事情”,就是为了扯嘉谷农业的后腿——新希望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偷偷下了点黑手。

  可惜,嘉谷的反应太果断,而且人家的牌面够大,嘉谷农业受影响程度有限。及至非瘟一来,无论是舆论还是同行,都顾不上搞事情了。更意想不到的是,非瘟凸显了嘉谷体系做大的价值,更可能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农业新格局。

  不过,比不上也就比不上了,老刘总转而评价道:“所以,你以为农业部全力支持嘉谷农牧做大做强,只是因为它能多养猪?不是的,其支持的是农业改革布局。嘉谷农牧做大了,通过利益紧密联结,农业部开展的‘粮改饲’也相当于按下了快进键……”

  “所以,我为什么支持你带领集团打通上下游来进行转型?以前关注行情,以卖出好价,行得通;但现在行不通了,现在你要是没有打通产业链,你根本谈不上具有护城河……”

  “所以,你面临的是一场持久战,没有个三四年,无法看出公司的转型成果。你需要向嘉谷农牧取经,但无需耿耿于怀。你必须承认,这世界上永远有比你强的人存在,你要做的不是贬低对方,而是不断突破自我……”

  老刘总不是一个多话的人,但是当说到农业、农事的时候,说到猪、说到鸭、说到鸡的时候,说到那些著名的农业企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们的农业应该怎么来学习、对标,怎么发展这些事的时候,他就会一下子很兴奋,说得滔滔不绝。

  小刘总的嘴角抽动两下,不服气地服气了。

  年轻气盛的接班人,执掌一个庞大的农业帝国,要承认远不如人,多多少少是一件打击士气的事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4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6/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