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438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还别说,这种说法竟然有不少人深信不疑。

  在齐政看来,抢经费是一种相对良性的集团内竞争模式。而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嘉谷集团现在欣欣向荣,经费的争夺并不是太激烈,外界的这种猜测纯属隔雾看山。

  王昱业将话题拉回正题:“我听说刚签订投资协议,有的地方的养猪户就对猪场拆迁有意见了,难说对嘉谷农牧建养猪场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这次嘉谷农牧的扩张所在地,集中在限养禁养区,所以在风险评估排行中,靠前的就是散养户猪场拆迁矛盾,现在看来,又被战略部说准了。

  齐政也不在乎老王从哪里收到的风声,撇撇嘴道:“所以,对于老李不参与拆迁的要求,我是举双手赞同的。我还同意老李为散养户猪场拆迁专门准备一笔款子,就怕地方关闭猪场时简单粗暴,不合理也不公平,激化了矛盾。老李这一点拿捏得很到位,新建养猪场的落户地,完全由政府主导拆迁,我们不出面,哪怕多出点钱补偿。”

  “难说,越是受人关注的事,反会越是容易演变出各种各样的矛盾。”老王却不是那么乐观,道:“一边将关系他们收入的猪场关闭,掉转头来又笑脸相迎嘉谷养猪场入驻,换做是我,也不见得气顺。举报信访还不怕,最怕就是周边民众怨声载道、挖桥断路、甚至是推倒猪场围墙……”

  齐政听到一半就摇头,道:“不会有这么恶劣的影响,老李不是拉上老谢了么,只要有出路,很少人会失去理智,当地政府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王昱业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遂将这一点放下,回到嘉谷农牧本身:“你也看到了报告,嘉谷农牧这么激进,肉食供应链被大大拉长了,却让它们更易受到病毒感染——报告中非瘟感染的概率首次突破1%,别怪我啰嗦,这有吓到我了。”

  战略部对于非瘟感染风险的评估模型很是复杂,齐政也不懂其中的机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感染即致命,1%的几率着实不低了。

  “食品安全无小事,我懂你的顾虑。”齐政摆摆手,丝毫不嫌老王啰嗦。

  在非瘟疫情肆虐之下,所有的逆势而行都是一场极端压力测试。嘉谷农产品供应链一头握着庞大的供应商资源,一头体味着市场的供求冷暖。疫情当前,以王昱业的责任心,将“安全”视为生命线,齐政一点也不意外。

  他甚至很高兴搭档没有在“金钱雨”前迷失本心。这也体现了嘉谷体系中两位掌舵手的互补性——齐政一般在战略决策中负责“冲”,老王则负责“稳”。

  不过,有些“底牌”齐政无法解释确实是麻烦,空口无凭说嘉谷养猪场被非瘟感染的概率其实约等于零,更加不能令对方信服。

  齐政想了想,换一个方向与搭档沟通。

  “在老李属意集中扩张之前,我思考过一个问题,哪怕最坏的情况出现,有非瘟病毒突破嘉谷养猪场的防线,那又怎样?”

  那又怎样?王昱业露出了思考的模样。

  首先嘉谷的声誉会受到一定影响,舆论上会吃不小的亏。

  他不自觉的撇撇嘴,站在神坛上就是这样,所有人都针对你嘛,只要有一丝瑕疵出现,就会被置于放大镜下声讨。

  但那又怎样!

  如果嘉谷系产品是靠营销生存,离开“嘉谷”这个品牌后消费者根本分不出差别,他可能会慌得一批;但嘉谷系产品并不是这样,恰恰相反,市面上同类产品很多,但嘉谷系产品特质鲜明,如鹤立鸡群,消费者清晰地知道其好在哪。

  时间会抹去很多东西,包括一时的坏名声。只要嘉谷系产品继续保持“不一般”,“嘉谷”这个品牌就能拭去一切灰尘。

  那么,政府方面的扶持呢?

  嗯,政府方面的审验肯定会更加严格,嘉谷农牧谈好的一些项目可能会有波折,但,那又怎样!

  政府会因此放弃对嘉谷农牧做大做强的扶持?

  如果只是嘉谷农牧本身,还真的不好说。毕竟,会养猪的不止嘉谷农牧一家,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但如果作为嘉谷体系的一份子,扶持嘉谷农牧做大的意义就是战略性的了。

  自从养猪规模化开始,玉米-豆粕型日粮就成为主流。当中国的养猪原料开始依赖进口,并且让污染在中国的土地持续,而且还是免税的……哪个有发展眼光的政府愿意看到?

  “推动饲用日粮结构的多元化,契合地方农业资源开发,带动养猪模式向新型环保、健康、生态方向发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嘛,嗯……

  举个简单例子,限养禁养最关注的环保问题:甭管环保如何实现零排放、达标排放等宏伟目标,如何规划禁养区,猪粪尿处理的最佳方式始终是还田利用。

  问题是,谁有嘉谷体系那么大规模的耕地转化消纳所有的养殖废弃物?如果不能有效还田,哪怕是处理成有机肥,还是会污染环境的。

  回过头来再看,嘉谷体系当初有些“不合时宜”的投资,现在全都变成了优势——谁又能想得到,嘉谷农业在西北地区干旱区种的牧草,也能转化成东南地区人民吃的猪肉,还直接节约了对粮食的消耗,减轻粮食进口压力;而动物蛋白转化剩下的废弃物,又反过来增加我们耕地的有机质?

  在国内动物蛋白转化生产系统里面,嘉谷农牧是唯一的,是难以被取代的。

  齐政起身给老王的茶杯里续了些茶水,目光如同实质般坚定:“站在我们的高度,必须学会抓大放小。在国内的农业领域,我们是优等生,可以说,就算摔了一两个跟头,我们依然是优等生,甚至是唯一的优等生。”

  “回到嘉谷农牧的激进扩张,平时要想有这么大的动作,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根本没可能,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还是没可能,只有在这种罕见疫情危机中才有机会实施。所以,我对老李说,要么不下手,要么就是下死手。不要怕潜在的疫情风险,哪怕是最坏的情况出现,我们也有足够的底气做调整。”

  王昱业抿了一口茶,不得不承认,在冲劲上,他终究不如年轻人。

  齐政却倏忽一笑,又道:“不过嘛,给老李他们绷紧一下神经还是有必要的。所以我让战略部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按照风险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评估,嗯,1%的感染几率,应该让他们不敢掉以轻心了。”

  老王呆滞了一下,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你这……真的是不嫌事大啊。”

  齐政哈哈一笑,然后道:“没办法,像你老王这样,能在高歌猛进中保持危机感的人实在不多。集团内就不说了,现在外面多少人看到嘉谷农牧的激进扩张,疯了一样想要跟风,要是因为这造成非瘟更严重的蔓延,那才是造孽了。”

  念头通达后的王昱业呵的一声:“嘉谷农牧有这么大的牌面,这么激进都吓到我了。其他人有多少牌面?他们想激进,政府首先就不允许。”

  ……

第767章 海阔天空

  嘉谷农牧扩张战略的激进,被市场普遍认为是拉来了中国猪肉由散户时代迈向寡头时代的序幕。

  正如齐政所说,谁都不愿意错过这个大赚一笔的“风口”,更不会认为自己会是“中招”的那一个,或者说,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嘉谷农牧吃尽了“非瘟”带来的红利吧。

  但也正如王昱业所说,没有那么大牌面,就别想瞎跟风。

  翌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用了《养猪的“风口”不是所有人的“风口”》的标题,引人瞩目,更加能说明官方的态度。

  【……非洲猪瘟是一面镜子,把我们所有东西照得一清二楚。

  一个地区、相关部门以及一个猪场的管理能力、危机处理能力是怎样的?各级领导的责任担当、从业人员的素质、专业人士和科学家的素养,到底是怎样的?在这次疫情的全面检验中都暴露无遗。

  非瘟冲击下,我们的养猪业损失很大,我们的养猪人、我们的行业真的需要认真反思。

  但是,我们的国家,每遇危机,必有脊梁挺身而出。

  作为泱泱养猪大国,危机中自然不乏亮点,譬如——嘉谷农牧。

  作为行业内第一家摆脱非瘟影响的养猪企业,嘉谷农牧用成绩阐释了生物安全并不是要写一大堆东西挂在墙上,是写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那才叫真正的生物安全。

  凭借其更少的边际成本弹性,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更好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嘉谷农牧完成了逆袭,站在了养猪的“风口”。

  越来越多人看到到猪正在“飞”,也看到行业集中度高、规模化对防控非瘟等疫病有显著的优势。而且参考所有养猪业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规模化养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非瘟似乎已经不可怕了,跟着嘉谷农牧的脚步,大干一场,才是让养猪人兴奋的消息。

  但这只是眼前的一个幻象。

  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说是“有样学样”,但你真的学到了嘉谷农牧的核心竞争力了吗?

  “防非”策略将在所有人都经历一遍后逐步成熟,成功概率将远高于现在。但核心竞争力——种猪、管理水平、人均效率等体系化能力,没有经过踏踏实实的投入,是无法打造的。

  譬如种猪,不管你是规模户还是中小户,不管你是扩张还是复产,全都绕不开生猪育种工作。非瘟疫情造成种猪大量减栏,据农业部估算,非瘟疫情使得祖代存栏,二元母猪存栏受损严重,全行业母猪来源三元留种——正常情况下,三元母猪不会被留种,因为将原属商品猪的三元猪作为种猪虽能在短期内提升产能,但是其繁育能力及周期过短的缺陷将日益显现。

  扩(复)产无种,谈何竞争力?全指望进口种猪吗?

  嘉谷农牧是怎样做的?首先他们有自己的核心育种场,打破了商品猪“引种-退化-引种”的循环;其次他们的生猪育种工作不但跟得上扩产节奏,还加快了我国优质种猪基因的迭代……

  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是没有灵魂的。

  从技术角度讲,对于当前的养猪户,尤其是大型养猪户来说,在防非的同时,现在应该开始未雨绸缪、天晴修屋顶,打造出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踏踏实实育种,培育出足够的优秀种猪供内部更新、扩张;招聘、培养专业的人才,充实公司人才库……】

  ——如同毒奶事件后嘉谷乳业被塑造成乳业界的标杆那样,做好稳产保供任务所带来的声望,毫不意外的将嘉谷农牧塑造成了中国畜牧业界的标杆企业。

  农业部也发文,现阶段,做好生猪产业的稳产保供和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但各地要科学、合理规划产能,对新建产能要严格审批,防止加大疫情蔓延风险和出现过热趋势。

  不得不说,这就让人内心相当不平了。

  它嘉谷农牧在限养禁养区都要地给地,要扩产给批准扩产;其他单位想跟风,却要受严格审批,甭管你的心情有多迫切。

  但现实就是这样,你牌面不够,就要服从管教,谁管你怎么想。

  嘉谷农牧现在有集团化的支持,隐约间还有国家的照拂,好吧,毛线的隐约,是明摆着的照拂,眼瞅着就是赢家通吃的架势。

  那些常年与嘉谷公关部联络的媒体,也开始不遗余力的为嘉谷造势。

  如此一来,嘉谷上下出门所见,无一不是笑脸。

  李东亮结束“撒钱之旅”后,回来更是故作烦恼道:“公司目前要审核的申请书有数千份,堆了一个房间,逼的审核人员都想辞职不干了。”

  齐政也被他说的数字吓了一跳:“这么多?”

  眼瞅着嘉谷农牧要实力有实力,要支持有支持,正在品尝着猪价高位的财富盛宴;哪怕只是加入嘉谷系养猪场,都能跟着获得不菲的利益,谁还坐得住啊!

  哪怕是养猪业“外行”,也想通过“我出钱、你来养”与嘉谷系养猪场合作,“求包养”的养猪场数量自然爆了。

  “嘉谷系养猪场,每个月的毛利数以亿计呢,能不多吗?只要通过加盟申请,我们就提供优质猪种、低成本饲料和世界级的管理理念……不过,这些申请书里愿意给我们的股份也确实大方,最多的有给到50%以上的。”李东亮咂咂嘴道。

  “要确保双赢。”齐政马上叮嘱了一句。

  李东亮重重点头:“肯定的,无法双赢的合作伙伴也就没有发展性了,和咱们扶持的本意相反。”

  齐政颔首,摆手让李东亮“苦中作乐”去了。

  老李前脚刚走,公关部的张泽宏就笑吟吟地走进来。

  他轻车熟路地拿出茶杯,斟上大boss的好茶,喝了两口润喉,才笑道:“不负所望,集团的生存环境终于跟年初完全不一样了。”

  齐政眨眨眼,道:“证明我们的时运确实很不错,不是吗?”

  张泽宏却眼也不眨地肯定道:“我们绝对是强运在身。”

  他掰着手指道:“年初吧,合作社集体违约,我们不说被人人喊打,但部分舆论确实对我们相当不友好。我一度认为集团上升的势头会被遏制……”

  齐政理解的点点头。

  世间大势大致就是这样,但你顺风顺水的时候,没人敢惹你,那真的是无所不顺;但一旦麻烦缠身了,那种无往而不利的势头被遏制,盯着你的各方就会纷纷跳出来,推波助澜,不能咬一口也要恶心恶心你。

  嘉谷系合作社集体违约,虽然嘉谷也不是逆来顺受的角色,悍然反击。但是,在外人眼中,就是嘉谷开始出现了颓势,跃跃欲试跟着踩一脚的人比比皆是。

  这也是在舆论上,部分媒体咬着嘉谷不放的原因之一。有人举了旗,反嘉谷的山头就被立了起来。

  可以想象,这样的山头一日不除,嘉谷的生存环境就大不如以往。可能不会明着让嘉谷损失多少利益,但暗地里,嘉谷发展的步伐会被大大绊住。

  只是,非瘟来了。

  这个时候,那些以为嘉谷“有垄断嫌疑需被遏制”的家伙,才重新认识到了嘉谷的力量。

  调配产能帮助猪市稳价稳市的嘉谷,展露出来的不光是赚钱的能力,还有充当国家食物安全压舱石的作用。

  无论是嘉谷农牧未雨绸缪的产能布局,还是联合嘉谷农业的粮改饲,或者嘉谷的供应链系统,都说明了嘉谷体系的“大”极具价值。

  有的人高兴,有的人失落,有的人庆幸,但都无法阻碍一个事实:嘉谷依然在上升期,是值得力捧的对象。

  这就是现实,锦上添花者众。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去怼一个上升势头火热的家伙,哪怕是利益相关方去怼,也没有多少人会附和。

  张泽宏又喝了一口茶,笑眯眯道:“相比于《人民日报》为嘉谷农牧树典型的文章,我更关注今天《新华日报》的评论文章——《打造国产大粮商的决心不能动摇》。”

  “哦?快给我看看。”一听标题,齐政马上振奋道。

  一细看,齐政笑眯了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4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8/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