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作为企业,在商言商固然天经地义,但政府总是避不开的存在。如果跟政府的关系闹僵化了,哪怕县里稍微降低一下办事效率,嘉谷的发展就拖不起了。

  但一味地顺从也不是好事,要是养成了这种习惯,对企业的影响更大。

  所以战略部丁显就提出这个巧妙的解决方案,对政府方面也算有了个比较好的交代了。

  “希望一切顺利吧,这样,养猪场兼有机肥制造厂就可以与县里通往官亭乡的公路同时开建了,也不至于影响后续的运营。”齐政想道。

  ……

第63章 身娇肉贵的“二师兄”

  县里非常积极地运作表叔陈元带回去的设想,虽然还没有得到具体批复,但是可以肯定,这个以收费公路抵押贷款修路的想法很有搞头。

  齐政也就放下心来。此时,建设养猪场的厂家也应邀前来,为嘉谷的养猪场做整体规划。

  猪场整体规划对于猪场建设,特别是对于后期的管理运营,起到一个相当关键的作用。

  在规划设计一个新的大型养猪场的初期,就需要考虑建设规划的方方面面。

  这不是像当初村里建设鸡鸭养殖场那样,召集一帮村民抄起家伙就干。

  现代的大型养猪场,前期投入巨大,必须经过专业的建设厂家进行规划设计。

  厂家带队前来的是周延亮,他跟着齐政、乡书记赵树根在官亭乡规划的养猪场场址进行考察。

  周延亮指着眼前的地域侃侃而谈:“养猪场场址选择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猪场的卫生防疫、猪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养猪的成败和效益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

  “这边地形整齐、开阔,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

  “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规模猪场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较远的地方。这边有林带作为屏障,周围人烟稀少,这点也没有问题。再加上你们配套有机肥制造厂,猪粪便可以得到充分的消纳。”

  “交通条件差了点。无论是进出饲料,还是运出商品猪和肥料,交通不便都会给生产带来巨大困难。不过,这点只要舍得投入,改善起来也不难。”

  “再就是水源和电源。大规模猪场必须有一个质好、量多而无污染的可靠水源,一般一个五万头猪场日用水量在一千吨左右。而且有成套的机电设备,包括供水、保温、通风、饲料加工、清洁、消毒、冲洗等设备,加上职工生活用电,如果当地电网不能稳定供电,大型猪场应自备相应的发电机组。”

  “这样看来,这边的水源是靠地下水了,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吧,那就没问题。那么供电呢,哦,政府保证供电是吧,那就行,不过最好还是自备一组小型发电机组,以防万一。”

  “嗯,最后面积也够大,扩建起来也不难。”

  周延亮不时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并向齐政咨询相关的信息,最后综合起来,就有了养猪场的大致规划。

  “齐总,按照你们的要求,就是要建设一座存栏五万头的现代化养猪场。要求能实现从配种、怀孕、分娩、哺乳到育成、育肥、销售的流水线生产,并且在排污和环保方面严格要求,结合有机肥制造厂实行‘零排放’的目标。对吧!”

  齐政点点头。

  周延亮接着说:“这都没问题,我们公司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但是齐总,我必须提醒您,这么高标准的养猪场,投入可不小的。”

  齐政斩钉截铁道:“投入不是问题,我的要求是养猪场至少十年内不会落后,并且有相应的改进冗余。对了,你们的五万头规模的养猪场自动化能做到什么程度,需要多少名工人?”

  周延亮一愣,想了想回答道:“如果单单是养猪场的话,大概需要四十名员工。”

  随后他看到齐政撇撇嘴,不由得解释道:“这已经是国内的先进水平了,还能比我们强的厂家,在国内你也找不到了。”

  齐政估摸着国内的水平,知道他没说假话,虽然跟国外相比有明显差距,但是也只能选择慢慢改进了。

  “行吧,还有一点,我们的养猪场会以牧草养猪为主,饲料加工和添加设备这一块你们要做好设计。”齐政补充道。

  周延亮再次感到意外,他还是第一次碰到大型养猪场用牧草养猪的。

  齐政见状解释道:“这边的土质非常适合牧草种植,通过种养结合,还能带动周围致富。”

  周延亮恍然。

  理论上,猪常年饲喂青绿饲料,可以收到“以青补精,降本增效”的作用。

  从收益上看,种草养猪也可以省下更多的精饲料,降低生产成本的幅度更大。

  事实上,少有人用牧草养猪,不过是因为国内牧草资源相对短缺,主要用以养牛或羊而已。

  如果周边有这么好的资源条件,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周延亮思考片刻,肯定地答复道:“没问题,相应的设备只需要作一些改动,就能适用。这一点可以放心。”

  齐政颔首,想了想,又对他提出一些要求:“我这还有一些小小的个性化要求你看怎么设计一下……”

  ……

  大规模养猪从来都是一门技术活。

  大规模养猪并不是简单的喂食、长肉、送去屠宰就行了——母猪与肥猪的饲养方式完全不一样;猪成长的每个阶段的喂养也不一样;母猪何时适合配种;如何在一群猪里快速、准确找到生病的那头,避免大规模感染;不同的季节容易感染哪些疾病……这些都需要生物学、兽医学、营养学、管理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

  养猪前期投入大,后续的收入却并不稳定。

  大名鼎鼎的“猪周期”就是因此而来。

  简单来说,就是一轮“肉价高;养殖户一拥而上,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养殖户退场,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周而复始的循环轨迹。

  如果再碰上“千年一遇”的灾害譬如非洲猪瘟,那乐子就大了。

  后世那场疫病来得突然,迅速爆发,席卷全国,所有养猪场场主都束手无策,只能采取隔离、封闭的手段。

  养殖场员工的内裤甚至都要统一采购,一应生活起居全部在猪场里进行,“员工连钱都不能带进去,因为纸币上可能带有猪瘟病毒。”

  在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的年代,真的是连买猪肉都要分期付款——想要证明你是有钱人,也不用挂什么金链子了,在脖子上挂一条五花肉,你比谁都土豪。

  很多人总结,养猪行业的基本规律是,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所以第一年必须把后两年的钱挣回来。

  “二师兄们”如此身娇肉贵,由不得养殖户们不小心翼翼。

  即使如此,面临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

  养猪场大多在偏僻的农村或郊区,且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场都已经全封闭式管理,这意味着,员工需要长时间待在充满异味的封闭环境里,重复喂食、清理粪便、检查疫病等工作。

  想想那销~魂的味道,难怪年轻人宁愿去富士康打工,也不会来养猪了。

  没有人愿意来做,那就只能上机器设备。随着设备的普及,各养猪场的员工数量已经开始缩减。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吃猪肉的群体。每年全世界出栏的猪,有一半都进了中国人的肚子,但中国的养猪效率远低于欧洲与美国。

  在这方面效率最高的国家是丹麦。

  而其中最奇葩的养猪场就是丹麦皇冠养猪场:喂猪的饲料人可以吃,猪每天喝的是矿泉水,不止给猪听音乐和洗澡,还设立专门法律……

  简直是人不如猪系列……

  但每一条让你觉得匪夷所思的规定,都是人家成功的关键。

  所有猪农都有学位,不但要学习专业养猪知识,还要学管理和哲学;

  高度的机械化和智能化,让大部分繁重的体力活被机器取代;

  饲料更是精品中的极品,由小麦、大麦和矿物质混合而成,口感甜而细软,连人都能直接食用;

  一生喝矿泉水长大,没有污染,远离疾病;

  每只猪都是运动家,运动累了、脏了,还有洗澡的自动化设备给猪清洗……

  仔细想想,除了被杀的命运,在丹麦皇冠当个二师兄其实也是蛮幸福的!

  但其实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丹麦的养猪场能够做到高效率,并不是仅依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得有一整套配套的管理方式。

  最难管理的永远不是猪,而是人。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养猪场的人。

  随着中国养猪业乃至整个养殖业的技术升级浪潮的到来,不少科技巨头迫不及待地踏进养猪业。一夜之间,感觉大家都不务正业了。

  将AI技术融入养猪,猪脸识别,物联网改造……

  你很难说这是不是杀鸡用牛刀,毕竟,很多时候,只是解决一个身份识别的问题,用计算机视觉的方式,采集数据、训练模型,技术很复杂,成本太高了。

  方向和逻辑是对的,但成本和性价比是不是值得,就各有各的考虑了。

  齐政并不指望现在能达到后世的技术水平——现在他自己用的手机都还是诺基亚“砸核桃机”,苹果的时代都还遥遥相望,还要啥自行车?

  他只是希望能通过灵阵的配合,提高养猪的效率,提升管理水平,进而在“猪周期”中屹立不倒。

  目前他还不懂行业,不着急,慢慢来,只要愿意继续深耕行业,这些问题都会逐步解决。

  可以说,一切都才刚刚开始,齐政也是在摸索中前进。

  ……

第64章 大种草和天灾

  所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养猪场刚进入规划建设阶段,牧草种植就已经铺展开来。

  普诚县山地面积近440万亩,其中适合种植牧草的土地面积约有100万亩。而这其中官亭乡又占据了超过一半,约有60万亩。

  山地不适宜种植稻谷,老百姓大多种植一些农副产品如甘薯、青菜等,少量种植果树。

  当然,大部分偏僻的山区及荒区是没有人去开发的。

  老百姓没有种过牧草,第一次肯定对其抱有疑虑。这种时候,就体现了乡书记赵树根和乡长桂明在官亭乡的威望。

  在他们的亲自指导下,官亭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最快的速度创建起来,随后就对规划种植的近10万亩山地进行种植前的耙地等准备工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独立的、互助性的经济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助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统”的功能上。

  通过对社员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销售、统一管理,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风险的同时增加了入社农户的效益,改变了农户以往信息不畅、单打独斗的局面,提高了农户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具体到牧草种植,由嘉谷负责统一提供菊苣、串叶松香草、俄罗斯饲料菜、苦荬菜等阔叶牧草品种的种子和育苗,并提供技术指导,统一为合作社配送肥料等农资,并提供鸡苗进行种养结合和生物防治,最后制定统一的牧草质量标准,统一回收所有牧草。

  也就是说,合作社的农户们只需要精心伺候好地里的牧草,一心一意搞生产就好。

  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所有疑难问题,都有嘉谷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接并提供解决方案。

  对于农户来说,虽然整个生产链条绑定在嘉谷的身上,风险主要体现在嘉谷的经营状况上。但只要嘉谷发展得好,他们承担的风险自然很低。

  而对于嘉谷来说,虽然承担了大部分风险,投资巨大。

  但这样能一举掌控整条产业链,实现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全方位投资和服务开发,增强产业链间的配合,实现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目标。

  这是合作双赢的关系,也是嘉谷实现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之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