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就在这时,又有人找上门来了。

  来者正是齐政,嘉谷此番为进军大豆行业,专门组建了一个较为庞大的收购团队。一声令下后四处出击,齐政就负责与北农豆业进行接触。

  齐政被迎入办公室,就看到一脸疲惫的李光富。

  出乎意料的是,李光富并没有等齐政先开口,而是直接道“年轻人,我不想和你多说,北农豆业还能支撑,即使支撑不下去了,也不会转手给资本掮客的……”

  这段时间以来,想要趁火打劫的不仅仅是外资集团,国内一些资本掮客也仿佛看到了机会,眼看着大豆压榨商逐渐被逼上了绝境,纷纷意图通过投资控股大豆压榨厂,然后再转手高价卖给有垄断野心的丰益国际等外企。

  在他看来,这些国内的资本掮客比外资集团更为可恨,不帮自家人就算了,还想通过危机上下其手,牟取利益,简直是国耻。

  齐政一挑眉,知道李光富是误会了,也就不紧不慢地说道“李总,我们可不是什么资本掮客,嘉谷本身就是做实业的。”

  李光富看着他,没有言语。

  齐政微笑“其实你可以了解一下,我们嘉谷在岷省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不说其他,在农业领域,我们既有大型养猪场,也有大型牧场,而且从水稻种植到大米加工销售,我们都涉足其中。”

  “我们有意大豆加工业,既是为了实现粮油产业横向规模化的统一,也是为了发挥养殖业的上下游协同效应,与公司目前的产业达到良性互补。”

  嘉谷为什么要执着于进军大豆行业?

  粮油不分家是其中一点,实现养殖业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也是关键。

  大豆加工的主要产品是什么?大豆油和豆粕。

  前者是国内油脂消费的主力,后者则是重要的饲料。

  无论是养猪还是养牛,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都是制作牲畜饲料的主要原料。

  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猪对营养的需求;而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的豆粕又能够提高出奶量……

  国内的人均肉类年消费量一直在持续增长,更可怕的是,这种增长消费趋势一直没有放缓的趋势。因此嘉谷的养殖业规模也必将随之扩大。

  听到齐政的这番话后,李光富的脸色才缓和下来。

  只有同是做实业的,才能了解到做实业的不易。说白了,即使要出售家业,他也不容许将家业交到金融掮客手里糟蹋。

  齐政话锋一转,说道“其实我们公司早就跟李总打过交道,当时你还是在赴美采购团,我们嘉谷旗下的基金负责人曾跟你有过一面之缘。”

  李光富闻言惊愕道“‘刺客’基金是你们嘉谷的?”

  说起“刺客”对冲基金,李光富绝对是印象深刻。

  当初在美国时,对冲基金的姜平找他聊过,并明言当时的大豆价格虚高,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数据大概率是错误的,未来大豆价格暴跌的风险相当大。可惜当时的他以及采购团的成员们都不以为然。

  事后他再想起姜平的告诫,简直是后悔到肠子都青了。

  那简直就是字字玑珠啊,所有的结果都被说中了,如果当时能稍微听进去一点,都不至于落到如今的下场。

  齐政缓缓点头,耸耸肩,“姜平是我们嘉谷旗下对冲基金的总经理,也是一名顶尖的华尔街交易员。他当初就是不忍看到同胞被坑,于是主动跟你们分享基金费劲心思得到的内部资料,希望你们能得到警醒,可惜……”

  李光富嘴唇动了一下,说不出话来。

  不独是他,采购团内凡是跟姜平接触过的人,都是悔不当初。

  不过有了这一层交情,李光富的态度倒是彻底变温和了。

  “现在看来,确实是我们太天真了。”李光富苦笑道。

  齐政没有接这话,而是盯着李光富说道“我知道外资集团如今正在国内狩猎,我也知道有不少厂商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了。我们嘉谷虽然实力有限,谈不上拯救国内的大豆压榨业,但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内最有实力的一批大豆压榨厂,被他们低成本拿下,然后占领国内的油脂市场。”

  “所以,作为第一选择,我希望能与李总你顺利展开合作,并作为一个搅局者,一方面为大豆行业的民族资本保留几分元气,另一方面也要让外资大出一把血……”

  李光富惊诧于嘉谷的雄心“你的想法是不错,但是你知道和你竞争的外资集团,资金是有多雄厚吗?”

  齐政当然知道。

  这些跨国粮商与全球金融体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拥有众多资金雄厚的投资者,包括大公司、机构投资者、退休基金、信托、银行等。

  看看四大粮商背后的国际债权人有美国的美洲银行、花旗集团、集团;法国的巴黎银行、里昂银行、法兴银行;德国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以及瑞士信贷集团、英国汇丰银行……

  无不是鼎鼎有名的金融界大鳄。

  正是有了这些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跨国集团才能更有力地渗入大豆链条中所有环节的业务,并不断在其中呼风唤雨、快速扩张。

  但是,嘉谷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的。

  “我们在美国的对冲基金,在这轮大豆期货价格暴涨暴跌中,也有些许斩获。”齐政谦虚地说道。

  李光富想起对冲基金的本质,马上回过神来。

  以姜平当初可谓高瞻远瞩的见识,肯定不会放过上下其手的机会。

  “你们基金是在什么时候入场的?”李光富纯属好奇地问道。

  齐政微微一笑“在美国农业部公布产量预测之前。”

  李光富瞪大了眼睛,“那是在什么价位离场的呢?”

  “大约在上涨到1000美分的时候吧,不过并没有离场,姜大哥反手又选择了‘做空’期货市场……”齐政轻轻说道。

  李光富眼都直了——就算对期货再不了解,他也知道姜平的这手操作是有多妙至毫巅,而且虽然不知道嘉谷投入的资金有多少,但肯定是赚翻了!

  “能有这样一位擅长在期货市场上参与国际角逐的顶尖人才,真好啊!”一向对期货金融不以为然的李光富毫不掩饰他的羡慕之情。

第150章 搅局者

  事实上,嘉谷还不需要动用美国对冲基金的资本——当初出售美国油田得到的巨资红利至今还没有吃尽。

  但是齐政把对冲基金的战绩透露出来,不单单是为了提升李光富的信心,也是一个隐晦的保证。

  你看,我们对大豆贸易的认识有多么深刻,我们甚至能在金融市场上和国际玩家k,赚到农业金融的钱,这才是真正的高段位棋手。

  要见识有见识,要资本有资本,将压榨厂卖给我们,总不至于将它糟蹋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李光富显然是意会到其中的含义。

  况且,他也认命了。

  要想挺过眼下这一关,必须要引入大笔资本的了。

  要么将公司部分股份转让,引入外部资金;要么将压榨分厂出售,回笼资金自救。

  相对于与外人分享公司股份,可能导致公司的易主,他更倾向于出售分厂以断尾求生。

  其实在外资咄咄逼人之时,他就动摇了,与其硬撑着忍受每天的亏损,不如早点将分厂出手换回资金熬过这一关。

  之所以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一方面是实在舍不得放弃,一旦几个分厂让出去了,这几年的心血就相当于白费了;另一方面,也是外资出价太低了。

  如果没有齐政的搅局,最终李光富等人还是会屈服的,即使是明显低于市值的开价,面对着生存的压力,也不得不忍受着明晃晃的打劫。

  但是齐政介入了。

  虽然嘉谷的报价还是比不上正常市值,但总比外资集团有诚意,凡事就怕货比货,既然都是要出手,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利益上来说,嘉谷都是李光富的第一选择。

  第一轮接触结束,两人还一起吃了一顿晚餐。

  席间,两人互相交流做实业的心得,倒也相谈甚欢。

  只不过,齐政和李光富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用在聊天上,除了一开始简单的意向确认之外,没有再提到兼并分厂事宜。

  具体谈判条件自然会有下面的人负责,作为公司领导,齐政只需要与李光富达成基本意向即可,反而是在跟他就国内油脂加工经营上的聊天,受益匪浅。

  虽然李光富身上的不足和缺陷在民营企业家中有一定代表性,比如对金融期货的忽视和浅薄认识,但他们十多年的符合国情的做实业经验,还是值得齐政学习的。

  经过几轮谈判,嘉谷将北农豆业在长江以南的三大大豆压榨分厂收入囊中,一举掌握了150万吨的大豆年压榨量规模,强势跻身国内大豆压榨行业前列。

  李光富虽然舍弃了近几年的心血,但也获得了救命的资金。更加重要的是,作为国内大豆压榨行业的风向标,他的选择,直接影响了众多大豆商的选择。

  嘉谷收购团队趁机四面出击,或参股,或控股,或收购,向陷入困境的各大压榨厂提出报价——均高于外资报价。

  虽然嘉谷的主要目标是兼并而不是参股,但是不妨碍他给想要出让部分股份的厂家报价,以恶心一把外资集团。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即使外资集团想进入国内大豆压榨行业,也要让他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一时间,原本心思浮动的大豆压榨业,稳住了心神,坐看嘉谷搅局,顺便看看外资集团的热闹。

  ……

  外资集团一时确实是猝不及防。

  想谋取大豆业最高额的利润,就要上下通吃,不放过产供销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

  这些大型跨国公司渗入新市场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挤占当地的大豆加工市场。掌握了加工环节,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锁定进货来自他们自身。

  中国是大豆消费的最大市场,自然对其窥探已久。

  他们跨国集团与国家联手,制造了一场“大豆危机”,就是为了击垮中方本土加工势力。

  果不其然,被他们引诱掉进坑里的中方大豆压榨企业,遭遇了严重困境,几乎要全军覆没。

  为了能捡到更多便宜,他们一边步步紧逼,压迫中方采购商使得其无法喘过气来;一边旁观危机的发酵,草拟收购清单,一直等到中方大豆压榨企业只剩最后一口气,才出手。

  这是段好日子啊!原本需要3000万美元的压榨厂,如今可能只要1000万就能打包买走,以前让他们垂涎的中方市场彻底敞开了大门!

  虽然中方的压榨厂商依然梗着脖子不肯认输,但他们毫不担心,现在的局势就像是多米诺骨牌,只要倒下了一家,后面的就陆续有来了,但没想到……突然蹦出了一个搅局者。

  几家跨国集团代表再次聚首,商讨如何面对中方如今的局势。

  跨国集团的能量是巨大的,从嘉谷跳出来到现在,短时间内就基本摸清了嘉谷的底细,很明显的,在美的“刺客”对冲基金就最先进入了他们的眼帘。

  邦吉的代表就看着“刺客”对冲基金的资料,轻笑着说道“还别说,这个对冲基金的这一作,还挺惊艳的,你看它在这次的大豆危机中,至少获得了2亿美元的收益,相当厉害了。”

  嘉吉代表面无表情“再厉害也是个小虾米,虽然这个小虾米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

  “那又怎样?我知道这个嘉谷有点实力,但面对我们的联合,简直是不自量力,最可恨的地方不过在于其哄抬了收购价而已。”

  ADM代表最是烦躁,事先看好的目标就这样直接被嘉谷截胡了,要说最恨嘉谷的,非他莫属了。反正他是记住了嘉谷这家公司,在中国不好说,但在美国的“刺客”基金,找到机会肯定要坑他一把。

  原本能趁着中方大豆加工业全行业虚弱的时机,低成本扩张,现在好了,有了竞争者,少不得要加大投入了。

  嘉吉代表保持面无表情“搅局者而已,其实我看这嘉谷的实力终究有限,只要我们稳得住,拖上一段时间,看不到希望的企业还不是排队投降吗?”

  邦吉的代表摇摇头,他看完嘉谷的资料,反而对嘉谷引起了很大兴趣“你们不觉得这家公司很有投资价值吗?要资产有资产,要产品有产品……打打杀杀多不好啊,要是能把这家公司拿下来,一切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

第151章 合作难道不香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