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丹仙_分节阅读_第122节
小说作者:八宝饭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3-07-02 21:56:44

  吴升无语道:“都说了,我听说的,谁知道?”

  黄莲很感好奇,追问道:“伍兄听谁说的?”

  吴升有气无力道:“忘了,想不起来。”

  黄莲着急:“怎么能想不起来呢?伍兄仔细想想,传言之人必为殿中之人,不是王上亲信,便是这位将军的熟识,否则怎么可能知其根底?”

  吴升摆了摆手:“算了,夏虫不可语冰,完全盖不到重点……今日来后山,是三高师让你来的?”

  黄莲不悦:“多日不见,我自己想来见伍兄,不行么?”

  吴升道:“行,当然行,好了,我带你过去看看吧。”

  黄莲讪笑:“那行,顺便拜望一下。”

  来到主屋门前,里面立刻又想起喝骂声:“王八蛋!狗贼!想饿死老夫?这事儿让桑田无知道了,非扒了你们的皮!”

  吴升向黄莲解释:“刚缓过劲来,怕他肠胃不适,只能先用粥顶着,看情况慢慢再加,否则会出问题。”

  黄莲点头:“二师祖中气很足,这骂声一听就是恢复得不错。吴兄辛苦了。”

  吴升道:“无所谓辛苦,我在琢磨给他调点药煎了喝,这位前辈肝火太旺,总这么爆脾气,伤肝伤脾。”

  黄莲道:“也好,我这就禀告老师,若伍兄真能治好二师祖,什么药都好说。”

  吴升道:“总之一起努力吧。”

  黄莲走后,吴升写了个药方子,送到老头眼前:“前辈过目,这方子如何?若没什么问题,晚辈明日就照此抓药!前辈放心,晚辈在家乡行医多年,丹道和医道都是有些名气的,绝不会开错了药。”

  当晚,景悦核准了吴升的药方,并且照方送来药材。吴升煎了浓浓一碗端进屋子:“前辈,该吃药了。”

  老头拼命反抗,奈何毫无希望,终于还是被吴升捏住鼻子灌了下去。

  这药的确是好药,能降肝火,能清神宁气,任谁检查药方都说不出什么。唯一的问题,就是吴升将炼丹的投料之法加入其中,他不是一锅煎的,而是按照某种顺序添加。这么一按顺序添加煎熬,药就太苦了,苦得老头欲仙欲死。

  折腾半宿,老头缓过劲来,有气无力道:“没见过你这样的侍丹,这是侍丹?是谁让你来的?”

  吴升道:“之前那么多侍丹之人,不都是受了你老人家的谩骂羞辱才告辞的吗?既然他们毕恭毕敬、唯唯诺诺没有用,那我当然要换个法子了,您老说对不对?派我来的还能有谁,当然是三高师了。他告诉我,一定要照顾好前辈,放心,晚辈一切都是按医理来的,前辈伤病倒在其次,关键是肝火太盛,这个病不好治啊。”

  老头眼中满是怒火:“你待如何?”

  吴升道:“我要一个尊重。”

  “什么意思?”

  “很简单,相互尊重,你尊重我,我才能尊重你,平时好好说话,嘴里不吐脏字,有事说事,大家相安无事。如果前辈不尊重晚辈,晚辈就只能让前辈吃药,就这么简单。”

第八十五章 前倨而后恭

  相互尊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慢慢磨合,尤其是对两个陌生的人,哪怕在吴升的努力下,也过了将近半个月才完成了相互尊重的第一步:东篱子不轻易张嘴就骂人了。

  为此,吴升付出了不少努力,为东篱子煎了三次药,陪着老头一起饿了两回肚子。

  东篱子终于能下榻走路了,以他炼神境巅峰的修为,又不是什么大症状,这么长的恢复时间还是慢了些,吴升鄙夷之。

  在他能自行出屋之前,吴升特地去拜见了一次三高师景悦,只为请辞。他表示,给东篱子侍丹的确是件很困难的事,忍受谩骂和羞辱也就罢了,关键那老头还总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比如说宗门要他死,说吴升给他吃的药是毒药。

  他向景悦诉苦:“晚辈知道东篱子前辈心智有些迷失,但总这么说下去不是办法,久而久之,流言四起,假的也成了真的。晚辈一人也无妨,就担心连累了丹论宗的名声,连累了景师,晚辈毕竟是景师安排的侍丹。”

  景悦再次安抚:“宗门自有宗门的规矩,后山之事,很少有人敢在宗门嚼舌根,况且我那师叔是何情形,我们都清楚,断不会迁怒于你,放心就是。你这些日子以来的确辛苦,更遭了不少委屈,我都看在眼里,还有什么难处,尽可一并道来。”

  末了,先行一步告状的吴升不仅将老头的申诉机会给打没了,而且收获一金打赏。有黄莲和彭元寿不时探望,他平日里的表现自然错不了,都看在景悦的眼里。

  吴升提前打好了埋伏,等了几天,能够下地走路的东篱子却没有跑去前山告状,他这是认命了?还是有什么诡计?

  于是吴升悄悄跟了他几天,发现东篱子的活动轨迹如下:

  辰时在松林中散步,顺道捡拾松果,通常捡上一堆后,就一边走一边漫无目的的打树枝、打鸟、打鼠兔。

  巳时前往书房,回顾和修改以前写的过往历程和心得,然后再续上几段新的文字——目前已经写到了十年前。

  午时用饭,吃完吴升准备的饭食后,回主屋休憩打坐。

  申时进入丹房,点燃柴火,就着满屋子的瓶瓶罐罐折腾,可惜瓶瓶罐罐里都是各色泥土灰沙,没有任何灵材,东篱子气海又被封住,不可能炼出什么东西来。

  每逢这个时候,吴升就来到门前观看,等他折腾完后,进屋查看他烧出来的灰土块。

  酉时,东篱子或许会去后山的小孤峰登顶,攀爬危岩峭壁,于绝顶处俯瞰落日余晖下的万山红遍,一坐就坐到天黑。

  然后,他会借着月色下山,回到园中,看一看厨灶中有没有吃食,有就吃,没有就回屋睡觉。

  他已经慢慢学会了尊重人,不理睬吴升,总之不说话,见了面就当没见着。两个人之间从势若仇寇而到形同陌路,好似活在同一个地点的不同两个世界,有交叉,却没有交集。

  有两次他从后山下来晚了,吴升没有留饭,老头也没如往常一样回去睡觉,自己去洗米煮饭。他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证明,他不需要任何人侍奉。

  冷战了一个月后,吴升开始进入东篱子的丹房,将那些瓶瓶罐罐收拾一番摆好,取出灵材炼丹。

  配料、投料、控火,一个时辰后开炉,一股清香在丹房中散逸开来,炉中躺着三枚温热的生骨丹。

  东篱子倚在门前,默默的注视着吴升炼丹,一句话也不说,丹成之时悄然离开。

  吴升也不理他,用刚削成的小竹管将生骨丹收好,封住,刻上丹名,取了片竹简写明用法,放置在清理出来的丹架上。

  次日,吴升又开一炉,东篱子依旧斜靠在门前默默观看,看罢离去。吴升将这瓶乌参丸同样留在了架子上。

  接着是大黄丹、静宁丹、凝香露、风湿丹、驱虫丹,乃至化疗丹、护脉丹,九瓶灵丹都整齐码放在架子上,丹房终于有了一些丹房的气象。

  这天,东篱子进了丹房,站在丹架前一瓶一瓶看了过去,时而打开丹瓶嗅一嗅丹香、望一望丹色,时而取过竹简琢磨上面的说明文字。

  在丹架前伫立良久,银白的胡须颤抖不停,忽然转身,飞快挑选着旁边盛放着的不同泥土,将其送入陶罐之中,生火炼制。一番操作极为流畅,举手投足尽显大家风范,或许只有在这一刻,他才偶然展露出自己身为丹论宗二师祖的峥嵘。

  但开炉之时,炼成的依旧是土块。东篱子望着这焦黑的泥土,忍不住将陶罐砸得粉碎。

  晚间,东篱子下山回来,脸上满是伤痕,这种情况之前也发生过,是上下小孤峰绝顶时不慎摔伤的。他也不吃饭,回到屋中闷头便睡。

  吴升进门,在床塌边放下一瓶灵丹,一碗米粥、一盘腌肉。

  东篱子从被褥中伸手,将丹瓶取过来,见其上刻着“生骨丹”三个字,一骨碌爬了起来,倒出灵丹在伤口上涂抹。

  涂抹完毕后,将丹瓶抛出房门,叫道:“休想诳我!”

  次日,东篱子来到水缸边,对着里面的自己打量良久,又来到丹房前,他想再重新看一遍生骨丹的文字,再嗅一嗅丹香。

  丹瓶就在丹架上,正要伸手去取生骨丹时,发现旁边又多了个丹瓶,却没有名字,也没有说明。

  好奇之下,东篱子将这丹瓶取过来,拔开塞子倒出丹丸,一枚泛着紫光的灵丹躺在手心上。

  东篱子目视这枚灵丹,嘴唇哆嗦片刻,猛然将其远远抛出门外,冲出丹房,对着远处的吴升大叫道:“你到底是谁?”

  吴升走了过来,将灵丹拾起,吹去其灰,躬身道:“几年前,晚辈曾经见过这种灵丹,名壮阳丹,此丹乃中品一等灵丹,功效卓著,据说风靡齐国。当时晚辈羡慕不已,一直在想,何时才能向炼丹之人求教,未曾想,原来却是前辈。失敬!”

  东篱子冷冷看着吴升:“势利小人,前倨而后恭!”

  吴升笑了:“身为丹师,自是以丹术为立身之基、修行之道,面对一个只会辱骂他人、自暴自弃的丹师,我自有倨傲的资本;若是换一个能炼制壮阳丹这等奇丹的天才,让我恭敬侍奉,又有何不可?前倨而后恭,理所当然也!”

  东篱子冷笑两声,质问:“这壮阳丹,你是从哪里偷来的?”

  吴升道:“前辈这几日不是一直以泥土炼丹么?晚辈看过之后,便学了。”

  东篱子大叫:“放屁!”

  吴升笑答:“若是不信,前辈可再试一次。”

第八十六章 玄鸟丹

  东篱子喋喋不休的骂着“放屁”,人却在往丹房走,吴升任由他满口粗言,也不生气,跟在他后面。

  进了丹房,东篱子再次确认:“你说你看了我以泥土炼丹,故此学会的?”

  吴升点头:“不错。”

  东篱子恶狠狠道:“放屁!怎么可能?你敢耍老夫,老夫就……就……就……”就了半天也没就出个所以然来。他也知道,吴升对他丹论宗二师祖的身份并无半分敬畏,遇到这种人,他还真是半点脾气也没有——拿吴升没有任何办法。

  吴升却自己送上台阶:“若是晚辈做不到,就答应前辈一个要求,就算完不成,也拼死去做。”

  东篱子沉默片刻,缓缓点头:“你说的!”

  吴升斩钉截铁:“我说的!”

  东篱子想了想道:“若你做到了,想要什么?”

  吴升挠了挠头,道:“只求前辈一件事,前辈上文写到,十年前与晋国大丹师阳皋比试丹术,双方开了丹炉,究竟如何,谁胜谁负,晚辈盼了好几天,前辈却始终不曾动笔。这……真是急煞人也。若晚辈侥幸得胜,请前辈赶紧写出来,否则晚辈当真食不知味了。”

  东篱子怔了怔,也不答话,脸色木然,开始从各色陶罐中选材配比。他配比的是泥土,在吴升眼中,却逐一对应出了灵沙。

  东篱子搜集来的泥土,按照不同色泽、不同粗细、不同类别进行分装,实质上就是他心中不同种类的灵材。

  吴升前几日见他模拟炼制过多次,对其进行反向解析,先用泥沙颜色来与观谱表的灵沙色泽对比,发现完全对不上路,于是换做以颜色的五行属性来比对,一下子就对照了出来。

  试验过几次后,根据观谱表各种色泽对应的灵材,逐一找出合用的灵材,再照搬东篱子的投料顺序,试验多次控火手法,只开了五炉就大功告成,炼制出了壮阳丹,让自己学会的丹方增加到了第十一种。

  眼见着又将增加第十二种。

  配比灵材时,吴升再次涌起对东篱子的钦佩之情,因为这老头竟然从五行角度来分析灵材属性,将一件件具像化的灵材、一株株迥然而异的灵药灵草归入不同的种类,境界和层次陡然拔高了不知几个档次。

  换言之,老头和吴升一样,眼中看到的不再是单独的灵材,吴升眼中的是不同色泽的灵沙,老头眼中的则是不同属性的五行灵性。

  当然,老头具体怎么区分,吴升尚不得而知,但透过灵材本身,去看灵材的灵性,最终的效果和吴升殊途同归。于吴升而言,观摩起来更容易,也更好记,不再被灵材的“外象”所迷惑,直接省去了解析灵材成分的工夫。

  一边观摩,一边记住配方,然后记下投料顺序,再去记录控火手法。关于控火手法,反而只需要记个大概,有个方向就行,因为每个人打出的真火都不尽相同,炼丹时无法做到完全照搬,完全照搬反而是照猫画虎。

  更何况老头现在无法使用真火,用的是柴火。

  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半个时辰,吴升看得出来,老头并没有刻意隐瞒、含糊、欺骗,而是尽可能的还原,能还原多少就还原多少,动作还慢了三分,似乎也在盼望着吴升获得成功。

  炼制完成后,东篱子起身,将位置腾出来,自己退到一旁,示意吴升开始。

  吴升闭目思索片刻后,道:“我需要出去寻些灵材。”

  东篱子问:“需要什么?”

  吴升比对着观谱表,道:“离蓝花、香芸豆和鸟羽,什么鸟都行——当然是妖禽,什么妖禽都行。”

  东篱子双眉一挑,眼中露出一丝诧异,也分不清是赞许还是怀疑,默然片刻道:“在这里等着。”

  吴升任他出门,自己先从扳指中取出其他六种灵材,然后将这六种灵材配比完成。

  又过了片刻,东篱子回来了,带回来一个粗陋的木匣,匣子外层刚用清水洗了一道,木纹中还透着湿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1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丹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