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帝养成系统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枭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13 KB   上传时间:2013-10-30 13:18:36

  静娴蹲□了看了看,却没回答绿柳的问题,而是径直从怀里掏了件东西“哐当”一声扔进了木箱。

  绿柳被这响声吓了一跳,细目看去,发现竟是一手掌大小的青铜剑!虽然看着时候已久,但依然青光闪闪,透着刺人的杀气,任谁也能看出不是玩物。绿柳这下便更是惊诧,几乎是有些恐慌的看向了静娴,结巴的问道:“您,您哪儿来的剑?”

  静娴几乎有些无赖的用下巴指了指木箱:“喏,家里带来的。”

  “家里哪里带来了这东西!”绿柳惊呼一声,像是怕被人发现般把剑从箱子里拿出,掩在怀里,紧张的注视着静娴:“您这是想做什么?”

  静娴安抚的笑了笑,拍了拍绿柳的肩:“没事,只是要将它送给念琦,宫里没这东西的来历,不大好说,没想得春梅还带了些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倒是省了些麻烦。”

  绿柳瞪大了眼睛:“您叫和贵人来就是为了这个?可您为什么要送它剑?况且这剑奴婢为何从没见过?”

  “我自有道理的。”静娴正了面色,站了身,没有更多解释:“你将箱子里东西都拿出来,做个刚翻出来的样子,再把这剑也混进去便是。”

  见静娴用了命令的口吻,虽然还是满心的不安疑惑,但绿柳也依然听话的立即便闭嘴开始了动作,将箱子里一些细碎杂乱的东西都随意的摆在了榻上,因为这剑的青光的太过显眼,绿柳还出去找了挑粗布来小心的将剑锋缠上,再放在些玉石一类的杂物里,果然瞬间便泯然与众,毫不起眼。

  静娴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便安静的在一旁坐了下来,绿柳见此也不再说话,两人等了小半时辰,门口便果然传来了宫人的禀报:“和贵人求见。”

  因为前些日子要要故意传些赵尚衍的动静让念琦知道,因此静娴最近倒也常常念琦请念琦过来,念琦对此也已习惯,进门后便恭谨的见了礼,瞧了一眼摊在床上的东西,果然笑着开口问道:“娘娘这是在做什么?”

  静娴不语的摇了摇了头,拉着念琦的手行到了榻上一同坐下,面上带着回忆和怅然:“你怎的还与我这般客气?今日我翻了些从前东西,这才恍然发觉你我相识竟也十余年了,便是今日不同往日,可念琦,以往的事难道你当真一点不记得了?”

  念琦瞬间也有些怅然,愣了愣才似乎也有些沧桑的苦笑着:“竟已这么久了,当日你与我吵嘴的情景,我恍惚间似乎还记得,才刚过了不久一般。”

  静娴低头:“是啊,那时你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女,也不像此时……”

  “这时也好得很啊,伴驾天子,锦衣玉食,不知羡煞了多少宫外女子呢。”念琦悠悠笑着,似是自嘲。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咱们过得如何,也只有自个知道。”静娴叹息一声,又带着关心看向了念琦:“虽不说,可你我都清楚你此时境遇实在是算不得好,圣上那性子……只要你还是贺家的人,怕是绝不会真心待你。”

  念琦面无表情:“我自然清楚,此时也只是指望着有他几分垂怜,能在宫里过的好些,”

  “这又能持续几日呢,若是……”

  看着静娴眼里的关心,念琦忽的笑了笑,似是安抚:“不会一直如此的!”

  静娴仔细看着念琦说这话的样子,虽像是安慰,神态里却透着些坚定与把握,应不止是随便一说。

  虽然没有完全肯定,但见此静娴还是略微放下了些心,这么看来念琦心里还是知道他父亲正在谋划的事,既然如此念琦最近的规矩隐忍便应只是在忍耐等待,而不是当被真磨去了所有的棱角,只求安然度日。

  见此静娴也转了话题,开始有意无意的满面怀念说起了床上的东西,这古书是生辰时父亲特意送的,已隔了好几年,镇纸虽不起眼,却是拜师礼时夫子给的见面礼,这翡翠……

  念琦带着些笑容听着,有时配合的答应一声,问几句,直到偶然发现了一角的鱼肠剑,才眸光一亮,似乎起了些兴趣:“这个呢?”

  静娴看了一眼,不甚在意:“哦,是把剑,在家里库房里偶然看见的,当时是清桦拿着,进宫时转送了我,说留个念想。”

  在国公府时,念琦就是肆意张扬的性子,不喜四书女戒,偏偏喜欢舞刀弄枪,幼时甚至还缠着长兄学过些肤浅的拳脚,不过大了后便在母亲的教训下不得不放弃了这些,但对刀剑一类心里却总还是有些喜爱。因为念琦这时听了静娴的话后,点点头便又拆开了包裹着剑身的白布条,看清楚的一瞬间也是满面赞赏:“好剑!”

  “果然是将门之女,能看出好坏。”静娴笑着:“你若喜欢便拿去吧,你也知道,我们家里几代都是文人,从来不碰这些。”

  念琦不置可否的笑笑,似要推辞,静娴却又接着说道:“说起来,这似是圣太祖赏给我齐家先祖的剑,里面也有段故事。”

  “哦?是什么?”念琦果然起了些兴趣,抬头问道。

  “是圣太祖攻入盛京时,前朝皇族大多以身殉国,独有位公主求见太祖,说要自荐枕席,太祖见她一弱女子便未曾防备,加上这剑不过手掌大小,贴身藏着搜身都未发觉,刚说几句话那前朝公主便以此剑行刺,说要为枉死的皇族复仇,不过太祖武艺不凡自是未曾得逞,公主死后,太祖见这剑不错,断了可惜,便顺手赐给了一旁的太祖父,这才到了我们齐家。”

  静娴慢悠悠的说罢,接着又感叹般说了一句:“虽说这话不能说,可那位公主也真真算一巾帼了,未报亲仇竟连天子都敢行刺,还真是有胆识。”

  “是啊。”念琦勉强的笑着,似乎有些愣神的对静娴答应了一声,随着静娴的故事,念琦手里握着剑柄的手确是越来越紧,几乎攥的骨节发白,刚刚想说的推辞之语也早已不知不觉中忘了个干净。

  这时的静娴则是慢慢端起了茶盏,一面默默打量着念琦的神情。高仿鱼肠剑的来源是系统,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公主的故事,不过,虽然故事是假的,但确实起到了静娴希望的作用,这剑,这故事,都让在念琦心里生起了或许以往从未想过的念头。

  而对人来说,有些念头,一旦起了,就很难消的掉。

  ☆、71

  合德行宫当初建造时,耗资甚广,该有的东西自然都一样不缺,宫门共有两道,一道建在进谷山口,有外围禁卫看守,只有手持进出令牌之人才会放行,闲杂人等不得出入,在这道门内其实也正是行宫轮值的禁卫们居住之所。

  第二道内门自然就是真正的宫殿大门,进了第二道门,若是打马而行,长驱直入也不过一刻钟功夫便能径直行到圣驾所在的霄和殿阶前,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而其实除这两道宫门外,在行宫之后,当初还建了一不过几十余亩的瓮城,虽是建在宫后,地方也确实小了些,但背靠隆运山脊,占了地利,在前城墙又异常坚固,备了火器滚油,算是真正的易守难攻,本就是前朝工匠为以防万一有歹人犯驾时好让圣驾后退死守之地。只不过赵尚衍来的仓促,这处以防万一的瓮城并未整理修缮,不知是否还像当初建成时一般牢靠罢了。

  因为贺国公联合的几家们本身就是自建国来就存在的豪门世家,家中子弟在禁卫当值的本就不少,再加上第一道外门的防守到底不像内门一般严密,内外合应之下,外门进入的很是顺利,直到这在夜色中鲜衣怒马的百十余骑冲进第二道威虎门下,才因守将的阻止真正进入了僵持。

  见内门守将不开,贺国公长子贺平倒也并不着急,只是不慌不忙的一面说着有要事求见,让守将禀告圣上来拖延时间,一面慢悠悠的望着他们的来路,在心里估摸着这时候黄宏副将应已带着龙武卫将军令去见了谷外禁卫,等他们相信了副将之言,放了他们贺家的人马进来,再退兵十里之后……想到这,贺平冷冷一笑,哼,一道宫门,又算得什么!

  而直到这时,本应在贺国公府上焦急的等候消息的幕僚清河,才面色匆忙的忽的从行宫偏门进了行宫,惊醒了正在美梦中的皇帝赵尚衍。

  因为起得匆忙,一身里衣的赵尚衍神色里似乎还有些宿醉的茫然,看见清河后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皱眉说道:“怎这时候忽的进了行宫,可是贺府事情有变?”

  还不带清河开口,门口便忽的又有禁卫统领不经求见便推门而进,跪在案前面色郑重:“启禀圣上,宫外贺国公之子贺平率兵求见,看其言行似欲行谋逆之事!”

  “为何不一举擒之?”赵尚衍神情阴沉。

  那禁卫统领面上闪过了一丝难堪:“贺平统兵逾千,若大开宫门恐乱贼会趁乱而入,侵扰圣驾。”

  “逾千?”赵尚衍猛然站起,面上带着不敢置信,确实,行宫比起盛京内真正的皇宫来本就不大,加上赵尚衍又存了故意迷惑贺成季的心思,因此除了在谷外潜伏的人,明面上也不过带了千名禁卫护卫安全,但他却未想到只贺平便带了上千人,几乎能明着犯驾相抗。因此震惊之下几乎有些愤怒,声音高亢:“他哪来的千人?谷外禁卫呢?是干什么的!如何能将这千人放进来!”

  统领低下了头:“属下不知,除中阵的近百名人马是认识的各家子弟与禁卫,其余属下皆从未见过,但观其军威,皆为精兵,不可小视。”

  “岂有此理,天子脚下,竟豢养私兵,能有如此威势,显然是早有准备!早有谋逆之念!”赵尚衍拍着桌案,面色愤懑。

  贺国公竟然养了私兵?在哪养的?自己为何竟丝毫不知?一旁的清河闻言也是一愣,心头隐约间似乎起了些不安,但也不敢露出来,尤其感觉到赵尚衍带着怀疑的目光看向自己后,忙正了面色,跪地说道:“学生也正是欲向您禀报此事,贺国公已收买了黄将军胞弟黄宝,以及黄将军副将,若所料不错,此时黄将军应已被这两人所害,谷外将士们应也因认符不认人,被贺氏所骗,止步谷外了!”

  赵尚衍倒吸口气,慢慢坐了下来,垂目盯着清河:“如此大事,为何此时才报?”

  “贺国公对学生并不全然信任,一直有所防范,这消息学生也是今日才知,这才匆匆来报,是学生无能!”明明就是自己本人谋划的计谋,但清河此时说得毫不心虚,反而满面的正气凛然,还带点未曾做好般的羞愧,看来很是真挚。

  赵尚衍果然未曾怀疑,见此似乎也冷静了下来,略抬抬手,语气带了些抚慰:“罢了,此事怨不得你,此时知道了倒也不迟。”

  说罢又抬头望向还跪在一旁的禁卫统领,语气果断:“立即烟火传信,令京内南北衙卫来此护驾,再派人持朕亲笔到谷外去寻王城,定要诛灭逆贼!”

  只是这威风堂堂的话还未说完,门外便忽的又冲进另一名禁卫,语气仓皇:“启禀圣上,贺平率兵强攻,内门怕是守不住了!”

  统领闻言一惊:“圣上!逆贼势大,两府衙卫又远水不解近渴,还请圣上保重龙体,暂退瓮城,属下定会击退贺氏一众!”

  的确,这时即便在霄和殿里,远远的也已能听见了嘶喊打杀之声,赵尚衍虽是自幼登基,但也算是报经风波磨难,并非一无所知的小儿,但大赵四海升平,他经历的那些也多是前朝政堂上的明争暗斗,或是后宫中的压抑屈辱,便是卫氏之事,也是他与贺国公合谋,主动动手占了先机,所谓卫氏之乱那晚,卫家一族其实就已无反抗之力,只不过是能让赵尚衍更顺理成章灭九族的临死挣扎,而真正类似今日沙场般的险境反而从未遇过。

  因此如今知道贺平带兵已攻入宫门,若快些离他也不过几刻钟的功夫,便能来伤他性命时,是当真有些惊惶了,闻言当即站起:“好,派一半禁卫去,务必将逆贼挡住。”

  那统领起身答应一声,转身而去,见此赵尚衍似乎略微放下了心,吩咐一旁魏九行即刻准备车架,自己也匆忙迈步往殿外行去。清河在后站起,面色却似乎有些迟疑纠结,很是难辨。

  不过片刻功夫,备好了车架的魏九行又行到了赵尚衍面前,弯腰问道:“圣上,后宫娘娘们可要知会一声?”

  “嫔位之上的带上。”赵尚衍边上车边说得毫不迟疑,顿了顿,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语气冷厉:“还有和贵人,也带上!”

  魏九行恭身应了是,看着御驾行往宫后瓮城滚滚而行,自己则匆忙的传了赵尚衍吩咐,让人去叫各宫主位。

  再过一炷香的功夫,接到了消息行到霄和殿的静娴也是满面惊诧,看见魏九行后几步向前:“怎么回事?圣上呢?”

  “圣上已避入瓮城,等得各位娘娘到后也会一同暂往瓮城避让。”魏九行语速极快。

  静娴一愣,慢慢点了点头,心内的震惊却是如滔天巨浪般汹涌着,赵尚衍竟然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不是早有准备,成竹在胸吗?何况系统都……

  想到系统,静娴猛然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这般肯定赵尚衍会胜的缘故只不过是因为系统的判断,而贺氏与赵尚衍双方的准备实力如何自己根本一无所知,可若是自己想错了,若是,若是系统错了呢?

  想到这静娴面色一僵,一面深吸口气安慰着自己系统不会出错,合德之变开始到现在还不到半个时辰,一定还另有变故,另一面却已隐隐的在暗自责怪自己实在太过依赖系统之言,一旦有了变故简直是毫无准备,无计可施!想到这静娴抿了抿嘴,已在心里决定若今夜有幸无事,自己便该想法子渐渐减少对系统的倚靠,不能离了外物便真的一无所能。

  静下心,静娴抬起头看向魏九行,开口问道:“宫外反贼可是贺氏一党?圣上在谷外留的三千禁卫呢?怎会让贺氏逼入行宫?”

  魏九行闻言面上也有些茫然,似是不知该如何回答,愣愣的看向了一旁清河,静娴顺着他的目光瞧见了站在不远处,书生装扮的清河也是一愣,皱眉问道:“这是何人?”

  自静娴来了,便因为要避嫌一直退在一旁清河闻言略上前半步,低头开口:“学生清河,本是宣启一十六年贡生,受圣上之命投靠贺国公为幕僚,打探消息。”

  顿了顿,又安慰般劝道:“圣上早有准备,谷外待命的禁卫们只是因黄将军被害,一时受了贼军迷惑,加上此时因事出突然,贺氏势强,暂避锋芒罢了,娘娘不必太过担心。”

  这敷衍般的空话静娴倒并未在意,闻言只是开口问道:“既是早有内应,为何还会事出突然?”

  清河略微抬头,面色真挚:“是学生无能,未得贺国公信任,一直无法得知这般大事,直至今晚事发前偶然得知,这才匆忙来报!”

  静娴看着他沉默不语,直至清河有些不安的又低下了头才慢慢说道:“果然天佑大赵,否则从宣启十六开始都未曾探得的消息,又怎的会在此千钧一发之际让先生知道了呢?”

  清河诺诺答应一声,依然恭谨的低着头。静娴目光便又放到了他理的整整齐齐的衣衫发鬓上,语含深意:“深夜得知消息,匆匆来报,倒还真是累了先生了!”

  这话语气却是着重放在了“深夜”“匆匆”两字上,清河有些莫名的抬头,便顺着静娴的目光也看到了自己平平整整,一丝褶皱都无的衣裳上,再看着面前这位虽然姿容隽秀,却只是简单披了一件外衫,发髻还大多披散着的嫔妃一眼,心头便是瞬间一跳,知道自己这是疏忽大意了,一瞬间又不知该如何反驳,愣了半晌,只得躬身应了句:“是。”虽然语气还能保持冷静,神色里却显然已露出了些慌乱出来。

  这几句话的功夫,庄婕妤与方嫔都已带着皇子公主匆匆而来,原本只是隐隐约约能听见的吵嚷声也越来越近,静娴最后看了清河一眼,不再说什么,转身迎了上去。

  清河松了口气,忙躬身退回了角落,心下稍安,却还是忍不住的抬起头,偷看了一眼那虽然年轻,却能面容冷静回答安抚着旁人的秀丽面庞,一时间心头泛起了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72

  从子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换句话说,也便是合德之变也差不多已一个多时辰。但看如今状况,却总觉得这僵持远不止才了一个时辰。静娴面色沉静,与赵尚衍一同立在翁城城头上,看着面前夜色里小规模的攻城之战这般想着。

  这时候以静娴为首的一众皇子妃嫔都已避入了翁城,几乎所有的后妃们进城后便躲入了城中不大的宫殿内,只除了静娴,却因为心头的不安坚持要守在赵尚衍身边,甚至看着城下的烟火动乱面色丝毫不变,这份胆识,便是赵尚衍都有几分赞叹。

  但静娴这时候,却顾不上理会自己此时的表现是否会招来赵尚衍的怀疑,只从赵尚衍此时几乎惊慌失措的面色也知道,圣上这边确实是已没了后手,但如今情形却确实是贺氏一方占优,静娴心里的担忧就不得不越来越是严重,这么下去,赵尚衍怎能赢的了?

  侧目看去,赵尚衍面色阴沉,正对着还满面忠心,坚持劝着,要他以龙体为上,远离城头这危险之地的禁卫统领发着天子之威:“够了!这道城门若破了,朕便是呆在这城中何处也难逃一死,不必再谏!你记着!谷外禁卫只是受了反贼蒙蔽,朕已派了人去,你只需死守到勤王之师前来救驾,便是今日的大功臣,你可明白!”

  这事情他自然知道,可问题是城下贺氏之军也知道!看看他们这不计损伤、步步紧逼架势,也得能撑到那时候才行啊!那统领面上流露了一丝苦涩,接着深吸口气,却还是透着一股万死不辞的气概,跪地回道:“末将遵旨!”

  统领脸上的决然之色,赵尚衍自然也能看得出,说实话他倒并不在意面前这禁卫统领的性命,便是真的以身殉国了,也不过是一道圣旨,封赏厚葬的事,他这时真正担心的,是万一这统领死了,还是无法坚持到援兵来的那一刻的话,他该怎么办?这时候他倒是当真后悔自己太过大意,以为万事皆在把握之中,却没想到贺氏竟能在他眼皮下养了上千私兵,而他竟然没有丝毫察觉!

  就在赵尚衍悔恨不安时,一直注视着城头状况的静娴却忽的开口问道:“城头的几架火器可还能用?”

  统领一愣,才反应过来拱手回道:“年久失修,早已朽坏。”

  “我方羽箭呢?”

  “退得匆忙,军士大多只是随身带了几枝,也已几乎告罄。”

  “城头的落石滚木?”

  “工,工部未曾备下……”回答到这时,统领已有几分诺诺。

  静娴却接着毫不停歇的又继续问道:“敌方损伤几何?”

  “不过几百……”统领面色带着羞愧,说着又似是想到了什么,破釜沉舟般抬头说道:“若真的事不可违,属下定会带着剩余将士,豁出这条性命护圣驾冲出重围!”

  这话说的掷地有声,极有威势,静娴却似乎很是不置可否,转身看了眼在夜色里迷迷蒙蒙的城内宫内宫殿一眼,又轻声问道:“为何不拆宫殿,用屋舍木石以充滚木?”

  听到这本来满面怀疑看着静娴的赵尚衍目光一亮,但面前的统领面上却似乎很是为难,低头说道:“那并非寻常寝宫,是英灵殿!”

  静娴倒是一愣,听了统领的解释才明白过来,英灵殿,是供奉着皇家历代祖先英灵的地方,天知道前朝工匠为什么要在这供皇帝穷途末路死守城中的地方建这东西,或许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当然,也可能是为了让无计可施的皇帝能守着祖宗牌位一块自杀殉国。

  但无论是为了什么,前朝破灭后,这前朝的英灵殿便成了如今赵家祠堂,殿里除了先帝与圣太祖的牌位外,还有五六位圣太祖追封的祖先皇帝!虽说以往也未尝见得香火有郑重丰盛,但乌木金漆的牌位却是实实在在的供奉在了长明灯前。

  这也就是统领为难的缘故,若是普通宫殿就罢了,事出紧急,赵尚衍一道口谕拆便拆了,也算不得什么,可大赵一向以忠孝治国,若是为了自己性命拆了祖先牌位,这大不孝的名头,天下正统士子的口诛笔伐、流言蜚语,就算赵尚衍是一国之主,怕是也不一定能禁得住。

  静娴转头望去,果然赵尚衍虽然面色很是沉重,但下旨拆先帝祠堂的话也一句不能说出来。

  想了想,静娴很是庄重的跪在了赵尚衍面前,抬头注视着对方双目:“圣上,身为淑妃,臣妾知道什么是忠孝,但作为一女子,娴儿却只是想保住自己相公的性命,这道旨,您不能下,便让娴儿来!”

  赵尚衍似乎明白了什么,神色里也带了几分感动,张张嘴似想阻止,犹豫片刻却也只是反握住了静娴手心,温言说道:“这份情,朕会记得!”

  若当真这般情深意重,这份大不敬的罪名就不会让自己来担了!静娴心内冷笑,面上却坚定的点了点头,站起身对一旁的魏九行吩咐道:“魏公公,即刻传令,无论身份等级,城内所有宫人都立即集合,动手拆殿,将拆下的木石送上城头,不可延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帝养成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