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良辰_分节阅读_第116节
小说作者:蜜糕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36 KB   上传时间:2014-10-17 13:29:13

  即便是宣德帝的旧人,他也不会一棒子打死,他亲自接见大小臣子,择贤留下,不能胜任的再行处置,不过,在此期间,令秦元君惊愕的是,宣德帝的旧人不仅能力合格,做起事来反而还高出平均线。

  秦元君拿此事与温良辰当笑话,温良辰翻了个白眼儿:“大行皇帝疑心甚重,吹毛求疵,那些人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何敢做不好事?只一点,他们恐怕会过于守旧,于大事上无用。”

  “正是此理,还是皇后聪慧,识得大理,不枉咱们自小在师祖门下做同窗。若哪日我不小心病了,这位子便有人接手了。”秦元君眯着眼睛,故意笑着道。

  听闻此言,温良辰顿时脸一黑,她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胳膊,横眉竖目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秦元君笑了笑,眼睛亮亮的,与常无异,可温良辰就是觉得,在他眼睛那层薄雾下,有一股难以形容的感情在涌动。

  到底是什么呢?

  等到三年后,温良辰便知道,秦元君此话中,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了。

  因三公主克死了黎国老王的缘故,新王与大越彻底断交,没有黎国的支持,西北的西夷部落又开始干起了掳掠大越边境的行径,弄得边陲百姓不得安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东边海匪继续卷土重来,开始和海边驻军打起游击,西夷人觉得有机可乘,十几个部落干脆联合起来,对大越西北重城进行攻占。

  十月,靖远城破。

  秦元君气得红了眼睛,亲手砸碎御书房的一套茶盏。

  “陛下,臣请调离锦衣卫,上西北讨伐西夷。”听见父亲的守城被攻占,薛扬第一个坐不住,请命驱逐西夷。

  秦元君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沉声道:“好。”

  薛扬心中一喜,还未抬起头来,又听秦元君道:“不仅仅是你,还有我。”

  虽然他未曾见过薛长城,但是,薛长城毕竟是他的父亲,在远方西北的靖远,住着薛长城的灵魂。

  听闻秦元君要带着薛扬、卫定放等人御驾亲征的消息,温良辰激动得三天未睡好觉。

  “此举的确能振奋军心,对西夷起到震慑作用……但是,我还是担心你。”在秦元君临行的前一晚,温良辰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秦丹阳不懂什么缘故,看见母亲哭泣,也张大嘴,扯着秦元君的袖子,开始嗷嗷地大哭起来。

  她如今只会说“父皇”、“母后”等简单的句子,哭起来乱喊乱叫,谁也不知到底在说什么。

  秦元君看看自家妻子,又看看哭得鼻涕眼泪糊的一脸的女儿,彻底地发愁了。

  好声好气安慰一番,又被温良辰揪着耳朵唠叨了一个时辰,母女俩终于放过了秦元君。

  秦元君如蒙大赦,趁机抱着温良辰躺下,忘情地呵护了一番,堵得她再也没力气唠叨。

  *

  大越和西夷的战争打了短短三年,便以西蛮部落被驱逐至更寒冷的北方作为结束。不得不说,秦元君御驾亲征,还是有一番功劳的。还未等到班师回朝,一道圣旨便往京中送来,秦元君为薛长城平反,封薛长城之子薛扬为骠骑将军。

  回京当日,温良冬抱着刚刚两岁的哥儿,在皇城城门上哭得稀里哗啦,温良辰则站在她身边,和秦丹阳二人伸长了脖子眺望。

  卫定放和薛扬二人远远骑来,温良冬便认了出来,失声尖叫,温良辰低头去瞧,只见二人稳当当地骑在一黑一白两匹马上,眉目里尽是肃然杀气,与从前那毛头小子不同的是,卫定放变得比之沉稳许多,薛扬则多了几分挺拔,看起来竟比从前开朗不少。

  秦元君人坐在御撵里,未曾露面。

  男人们在前头举行接风仪式,温良辰自然不能去看,她牵着秦丹阳,特地来到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乾清宫外殿坐着,焦躁地等待秦元君的归来。

  秦丹阳抬起头,嘟着小嘴问道:“父皇为何不下车?薛伯伯和卫姨夫坐着高头大马,好生威风呢,孩儿也想看父皇骑马。”

  秦丹阳一语,突然点醒了温良辰。她稍稍皱眉,既然秦元君御驾亲征,在百姓中树立威信,为何会在最后一刻,不肯从御撵里出来?

  “将不渝唤过来。”温良辰百思不得其解,立即吩咐下去。

  与不渝一道回来的,不仅仅有卫定放、薛扬等人,还有躺在华盖御轿上,被宦官抬回来的秦元君。

  看着不远处那脸色苍白,却强撑着对自己微笑的男人,温良辰脑袋轰地一响,差点晕了过去。

  温良辰被纯钧和水心二人七手八脚地扶住,薛扬大步从前走来,神色不自然地解释道:“陛下最近……不适,娘娘先让他进去休息罢。”

  温良辰含着眼泪,咬着嘴唇答应了。秦丹阳年纪太小,完全不明白发生何事,一脸呆滞地被奶娘抱了进去。

  “好闺女,才一眨眼不见,你便长得这般高了。”秦元君半坐在龙榻上,伸出手,慈爱地揉了揉秦丹阳的小脑袋。

  “丹阳多谢父皇夸奖!”秦丹阳眼睛亮晶晶的,朝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似感觉气氛不对,她看向正在抹泪的温良辰,又转过头,疑惑地问道:“父皇,您是生病了吗?”

  秦元君抬起右手,以手背抵唇,咳了两声:“父皇有些不舒坦。”

  “哦。”秦丹阳认真地盯着他,一板一眼地道,“母后说,父皇多喝点药,若是觉得苦,丹阳那里有糖丸子。”

  “好,好闺女。”秦元君眼眸低垂,忍笑道。

  “那丹阳先走了,母后说,病人要睡觉觉。”秦丹阳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摸了摸秦元君的手背,嘻嘻一笑,转身跳着跑开了。

  秦丹阳主动离开之后,温良辰坐在榻边,眼泪水直流,一言不发地盯着秦元君看。

  秦元君被她盯得发毛,尴尬地摸摸脸道:“我才回来不到几个时辰,你居然连一个笑脸都不肯给我,难道我真被晒黑了?你嫌弃我丑了?”

  温良辰又好伤心又怨怒,眼泪水直掉,抬手拿下他的手,道:“你为何不好生照顾自己?居然还瞒着我,不告诉我你得病的消息,快些告诉我,你到底是怎么了?”

  每个月秦元君都会写信给她,是故温良辰对他放心得很,谁料到他居然封锁生病的消息,将她蒙在鼓里。

  秦元君犹豫了一下,坦言道:“受刺客袭击,不小心中毒了。”

  然后,他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上隐约的刀疤,强颜欢笑道:“看,此伤口不大深,你总该放心了罢?”

  温良辰心中心疼得要命,急忙问道:“何种毒?为何你的脸色,还是如此的苍白?”

  秦元君装得毫无异色,道:“不妨事,再休养一段时间便好了。”

  温良辰只好将信将疑地安顿好他,私下里将平羲师父请进宫里,亲自为秦元君诊断。

  在平羲师父来的当天,秦元君还没上两日朝,突然毒性恶化,彻底病倒了。

  平羲师父急匆匆来瞧,满面愁容地对温良辰说了实话:“陛□重西域剧毒,能活命已经是大幸,可惜他这几年太过操劳,前两日又未休养好,体内毒又重新复发,哎。”

  温良辰整个人都僵了,她目光呆滞,哑声问道:“师父,可有解救办法?”

  “皇后娘娘,为师会尽全力而为。”平羲师父黯然一叹。

  看着躺在床上呼吸虚弱,昏迷不醒的秦元君,温良辰手足无措,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她心里五味杂陈,既怪他不好好保重自己,又心疼他遭受此磨难,他们好不容易走到今日,难道,他又要离她远去了吗?

  想到此,温良辰扑在秦元君的身上,痛苦地哭泣起来。

  还没等她调节好情绪,纯钧急忙进来,小声传报:“东太皇太后听说陛下大病,特地传讯过来,说娘娘需要照顾陛下,无暇看顾丹阳公主,让丹阳去钟粹宫居住。”

  听见曹太皇太后要抱走秦丹阳,温良辰彻底怒了,连眼泪水都没擦,急匆匆地冲出来,抬头便喝道:“你去回话,丹阳近儿身体不适,恐病气会传给太皇太后,便不过去给太皇太后添乱了!”

  “……是。”水心许久未见过温良辰如此,吓得一溜烟跑了出去。

  秦元君此次大病为许多人带来契机,潜伏了三年的曹太皇太后又开始兴风作浪,不停地召见曹国公府的旧人,指挥臣子们在前朝上蹿下跳,弄得徐正不厌其烦。

  秦元君没时间应付他们,曹太皇太后居然得了劲,联合被发配西南的二皇子等人,在朝廷掀起一股歪风,奏请秦元君下令将各王请回京中,共商国事。

  温良辰被气得牙痒痒,奈何自己身在后宫,偶尔只能酸几句罢了,并不能对曹太皇太后如何。

  在平羲师父和太医的努力下,秦元君的病情逐渐恢复稳定,似乎觉得朝廷再这样乱下去,终究不是个事儿,某一天,秦元君拉着温良辰的手,将一卷圣旨交至她的手中,道:“如今西北战平,海寇又相继犯边,师祖的改革正在进行中,朝廷没个主心骨,你便替我看着罢。国不可一日无主,万一我有个三长……也好,有个交待。”

  温良辰盯着他直愣愣地看着,许久,她才反应过来。

  “你在说什么,我从未想过……”温良辰嘴唇微张,整个人都惊呆了。

  “妻者,齐也,我们夫妻一体,本来就不算什么。”秦元君自嘲地一笑,“再说,我根本不是秦氏后人,你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室血脉。”

  “可我,终究是个女人。”温良辰难过地道。

  秦元君握住她的手,咳了两声,满怀希冀地道:“在我眼里,你是女人,可你不比男人差。为了我们的大越的江山,和咱们的丹阳,只有辛苦你了。”

  温良辰愣愣看着他,莫名地觉得心酸。

  良久后,她红着眼眶,轻声答道:“好。”

  *

  皇后监国,让群臣出离了所有的情绪,有惊恐,又慌乱,亦有愤怒。

  于是,指责声连绵不绝,甚至有人大胆上奏,声称温良辰不尊妇德,与皇帝成婚四年,居然都未诞下皇子,正因为无子继承,所以才引得国家不安。

  幸而温家重新崛起,温大老爷如今任次辅,与徐正联手力保皇后温良辰,然而温良辰手下又有大批资助的年轻官员,再加上东宫旧僚属,算是一股,在军中,又有卫家力挺,虽然吵闹声不绝,但总体形势上,群臣还是忍了下来。

  没办法,谁让皇帝下令,让皇后代为理事呢?

  只要皇帝没死,再荒唐的命令,臣子们都不得不继续执行下去。

  温良辰督事之后,曹太皇太后没有收敛,闹得更欢了,她大肆散播谣言,声称温良辰蛊惑帝心,妄图以女人之身谋权篡位。

  再如何生气,温良辰也不能和曹太皇太后硬来,她将巨阙派出去,又命李随在外协助,力求挖出曹国公府这几十年来背后的肮脏交易。

  果不其然,巨阙和李随联合起来,将曹国公府的肮脏之事挖得个底朝天。

  和曾经灭亡的长兴侯同样,曹国公府涉及买官卖官,犯下的大案小案无数,在任职南省巡抚之时,曹国公更是贪污受贿,光是巨阙偷来的十几本账册里,便记有将近一百万两白银。

  这些,都足够曹国公砍几回脑袋了。

  曹太皇太后登时便坐不住了,亲临坤宁宫训斥温良辰“无德无才”、“牝鸡司晨”等恶毒的话语,温良辰干脆来个充耳不闻,任由她乱吼一通。

  曹太皇太后一直以来心机深沉,不到关键时刻轻易不会暴露本性,这一次,温良辰是真正戳到她的痛脚,这才引起曹太皇太后如此愤怒。

  其实,温良辰觉得,若不是曹太皇太后引得曹国公府忘了形,露出破绽和马脚,巨阙和李随如何能搜集到这么多的情报?

  一切,都是曹太皇太后咎由自取。

  秦元君卧病在床,不是不能完全理事,只是要静养罢了。在得知曹国公府大案之后,秦元君亲自颁下圣旨,夺去曹国公府的爵位,曹国公斩首示众,男人充军海宁,女人没入教坊司。如此抉择,还是看在曹太皇太后的脸面上,否则,此等大罪,必定要将他们曹家满门抄斩才好。

  女人充入教坊司历来为温良辰所诟病,在她的“好心”考虑之下,将女人们充成女劳役,前往海宁前线筑造防御工事。

  曹国公府的女人在得知自己要被发配去做苦力,有人暗自庆幸不必出卖身体,不过,大多数女人们觉得温良辰是故意整他们,温良辰却觉得无妨,反正,她此时的名声甚好,在重新整顿吏治之后,不少官员对她赞不绝口,除了那些捕风捉影的污蔑之言,其臆想全无任何根据,只要是个普通聪明人,便不会轻易相信。

  其实,温良辰的主张不如何难行,甚至比季闻达要简单数倍。为了让官员们得到监督,她令徐正拟好方案,让官员们采用平级监督的办法,即甲的行事薄在乙的手上,乙的册子在丙的手里,如此,官场上包庇再难以出现。由于牵连人数广泛,团伙作案都是难上加难。

  不知为何,在曹国公伏法之后,海宁战事又传来大捷。

  这还要归功于秦元君眼界开阔之缘故。三年前,他令季云卿在海宁筹备防线和战备,苏玟玟代表皇上苏家,联合商会捐出大笔银子,用于筹备造船和组建海宁海军。

  海宁战事在温良辰监国期间有所转机,彻底堵住曹太皇太后的嘴。

  在曹国公伏法当日,曹太皇太后彻底病了。

  曹太皇太后派出女官,要求温良辰前去探望,温良辰并未多想,带着纯钧几人亲自前往。

  “丹阳公主在御花园玩耍,是否要带上她一道儿去瞧太皇太后。”纯钧一边为温良辰收拾,一边道,“今儿娘娘看起来真是娇美,奴婢为您别朵新开的芍药罢?”

  温良辰凝目,看着镜中雍容华贵的自己,觉得容貌产生了某种变化,而她却一直没有发觉。

  镜中的女子凤目有神,红唇紧抿,威仪尽显。

  她心道,的确与从前不同了。

  曹太皇太后高高坐在凤座上,看见这样风华正茂的温良辰,气得眼睛通红,嘴唇不止地颤抖,眼底泛着疯狂之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页  当前第1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1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良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