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良辰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蜜糕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36 KB   上传时间:2014-10-17 13:29:13

  兴许是历经牢狱之灾,徐正比她想象中更瘦,他干瘦的身躯上,披一身宽大黄道袍,即便如此,却也盖不住那通身的气度。他精神矍铄,双眼更是极亮,真挚中却又饱经沧桑,无情又似有情,眸子深邃不见底,仿佛他目光所过之处,所有妖魔鬼怪尽数投降,现出真正形貌出来。

  温良辰只觉背后一寒,心中方才那股轻视之意,就在他那淡淡一眼过来,便消逝得无影无踪去了。

  徐正那双湛然的眼睛,忽地露出疑惑之色,道:“你此行前来,可是公主授意?”

  温良辰紧握双拳,竭力使自己保持平静:“母亲被二皇子失手错杀,死前留下遗愿,命我前来寻掌教……请掌教收留。”

  “单单是为如此?”徐正脸色莫名,声音如碾出来的冰,仿佛方才那股飘忽不定的师生之情,完全是幻觉罢了。

  “你如今为郡主之尊,本观狭小,可容不下你。”徐正慢慢阖上双眼,不去看她,言语之间,冷酷和严厉毕现,“你且见过贫道,自完成公主之愿,可自行离去。”

  “不……”温良辰陡然一惊,额头冷汗直下,心道,母亲的老师果然厉害,在他面前,当真是半分假都作不得。

  “不瞒掌教,徒孙之所以上山求见,乃是为了拜师!”温良辰眼眶发红,三个响头叩下去,“母亲因小人之故,落入贼人手中,贼人虽死,小人却高坐皇后之位,安享荣华富贵!母亲死后,我被女官击昏过去,尚有诸多事不明白,恳请掌教授我明事理,断是非,助我为母报仇,否则,我便枉然此生矣!”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放在何处去说,都是要被砍头的,但是温良辰却发现,徐正听得津津有味,并未有任何劝阻,于是,她涛涛悬河,将皇家私密之事皆数抖了出来。

  温良辰话音一落,谁知徐正却洒然一哂,瞧她的眼神变得温和许多,隐隐有满意之色:“有道是‘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大凡身怀仇恨之人,必满身戾气,无解可化,至极端之处,身死灯灭方消。而我见你目光清澈,显然未丧失本心,你是个好孩子,今后,必有大造化。”

  至于温良辰将话说得又狠又绝,那只是在博取他的同情罢了,徐正心中门儿清,淡然处之,并不应话,也不落入圈套之中。

  “亡母望我成人,掌教品性高洁,不与那肮脏同流合污,且才学满腹,堪称世间博学之人,您若收留我,母亲九泉之下……”

  温良辰脸上异常悲愤,端的是铮铮铁骨,而言语之中,却无处不可怜,直到后来,话语中还夹杂着各色拍马屁之言,和不要银钱般如流水脱口而出。

  徐正见她眉眼闪烁,神采飞扬,却依旧强自镇定的模样,只觉牙酸异常,心道这丫头太过古灵精怪,绝不输于襄城公主少女时的跳脱。

  徐正不知道的是,温良辰调皮捣蛋,远超襄城公主十条街,至少公主没烧掉半座皇宫。

  “好了,你莫要再言。”徐正大为头痛,抬手打断道,“公主于我有救命之恩,今日我姑且收你为本观俗家弟子,算是还了这遭机缘。”

  听闻此话,温良辰僵在当场,半天未曾反应过来,直到徐正开腔又道“可是不乐意”,方才面露大喜之色。

  徐正已是世外之人,他不认,温良辰也没办法;当然,他如今愿意认,她自然高兴不已。

  “参见师父!”温良辰喜滋滋地磕头,生怕对方临时起意,接而反悔不认账。

  徐正又猛觉不对,襄城公主为他之徒,再将温良辰收入座下,母女二人岂不是成为平辈?

  “莫要叫我师父,乱了辈分。”徐正凝眸静思片刻,沉声道,“你且记在我徒儿平羲名下,此法合礼数。今日你先安定下来,明日见他,再行拜师之礼。”

  秦氏越朝礼数皆有规制,读书人之间,拜师慎重,礼数更加繁琐。至于道家,多半是些焚香祷告之类的仪式罢。

  温良辰眨眨眼,忽地想起一事,问道:“薛扬可是掌教的徒弟?”

  徐正抬抬眼皮,微微颔首。

  温良辰顿时大惊失色:“那他岂不成了我师叔?”

  “正是。”徐正回答道。

  薛扬虽已至弱冠之年,看起来也不像是十七八的模样,顶多十五六,让此人当自己的师叔,心里总归有些奇怪。

  事已至此,温良辰只好苦哈哈地应了。

  “至于方才之事,今后你可不得同任何人提起。”徐正神色一肃,认真交待道,“皇家秘辛,事涉危险,慎之,慎之。”

  当年温良辰的曾外祖父,也就是英宗皇帝在世,性子软弱,授宦官读书,以阉党之势牵制内阁,不料后期东西二厂横行霸道,又有锦衣亲军镇抚司无诏逮捕官员,兴许大臣不小心的一句话,便能被扣上大帽子,赔上身家性命。

  “十年前文渊阁大学士、太子东阁谋逆案,司礼太监王方碍于贫道态度不明,有相助东阁之迹象,便以其“诱太子结朋党”之罪名诬陷于我,英宗大怒,亲自下旨捕我入狱。贫道在诏狱中受尽刑罚,当年尚是皇太子的仁宗,在女儿,也就是你母亲的苦苦哀求下,冒着被废黜的危险,积极奔走营救,方捡回贫道一条性命,其余同被牵连入狱的御史清流,皆在狱中惨死……此间之事,你如今尚不明白,今后与你分说。”徐正若有所思地道,他这一生大起大落,不惑之年又成为世外之人,见得多了,比之常人更谨而慎。

  温良辰没想到事情竟如此复杂,一时想不明白,只好就着应下:“徒孙不会再提,从今往后,必闷烂于心。”

  “此是正解,还要亏得那女官明事理。”温良辰只提了几句,徐正不明那日宫变情形,也不作多言,留给她自己细想。

  至于今后安排,温良辰在这守孝三年期间,待在三元山跟着徐正学习,至于学什么,她如今没有半分想法。大约是……跟着徐正继续读书?

  谁知徐正却道:“平羲善书画,你从明日起,便好生跟着他学罢。”

  温良辰瞪大双眼,不可思议道:“母亲从小授我读书,我并不曾上闺学。”

  “你居然未上闺学?”徐正面露惊讶之色,思索了片刻,遂失笑道,“也是,以公主的性子,倒是怕你受丁点的苦。”

  “可是,如今却有所不同,也罢,你便跟着贫道学棋,再寻师弟学琴……至于绣活,你寻个教养嬷嬷上山来。”

  徐正话里话外的意思,大概是将她打造为一名合格的京都闺秀。

  温良辰想起闺学中繁重的课业,一时瞠目结舌。

  “你若不为闺秀,今后如何立足于京都?”

  靠着宣德帝仅有的愧疚,顶多照顾温良辰至出嫁,说不定,她连郡马都没法挑。

  若不想成为天子手中棋,只有自己执棋而动。

  徐正坐在蒲团之上,看着温良辰离去的背影,垂下双眸,陷入沉思之中。

  八年前,他曾为襄城公主卜卦,预其八年后逢性命之灾。

  即便襄城公主竭力躲避,最终却还是应了命。

  可见人为蝼蚁,终究挡不住命盘的转动,或许,自己与这天下的转机,便要应在这八岁的女童身上。

  *

  “本书发表于晋.江文学城,作者蜜糕,其余网站都是盗.版。”

☆、第23章 怒争道

  且说问温良辰在三元山上住下之后,当晚便歇在“蓬莱”花园后的女弟子房舍中。

  因太清观本身女弟子少的缘故,这排房舍只有两户,一户是温良辰,另一户隶属于一名师姑,可惜她此时不在,于年前下山云游去了。

  薛扬身为师叔,本还想着帮助温良辰处理琐事,谁料温良辰身边仆人众多,事情虽杂乱,却还不够一干仆人来分。

  但是,薛扬此人甚是执拗,掌教交待他照顾师侄,他便安守职责,一直忤在道路旁,瞧着仆人们来去匆匆,摩拳擦掌,十分想上去搭把手。

  “那个,薛扬。”温良辰硬着头皮走过来,仍然喊不出“师叔”的称呼,“明日何时去见师父?观里可有何安排不曾?”

  薛扬的眼神太过于纯粹,不曾掩饰那股想要帮倒忙的热切,行动的丫鬟和婆子们皆被他瞧得后背发麻,搬送物品还要绕着走,生怕他上来抢夺,温良辰怕他耽误时辰,便主动上前寻他说话。

  薛扬声音漠然,一板一眼地答道:“师侄,我太清观每日晨间卯时武训,师父并未特别交待于你,你可来,也可不来;辰时为长老讲经会,你如今为我观弟子,理应参加;你师父平羲师兄,住在蓬莱东院,明日午后,我便带你去寻他。”

  言语简练得,就连一句废话也无。

  温良辰颔首,抬头瞧他,心中却道,徐正那只外表道貌高深,狡黠内敛的老狐狸,到底是如何教出这样一朵……高洁而纯粹的高崖之花。

  薛扬见她神思游离,眉间颇有不耐之色,态度严肃而认真:“师侄,你可记清楚了?”

  换做旁人,定会问“你方才可听清楚了”,或是“你可需要师叔再重复一遍?”,但是,他的思考方式,单纯得令人觉得不近人情。

  “记清楚了,有劳你。”

  温良辰本想再打听平羲师父之事,但面对此人,估计再问下去,自己真会被他给气死,今日实在是有些乏了,待明日再说。

  “姑娘,屋子收拾好了。”鱼肠清脆的声音自里间传来,五日前,她在几位婆子们的联合搀扶之下,终于爬上了山。

  “我帮师侄去瞧瞧,看是否少了用度。”

  薛扬似不知男女之防,在诸人目瞪口呆的表情下,抬脚便踏入房内。

  他泰然自若巡视一圈之后,发现并未有何漏洞,其平时用度,甚至比太清观好上许多,他又绕过屏风,抬手掀开浅绿色的帐幔,待看清内里布置之时,顿时愣在当场。

  那闺床顶是撒花飞蝶式,四周由薄如蝉翼的纱层层叠起,朦朦胧胧如云雾,又以璎珞做珠帘,美得好似从东海龙宫抬上山来,伴随一股异香味扑面,薛扬终于回过神来,被刺得眼泪直流,终于受不住,捂着鼻子,顶着一头尴尬跑出来。

  薛扬以袖遮面,在树下缓了好一会,又行来寻温良辰,温良辰以为他会道歉,便抱着双手在原地等他。

  “师侄,你房中物未免过多,咱们修道之人,莫要为外物所持,以免扰乱心境。”

  听闻此话,温良辰目瞪口呆。

  她四顾周围,入目尽是荒凉萧瑟,寒酸异常。

  大摆件不方便抬送,大多放在山下静慈庵中,能用上的不多,比起从前公主府优渥的生活,此地算是乡下,谁知对方不明就里,居然还敢教训自己。

  “那依师叔所言,如何方能不为外物所饶?”温良辰怒急攻心,眼珠子一转,顿生一计。

  提到论道,薛扬顿时来了兴趣,右手轻扫浮尘,极为超脱地道:“不动心。即是不为外物所动,不为纷繁事所扰,抱元守一,即,本心也。”

  他神情淡漠,遗世而独立,温良辰觉得,仿佛站在自己面前之人没有血肉,没有情感,只有一具空壳子*般。

  “既然师叔出此言,那我将诸物扔出去,住空屋子,可称了师叔的心意?”温良辰暗地翻了一个白眼,忽地脸色一变,蓦地转过身,叉腰大声吼道,“你们,你们将东西都给我扔了!一件都不要留!”

  丫鬟婆子们纷纷色变,纯钧也焦急万分,跺跺脚道:“姑娘,您这是何苦啊?”

  她本不善于言辞,说来说去,还是几句“何苦来哉”。纯钧自知力薄,忙转头朝鱼肠使眼色。

  谁料鱼肠却道:“姑娘说了,扔就扔,啰嗦什么?”

  言毕,她将手中小花瓶往石子路上一抛,“哐当”一声,花瓶碎成一地的渣滓。

  温良辰不为所动,淡定地站在原地,连眉毛都不抬一下。

  眼看对方动了真格,薛扬神色略有松动,上前劝道:“师侄,此事不妥。”

  他的生活简单而朴素,哪里碰上过享受奢华之人,并且,还如此的……蛮横。

  “师叔,有何不妥?”温良辰忽地抬起脑袋,直勾勾望向他,眼神挑衅。

  她自己却不知,在茫茫夜空下,她眸子亮盈,如同水中清月,比那漫天星辰还要美。

  “师叔言我外物过多,那我便扔了,有何错可言?”

  温良辰步步紧逼,字字如刀。

  黑暗中,她终于撕碎那层闺秀的伪装,暴露出顽皮强悍的本性,而眼前这位无辜而单纯的小道士,却倒霉地变成她手中头号祭旗之人。

  “不,我并不是此意,请师侄罢手罢。”薛扬摇摇头,他长眉微蹙,显得既郁闷,又无奈。

  温良辰见他脑门上全是汗,却不生同情,依旧不依不挠道:“我不曾熟悉道学,但想着,这世间道理皆是相通。佛经中达摩有言‘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师叔可否为我解此句之惑?”

  温良辰之所以得知此言,还要多亏了老太太罚她抄经,这也是迄今为止老太太对她做出唯一有用的事了。

  若薛扬是尘世间人,必能听出此话的咄咄逼人,可惜的是,他并不是。

  “师侄此句,倒是说出我心中真意。”薛扬垂眸静思片刻,接着又张口,对答之声如同潺潺流水般而出,“此言劝慰世人放下红尘事,若心有执念,修行之间呼吸易松,必前功尽弃。若至无牵无挂之境界,心便如铁墙,可六根清净,不受世间事烦扰,跳出六道,脱离轮回,成仙成圣矣。”

  薛扬耐性极好,将她所提的疑惑,几乎是字字解读,还提升数层境界,说的温良辰心中钦佩不已。

  但是,温良辰若是服输,便不是温良辰。

  作为一个在太清观门口扎营搭篷,欲使出杀招爬墙的骄横郡主,若是能被薛扬劝而向善,那明日的三元山,可要倒着往下长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良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