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良辰_分节阅读_第96节
小说作者:蜜糕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36 KB   上传时间:2014-10-17 13:29:13

  感谢shirleyli163砸的三个手榴弹嘎嘎~~~^_^

  -----------

  没人发现107章没了么QAQ那是因为蜜糕犯蠢把它忘在存稿箱了。。

  我明天有空写个番外塞进去吧,大家想看谁的,不然蜜糕就随即被自己蠢哭了,心塞QAQ

☆、第108章 宫变疑

  从宫中回来后,在温良辰的打理下,睿王府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三日后,秦元君携温良辰回门,小夫妻俩夫唱妇随,相处融洽,羡煞了形单影只的温驸马。

  不过,一想到女儿就住在一条街对面,以后见面机会不少,温驸马便又恢复了好心情。

  吃饭席间,他与秦元君相谈甚欢,忍不住多饮了几杯,谁料酒劲一上来,他居然大改懒散本色,破天荒地对朝事来了兴趣,揪着女婿秦元君讨论翰林院之事。

  唯有温仪城一人闷闷不乐,吃饭吃得心不在焉,他无数不满地看向秦元君,奈何这位姐夫定力十足,一个似笑非笑的眼神横过来,黄毛小子便蔫成了根枯茄子。

  最后,在秦元君眼神的威慑下,小茄子只好乖乖地回房读书去了。

  温驸马将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放,醉醺醺地道:“说起翰林院,近年来,他们编的东西越发不得入目,尽是些华而不实的溢美之词……什么狗屁东西。”

  “父亲大人说得极是。如今的朝廷,只有曹国公和季闻达二人上蹿下跳,其余人等,上至阁老,下至五品官,皆浑浑而度日。”秦元君微微颔首,马屁拍得恰当好处,将温驸马奉承得心花怒放 。

  宣德帝登基之后,历经仁宗风波的朝廷,开始逐渐趋于保守,几年前,为了防止海盗骚扰,连海上贸易都给禁了。

  虽然,季闻达推行的吏治新政是新法,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个法度更倾向于控制中低层的官员,让官员们在行事上束手束脚,不敢得罪上下级任何一人。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宣德帝却又自相矛盾,一方面,他通过更加刻板官制和科举,来钳制官员和预备官员读书人的思想,一方面,他又抱怨无官可用,成日忧心忡忡,最后,连秦元君都不明白他的心思了。

  不过,自前日从宫中回来,秦元君又逐渐想通了,宣德帝此人疑心太重,自己已经陈情多次,他依然不肯相信自己,还将母亲元贞皇后拉出来质问他。一想到此事,秦元君遍体生寒。

  “读书人……嗝,脊梁骨都被打断了。”温驸马抿了一口酒,不禁长叹道。

  秦元君默默垂下双眸,心道,不,应该是宣德帝那治不好的疑心病,摧毁了读书人的意志。

  “父亲。”温良辰突然站起来,劈手夺过温驸马手中的酒杯,她朝旁边倒酒的丫鬟使了一个眼色,丫鬟尴尬地一笑,急忙转身退出去了。

  有巨阙和赵信在外巡逻,温良辰不担心周围的安全。

  “父亲,您这话可不能当着外人说,二伯父正任着翰林典籍。”温良辰嗔怪地说道。

  自温老太太失了管家大权后,温家的二房便逐渐弱了下去,温二太太依旧被禁足,温二老爷仕途不见任何起色。

  温良夏是个人精,知道父母帮不了自己,早在入宫前便投向大房的怀抱。温二太太曾在自己小院中,破口大骂这位温娘娘没良心,奈何却温良夏不为所动,该赏赐的赏赐,就是不向大房开口,或是为温二老爷提供助力。

  温良夏此举,看上去不近人情,但是,温良辰却觉得,这位二姐姐终于长进不少。

  先不说温二老爷清高的性子是否适合混迹官场,光是后妃妄图干预朝政,温良夏便足够被言官拖出来喷死了。温二太太一届官夫人,居然连这等事都想不明白,亏她当了这么多年世家媳妇,行事怎的越来越离谱了。

  听闻温良辰之言,温驸马挑起眉毛,咧嘴笑道:“二哥嘛,虽然我平时寡言少语,心里可是门儿清,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如同咱们府上般,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哈哈……还不如我呢。”

  温驸马笑得趴在了桌子上。

  “父亲大人明鉴。”秦元君陈恳无比地回答道。

  温驸马立即扬起脑袋,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秦元君微微一笑,附和道,“虽然二老爷博学多才,为人清廉,却缺少仗义执言之勇,若他敢于另辟蹊径,兴许不会如今日这般。”

  温良辰瞪他一眼,闷闷地道:“你说得倒是轻巧。那也要他善于度势,把握分寸,若他从你口中知晓此道,岂不是害了他?”

  秦元君摸摸鼻子,勾唇笑道:“夫人,你就放心罢,二老爷见我便躲,我哪里寻得机会,与他谈论这些。”

  自新科进士入翰林院后,温二老爷心情又开始郁闷,自己混了将近二十多年,却只比这群新人高一个半品级,想想便觉得膈应。偏生这群编修中还有一位侄女婿,先不说这位侄女婿的来头,光是那十七岁中榜眼的战绩,就让人眼睛红得发紫了。

  “你呀,倒将咱家二伯逼得无处可去了。”温良辰“噗嗤”一笑,说到底,秦元君入翰林院编撰书籍,翰林院学士也不可能真让他去编。

  事实上,学士大人拨下十几人给秦元君使唤,生怕累着了宣德帝的宝贝儿子。

  奈何秦元君天生便是个闲不住的,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他将那十几人全部撂下不管,带着状元探花二人入阁翻书,成日与《仁宗实录》死磕,誓要将此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秦元君这般作为,弄得学士大人提心吊胆,放下手中诸事,亲自与三位小编修们一同编纂这本“惊天地泣鬼神”之作。

  秦元君修书修得极细,十几年前的任何事任何细节,他必须亲自过目,校对后再行册录,有疑惑之处,还要遣人将当年经事者唤来,闹得翰林院人仰马翻。

  话又说回来,自从编纂这本《仁宗实录》后,秦元君便对仁宗年间之事来了兴趣。

  他向温驸马提出几处疑惑,出人意料的是,他居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回答。温驸马这人别的不行,记忆力却是一等的好,襄城公主平日在他耳边碎碎念,即便他不上朝,却也详知朝中诸事。

  《仁宗实录》已经编纂至末期,最后那场宫变秦元君未曾参与,想到温驸马是皇族女婿,他便尝试着问道:“父亲大人可知,当年仁宗皇帝何时何故驾崩?我翻阅仅剩的两本记载,却发现籍中语焉不详,还有几处竟然自相矛盾。”

  书里写得极为简单,何时何地驾崩,却未载明太医诊断。

  温驸马想了片刻,迷迷糊糊摇头道:“那日,我并未随他们母女俩进宫,我也不知具体情形……”然后,他突然一转头,看向一脸错愕的温良辰,“良辰那日恰巧在场,你问她便知。”

  秦元君愣了一下,他以为当年温良辰逃得一命,是因为躲在某处偏殿之故,却不料她竟然亲眼见证了一场宫变。

  难怪那年刚满八岁的她,一转眼便蜕去一身稚气,以他想象不到的速度长大了。

  温良辰紧紧蹙着眉头,那场宫变勾起了她不美好的回忆,不过,秦元君的提问又重新让她疑惑起来,老皇帝到底是如何驾崩的?

  她望了在场两个男人一眼,深吸了一口气,决定说出自己当年所见。

  听完温良辰之言,温驸马登时便呆住了,他只知道曹皇后害得襄城公主被杀,却不料还有那么多秘辛!

  不是温良辰故意不告诉温驸马,而是当年襄城公主死后,温驸马伤心欲绝,每日郁郁寡欢,与酒作伴,她又着急去太清观,便未向他明说宫变细节。

  “那日请安之时,我在皇祖父龙床旁磕头,皇祖父还睁开眼睛,看了我两眼……那时候,大概是午时。”温良辰眉尖紧蹙,疑惑地说道,“后来,林女官将我击昏,醒来后便是次日了。”

  直到现在,她都还琢磨不清林女官之意,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含义?

  “若说林女官怕你记恨曹皇后,以卵击石去寻曹家的麻烦,并不是不可能。”秦元君沉吟片刻,又转了转眼睛,“但是,这不至于让她付出性命。”

  林女官大可闭紧嘴巴,低调过日子,也许曹皇后看她懂事的份上,放她一马也说不定?

  至于害怕被他人指责不管妹妹死活的宣德帝,他不会刻意去记一位女官,那射杀二皇子的箭矢,便是他下令手下放的,要说真要杀人灭口掩盖真相,先遭殃的定是那群侍卫。

  另外,得知此事的还有曹太后,就连和亲王也在场,秦元君记得清清楚楚,那日随和亲王进宫的总管柳文还活着,证明宣德帝没有赶尽杀绝。

  温良辰托着下巴,思绪缓缓流淌,飘向当年李太后癔症发作之时。在癔症发作的最后一刻,李太后还要拼命交待她,让她继续装傻下去。

  为什么要装傻?

  所以,她记忆中所缺失之事,到底是什么?

  忽然,那道遗失许久的灵光,霍地从她脑海中闪过,它穿过旧时光,穿过脑海中破碎的片段,将那可怕的,又令人惊恐的真相,呈现在她的面前。

  “我想起来了!”

  突然,温良辰神色一变,差点摔倒下去,秦元君眼角一跳,眼疾手快地伸出右臂,大手一捞,将颤颤巍巍的她扶稳了。

  此时,温良辰脸色惨白,活像见了鬼。

  “良辰,你怎么了?”秦元君眼睛盯着她,神色担忧莫名。

  谁料温良辰没有转好,反而嘴唇颤抖,眼神涣散,好似陷入了莫大的恐惧之中,秦元君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急忙站起来,将她搂在自己怀里,小声安慰道:“良辰,不害怕,我在你身边……”

  她到底经历了何事?

  秦元君皱皱眉,心脏狂跳,该不会……和宣德帝有关?

  这时,温驸马的酒劲也被惊醒了大半,哪还管自己是否快活。他绕过桌子扑上来,抓着温良辰颤抖的肩膀,紧张地问道:“乖女儿,你身子可有不适?为父请贺郎中过来给你瞧瞧?”

  “不必……”温良辰深吸两口气,她下意识抓住秦元君的手,将自己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出来。

  二人的手相互握得极紧,以至于擦出了一层滑溜溜的汗水,可是,温良辰却毫无知觉,依旧不愿意放开。

  秦元君心疼极了,心道,即便是捅破天的秘密,他也不怕,只要温良辰能够好受,他什么都愿意。

  他撩起下摆蹲下.身,看着她的眼睛,认认真真,一字一顿地道:“良辰,我是你的夫君,我不仅和你喜乐相随,还要分担你心中之忧。”

  温良辰张了张嘴,发觉自己喉咙干涩,不知该从何说起。

  “父亲?”温良辰抬起头,发现温驸马也是一脸紧张之色。

  温驸马急得满脑门都是汗:“女儿,你说出罢,父亲胆子大得很。”

  她深吸两口气,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将这迟到八年的猜想,十分郑重地说出口。

  “我怀疑……”

  温良辰看着秦元君,努力克制住心底如井喷的恐惧,压低声音,沉重地说道:“是皇帝杀了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越写越像悬疑片。。脑洞大开的我伤不起。布了100多章的局我真是。。。【泥垢了!】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今天写的比较晚啦,耽误大家看文了~!

  ---------------------

  最近唧唧总会把我文网审然后死活不放出来,修文修虫都不行,TUT崩溃。。108章还在审,nnd好几个都修不了。。

  还有107的番外我今天木有写粗来,过几天写了再告诉大家吧~灰灰,晚安~!

  ------------------------

  感谢shirleyli163投出的一个手榴弹,早睡啊亲~!!!

☆、第109章 婆媳情

  温良辰将猜想说出来后,心情便慢慢平复下来,反而是秦元君,回到王府中,一直心情低落,忐忑不安。

  夜里,秦元君呼吸粗重,明显心神不宁,温良辰睁开眼睛,抱着他的脖子,抬头盯着他道:“你怎的还未睡?”

  淡淡的月光漏入窗中,他的睫毛如同扇叶,在眼下描出一层浓重的阴影,秦元君动了动眼皮,慢慢睁开双眼。

  他的眼睛清亮,仿佛盛着月光,却没有丝毫睡意。

  “……睡罢。”秦元君拍拍她的肩膀,将她楼得更紧了。

  温良辰顿时清醒了几分,她撑着右手,从榻上坐起来,问道:“你还在为《仁宗实录》烦忧?仁宗皇帝驾崩,咱们尚无证据,不如按典籍中记载来写罢。”

  亲眼所见仁宗皇帝驾崩之人,除了宣德帝以外,估计都已经去阎王殿报道了。秦元君若想查清事实,估计只能去揪宣德帝的领子,去质问于他。

  秦元君缓缓伸出手,以指腹摩挲着她的脸颊,犹豫了片刻,最终叹了一口气:“良辰,并非如此。《仁宗实录》再如何重要,终归是一本书罢了。即便仁宗真是父皇所杀,此事也不应当放入正史中,至少……现在不能。”

  宣德帝毕竟是当今大越国的皇帝,一旦公开他谋杀父皇篡位一事,堂堂越国皇室,将会成为全天下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朝廷的立国根本便是儒家之学,讲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一个连父亲都要杀的皇帝,如何能坐稳皇位?

  一旦天子失去了万民的拥戴,等待这大越朝的,不会是仁宗皇帝死因的陈冤昭雪,更不会是杀手宣德帝伏诛,而是……天下大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页  当前第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1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良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