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闲唐_分节阅读_第94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19-05-24 13:20:00

滕王是历史上有的人物,按排行是二十二,最小的儿子,所以大家都推算是李渊当太上皇时生下的。当时在挑唐穿穿哪个小纨绔好,我看来看去,觉得这小王爷最棒。他就是《滕王阁序》那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里的“阁中帝子”~他好敛财,李治当皇帝后过年赐他和另一个王爷一车绳子,说我觉着你们什么都不缺,就赐车绳子给你穿钱吧!刺激不刺激!

然后一开始李二把他封到滕州,有了个第一个滕王阁,天天呼朋唤友吃喝玩乐;李治登基后看他不顺眼,把他贬到另一个地方,他又建了一个滕王阁;再贬,再建……反正,就过得特别开心,生了一堆孩子,愉快地活到了武皇登基!

所以现在你会发现,这里一个滕王阁,那里一个滕王阁,地方好像和他一开始的封地对不上号!因为他走到哪建到哪,走到哪玩到哪!

【以上纯属甜甜春戴上滤镜后的概括】

63、第 63 章

侯君集最近春风得意, 走路都是飘的。

有谁能像他这样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一国?

结果李二陛下还没正式大宴群臣, 雪花似的奏本就在朝会上齐齐砸向他, 这些奏本中心思想很一致:老侯这事干得不太地道,若是不正军风往后恐酿大祸!

这还是客气的说辞, 有的则是直接指着侯君集鼻子破口大骂。武将在朝会上被文臣压着骂的情况不是一回两回, 毕竟在舞文弄墨、唇枪舌战方面武将天然就处于劣势。

侯君集乍一听还觉得参他的人是在开玩笑, 他可是立下大功, 不替他请封赏就算了, 怎地还骂起他来了?结果越来越多人站出来喷他,侯君集才发现这些人是认真的。

侯君集心中气愤不已。

这些鸟文人, 打仗时没见他们拿过半个人头, 指手画脚起来倒是一套接一套地来!好的士兵都是拿命去拼军功的,又没搜刮你家家财、没抢你家女儿,城破后怎么就不能捞点好处了?你想要牛干活, 又不给牛吃草,能成吗?

侯君集听得一肚子邪火,偏又口拙得很, 没办法拿出舌战群雄的架势来把这些人都驳回去。

朝会结束后, 侯君集便去寻李二陛下诉说自己的委屈。

李二陛下有点被文官们说服了, 也觉得侯君集这事干得不太地道。不过侯君集率军长途跋涉震慑高昌,李二陛下在心里是记了他的功的,便宽慰了侯君集几句,让侯君集且安心回去待着。

侯君集看出李二陛下有些偏向文官,心里憋闷不已, 当天出了宫气不太顺,甩了不小心挡了他路的货郎一鞭子。

那小商贩也不敢追究,狼狈地拖着货筐连滚带爬地避到一边,手臂上的鞭痕深得见了血。

一众百姓噤声不敢言语,默不作声地目送侯君集收鞭扬长而去。人群之中有个半大少年,年约十岁左右,长得眉清目秀,瞧着就是好人家出来的。他正被身边的老仆捂住嘴巴,呜呜呜地想要开口说话,直至侯君集走远了,他那老仆才松手。

这少年是自太原来的,姓狄,名仁杰,他随父亲来长安投奔在朝为官的祖父,今日天气正好,他临时起意带着老仆到街上逛逛,不想才出来不久就看到侯君集抽鞭甩人的一幕。

狄仁杰乃是热心少年,当场就想冲上去拦下侯君集理论,好在身边的老仆看着他长大,十分清楚他的性情,当机立断拽住他捂着他的嘴不让他出头。长安脚下公侯遍地,个个都是不好惹的主,他们这种小官之家哪能得罪?

侯君集已经走远,狄仁杰自然不好再追上去,他上前扶起那个一身狼狈的货郎,说道:“我听说西市有个医馆,我领你去上点药吧!”

货郎见他如此热心,感激不已,随着他一起前往西市。入了西市一问,大家都说最好的医馆就是那千金堂,有老神医孙思邈坐镇。狄仁杰与老仆领着货郎直奔千金堂,很快看到旁边不少人在排队的图书馆。

将人送入医馆后,狄仁杰又跑出去看看旁边那新鲜的去处。走到外边一看,只见图书馆大门前悬着个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大唐图书馆”五个大字,字迹遒劲有力,瞧着有万钧之势。

左右有人看他仔细看着那匾额,立刻骄傲地和他解说:“这五个字可是当今陛下亲笔所提!”接着他们又把图书馆的进出规则给狄仁杰讲了一遍。

狄仁杰听完看了看在排队的人,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进去,马上毫不犹豫地排到队伍里去。排队的时间也不无聊,前后的人看他脸生,纷纷和他说起不少关于图书馆的奇闻异事,还和他科普最近新出的馆报,说他等会出来可以到布告栏前看一看,那可都是“图书馆读书会”精心挑选出来的好文和趣闻。

狄仁杰听得心驰神往。

这长安虽有刚才那等仗势欺人之事,却也有这么新鲜的东西!他恨不得里面的人立刻出来,好叫自己能赶紧进里面去看一看!

从前后诸人的科普里,狄仁杰知道了一个自己以前没注意过的人:滕王。

这滕王乃是当今陛下最小的弟弟,太上皇去后他年纪还小,便被当今陛下带到身边抚养。都说长兄如父,当今陛下显见是把他当自己儿子养了,到哪儿都会把他带上。滕王捣腾出这个图书馆后,当今陛下亲自题了匾额,对外开放那日还让几个嫡出的皇子皇女过来观礼!

有人夸滕王此举造福天下读书人,有人夸当今陛下与滕王兄弟情深,当然,还有人神神秘秘地讲起“莽国王一言失美”的故事,说是如今的读书会就是那位“很有骨气的美才人”组织起来的。

狄仁杰听得津津有味,领到号牌后往里一走,脚步顿时不自觉地放轻了。

这地方什么都没有,只有书,一个个架子上摆满了书,开馆将近一年,书没有少,反而还多了,有的被人翻阅过多、损耗过度的书也被人细心地重抄一遍摆回原处。每个踏进馆内的人都自觉地维护着这处给予读书人的宝地,书架下、过道旁都有人捧着书读得如痴如醉。

狄仁杰家里从小不缺书,却也为这馆内的藏书之巨而震撼,他粗粗地走了圈,挑出一卷书捧读片刻,觉得比在家中读书更有劲头。思及老仆还在隔壁的千金堂,狄仁杰没有久留,读完一卷书便把它放回原位,还了号牌走出图书馆。

老仆已看着那货郎上完药,早早等候在外面,见狄仁杰从里面出来便说:“郎君,我们出来很久了,也该回去了。”

狄仁杰道:“等我先把馆报看了。”

一开始狄仁杰就被勾得心痒,此时当然不会答应回去,不等老仆答应便跑到馆报张贴处往前挤。

馆报前围了一圈百姓,旁边还有热心的志愿者给他们读报。今天的志愿者显见是头一回上阵,读得不甚流畅,也不会用大白话给人解释。不过百姓发问多了,这人也渐渐熟练起来,一句句地给百姓们解说了一遍。

狄仁杰也听得津津有味。

待狄仁杰听完读报随着人群散去,转身去寻守在外围等他的老仆,迎面却看见个锦衣少年郎从马车上跳下来,叫千金堂内的学徒帮着把东西往下搬。他定睛一看,好家伙,有酒,有摆件,有药材,有这样那样的新奇玩意,学徒一件一件地往车下搬,好似那车连着个无底洞,怎么搬都搬不完似的!

这锦衣少年郎自然是李元婴。他把好东西和小伙伴分了一轮,隔天便给宫外惦记着的人送一遍,萧德言那边送了,李小圆球那边送了,姝妹妹那边送了,这会儿轮到孙思邈这里了。

在李元婴的未来计划里孙老神医可重要了,他要笼络好才行。

李元婴笼络人的办法简单粗暴,有什么好东西就往他们面前送!

这不,他拉了一马车的宝贝来送给孙思邈,有些是大家都喜欢的好酒好物,有的是单独留给孙思邈的独特药材。李元婴正要入内与孙思邈说道说道这些宝贝的来处,抬头一看,也注意到了正看着他那些“礼物”瞠目结舌的狄仁杰。

两个人年纪差不多,李元婴便朝狄仁杰笑了一笑,露出两个十分讨喜的酒窝,看起来无害得很。他抱起车上剩下的一坛子酒邀请狄仁杰:“这是从高昌那边带回来的葡萄酒,你喝过吗?要不要来喝一杯试试看?就一小杯,多了可不能喝,孙师说小孩子不能喝太多酒,要不然会长不高!”

狄仁杰也听说过高昌的葡萄酒,只是高昌路远,葡萄酒运输不已,这酒大多时候只作为贡品送到宫中,他没机会品尝。听李元婴这么邀请,狄仁杰心动不已,上前自报家门:“我姓狄,名仁杰,今年十岁,还没取字,你叫我仁杰便好。你呢?”

李元婴一听狄仁杰也是十岁,更觉两人挺有缘分,学着狄仁杰那样报了名字:“我姓李,名元婴,今年也十岁,你可以叫我元婴。”

狄仁杰听了这名字觉得有些耳熟,却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想不起来他也就不想了,高兴地应邀跟着李元婴入内。

李元婴和孙思邈打了招呼,又拉狄仁杰坐下给孙思邈介绍了一番,现学现卖地把狄仁杰的姓名报给孙思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3页  当前第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3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闲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