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宫宠妃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小琉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00 KB   上传时间:2019-06-28 17:24:39

  諴妃站起身,“是皇后娘娘的胎气动了吗?”她笑笑,“到底还是皇后的运气好,生下了皇上登基后的第一个儿子,又是嫡子,这四阿哥好福气呀!皇上已经过去了吗?”

  “走,你们也随本宫一齐去储秀宫。”

  “是……皇后娘娘是有临盆的迹象,可是……娘娘您要去,这会儿也只能去永寿宫……如嫔的孩子就快生了,皇后那边,还没有发动,所以,皇上就在永寿宫呢。”

  “太医院的御医和产婆们也都在永寿宫围着,只待如嫔生产。”

  “如嫔,又是如嫔。”吉嫔道了一声。

  “她不是中了毒吗,即便生下来也不过是个庶女,非要赶在前一天给皇后娘娘添堵,皇后可是中宫,皇上和御医们都在永寿宫算怎么回事呀?那皇后娘娘有谁来照管?”

  “忍釉!”諴妃沉了脸,“你去,去永寿宫的门口守着,一旦有储秀宫发动的消息,立刻请皇上摆驾!听清楚了吗?”

  “吉嫔跟着本宫去储秀宫!”

  嘉庆十年二月初八日,如嫔诞下皇八女,二月初九日子时,皇后生皇四子绵忻,同年十一月,皇八女殇。

  五年间,宫中只有三位阿哥,两位是皇后亲生的皇子,剩下的二阿哥绵宁,与储秀宫的关系非同一般。

  五年来,除了永寿宫还能靠着皇上的恩宠撑着,余下六宫皆黯淡无光,只储秀宫风光无限。

  直到五月里的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嫔妃们在储秀宫的树下摇扇乘凉,一边尝着皇后宫中的鲜果,皇后同諴妃在一边说笑,不时盯着远处围着四阿哥的宫人们。

  “瞧瞧,四阿哥长得多好。”諴妃瞧着,用扇子遮住脸,“四阿哥长得可比二阿哥有福气多了,雍正爷是排行第四,乾隆爷也是,皇后,你听说了么,皇上对二阿哥渐渐不满,前些时候还说‘望之不似人君’呢。”

  皇后眼皮一跳,“諴妃,你慎言!这话岂是能随意说出口的!”

  諴妃不以为意地翻了翻眼皮,“本来么,二阿哥被立为储君的时候,那是看了孝淑皇后的面子,还有宫中长大成人的阿哥就只他一位,皇上不立他立谁,现在可不同了。皇后,不瞒你说,我在宫外找高人给四阿哥算过,”她贴近皇后耳边,呼出一口气轻轻道:“四阿哥可是有帝王之相,大师说,四阿哥的命数,全在皇后你一念之间。”

  “住口!”皇后打断了她,“别再胡说了。”

  她离开諴妃几步,唤了双兰过来,“皇上呢,皇上不是说,这个时候要到储秀宫来,看望四阿哥。”

  “是呀,皇后娘娘,刚刚奴婢也已经打发了两拨人去养心殿请了,怎的圣驾还没驾临咱们储秀宫呢。奴婢再去瞧瞧。”

  说话间,见着汪福寿行色匆匆走近,双兰展露了笑颜,先一步朝他道,“是皇上来了么?”

  汪福寿看了她一眼,没有答话,转而惴惴地向皇后屈下身道:“娘娘……娘娘,皇上这会儿赶去永寿宫了,刚刚得到的消息,永寿宫,永寿宫——”

  “哎呀你急死个人了,永寿宫到底怎么了?”双兰瞪着他急道。

  汪福寿垂下头,闭上眼睛:“回皇后娘娘,刚刚给永寿宫请平安脉的太医上奏皇上,如嫔已经有一个月的身孕了!”

  “什么?她又有喜了?这怎么可能?”諴妃先出一声。

  “是,连……连皇上都没想到,到这时候,永寿宫还能再度有喜……所以皇上一早就赶去了,哪儿还有空闲到咱们储秀宫来呀。”

  “娘娘!”双兰愁着唤了声。

  宫中年幼的孩子,现在就只有四阿哥一个。好不容易因着四阿哥的降生,皇上爱子心切,时常来储秀宫探望,同娘娘的关系亲近了不少,这时候若是永寿宫有喜,皇上哪里还会像从前一样,待娘娘的心思一如既往啊?

  皇后从听到这句消息,自始至终一语未发。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正视向众人,“皇上不来,本宫身为中宫,理应前去探望如嫔,贺她有孕之喜。”

  “你们若是谁想去,便随本宫一同前往罢。”

  “皇后,”諴妃抢先跟上了她,耳语道:“如嫔眼下有了身孕,是男是女还未可知,咱们总也不能宽心啊。”

  “若是个女儿,那也便罢了,若是个儿子,依着她今时今日的得宠,宫中储君唯恐有变数。”

  皇后转过目光,对她勉为其难地笑笑,“应该……不至于。本宫记得你不是说过,咱们皇上,只有嫡出儿子的命,嫔妃们要生,也只会是个女儿。从前简嫔如此,逊嫔如此,华妃也是如此。”

  “想来,如嫔的这一胎,八成也是个女儿。”

  “话虽如此,但若不下定论,娘娘与臣妾到底也不能完全宽心。还是求一个心安理得的好。一会儿见到圣上,皇后务必跟臣妾言辞一致,请皇上允准将当年的神郎中请回来,给如嫔好好的看看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皇子还是公主。”

  皇后边叹便道:“到了那且看罢。”

  远远的,轿撵还在永寿门外未停稳妥,便听得里面阵阵笑声传出来。

  皇后在轿撵上静静坐着许久,还是諴妃忍不住唤她,用眼神瞧了瞧后边跟着的六宫嫔妃们,她才恍惚回过神,搭着双兰的手下了轿撵。

  笑声越来越近,她的印象中,皇上许久都没这样笑过了,就连逗四阿哥的时候,也是带着帝王那高高在上已久的威仪。

  “皇后,你来了。”皇上在上位,他对绣玥招招手,“还不快给皇后让出位置。”

  绣玥原本在右侧坐着,她放下手中的果盘,像皇后施了一礼:“嫔妾给皇后娘娘请安,给諴妃娘娘请安。”

  “快别拘着了,”皇上笑着弯腰去拉她的衣袖,“还不快过来。”

  说话间,便将人扯过去挨着自己身边坐下了。

  皇后冷眼瞧着那个给‘皇后’留出来的空荡荡的位置,又瞧瞧被皇上捧在手心里的人,她费力地弯起嘴角,声音有些飘忽,“如嫔,本宫该恭喜你,时隔五年,还能再为皇上诞下子嗣。”

  “皇后,朕原本还想晚些去你那里,正敲,你就先过来了,就请皇后晓谕六宫,朕要晋绣玥为妃,今日起,她便是朕的如妃。”

  作者有话要说:嘉庆在历史上确实曾有易储的打算,所以才会有历史上著名的那一段,孝和睿皇后下旨立二阿哥为皇帝。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苏沐橙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4章

  “如妃?”諴妃止不住瞄着皇后,吉嫔和淳嫔在后宫熬了多年,她一个最晚进宫的,哪里担得妃位的位份?

  五年前那噩梦一般的日子仿佛又回来了,皇后迎上皇帝的目光,“皇上,如嫔眼下也只是刚有喜而已,匆匆晋封,会不会过于草率。还是等她顺利生下龙子的那一日,再晋封不迟啊。”

  “皇后,自从你诞下四阿哥,宫中已经许多年未有子嗣降生,朕已决意要给绣玥妃位,风风光光地为她举行册封礼,諴妃的岁数也大了,皇后你要照管着四阿哥,这事儿就交给吉嫔和淳嫔去办。”

  “皇上......”皇后还要开口,被諴妃拦下,她笑笑,“皇上,如嫔腹中的孩子还未知男女,臣妾从前请入宫中的老郎中,如今已经证实确实是杏林妙手,不妨让老者进宫,再给如嫔瞧瞧,皇上再下定夺也不迟啊。”

  “諴妃说的是阿,皇上。”皇后道。

  “无妨。朕有三个儿子,自从十年前朕的庄静和庄敬陆续远嫁蒙古,宫中已许久没有一个公主在朕身边,能够承欢膝下。朕和绣玥,都更希望是个小公主。”

  “至于諴妃所言,朕倒是和她想到一处去了。朕还没有来得及跟皇后说,前几日直隶总督上了一道折子,说这几日有一位云游的得道高僧将路过京郊,朕想,为如妃这一胎平安顺利,朕会亲自下旨将高僧迎入宫中,让大师给绣玥好好的看看,趋吉避凶。”

  “皇后,你是后宫之主,将高僧迎进宫中的事宜,就让内务府和礼部商量着办。这是天赐的良机,既迎了大师入宫,皇后也不妨带着六宫嫔妃们一同前往。”

  皇帝笑了一声,玩笑道:“就当是你们借如妃的光了。”

  淳嫔跟着笑笑,吉嫔勉强弯了弯嘴角,就连諴妃不动声色扯了扯皇后的衣裳,皇后如何也是笑不出来。

  出来的时候,諴妃在永寿门跟上去,“皇后不高兴?”

  “如何能高兴得起来。”皇后转过头去看她:“諴妃,你还能笑得出来?”

  “臣妾都年过半百的人了,哪还有心思在这些情情爱爱上,倒是皇后娘娘,”諴妃颇有兴致道:“皇上说的那位高僧,日前在景仁宫也有所耳闻,确实是一位有道行的得道高僧。”

  “臣妾呀,都到了知天命的岁数,现在即便是为了儿女,也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不妨就让高僧瞧瞧,若命中有劫数,不妨请大师给消灾解难呢。”

  皇后摇了摇头,由双兰扶着上了轿撵,现在也只能盼着,如嫔的这一胎是个女儿,她也才能够安生。

  否则照着这个势头,以后还有的晋升呢。

  两日后,奉圣上之命,由当今皇后的阿玛、礼部尚书恭阿拉亲自将高僧迎入宫中。

  六宫俱在,谁都不想错失能承蒙得道的高僧指点一二的机缘。

  绣玥在右下方为首的位置,宝燕在她身后,眼瞧着皇后和諴妃寒暄着将大师迎入殿内落座,不满地嘟囔了一句:“小姐,这原本是皇上为小姐请入宫的高僧,她们才是沾光的,怎的本末倒置,将小姐凉在一旁,倒是皇后和諴妃说个不停。”

  绣玥忙示意她噤声,“皇后是中宫,六宫都有份儿,早晚都会轮到咱们说话的,你又何必争这一时的口舌之快。”

  “你瞧信贵人,这样的场面也都没有放在心上前来,多学学人家的豁达罢。”

  绣玥和宝燕在右侧说着悄悄话,这厢大师的笑声在大殿上响起,“皇后娘娘,您这一生,荣华富贵,后福无穷,依贫僧所见,这大清朝的历代皇后,您统领后宫的日子,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諴妃在一旁咯咯地笑出声,“皇后娘娘就是好福气,咱们都望尘莫及呀。”

  “只是有一点,贫僧多言一句,皇后娘娘,您虽身为后宫之主,若干年后,您的一个抉择,可能会影响大清一生的国运,还望皇后娘娘……切莫一念之差。”

  “这是何意思啊,大师?”

  高僧笑笑,意味深长道:“佛曰,不可说。”

  “既然如此,本宫也不做勉强。”皇后笑笑,瞧着下方急不可耐的諴妃:“大师,諴妃她是妃嫔之首,劳烦您给諴妃算一算罢。”

  諴妃高兴地笑出一声,忍不住捂着嘴道:“皇后娘娘您可真是体恤臣妾的心呢,说实话,臣妾都快等不及了。”

  “諴妃娘娘,”高僧瞧着她道:“贫僧方才也留意了娘娘,您这一辈子,儿女缘分浅薄了些,寿数虽高,却也导致晚景有些凄凉,但諴妃娘娘的命格,贫僧看过,可是皇贵妃的命。”

  皇贵妃?

  此言一出,店内哗然,諴妃也不由得看了一眼皇后的脸色,大清祖制,只有中宫皇后不在,才会从后宫中提拔一位嫔妃为皇贵妃,代掌皇后凤印,数百年来大清只有顺治爷,在中宫皇后尚在的时候,力排众议强立了董鄂氏为皇贵妃,且顺治爷后来废了皇后,所以皇贵妃是极大冲撞了皇后的颜面。

  她年长皇后足足十五岁,大师这样说,岂非咒皇后早亡?

  这时候,就连諴妃都笑不出了,殿内鸦雀无声。

  还是皇后和煦地先笑了笑,她面色平和地瞧向諴妃:“论资历,諴妃你服侍皇上身边最久,又一向助本宫协理六宫,皇上一向敬重于你,即便有一日要晋封为皇贵妃,这个皇贵妃你也担得。”

  諴妃与皇后相处多年,看得出皇后这句说得是真心话。她这才松口气,笑着小声谢了句皇后。

  六宫皆在,她隐在袖中帛尧的生辰八字,攥了又攥,总还是没找着好时机取出来。

  这时候,高僧道了句,“皇后娘娘气度非凡,也难怪注定这一朝要出两位皇贵妃。”

  两位?

  此言一出,皇后霎时间冷了颜色,尊諴妃为皇贵妃,就如同諴妃肯让华妃与她平起平坐,她都能够坦然接受。

  可皇贵妃位同副后,宫中还有谁可担得?

  她心里突然有了点不好的预感。

  皇后沉吟未应,諴妃却忍不住面色不善地问了句,“大师,您不会是……有劳大师,您再重新看看,您不是说,皇后统领六宫的时日,是历代大清皇后所不能及的,那又怎会有两位皇贵妃呢?”

  “不会错,”高僧自是听得出諴妃弦外之音:“两位皇贵妃,都是皇后健在时所立。”

  諴妃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她对皇后勉强地安慰笑笑:“咱们皇上宅心仁厚,嫔妃追封亦是历朝历代惯有的事儿,若是追封,也在情理之中啊。”

  皇后还未回应,高僧摇了摇头,“不是追封。”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殿内的熊熊怒火,六宫议论纷纷,连皇后都有些明显沉不住气了。

  她竭力忍着,维持着中宫的气度,对大师笑着问了句:“敢问一句,大师可瞧的出是在座的,还是并不在场。”

  諴妃听得明白,若不在场,便是信贵人那个贱人,皇上已经给皇后透了意思,不日就要封她为嫔位。

  若在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宫宠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