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深宫缭乱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尤四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38 KB   上传时间:2019-07-01 15:47:18

  皇帝的大婚筹备一般需要半年时间,赶得急些,七月里下诏,也得十月里才能成婚。这三个月时间怎么办?她这么有主意的人,不在眼皮子底下终究不放心,皇帝开始考虑,怎么才能把人留在宫里,最好等大婚前三天再放她出宫去。

  只是这种想法实行起来难度有些大,他只好趁着中晌有空闲上慈宁宫去,和太皇太后委婉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思。当然一切都要先从朝政开始,谈一谈乌梁海部和克鲁伦河,再谈一谈纳辛近来的动态和薛尚章的表现,最后说:“纳辛和薛尚章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次派出乌梁海旧部,怕也冒了和薛尚章撕破脸的风险,因此这阵子再没了动静。孙儿是想,封后诏书一下,势必要让嘤鸣回去,届时齐家也好,薛家也好,未必没人敲缸沿,趁机在她跟前进言。原本这半年阻断了她同外头的联系,朕瞧她渐渐倒有了自己的主张,也没有先头那样怕朕了,倘或这次一回去,被她们教成了薛深知,那又当如何是好?”

  皇帝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人说近墨者黑么,薛家既然让她进宫,紧要关头总还想着依仗她。人情是一宗儿,纳辛和薛家的那屁股烂账也理不清,保全薛家就是保全齐家。姑娘想着娘家是应当的,但作为宫里来说,还是希望能把她和齐家拆分开,这样对帝后和睦大有裨益。

  太皇太后颔首,“倒也不难,一应礼仪都在宫里学就是了。到时候把西三所围起来,作为皇后暂居之所,你看如何?”

  这下皇帝终于满意了,唇角带着一点清浅的弧度,微俯了俯身子说是,“全凭皇祖母安排。”

第64章 处暑(5)

  其实册封后回不回府待嫁一事, 太皇太后那时曾和嘤鸣提起过。老太太的意思本就是不必回去了, 届时宫里一应操办,仪仗从府里出来走个过场便是了。

  但那时不过随口一提, 毕竟下定诏书尚没有准日子,说起来也像玩笑似的,并不当真往心里去。如今不一样了, 事儿就在眼巴前, 得征得了嘤鸣的同意才好。也没个姑娘不答应, 强把人留下的道理。皇帝心满意足地去了,底下重任就落在了太皇太后和太后肩上。她们把嘤鸣传来,两位端端正正在西暖阁里坐着,一脸肃穆的模样,以至于嘤鸣进门时,有种三堂会审的错觉。

  太皇太后今儿穿一身茶褐的衣裳, 肩上的平金万寿团花, 在窗外天光的映照下发出一片绚丽的光。她摇着手里团扇, 镂空嵌丝珐琅的指甲套叩击着象牙的扇柄, 间或发出轻微的金玉之声。见她进来, 脸上浮起一点笑模样, “你知道今儿叫你来做什么?”语气里带着一点得意之情。

  嘤鸣摇了摇头, 笑着请了双安,“奴才愚钝, 还请老佛爷明示。”

  太皇太后赐她坐了, 才道:“你的册封诏书已经拟好了, 皇帝过了目,等初六日就要给你家里颁布,昭告天下了。”

  嘤鸣虽然早就知道有这事儿,但未经证实,也不敢十分相信。如今太皇太后亲口说了,她这半年的颠踬生涯结束了,算有了尘埃落定的结果。高兴吗?说不上来,只是庆幸没有辜负家里所望,也没有辜负阿玛要当就当一把手的教诲。至于她自己,嫁不嫁,嫁给谁,都没有太大的执念。横竖嫁生不如嫁熟吧。她同皇帝抬头不见低头见了好几个月,说恐惧谈不上,关系定下后,可能就是一个新开始。

  早就知道要嫁他的,真的事到临头了,却还有恍惚之感。她低着头浅浅笑着,十分腼腆的样子,抬起手掖了掖脸颊,能给太皇太后和太后一种羞怯待嫁的感觉。

  “叫奴才说什么好呢……”她站起来,向太皇太后和太后肃了肃道,“奴才进宫,始于老佛爷和太后的抬爱,原想在主子们跟前伺候就足了,没想到还有今儿的成就,这是奴才满门的荣耀。”

  太后笑道:“虽是荣耀,也是你们的缘分。我和老佛爷心里都很欢喜,诏书颁布后,咱们才真算一家子呢。你是正宫,自和别个不同,将来后宫妃嫔都听命于你,要是再有先头贵妃这样的事儿发生,你就可以自行处置了。”

  太皇太后也颔首,目光温和地望着她道:“好孩子,原说大行皇后奉安后就把你的事儿办妥的,结果诸事繁杂,竟拖到今儿。如今该预备的都预备齐了,我心里也就安稳了,只有一件事儿要和你商议。”

  嘤鸣说是,“老佛爷只管吩咐。”

  “诏书颁发后,宫里要向皇后府邸派遣精奇嬷嬷,教导一切宫廷规矩、大婚礼仪及夫妻相处之道。原该送你回去待嫁的,可咱们想了又想,回去要闹得一家子忙乱,你一去又得好几个月,连见一面都难,我和太后都舍不得放你出去。你这一向是住在西三所的,我看这样吧,回头增派人手把那片围起来,你就在里头习学,要是想家里福晋和侧福晋,把她们传进来小住也使得。”

  嘤鸣入宫半年,好些事儿她看得一清二楚,不叫回去,是因为宫里有宫里的顾虑。齐家现在在他们眼里像虎狼窝似的,好不容易涤荡干净的人,要是再回到那个环境里,八成又给染黑了。宫里人只相信宫廷的四面高墙,不相信齐家自己隔出来的小院,因此宁愿把她留在宫里,也不让她回去,再接触那些乌烟瘴气的教唆。

  嘤鸣没有任何反对的余地,太皇太后说这番话并不是在征求她的意见,不过是在例行通知罢了。当了皇后固然尊贵,但在这些苦熬多年才踏上顶峰的人眼里,皇后并不是全然不可动摇的。

  她俯身道是,“全凭老佛爷做主。其实奴才也正有这个意思,回去倒闹得家里鸡飞狗跳的。奴才在宫里这么长时候,习惯了宫里的日子,要学宫里的规矩,自然是在宫里现学最好,从宫里打发人到府里,岂不多费手脚么。”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很高兴,嘤鸣叫人喜欢的一宗就是敞亮,她懂得顺势而为,从不为满足自己的心意和谁对着干。要说委屈呢,太皇太后自然知道她是委屈的,进了宫就像给贩卖到了海心儿里似的,永远断了回家的路了。可宫里女人都打这儿过的,不光她,自己和太后也是这么过来,年月一长,便也不惦记娘家了。

  嘤鸣回到头所殿之后,站在院子里四顾,过两天还得加派人手呢,这地方就真的成了牢笼,插翅也飞不出去了。

  松格小声问她:“您要是和老佛爷说,愿意回家学规矩,您猜老佛爷能不能答应?”

  嘤鸣看了她一眼,“这会儿就拆老主子的台,往后不想过日子了?”

  松格吐了如舌头,“您进宫半年了,不想家去瞧瞧吗?”

  怎么能不想呢,她想她母亲,想她的小院子,半年了,厚朴和厚贻也一定长高了不少。原还盼着能借这次的机会回去待上一两个月,虽然知道希望很渺茫,心底那簇小火苗也压不灭。如今是真的没了指望了,她看着这四四方方的天,开始感觉到深深的压抑和无望。

  松格怕她难过,尽心地开解她:“主子您要看开些儿,您别和旁人比,就和先头娘娘比,她的日子更难捱呢。”

  嘤鸣笑了笑,可不嘛,至少暂且是这样的,知足吧!只是松格不知道,眼下的安逸是拿多少隐忍换来的。面对太皇太后也好,皇帝也好,她不能有那么多的气性儿,就算受了委屈也来不及容她喘口气。她就得这么低眉顺眼地活着,不为自己,得为一家子老小。辅政大臣是皇帝目前唯一的隐患,这个坏疽迟早要剜了的,她得凭她的一点好人缘,最后再挽救纳公爷一把。

  只不过皇帝现在罢了她送膳牌的差事,御前没什么可要她做的,老佛爷那儿也成了串门子,她就有些无所事事起来。人闲着真难熬,除了吃只剩睡觉,小富来的时候她正睡得糊涂呢,隐约听见门上闲聊的声音,她撑起身叫松格,“万岁爷有什么指派么?”

  松格噢了声,“小富谙达上寿三宫去,路过这里,进来瞧瞧呐。”

  然后就听小富在门外和声细语说:“姑娘如今闲在,也可以上养心殿逛逛啊。主子万寿节快到了,往年宫里都要操办的,今年因着后头有大喜,主子爷叫免了。”

  皇帝的生日是七月初一,宫里管这一天叫万寿节。万寿月宫女子们都可穿鲜亮的衣裳,戴上平时不许胡乱妆点的首饰,所以七月对于整个宫掖来说,都是明媚可喜的。

  既是主子万寿,她也该给点儿反应才是,便坐起来抿了头,说知道了,“眼下是晚膳时候,过会子我就上养心殿去。”

  小富打完了边鼓,也收到了成效,复说两句闲话就走了。松格进来给她主子梳头,赞叹着今儿天气真适宜,挑了件藤萝紫的如意云纹衫给她换上,又戴了一对儿羊脂海棠小簪,那珍珠璎珞垂挂在耳畔,每走一步都像打拍子似的,有沙沙的轻响。

  没活儿可做了,就有点儿局外人的意思,三庆眼尖看见她,老远就笑开了,垂袖打了一千儿道:“姑娘来了?万岁爷才撤了膳呢。”

  嘤鸣如今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不再关心今晚上是什么人侍寝。她站在门前朝里望了望,等德禄通传了,才提袍迈进了东暖阁。

  “奴才来给万岁爷请安。”她规规矩矩蹲了个福。

  皇帝听见她来,心里自然是欢喜的,瞧了她一眼,今天她的打扮愈发干净温婉,不兼敬事房的差事了,绾了小两把,这才是公府小姐本来的模样。皇帝原在看书,她一来自然是看不成了,面上却要装得如常,嗯了声叫伊立。心头一面揣测着,太皇太后应该和她说了不让出宫吧,她应该也答应了吧!其实他的要求不多高,只要她每天抽个时候来看看他,不拘什么时候,只要来,他心里便有指望。

  下面小太监送线香进暖阁,这是万岁爷掐着点儿看书的老规矩。嘤鸣想起才进宫那天,米嬷嬷有意撮合,也是拿这样一枝香,让她送到万岁爷面前。小太监经过时,她自然而然接了,趋步上前,将青花缠枝的小香炉轻轻搁在了他手旁。

  皇帝看见那双纤纤素手捧香而至,心尖上温柔地牵痛了一下。一室静谧,时光像水一样沉淀在脚下,虽然没有多余的话,却也安然怡然。

  他说:“坐罢。”坐了暂时就不能跪安了。

  德禄立时搬了紫檀绣墩儿来,搁在离宝座床不远的地方,万岁爷只要微微撩起眼皮,就能看见姑娘。

  嘤鸣谢恩坐下了,这个时节还是有些热,她垂着眼,慢悠悠摇着团扇,皇帝的身影在扇面后忽隐忽现,真是没想到,竟也有这样相安无事的时光。

  虽说诏书还没下,但事情已经定下了,现在的皇帝于她来说就像当初的海银台,没有很喜欢,没有非卿不可,到了那步就接受。唯一不同,那时候和海银台相对觉得很尴尬,和皇帝则没有这份困扰,因为他完全不理会你,这样也很好。

  嘤鸣沉默了下,还是开口问他,“明儿是主子的万寿节了,主子有什么想法儿没有?”

  皇帝的眼睛盯着书,心思却全不在书上,含糊着唔了声,“明儿在畅春园办个家宴,老佛爷有程子没出宫了,趁着万寿节,带她老人家上园子里逛逛。”

  畅春园是皇家园囿,不像紫禁城的冷硬,那地方四季草木丰盈,亭台楼阁傍水绵延,是个消暑游玩的好去处。前头的帝王们每年夏季都在那里过的,他因朝中未得大定,加上今年孝慧皇后新丧,便没把小朝廷搬到那里去。这会儿眼看着要立新后了,她还没见识过家里产业,自然要带她上那里走一遭儿。

  嘤鸣也确实想去,咬了咬唇说:“主子会带上我吧?”

  皇帝把书微微举高些,像在字里行间发现了了不得的东西似的,心不在焉说:“赏你同行。朕今儿没翻牌子……明儿早晨起得早,你在太皇太后跟前伺候……”

  嘤鸣道是,虽然没理清他这段话里的因果,但也不需追问,曼声说:“万岁爷仔细眼睛,香都烧完了。”

  皇帝这才把书放了下来。

  香点完了,她起身撤香炉,一双手杳杳过来,腕间羊脂玉的镯子温润,同那素净的肉皮儿相得益彰。美则美矣,又似乎缺了点灵动,皇帝瞥了一眼,暗暗记在心上。这时茶水上的进来奉茶,他端着玉盏轻轻一吹,淡声道:“初六日要给你下诏书,你得着消息了吧?”

  所以帝王家结亲和民间是不一样的,民间得商量着来,你家乐意,咱们再谈下头的事儿。帝王家则动不动一道圣旨,你愿不愿意就那样了,没有多大的温情在里头。不过这个并不重要,嘤鸣捏着杯子低下头,那一低头总有些温柔的况味,说是,“今儿老佛爷和太后召见奴才,和奴才说起了。”

  然后呢?皇帝等着三庆嘴里的“姑娘心里一定欢喜”,可是这种欢喜并没有出现。他有些失落,心想也许因为在慈宁宫已经欢喜过了,到这里才这么平静。横竖今儿她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也是因为要做皇后的缘故,不再是那个托着银盘送膳牌的丫头,终于开始有了自矜身份的骄傲。

  皇帝瞧了她一眼,欲亲近,又亲近不得,反倒不像之前了。之前是粗声恶气引她注意,现在要顾全她的体面,毕竟这是要做他妻子的人啊。

  “倘或缺什么,就打发人上内务府传话。太皇太后免了富荣的职,朕把他协理户部事务的差事也一并缴了,如今的总管大臣有两位,互相掣肘,左右平衡,不愁他们不恭敬。”

  嘤鸣含笑呵了呵身,这件事算合谋,提起来也是高兴的,便道:“拔出萝卜带出泥,最后兜了个圈子还在内府里头。多谢万岁爷体恤,我倒是没什么缺的,只是如今闲着,有些不大习惯罢了。”

  这是身份转变必要面对的,赏花赏月,自己给自己找找乐子,一日日一年年的,就这么过去了。皇帝嗯了声,“等接管了宫务,自然要忙起来。这程子也可向老佛爷习学着,将来不至于慌张。”

  这么一板一眼的对话,那份小心翼翼的平和,总有种心悬在嗓子眼的感觉。这种感觉等她走了才逐渐消散,皇帝坐在南炕上,半晌缓缓长出了一口气。

  德禄进来送军机值房的奏疏,轻声说:“主子,有中路的陈条。”

  中路是指喀尔喀四部中的土谢图汗部,该部东临车臣汗部,西接赛音诺言部,乌梁海发兵车臣汗部,必要经过它的中左翼末旗。

  皇帝听了伸手接过陈条翻看,德禄小心翼翼觑他脸色,喀尔喀四部现在乱得很,这份陈条是凶是吉,关系重大。

  所幸老天保佑,万岁爷蹙起的眉心渐渐舒展开了,到最后如雨后疾晴般神采飞扬起来,匆匆传召几位近臣入西暖阁议事,走了两步回过头来吩咐:“朕才刚见皇后腕子上戴着羊脂玉的镯子,那个镯子不衬她。你去内务府传话,命云璞另挑上好的玻璃种来。”

  德禄得了这个令儿,倒比嘤姑娘本人还高兴,插秧应了个“嗻”,甩着拂尘往内务府传令去了。

第65章 处暑(6)

  皇帝亲自下的令, 又兼内务府官员是才刚上值,正是需要讨主子的好, 求主子赏识的时候, 因此挑出来的东西都是御供的上品。德禄和云贝勒及四额驸围着一张八仙桌琢磨了半天, 最后盘儿里剩下五只玉镯, 实在难以取舍了,云贝勒说:“万岁爷的喜好,咱们这些人哪儿摸得准呢。依我之见都送进去吧, 呈万岁爷御览。这些都是百里挑一的, 总有一只能入万岁爷的眼。”

  德禄说成,和云贝勒一块儿带着那五只镯子进了养心殿。

  万岁爷因喀尔喀战事,招了两位心腹大臣商议,这一议便是一个时辰。德禄回来的时候发现还未叫散,便领云贝勒在配殿等候。云贝勒是老成亲王的儿子, 论资排辈儿还是皇帝的叔辈儿。当然这种叔辈儿也只是心里知道,谁也不敢在皇帝跟前挺腰子说“我是你叔叔”, 见了那位九五至尊, 照样磕头打千儿。

  云贝勒看看盘儿里的镯子, 嘿了一声, “纳辛这回可是屎壳郎变唧鸟儿, 一飞冲天啦。这主儿生了个好闺女,比薛中堂家的招待见。”

  德禄和他原有点儿私交, 当初宗室子弟都在上书房读书, 云璞的年纪比皇帝长了几岁, 又惯会来事儿,因此奉承得御前红人儿很熨帖。德禄也不和他见外,笑着说可不,“如今的主子娘娘算独一份儿,富荣瞎了眼,得罪了娘娘,这回没丢脑袋算造化,家姑奶奶的前程算是断送了。”

  云贝勒有种捡了漏了窃喜,“他要是不坏事儿,霸揽着内务府哪里肯漏一点儿!我和四额驸这回也是托了娘娘的福了,合该心存感激才是。就是那纳辛,真没见过比这狗不拾的更不着调的,早年和我们家老爷子打过一架,他割了我们老爷子的靴腰子,一个王爷,一个辅政大臣,十二月芯儿里在鸡窝儿天井里头摔跤。我们老爷子多年不下场子,手脚早生疏了,那回吃了哑巴亏,扭伤了腰,在家躺了半个月才下地走道儿。”

  德禄听了掩嘴囫囵笑,关于纳公爷的奇事儿多了,这也不是什么新闻。所谓的割靴腰子,是抢了熟人朋友所爱的□□,类似上回户部呼侍郎那样的行为。但是同样的事儿,不同的人经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别看纳公爷官场上顺风倒,欢场上却是一身傲骨宁折不弯,就算自己错了他也和人打架。当然打架得看对手是谁,官儿比他大的,威望比他高的他都不怕,因为事儿宣扬不起来,人家比他更怕朝廷知道。这不,成亲王吃了亏,他隔天送了一对熊腰子来赔罪,把成亲王气得吹胡子瞪眼。

  “多年前的事儿了,这会子就不提了。”德禄笑道,“如今高升国丈爷,往常的毛病总该改了。”

  云贝勒表示怀疑,“我看悬。”

  这儿正闲聊,门上三庆来回话,说军机上散了,请云大人进去。

  云贝勒忙亲自捧着盘子进暖阁,先给皇帝行礼,然后把漆盘往上呈敬,说:“万岁爷,这是内府库房里千挑万选出来的极品,奴才们见识浅,实在难分伯仲,越性儿都请来,请万岁爷决断。”

  皇帝看着盘儿里的镯子,个个油光水滑,个个长得不一样。里头有一个尤其特别,清透得像水,水波间又漾出一潭深绿,要是戴在她的腕子上,一定很相宜。

  皇帝伸手取出来,细细就光看,几乎看不见絮,这就很好,比她今儿那个羊脂玉的好。

  他低下头,唇角曼浮起一点笑意,那笑容是御前人从没有见过的,是一种自得其乐,没有气吞山河的豪情,就是属于一个寻常人的,轻轻的欢喜。德禄记得清清楚楚,早前皇帝是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表情少得可怜。自从嘤姑娘进了宫,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已经那么明显,德禄不禁老泪纵横,孤寂多年的万岁爷,内心终于丰沛起来了,嘤姑娘这回是积大德啦。

  “主子瞧这个好?”德禄殷勤地说,“奴才先头和两位大人也商量来着,就瞧这个和那三彩的好。”

  皇帝又看看三彩的,红白绿三色三分天下,漫漶如天上的云彩,也是极少见的品相。他嗯了声,“这两个都好,另一只呢?”

  云贝勒没明白他的意思,怔怔看了德禄一眼。

  德禄在御前伺候了那些年,万岁爷的思路他有时也能揣摩揣摩,便道:“主子,这类镯子都是单个的,世上再没有第二个了。要是戴一对儿,一左一右跟镣铐似的,多蠢相!好物不在多,一个能买万亩良田,次一等的,十个也抵不上这一个。”

  皇帝并不懂女人首饰那一套,他总以为两只手就该送一对儿,就像两个耳朵,要戴双数的耳坠子一样。既然凑不齐一双,两只各拿盒子装了,都送到头所殿就是了。云贝勒带着挑剩的回内务府去了,皇帝坐在宝座床上琢磨了半晌,最后吩咐德禄:“就说是老佛爷送的,别提朕。”

  德禄正拿云锦包裹镯子,听了奇道:“主子为什么不说是您送的?这么贵重的东西,姑娘一定喜欢的。”

  是啊,她多贪财,遇上这么好的首饰,不高兴坏了才怪。但皇帝有自己的章程,只怕说是他送的,她明儿就不好意思戴了。他想看她戴那个翠镯的样子,愿意自己挑中的小物件停留在那一截皓腕上。喜欢一个人就要妆点她,皇帝从那种人为堆砌的成就里得到了一点满足感,不管她对他的心思怎么样,她住着他家的屋子,戴着他家的东西,就是他的人。

  德禄对万岁爷独角戏般的内心趣致感到一阵彷徨,给姑娘送东西,多好的开端,让姑娘感受到来自万岁爷的关爱,也给即将开启的婚姻生活一个好开端。结果万岁爷就是舍不下脸,他情愿嘤姑娘去感谢太皇太后,也不愿意在嘤姑娘跟前下气儿,让姑娘觉得他有讨好之嫌。

  这就有些为难德禄了,既然是太皇太后送的,就得打发慈宁宫的人送过去才对。他站在宫门上等人找鹊印来,说:“劳姑姑的驾,替我送一回东西吧。”

  鹊印瞧了瞧他手里的盒子,“什么呀?”

  德禄笑了笑说是两只镯子,“姑姑就说是老佛爷让您送过去的,咱们万岁爷愿意姑娘记着老佛爷的好。”

  鹊印立时就明白过来了,这哪儿是要姑娘记老佛爷的好处,分明是万岁爷面嫩罢了。她受了托付,往头所殿走了一趟,嘤姑娘和松格正在檐下篦头呢,见了她旸眼笑道:“姑姑怎么过来了?可是老佛爷有示下?”

  鹊印蹲了个安道:“不是示下,是打发奴才来给姑娘添妆呢!老佛爷有两个好镯子,一直珍藏着,今儿翻出来了,命奴才送给姑娘戴。”

  嘤鸣听了忙站起身来,松格上前接了,她便掖手笑道:“老佛爷疼我,有好东西也想着我,我该过去给老佛爷谢恩才是。”

  鹊印说不必啦,“姑娘正篦头呢,眼看着天儿也晚了,横竖明儿要见的,不急在一时。”说着就告退,回慈宁宫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深宫缭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