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正始十一年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蔡某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0-05-13 20:38:12

  看眼前局势,胡遵立刻跟随后而来的毋纯讨主意,请求攻城。毋纯不急着回应,目光一扫,落到正往回慢慢撤来桓行简身上,见他清俊一张脸上溅了几点子红,问说:

  “子元,依你看,当下是否该趁胜追击?”

  日头明晃晃的照人,桓行简后背湿透,长睫上也布了层雾蒙蒙的汗意,他勒住缰绳,胯.下骏马原地打了几个转,目光朝女墙上一凝:

  “襄平本是其巢窟,但公孙输意在拿辽隧围堑困耗我军,如不出错,我猜他们的粮草当分了不少去辽隧。大都督用疑兵之计,公孙输没有时间转移辽隧的粮草,襄平城他撑不了太久的。”

  “子元的意思是围城?”

  桓行简一笑,持鞭遥遥一指,那份贵公子的清傲从容乍泄几分:“城墙上有长弓大弩、滚滚擂石等着我军,此刻强攻,不过平白牺牲兵丁。再者,此时急攻敌军尚未全部进城,便是攻城,也该先请示大都督,召集诸将共商大计。”

  烈日当空,一丝凉风也无,从他们这个角度眺望过去,襄平城宛如一头沉默巨兽,墙头旗帜不动,却被五月的日头打的色艳如许。桓行简那张棱角分明的脸汗水愈浓,可话说完,一双眼冷冷的,绝无动容。

  毋纯在他脸上端详片刻,意味深长,继而笑了笑:“好,我这就回去请示大都督。”

  人一走,石苞方凑上来试探性看桓行简:“毋将军这回做副将,依小人看,怕不是陛下的意思,而是大将军的意思。”

  先帝薨逝前,择选辅政托孤之人,大将军是首辅,桓睦虽资历声望远胜大将军,不过次辅。桓行简一双眼睛依旧望着襄平城,嘴角微扬,却是连声冷哼都不出,森峻眼风扫来,石苞那张黑脸一红知道自己多嘴,于是噤声了。

  等人头送到中军大帐,诸将得知并非被胡遵斩杀马下,而是死于桓行简箭下,纷纷向大都督道贺。

  桓睦置之不理,只用刀尖挑了挑灯芯,帐内倏地一亮,人并不表态,倒闹得一众人尬着脸,再瞄桓行简,那张脸分明更是毫无情绪,长眉深目,隐隐的光华全都压在了深处。

  好在,灯下舆图一展,众人围拢过来很快商讨起攻城大计来了:首山大捷,襄平指日可待。一时间,嘴皮子都格外顺溜。

  这已不是难事,诸将兴奋,有说有笑地出大帐。时令到了,夜间也夹杂着道不明的热气,只这偌大的兵营,几万人马,肃整万分,四下寂然唯独天上一泓清月洒下薄薄银辉。

  桓行简一人独坐帐前,篝火哔剥,不远处有几个偏将围坐低声交谈,忽然,隐约笑声顺风而来。

  原来,公孙输家中有五个女儿,据闻姿色不浅,襄平城又承平五十载不似中原混战,人丁兴旺,城里不知多少正是好年纪的女郎人.妻,届时论功行赏,实在是一桩美事。将士在外,又有多少是血气方刚的年岁,荤话自然不断。

  “张将军,你也想哇,我当张将军素日里冷着张脸总一副樗蒲输大了的样子,不近女色呢!正想说你那一份,某替你领了罢!”

  “放你娘的连环屁,老子提着脑袋瓜子跟大都督在蜀国趟死人堆时,你他娘还尿裤.裆呢,这就想占老子便宜啦?”

  听他几人粗鄙不堪尽情玩笑,想必是习惯的,桓行简丝毫不以为意,夜深露重,夜气蒸腾着草锈,本混在空中被这篝火燃得没了边儿,只剩干燥火焰往脸上浸。

  一天好月,照的四围山色都只在这一鞭皓亮中,他心思越发清透:这一仗到底意味着什么。大都督年过六旬,长途奔袭三千余里,不过是打赢了平外患,打不赢除内忧,横竖都落不了一个好。洛阳城里,暗流汹涌,桓行简思绪漫漫忽见石苞拖拉着两条腿走来,一脸苦笑:

  “郎君,我看要变天。”

  皓月当空,变哪门子天,桓行简不发一言瞥他眼。

  “小人这条腿之前受过伤,逢着阴雨天要来,骨头缝里就开始麻。”石苞嘶嘶两声,一双眼睛热切切望着桓行简,不言而喻,这个时令下起连绵大雨来不足为奇,想要围城可就难能围上去了!

  一霎间,桓行简脑子已掠过无数个念头,面上却不急不躁,天要下雨,那是谁也拦不住管不着的。如此安稳睡到后半夜,一道闪电忽起,照得亮如白昼,紧跟着,炸雷不断,瓢泼大雨射下来,土腥气一卷,弄得军帐里抖抖索索直呛鼻。

  桓行简一惊,在噼里啪啦的雨点子声里倏地坐起,凝神辨听片刻,又缓缓躺下。

  石苞那条腿倒准的可怖。

  大雨不止,一连下了三五日还不见消停的意思。这天探马慌里慌张来报,上头山洪下来,怕是营地要灌水。

  诸将大惊失色,唯大都督岿然不动,不说移营,也不说攻城。等洪水千军万马似的呼啸而来,黄龙一般,营地灌水,足有尺把深,人马辎重果真都泡在了水里。

  襄平城里,公孙输见天意如此喜不自胜,此一役,只有能守得住襄平,逼得桓睦进退不得,耗死他个老贼在襄平城下便是大功告成。

  坐下谋士把白羽扇一摇,挥走嫩蝇,闲闲地跟公孙输剖析局面:“洛阳城里,新帝践位,本有四位辅政大臣,那两个不消说,出身微寒,不过仗着是先帝宠臣并无多大实权。真正掌权者,是都督内外诸军事的大将军和大都督,这两人,面和心不合在洛阳城里人人皆知,主公只要细想便能明白,桓睦如今以六十又六高龄远征辽东,打赢了,那是天子有识人之明,桓睦至多赚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虚名。反之,他若是能死于辽东,岂不正遂了大将军的意?年近古稀之人,死在外头,又是死于征伐,是再寻常不过的了。”

  “哦,”公孙输恍然一怔,直敲案头,哈哈大笑说:“原来洛阳打的是这个算盘,妙极,妙极啊!”说着一扫众人,“诸位不必惊慌,这雨继续下,我就不信桓睦老儿不移营,他一旦移营我等立刻大开城门杀他个措手不及!”

  既算定桓睦大军难能久驻,辽隧的守军也逐渐向襄平城内集结。

  魏军这边,诸将见雨势是真没有个要停的意思纷纷奏请移营,桓睦把脸一拉,花白须发下是个活阎王模样,眸中精光浮动:

  “不可!敢言徙者斩!”

  当天书记官无意将泡了的木几挪到一角干燥处,桓睦得知,当下命人斩杀了书记官,军中愕然。

  诸将哪敢再劝,然而雨竟下了大半月不止,一日一日煎熬下去,三军恐慌。桓行简每日不过随父巡视军营,入帐后,两只靴子被水泡透,乌浓的睫毛沉甸甸颤着,靴子也不脱,直接坐在胡床摆上凭几,端然翻几页书,一副洛阳府邸里的做派。

  这日,诸将撺掇着都督令史张静再来劝,都道令史跟随大都督多年征伐四方,既陈情利弊,焉有不听的道理?

  “大都督,今淫雨不止,人心不定,还望大都督许三军速速移营啊,否则,恐士兵们要哗变。”张静与诸将匆匆而入,抹了一把面上的雨水,拱手执军礼开门见山。

  桓睦不过与桓行简父子两人对着沙盘低语,此刻,微微抬首,看张静一眼,复又垂眸,铿锵说:

  “张静故犯军令,按军法斩首。”

  “大都督,静说的都是肺腑之言,而今人心惶惶,将士们日夜泡在水中。我军长途奔袭,讲究的当是速战速决,倘是这雨一直下,到时人疲马困……”

  “哪来这么多废话,来人!”桓睦喝住了他,神情冷酷,哪里还有当年跟蜀国拖泥带水纠纠缠缠的半点意思?

  诸将脸一白,面面相觑,毋纯看不过眼忍不住劝说:“大都督,令史他……”

  桓睦倏地抬眸,毋纯对上那么双沉静不着波澜的眼,剩下的话直直噎了回去。一时半刻间,帐内死寂,诸将眼睁睁看张静被两个荷刀扈从给架了出去,随后,又见桓睦冲儿子微微示意,桓行简掀帐而出,亲自监刑。

  帐外,张静倒一声没再争辩,只跪在泥水里冲着帐子拜了一拜,糊了满脸的泥泞,对桓行简扬声说道:

  “郎君,替我转达大都督,张静告辞了!”

  桓行简薄唇微抿,面上无甚情绪,只乌黑俊眉上雨水如激流般纵横而下,他略一颔首,张静的身子很快歪倒在一片黄泥水之中。

  眼见跟了桓睦整整二十载的令史竟说杀就杀,无不骇然,却再不曾有敢言移营者,军中乃定。

  桓睦在中军大帐悠悠落下棋子,手一顿,望了望外头黑黢黢的夜色沉吟说:“行军前,凉州刺史张既告诉我姜修在山东一带漫游,听闻中枢要打辽东,给我占卜,得一升卦,所谓有水则生,我本以为说的是过辽河。”话说着,手底已对桓行简呈合围之势。

  怎么看,桓睦的胜局都是显而易见的了。桓行简莞尔,嘴角走势分明是霜雪一般线条,一粒黑子落下,立下破了父亲的长龙围困。

  “有水则生,大都督,姜修这一卦说的看来是这场磅礴大雨。”

  “怎么说?”桓睦不紧不慢问。

  灯火如豆,舆图上山山水水晦暗不明,有几条蜿蜒却始终清晰如故,桓行简一双眼犹似黑夜里的一把刀,冷清璀亮,长睫覆出些许阴影,衬的那一管鼻子尤为□□:

  “属下是说粮草。”

  父子默契对视一眼,桓睦输了,手底稀里哗啦一阵把棋局推开,笑了声,起身绕到舆图前抚须咂摸起来。

  暴雨这么下着,辽河水位激长,魏军的粮草果真省了力气,从青、徐两州直接走营州,过渤海,径自送到襄平城下。

  襄平城里却开始捉襟见肘,等雨势微小,试探性放出百姓来采樵放牧。诸将见状,忍不住要去偷袭。桓睦在中军大帐和衣而卧,守兵把一干人拦在了外头,说:

  “大都督抱恙,谁也不见!”

  诸将先是一愣,问询了病情又急说:“我等有要事禀告,你快去通报!”

  守兵摇头:“大都督说了,这雨要是不停,就无须搅扰他。”

  “哎?我说你听不懂人话是不是?误了军情你几个脑袋能担起?”

  守兵把两只眼睛放得麻木虚空:“将军们别为难小人了。”

  一众人气闷难当,不知谁眼尖瞧见了正端汤药撑伞而来的桓行简,稀里哗啦围上去,桓行简便把碗递给了守兵。

  “子元……”

  桓行简面上淡淡的,手里捏着垫滚烫汤碗的巾子,微微一笑:“我知道将军们想说什么,襄平城里有百姓出来了,毋将军,大都督先前怎么说的?我记得大家都在。”

  “这算什么,岂不是让公孙输小瞧了我们?”有人咄咄,余者便跟着附和两句。音调有意挑得老高,让帐子里的桓睦能听得到。

  “长途奔袭,远道而来,却只能在泥水里泡着,不行,我们得向大都督要个说法去!岂能疑而不攻,坐失良机呢?!”

  急性子的人,越说越带了几分怨气。

  放眼望去,诸将都比他桓行简年纪大,哪一个不是南征北战惯了的?见他年轻,说起话来粗声大气也浑不在意了。桓行简涵养极佳,默默听着,垂眸拿巾子慢条斯理擦了擦指尖不知几时沾上的褐色药汁。

  “雨不停,我军铁骑的优势难显,现在打草惊蛇,只会吓跑了他们。襄平城里粮食如果不出大都督所料,应该快吃尽了。这样,哪位将军有十足速战速决的把握只管找大都督请战。”

第4章 一捧露(4)

  这话听着不大妙,诸将一副忍气吞声的模样踢踢踏踏踩着泥水散了。

  这一等,等到雨停,竟已经是六月底。

  太阳刚露头,魏军这边鸣鼓合围,云梯、巢车一股脑地上,深挖地道,高堆土山,不分昼夜强攻起来。黑压压的箭雨往来,一会儿急,一会儿缓,雨停后暑气如烧滚的水汩汩从大地上蒸腾起来,混着血腥,直冲得人恶心反胃。

  短暂的寂静后,又是新的一轮攻城。

  毋纯人在马背上,聚精会神地瞧着前头战况,忽的,见着官服的两耄耋老者被牙将带过来。

  “报!将军,这是公孙输的相国和御史大夫,请见大都督!”

  嗤地一声冷笑,毋纯毫不客气说道:“公孙输割据一方,至多而已,他这是胆如斗大做春秋大梦,辽东弹丸之地,何来相国御史大夫?!荒唐!”

  骂完,傲睨两人,叫这俩老头汗涔涔而下,战战兢兢被带到中军大帐,定睛一看,见上头坐着当今在世为数不多老将之一的桓睦,自有杀伐气,勉强把公孙输的意思说了:

  “若大都督愿解围退兵,我君臣愿自缚面降。”

  话音刚落,桓睦花白眉头一抖,冷笑反问:“你君臣?”腰间佩刀折的亮光灼灼,身旁,桓行简能从父亲的细微表情中分辨出到底是真没了耐心,还只是寻常伪饰。往来人身上扫视,他这双眼清明如镜,默不作声。

  御史大夫颤巍巍要辩:“仕于家者,二世则主之,三世则君之,我等生于荒裔之土,出于圭窦之中,无大援于魏,世隶于公孙氏,报生于赐,在于死力!”

  这番话一出,听得桓睦突然一笑,喝道:“昏言昏语,拖出去砍了!”

  “大都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两人苍苍激烈谩骂起来被架到大帐外,不过片刻,只剩两颗血糊糊首级。

  “襄平城里,怕是粮草殆尽了,否则,公孙输不会遣人来求和。”桓行简把刚才的话悉数笼进耳中,此刻走向帐口,手指一动,掀开帐子露出窄窄缝隙,见使者已斩,方又慢慢松下手来。

  桓睦“唔”了声,踱起步子,吩咐说:“让主簿虞松过来。”

  不多时,一个和桓行简年纪相仿头戴葛巾身着布袍文士模样的人进来,容长脸面,轩眉秀目,行过军礼立下备好笔墨,笔走龙蛇很快作出檄文一篇,措辞辛辣:

  “楚、郑列国,而郑伯犹肉袒牵羊迎之。孤天子上公,而建等欲孤解围退舍,岂得礼邪!二人老耄,传言失指,已相为斩之。若意有未已,可更遣年少有明决者来!”

  冲风所击,峻枪所扫,桓行简看得莞尔,眼角眉梢却犹如刀裁,没有丝毫温度。

  这边,听父亲赞虞松“大才”,两人目光恰碰上,虞松恭谨地向他行礼:“郎君。”

  手中檄文一放,桓行简略略颔首而已。

  如此一来,公孙输见到桓睦所发檄文,且闻使者被杀,几欲晕厥,不得已,在谋士们嘈嘈杂杂莫衷一是的建议下,又派侍中来。

  侍中见了桓睦,跪地恳请:“我主愿遣人质,望大都督明示日期。”

  低眉间,磨损了的靴子从眼前一掠而过,是桓行简从外头进来。这些天,他和主薄虞松一直守在中军大帐。

  帐子里此刻也不过他几人。

  桓睦居高临下看向来人,凌厉说:“抬头!告诉公孙输,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剩下的两种,但有降与死而已。他不肯面缚,这是铁了心找死,不必送人质!”

  声如雷霆,侍中一个激灵听桓睦话里意思知道大都督给出的答复统统指向的是一个字--死而已,一时间眉头紧锁面色苍白地退出大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正始十一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