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正始十一年_分节阅读_第87节
小说作者:蔡某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0-05-13 20:38:12

  这么一晃眼,就看不见了大将军,虞松一定,举目四望,见他停在家摊铺前不知交涉着什么,忙疾步过来。

  原来桓行简买了包蜜饯,虞松看在眼里,似乎明了,微声问:“大将军,姜修做诔,这……”

  桓行简嘴角略略一翘:“随他去吧,我难道还能因为他写篇文章就四处去捉他?”虞松应道:“不错,他一介布衣,倘若真抓起来,他年青史有玷,有损大将军声誉。”

  这番话,说得桓行简哼笑出来:“叔茂,流芳千古从来就不在我考量之内,人一死,哪管什么身后名?别说青史了,就是现在,这洛阳城里不知怎么骂我。”

  虞松怔住,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含含糊糊道:“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大将军若能一统河山缔造治世,立不朽功勋,其实这些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桓行简低首一笑,随即,抬眼望了望言笑晏晏的熙攘行人,一边走,一边问道:“叔茂,你真这么想的?”

  两人年纪虽相仿,然而,桓行简为主,虞松跟他这几载亲身历遍大大小小诸事,有意料中,有意料外,如今再回想恍如隔世,因此谦逊答道:

  “属下不敢瞒明公,明公身边,从来不乏高门子弟献策献计,属下的家世,在洛阳城里虽谈不上微寒,可也实在不显。我一文士,生于乱世,说到底不过是无根飘蓬,唯有得遇明主,方可一展所学成就一番事业。刚才那番话,是松真心。”

  此行两人交谈甚是融洽,桓行简素喜他为人,说了一路,回到公府后独自踱步到后宅,停在月洞门那,望着窗纸上透出的温暖烛光,静立片刻,方把蜜饯交给被叫出来的宝婴。

  “郎君,你不进去看看夫人?”宝婴一出暖阁,直打寒颤,一边搓着手呵气,一边把一双试探又期待的眼定在桓行简身上,多少次了,郎君不过在此略略一站,就是不肯进去探望。嘉柔有孕在身,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每日里鲜有动静,整个人悄然无声的,再未展颜。

  桓行简的目光在窗子上盘亘了稍顷,收回来,低声问几句嘉柔起居,便折身去了。

  宝婴顿时泄劲,嘴一撇,失望地抱着蜜饯进来。照例,崔娘在明间先堵着她,看宝婴垂头丧气的,不消问,也知道桓行简人又走了。那张老脸上,同样很是失望,却很快打起精神笑吟吟地到暖阁里把蜜饯摆在润洁的瓷盘里,递到嘉柔眼前,挑挑拣拣的,突然,眼前一亮:

  “呦,有柔儿最爱吃的青梅呢!”

  说罢,拈起来往她嘴里一塞,嘉柔倒顺从地含着了。屋子里,摆满了大将军命人送来的各样补品、器玩、笔墨纸砚、针线布料,一应俱全,唯一可惜的就是他人不来,崔娘心里一阵难受,为嘉柔。但面上从来不曾流露半分情绪,只当无事发生,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她。

  可柔儿大了,心事太多,早不是只她一个老婆子搂着讲个新鲜的故事就能满足睡去的小姑娘了。一坐便发呆,除了小腹一日比一日隆得高,四肢依旧细细的,崔娘一想到嘉柔那副寂寥孤寂的模样,忍不住拭了把眼角,唯恐她看见,动作极快,咕哝了句什么起身朝明间去了。

  等四周静下来,嘉柔俯身挑出几股颜色鲜亮的线,一阵摆弄,灵巧的十指穿针引线,继续缝那只未成形的小骆驼。

  崔娘进来,想劝她不要熬眼睛,话到嘴边,忍了忍,见嘉柔似乎忙碌的心无旁骛又静悄悄退了出去。

  直到眼前似有片阴影飘来,嘉柔那两道纤长的睫毛也只是微微一动,随后,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带着低沉的笑意:

  “柔儿这做的是什么?”

  她心里一跳,不知桓行简是几时进来的。两人有段时日没见,嘉柔兀自怔住,涌上心头的竟是难言的陌生,她脑袋复又一垂,什么都没说。

  桓行简自若如常,拿起小骆驼,反反复复端详了几遍,微微一笑:“哦,原来是给小郎君做的骆驼。”

  又还给她,在旁边的杌子上坐下,一搭袍摆,定定地看了会儿嘉柔,观她神情,没有悲伤,也没有喜悦,目光在她眉眼间一直微微游移着,忽然一笑,开口道:

  “我近日常在南市、铜驼街用饭,临近年关,你不知道,热闹得很。四方好物,任君挑选。不过,这集市上,百姓们的脾气似乎太爆了些讨价还价都能打起来,买的人嫌贵了,卖的人呢,笑他家贫就不要来逛南市。”

  他边说,边留心嘉柔神情,嘉柔恍若未闻手底动作不停,桓行简微微含笑,继续道:“这样的情形常见,也许,你在凉州也见过。但有件奇闻,你恐怕就不知道了。南市附近有个驿馆,最近,来了个女巫,听人说她能与鬼交谈。”

  果然,嘉柔手底顿了一顿,情不自禁抬眸,皎白的脸,秀致的眉,还有那双懵然好奇的清眸,都是桓行简再熟悉不过的了,他凝视着她,笑意不禁越发温柔:

  “这世上的鬼啊,女巫说,分两种,一种是福德之鬼。另一种,是贫贱之鬼。福德之鬼,气清神俊,他们不受阴阳阻隔可自行与人交谈。贫贱之鬼就不一样了,他们怨深气劣,要通过女巫,人们才能知晓冥府之事。所以……”

  “我不想听。”嘉柔似乎察觉到什么,回过神,冷淡地打断了他,桓行简便微笑着收住了话头,自顾道:“看来这个不够有趣,我听说,有人捡了块石头,乌黑透亮,大如鸡卵,这人爱不释手整日把玩。忽然有一天,石头崩裂,从中飞出一只鸟振翅而去。”

  听得嘉柔频频皱眉,满心的惊疑,很想问一问他石头里怎会有鸟蹦出来,岂非无稽之谈?桓行简却已神神秘秘凑近她,很自然将她手一握,问道:

  “你住凉州这么久,有件事,不知道听说过没?”

  “什么事?”嘉柔脱口而出,旋即后悔,抽出手,“我不想听你说话。”

  桓行简一笑而过,将她手重新放在掌中:“西凉有许多人笃信佛教,和中原不一样,我听说,有个僧人住在敦煌,生活清苦,园子里种的瓜菜,有一天,突然都变成了莲花,有这事吗?”

  我听说,我听说,全是“我听说”,嘉柔不觉听得专注忽嫌恶地避开身子,冷冷清清的:“大将军不是会献殷勤的人,为了子嗣,看来牺牲不少。天晚了,我要歇息,请大将军离开。”

  桓行简想摸摸她的鬓发,嘉柔警惕,脸上绷的十二分紧:“别碰我。”说着,仿佛远远不够似的,她冷峭道,“别用你沾满兄长鲜血的手碰我,我不会忘的。”

  篾箩一掀,针线顶子布兜兜滚了一地,嘉柔忽变得烦躁不堪,她将小骆驼扔了出去:“你走,我不想见你。”

  看她忽然大发脾气,头一次,桓行简眉头一蹙,俯身将篾箩收拾好,小骆驼刚拿到手里,嘉柔又一把抢过去,拿起剪刀,几下便剪得面目全非,破烂不堪。

  “柔儿!”他低喝一声,“你这是做什么?给孩子的……”

  嘉柔脸色发白,脊背挺直,忍着泪直勾勾打断他:“你来一次,我剪一次,你要是再来我把做好的衣裳都剪了。大将军不要来假惺惺,我讨厌你。”

  “你,”桓行简压着火,克制半天,才开口,“你拿孩子的东西撒气做什么,孩子是无辜的,你毕竟是要做母亲的人了,别这么孩子气好吗?”

  “你总说我孩子气,”嘉柔突然红了眼,哀哀看着他,“你总拿我当小孩子哄,觉得我是在闹别扭,晾几天,再来哄哄就好了。我不是小孩子了,我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不是跟你闹别扭,”她说着说着便泪水啪嗒,喃喃垂首,“大将军根本不知道我每天过的什么日子,”嘉柔侧过身去,指着那扇从桓府挪来的屏风,绣着白鹤的屏风,“我以前,可喜欢这扇屏风了,有白鹤,有青山,有桃花,但现在我看到屏风就觉得很难过。我就像这只白鹤,再漂亮,再精美,却也只是被绣在屏风上,要死在上头,飞不到真正的青天之上,只能被人赏玩,被人赞一句好一具栩栩如生的白鹤展翅图。”

  “我想走,回到凉州去,哪怕我一辈子不再嫁人。”嘉柔的手无力缓缓垂下,她跌坐在锦绣丛中,公府给她用的物件都是上等,洛阳的繁华,都在这间暖阁里了。

  屋里一时沉寂。

  桓行简默默将剪坏的小骆驼置于袖管,道:“我不来看你不是晾着你,柔儿,等孩子生下来你再决定好吗?如果孩子生下来,你还是执意要走,你我之间还是如此僵持,我放你走。”

  一个女孩子如果做了母亲,就有了最深的羁绊,他不信她会走。

  嘉柔低头摆弄了阵篾箩,将东西放地整整齐齐,她觉得,桓行简永远不会懂,但这也不重要了。

  “等上元节,我带你去放河灯,去看看洛阳城的夜市,洛阳城的上元节宝灯辉煌,很动人,”桓行简上前耐心说道,斟酌着,“既然你不喜欢听,下次不跟你讲这些奇闻异事了,你想听什么,想听《汉书》里的故事吗?我叔祖很喜欢《汉书》,太傅和我也是,我给你讲讲……”

  “我什么都不想听,”嘉柔再次打断他,情绪似乎平复了,她黯然道,“洛阳城的上元节我见过,兄长和姊姊带着我,大将军,你回去吧。”

  “很多年过去了,洛阳城会变,”桓行简略略一笑,好声询问,“河灯你放过吗?我带你到洛水去放河灯。”

  “放河灯是要向河神许愿,”嘉柔悲哀地看着他,摇摇头,“我的愿望都破灭了,所以,我为何还要放河灯?放了河灯,难道兄长就会活过来?”

  “除了太初,你对我们的孩子没有祝福?还有你的父亲,姨丈姨母,崔娘,仙仙姊姊,是不是太初不在了你就要这样消沉下去?”桓行简脸色变得凝重,眉宇微冷,“你可以怨我恨我,但这世上还有疼爱你的人,日后,孩子出世,他也需要母亲的疼爱,柔儿,你能不能想想我说的这些?”

  他轻吁出口气,见嘉柔恍若出神,走上前,抚了抚她的额发,因离得近,她身上那股幽兰般的香气萦绕上来,惹人意动。桓行简忍不住低头,含吮住柔软的红唇,未及深入,已被嘉柔狠狠推开。

  “你家里有姬妾,大将军想要可以去找别人。”她冷冷说完,将金钩一放帘子垂下,径自躺进了被褥间。

  桓行简在帐前静静站了片刻,等嘉柔再睁眼,帘外那抹身影已经不在了。

  许是年关的缘故,洛阳城里因中书令太常一案起的血腥肃杀之意淡去不少。闹市自不必说,就连东堂里的皇帝似乎也换了一副心情,殿内,有娇脆的女声格格响起。

  新选的小贵人是屠户之女,出身卑微,太后很不满意。然而,大将军桓行简竟未置喙,似乎算是默认,这让皇帝大感意外,却很快想通:

  贵人在朝中无根无基,对大将军而言,再无他虑。

  皇帝将这事琢磨透后,若有所得,因此,他在元日前最后一次朝会后面对桓行简例行问话时,难免殷勤起来:

  “战事初歇,都是大将军和将士们的功劳。我想今岁的上元节,不若在宫中举办灯会,大宴群臣,大将军以为如何?”

  桓行简睨他一眼,回绝道:“陛下,元日各州长官会遣使者入朝来汇报一年的要事,元日宴足矣。至于上元节,不必再劳民伤财。”

  “这,我是一番好意,对了,不知道大将军都是怎么过上元节,朕长于深宫,还真羡慕大将军和诸位臣工节日里能随意赏玩。”皇帝赔笑道,暗暗瞄着桓行简。

  他眉毛挑了挑,哼笑道:“陛下是天子,富有四海,羡慕臣子作甚?臣的上元节,也不过陪家人到灯市走一遭而已,灯市么,年年如此,虽热闹可倒也无甚新意。”

  皇帝脸上那拘谨的笑意始终舒展不开,频频点头:“是,是,原来大将军要陪家人,想必诸位臣工也是了。”

  看皇帝畏畏缩缩的,桓行简心底冷嗤不已,只觉对话索然无味,又过问皇帝几句读书的事,就此拂袖而去。

第112章 分流水(1)

  大将军府的门两边,已挂上了桃符。

  因是年关,公府里除了些奴仆,再无他人。石苞奉命把桃木砍下来,不过两三下的事,拖到圆石几前,一丢,有点摸不着头脑地看着端坐一旁的桓行简解下了腰刀。

  只见他利索将桃木一劈两半,拿起刀,一下一下将桃木削平整狭窄了。两块大小打磨得基本大小一样,三尺长,五寸宽。旁边,几案上备着笔墨,空气太冷,像是被冻得滞住,桓行简手指亦微微泛红,袖子一掣,笔底添墨,一手执笔一手持桃木薄板,专注地描画起来。

  寥寥几笔,一个羊身长角的白泽神兽便立在了上头,下书“神荼、郁垒”,那一手楷体写的是古朴遒劲。晾晒片刻,桓行简掸了掸身上落的桃木屑,一脚踢开废弃的桃枝,起身道:

  “让人收拾下。”

  他拿着桃符径自来后院,园子里,婢子们忙着涤尘除秽,竟没留意他进来。桓行简走到门前,将桃符挂了上去。

  门忽然一开,从里头走出个裹戴严实的嘉柔,两人冷不防对上视线,俱是一滞,桓行简旋即笑了,指着桃符道:

  “百鬼降服,必不敢入,定叫住在这里面的姜姑娘一年到头都平平安安。”

  嘉柔看也不看,立刻扭头进去将门一合,再不出来了。

  倒是园子里的崔娘在廊下本正看着小婢子们清洗器具,将这幕尽收眼底,犹豫了下,上前来堆出个客客气气的笑:

  “大将军来了。”

  桓行简略一颔首,转头望两眼,未作逗留又兀自去了。

  崔娘目送他那抹秀挺身影消失在月门外,深叹一声,继续看小婢子做活。

  元日这天晚上,爆竹声不断,噼里啪啦震的耳朵嗡嗡作响。嘉柔换了新做的衣裳,面对着满案精致菜肴,人还是那么安静。园子里,宝婴带着一干人笑声如银铃,纷纷捂着耳朵,在那放炮仗。

  一声响下来,惊得女孩子们你踩了我的履,我扒了你的肩,闹哄哄地乐成一团噗哈乱笑起来。崔娘在屋里坐着,听外头动静,忍不住问嘉柔:

  “柔儿,你瞧宝婴几个姑娘家多高兴,你不想出去看看?”

  嘉柔勉强一笑:“不了,崔娘你去看吧我那帕子上的海棠花正好才绣一半,我把它补齐了。”

  崔娘佯装生气地把嘉柔手一拉,嗔道:“呸呸呸,元日动什么针线,走,咱们看看宝婴她们到底乐什么。”

  语音刚落,宝婴带着一身的寒气跳了进来,嘴角是压抑不住的喜悦,笑嘻嘻道:“好夫人,赏奴婢一贯钱吧!”

  崔娘瞟她一眼没个正形的样儿,倒也罕见,一面笑骂“平日里公府少你钱了”一面还是起身,按嘉柔的意思,去匣盒里拿了两贯钱给她。

  “谢夫人!”宝婴笑着朝嘉柔毕恭毕敬作了个揖,却不走,高高兴兴地凑上来,“夫人,别只坐着呀,来看奴们打秽物。”

  这边崔娘一听,便忙也跟着撺掇,总之,横竖不让嘉柔在屋里闷坐。盛情难却,嘉柔只好起身往外来,宝婴喜不自胜,同崔娘两个一对眼神,那神情,分明是在说“成了!”

  园子里,婢子们见嘉柔出来,立刻围上来,叽叽喳喳抢说吉祥话,嘉柔便很懂的将事先备好的赏钱让崔娘散了下去。正中央,宝婴忙着把这一年彻底不用的废弃物件扫到了一块儿,随后取来一长棍,把钱绑在了上头,拎在手里,神气地指着一人道:

  “你准备挨打!”

  嘉柔一愣,问崔娘:“怎么宝婴还要打人?”

  崔娘抿着唇地笑,将嘉柔的手一抚,嘴一努:“柔儿,亏你还在洛阳城住过,怎么不知他们寻常百姓就是这么过元日的呀?”

  把嘉柔说的怪不好意思,不知想到什么,那张脸,又变得格外落寞了。崔娘见状,忙清了清嗓子喊道:“宝婴,快些呐!”

  “哎!来喽!”宝婴脆脆应了句,抡起长棍,朝废物堆里一砸,旁边那个小婢子便顺势“哎呦”一声,宝婴再打,她又是一声“哎呦”,两个人,一打一和,嘉柔到底是看明白了,见两人节奏夸张,嘴角一弯,无声笑了。

  廊下挂满了灯笼,都是奴婢们这几日连日连夜蹲火盆子旁拿篾条红纱糊出来的,这么挂上去,整个院子灯火通明,沛然生辉,因此嘉柔嘴角那抹笑意便也跟着清晰几分,入了崔娘已昏花的浊眸。

  两人配合了一阵,宝婴忽把长棍一收,大声问道:“你有什么心愿?”

  “我愿我爹娘长命百岁!”婢子笑哈哈地高声叫答,忙又补道,“还有还有,愿我爹娘日后能有个孝敬勤快的小女婿!”

  一语毕,众人哄笑不已。

  宝婴“嘁”了声,嘟囔道:“不害臊!”却还是一本正经的念念有词起来,把铜钱一解,扔出一个丢进秽物堆,“令如愿!”

  她忙活了一圈,跑过来往嘉柔眼前一站,呼吸微促:“夫人,你要玩吗?”天冷,宝婴喷出一口口白雾,身子虽是热的,可鼻尖早冻得通红,映着白的脸,嘉柔忽想到“雪里一点红”几个字,噗嗤笑了,“我要‘哎呦’是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页  当前第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1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正始十一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