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家药娘_分节阅读_第444节
小说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47 MB   上传时间:2020-07-11 17:02:50

  杜大夫因为兵将中的痢疾传播正焦头烂额的,御医们原本还能帮忙,谁知道这个时候偏巧皇上病了,御医们顿时什么都不管了赶紧去看皇上,杜大夫正觉着人手一下子紧张起来了。

  然后就听见大夫过来说,自己的女儿被侍卫带走了。

  杜大夫自然是深知厉害,大吃了一惊的忙跑着回到了太医院,有人指着他忙找到了侍卫们关押杜婵媛的地方。

  门口的侍卫看见了,倒是对他很客气的点头。

  杜大夫跑过来急的额头冒汗的道:“侍卫大人,我女儿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带到了这边来,出了什么事啊,有事问我就行了。”

  侍卫点头:“稍等。”

  转身进去了,过了一会儿,郭凯就出来了,身后跟着两个侍卫,过来郭凯道:“杜姑娘满院子的打听给皇上熬药的地方在哪里,我上前询问她打听这个做什么,她也不说,反倒是顾左右而言他……”

  话说到这里,杜大夫脸上已经露出恍然的样子来。

  他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

  郭凯道:“虽然我们都知道杜姑娘是您的女儿,不过她的决定实在也是太可疑了,对我的问话拒不配合还指东画西装聋作哑,我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杜大夫脸都涨红了,忙道:“郭大人, 您是知道的,我在这里卫所多年了,这边的将军兵士全都认识我,我女儿在这边帮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到底是熟人,她能对皇上有什么不利?可能就是……可能就是热心,想问问吧,这丫头好医,喜欢学东西,皇上的病情是御医们请的脉治疗的,她也许是想跟御医们学点方子什么的,所以打听。郭大人您大人大量,别跟她一般见识了。”

  郭凯道:“杜大夫,这不是讲交情的事。也不是我大量不大量的事情,公事公办,我是需要查问清楚杜姑娘到底居心何在的。”

  杜大夫顿时着急了,道:“她能有什么居心,她……可是……”

  郭凯道:“我刚刚已经询问过了,现在是这样,杜姑娘如果离开这里回家,皇上生病这段时间不来军营,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但如果她要来,那就不好意思了,她只能暂时关在这里不能走动……”

  “好好好,她回家!我马上叫她回家。”杜大夫当然是选择让杜婵媛回家,这几天不过来才是。所以赶紧一迭声的答应。

  郭凯这才给一个侍卫点点头。

  那个侍卫便请杜大夫去屋里,他跟着过来站在门口,等着‘护送’杜婵媛出军营。

  杜大夫当然不知道杜婵媛的心思,以及她在皇上面前的表现。他天天的治病救人,叫女儿来帮忙也是一番好意,哪里能知道这些?所以进屋去看见了女儿,见女儿哭红了眼睛坐在那边,顿时心疼,忙过去:“你没事吧?”

  杜婵媛看见了自己的父亲,顿时哭着跺着脚:“爹!那个郭凯到底怎么回事啊?居然怀疑女儿?女儿能做出什么对皇上不利的事情?他简直就是瞎了眼,专门跟我过不去……”

  “小点声!”杜大夫吓了一跳的忙说道,下意识的转身去看,一看果然身后跟着一个侍卫,听见了这话倒是没说什么,只是脸上更将冷峻了一些。

  杜大夫走到杜婵媛的跟前低声埋怨:“你没事到处打听皇上熬药的地方干什么?想知道方子,去问那几位御医大叔要就是了!再说了,跟你说过多少遍了,牵扯皇上的事情一定要谨慎,一定要谨慎!皇上身边的侍卫不是吃素的,你当是在家里?全都惯着你?!”

  杜婵媛哭丧着脸,心有不甘的道:“为什么要这样大惊小怪?女儿难道还会行刺皇上不成……”

  “住嘴!越说你越来劲了!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懂事?你以为是开玩笑的事情?”杜大夫变着脸呵斥了一句,然后又埋怨:“说了多少遍了叫你到了这边跟着我,你是来帮忙的不是来惹事的,你怎么就不听?一转眼的人就不见了……”

  一边埋怨,一边过来将杜婵媛的胳膊拉了往外走。

  杜婵媛哭丧着脸,还想反嘴的,但是被拉着一出来就看见好几个侍卫正冷眼盯着她,顿时吓得闭上了嘴。

  刚刚确实是被侍卫的阵势有些吓住了,确实也看出来了,侍卫们不是开玩笑,自己要是在说些什么,侍卫们可能真的翻脸。

  跟着父亲出来了,狠狠的瞪着郭凯等人,一直瞪着出了太医院。

  心中自然是很不甘很生气的,一直骂着郭凯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什么什么的,当然只敢心里骂,嘴上不敢说什么,被杜大夫拉着出军营回家去了。

  郭凯面无表情,等看着他们父女出去了,侍卫也跟着护送出去了,他便回正房这边了。

  刚到这边,正好穆寒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空碗。

  皇上的药其实是早就熬好了,一熬好就端了过来,穆寒亲自叫醒了皇上将药已经喝了。

  穆寒出来问道:“刚刚太医院的人过来说,你们将杜姑娘抓了?”

  郭凯忙道:“是。”将刚刚的情况说了一下。

  穆寒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是也没说话,侍卫们警惕,这是应该的,他当然不会去对侍卫的职责指手画脚,点头没说什么,将药碗递给了门口的太监,转身进屋了。

  郭凯跟着进屋,小声问道:“皇上如何?”

  “刚刚醒了,吃了药又睡了,御医说药吃三天就能见好。”穆寒简单的说道。

  一个太监从外面进来,轻声禀报:“付将军他们在前面中军帐中,询问皇上的病情呢,还有今天林子里的最新军情。”

  穆寒点点头,对郭凯道:“这里交给你了。”

  郭凯点头:“大人放心。”等穆寒走了,侍卫们便还是和往常一样,该站在什么地方的站在什么地方,忠于职守。

  

第964章 大战将至

  

  穆寒来到了中军帐这边。

  将军们听说皇上一回来就病了,当然是有些打击的,一看见林炤就问详细的情况,皇上病的是否严重,是不是传染上了痢疾?

  穆寒当然是赶紧的安抚,说清楚皇上只是简单的感冒,三两天就能好,大家要放心。痢疾的病情,大家也无须太过担心,皇上已经寻了个病情不严重的,能够扛住长途跋涉的送回京城,请京城的御医们参与会诊,相信很快就有更多的治疗方法,哪种有效试试便知道了。

  之后的好几天,杜婵媛果然就没能再来军营。她自己来不了,杜大夫也不让她来了,这一次麻烦不小,被侍卫们盯上了,今后但凡有点举动不合时宜,甚至有些让人怀疑的小疑点,可能都会被审查一番。

  杜婵媛不懂事,杜大夫却清楚的很。所以。之后就再不肯让杜婵媛进军营了。

  林炤是第二天就彻底清醒了,虽然浑身绵软无力,但是头脑很清醒,主要询问了一下军情。按时吃药,吃了药就休息。

  第三天,病情果然就好多了,起身洗澡,这一次不敢头发湿着就睡觉了,擦干头发等着晾干。自己怎么病的自己心里清楚,应该就是头发湿着睡觉引起的。

  第四天,去了中军帐,询问最新的军情。将军们看见皇上好了,果然信心大增。林炤在这里的作用确实不一般,给兵将们的就是一种坚强的后盾的感觉。

  听了最新的军情禀报,林炤又询问了传染痢疾的情况,一听还是没什么好转,皱眉担心。

  这一天就走了几个营地探望兵士们,查看伙食,给大家打气。

  而皇上的走动,兵士们也能理解应该是大战之前的准备,大家们心里都有些谱了,最后一站可能快到了。

  不到十天,就收到了京城的信。

  快马加鞭送来的,信是给林炤的,说是皇后娘娘写的,林炤一听忙接过来看。

  确实是越绣宁的字迹,信上写的是:痢疾是因痢疾是因疫毒壅滞肠间,阻遏气机,损伤肠络。治疗的办法有很多,分不同的症状病源。从送回京的病人病情看,是一种常见的,南方潮湿地方常有的痢疾。

  信上没写清楚,但是越绣宁查的很清楚,这种痢疾其实就是饮食不卫生,一种真菌引起的。

  治疗其实很简单。

  信上写着:鲜马齿笕洗净,加入适量的紫皮大蒜,捣汁服用,每天两到三次就可。

  另外配合针灸治疗,取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内庭、曲池等穴,入针半寸,留针一炷香的功夫,一天一次。

  林炤看了信之后,立刻将御医大夫们全都招来,将信递过去,道:“你们看看这个方子如何?是已经治疗好了进京的那个病了的士兵。”

  御医大夫们互相的传阅着,看到了方子的人无不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递来递去的,沉吟着,一时竟然没人说话。

  林炤等了半天没人说话,着急的道:“怎么样啊?这个方子如何?你们倒是说说。”

  御医们谨慎,所以还在沉吟。

  杜大夫想了想道:“皇上,这方子其实是个土方子啊,最开始……我们有人也提出来这样治疗,但是……觉着不妥,毕竟这么多的病人,要是治不好延误了病情就麻烦了。”

  “土方子?”林炤一时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顿了顿才道:“土方子怎么了?不治病吗?”

  沈御医忙躬身道:“启禀皇上,土方子不是不治病,只不过很多都是乡下民间百姓们中间传的一些治病方子,有些是有道理的,但有些就是纯粹胡说八道毫无道理的方子。当然,皇后娘娘的这个方子是有道理的,大蒜性辛,对肠胃是有治疗的作用,不过这个方子一来辛辣烈性,二来确实……我们觉着不是很有把握,所以一开始没敢用……”

  林炤想了想,道:“送回去京城的士兵,虽然病情还算是轻的,但是经过你们几个确诊的,和这边的痢疾是同一种病,他的既然都治好了,那么显然这个土方子是有用的。而且,京城里留有御医,他们是同皇后娘娘一同会诊过那兵士的,应该是同意这种方子。”

  沈御医停顿住了,转头看了看其他的御医们,御医们又低声的跟大夫们商量着。

  其实这个方子一开始这边的大夫们就有提出来使用的,只不过大家稳妥起见给否决了,现在既然皇后娘娘大老远的叫人送来的也是这个方子,那么自然是用一下试试。

  商量好了,大家躬身杜大夫道:“皇上,既然是已经有治疗好的病例,那么可以试一下这个方子。”

  林炤点头:“尽快去办吧。”

  大夫们答应着,赶紧的退了下去。

  要用这个方子反而简单了很多,比其他的方子好处理,甚至都不用熬药了,唯独就是针灸的时候需要人手比较多。

  这天就开始全换了这个土方子,针灸的时候,一个大夫负责两个到三个病人,太监们过来帮忙看时间。

  这样只用了三天,大部分病了的兵士便好转了,只有一些病情格外严重的,需要更多的时间。

  御医们都没想到,土方子居然这么管用。要说还是皇后娘娘胆子大,这种方子如果换成御医,真的是不敢用。

  大战之前很多兵士病情好转,这无异于给大家打了一针强心针,便是士气都有提振。

  皇上这一次回去又带了些军饷过来,亲自带着的一部分,后面走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也在这几天陆续的到了。

  于是改善伙食,兵士们大鱼大肉吃了几天。丛林战中,战马是用不到的,但是从这一刻开始,所有的战马也开始私聊充足,养的膘肥体壮,如果有敌人残余力量冲出丛林的包围圈,在外围的骑兵也绝对不会放过跑出来的敌人。

  就算是不说,兵士们心里头都清楚了,确实是要最后一战了。只这些伙食就起到了战前动员的作用。

  按照皇上的吩咐,他回来的第十四天,完成了最后的包围圈,明天,围剿战将打响!

  

第965章 漆黑的马

  

  大战前的头一天,从营帐这边出去了十几匹马,东南西北不同的方向跑了出去。

  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再离军营外面不远的一片疏松的林子里,正挖着腐叶和枯萎的树根里冒出来的蘑菇。

  听见了马蹄声,那男孩就跑到林子前查看,听见军营门口有人喊着:“酉时正回来!”

  那男孩盯着看十几匹马跑远了,这才回到刚刚摘蘑菇的地方,将地上的篮子提起来,提着往外面跑。

  后面一个灵活的身影跟着他。

  男孩从林子里跑出来,一直往东走,大约小半个时辰就到了镇子上,这边的镇子叫福禄镇,名字是很吉祥的。

  男孩一直走到了镇上的一户人家门前,伸手拍着:“爹,爹!”

  这户人家看宅门还是可以的,算是镇子上比较殷实的,很快门打开了,出来的却并不是男人,而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看见那个男孩就问道:“怎么样?看到了?”

  那个男孩忙说着:“看见了小姐,我看见他们十几匹马跑出去,其中有一匹马就是你说的,浑身漆黑特别威武……”

  小男孩一边说着,一边和那个女子进了宅子,门也关了起来。

  跟踪那个男孩的人从后面出来了,皱眉想了半天,不敢疏忽还是在这边一直监视着,一直监视到午时,看见两个人从胡同口过来,后面背着兜搭看起来是小厮模样的跑到这户人家门口拍门:“开门,快开门!老爷回来了。”

  而后面那位老爷,跟踪的人认识,就是杜大夫。

  看着门打开了,然后杜大夫进了宅子,跟踪的人又是一脸纳闷的等着,等了一个时辰不到,杜大夫吃完了午饭,又是主仆两人出来,看样子是回军营了。

  跟踪的人确定是没有问题了,这才回到了营帐,来找负责侦查的探子营副将禀报:“昨天看见的那个采蘑菇的小孩儿,今天又来了,标下一直跟踪他,没想到居然是杜大夫家的小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0页  当前第4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4/6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家药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