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家药娘_分节阅读_第455节
小说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47 MB   上传时间:2020-07-11 17:02:50

  谢嬷嬷说道,

  越绣宁哼了一声:“这就是惯得结果。”说着去看穆寒:“不过这个亓官宝在太和山上也呆了不短的时间,怎么……修道之人也没把他好好教育教育?”

  穆寒听了苦笑道:“此话臣自己都问过自己。我们太和山上修道的师傅们,和其他的修道修仙之人不是很一样,太和山上的都比较随性,修道只是为了修心养性,而非求仙得道,更不是为了长生不老什么的,这也是我们祖师爷的性子,他自己就是随随便便的脾气。”

  “所以师傅们也随意,招收弟子不是那么严格,哪怕是山上的猎户,采药的人,来山门中寻道,师傅们便也肯指点。好处是跟着修道的不会走火入魔的要长生不老什么的,坏处就是,弟子良莠不齐。”

  越绣宁恍然了,笑着道:“不过这样挺好啊。”

  林炤也笑着点头:“我也觉着这样挺好,修的就是身心的修养,心平气和淡然生活,这就很好,非要弄得神神鬼鬼,求什么长生不老之术,那就成了歪门邪道了。”

  穆寒好笑:“要是叫人知道了皇上和皇后对修仙修道居然是这样的态度,又是一桩大事。”

  林炤道:“我厌恶什么巫蛊、术士,这不需要隐瞒。”指着穆寒道:“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朕,朕这就要让所有的朝臣们都知道,朕对这些事情的态度。”

  他父亲是被巫蛊案害死的,他自然是深恶之。

  但另一方面,朝廷里修道的还是不少,从太祖开始一直都有这种风气,前朝的皇帝们也并不去多么严格的管。而本朝来说,皇帝的表兄,镇边侯穆寒却是修道的地方出来的人。

  所以可能会有很多人判断错误。

  穆寒夫妻在宫里呆了大半天,果然闲聊了一下午,一直到酉时许,才告辞回去了。

  这件事就算是办完了。至于曹元珍今后如何,就只能凭她自己了,别人能帮的已经帮到位了。

  

第987章 回乡考试

  

  “户籍已经转到了京城,还要回原籍考?”

  后花园的亭子里,虽然有微风吹着,但还是有些热,越绣宁摇着手中的粉面镶珊瑚珠鲨绡缎团扇,有些惊讶的问道。

  她的对面坐着越尚耕和何欣云,能看出来何欣云肚子微微的隆起,夏天穿的衣裳薄,如果是冬天里的话,何欣云三个来月的身孕是看不出来的。

  越尚耕点头:“朝朝代代都是如此的规定,为的就是籍贯的管理和出仕的管理,学子们的来历从源头能查到的。”他已经是吏部侍郎了,如何的管理官员自然是非常的清楚。

  明年是大举之年,越尚耕要参加会试,就需回原籍先参加院试、乡试。

  说起来这件事越尚耕自己还挣扎了一段时间。其实最开始做官的想法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想找件事情做,证明自己能够做些事,并不是万事无为的废物,种不了地,做不了生意,一辈子什么都干不成吗?

  因此无论在兵部还是吏部,越尚耕都是很努力的,一开始也就只是想,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证明自己还是有能力的人,这就行了。

  正是因为很努力,也并无其他的想法,所以反倒是很容易做出一些成绩来,尤其是到了吏部之后,吏部正经遇到了好几件紧急的事情,户部被连锅端了,但是户部管着朝廷的财务大权,没人是不行的,必须找到合适的人,起码户部主事等等这些正经做事的位置上,要有合适的人。

  遴选官员是吏部的事情,所以这件事变成了吏部刻不容缓的工作。

  越尚耕到处的跑,找到在京城侯缺的人,一个一个的见面,询问了解出身,科举的名次,性格如何,说话办事如何等等的。

  整整跑了一个月,大部分京城侯缺的人他都了解的很了,找了几个算术不错,头脑清楚,性格正直的人进了户部,先将主事之职承担起来。

  户部正常运转起来了,朝廷里那些质疑皇后娘娘做事太过激进的声音才慢慢平息下来。

  接着就是薛昉、薛汤等人的覆灭,从建宁府那边传来了消息之后,吏部尚书王安溪就料定,建宁那边需要大量补充官员,因此叫吏部的早准备起来。

  越尚耕上一次就已经彻底了解了一批侯缺的人,这些侯缺的人,有些已经进了翰林院、国子监等等这些地方做帮读,并无任何品级,也属于侯缺的一种,但是可以在翰林院和国子监帮忙,也不撂下学问。

  另有一部分就只能在京城游手好闲的等着,一直等有官位的职缺出来,进行候补。

  所有这些人,越尚耕全都了解的很,甚至可以说,吏部官员中,能说出来候补官员的这些人谁是谁,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的,科甲多少名,擅长什么,适合什么职务,越尚耕张口就能说出来。

  所以,皇上回来之后令吏部尽快遴选官员,当即王安溪就递上去了第一批的名单。

  虽然已经身为吏部侍郎了,但越尚耕却记得很清楚,擢升那天朝上的争论,他也很羞愧,自己的侄女为了擢升自己被朝臣们为难。

  不管薛昉当时跳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到底多少是真的针对越尚耕的,越尚耕自己都很不舒服,如果不名正言顺的考进科举,他心里就总有一根刺。

  不为别的,就算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人,越尚耕都要参加科举。

  他的这个想法其实家里人都知道,越绣宁是赞同的,虽然很多官员背地里嗤之以鼻,觉着这就是掩耳盗铃,都已经升到了侍郎了,还考什么科举?有些进士一辈子都未必能入仕呢,更不用说官高至三品。

  但自家人不用管那些人的想法,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为了这个,越绣宁还请越尚耕进宫,专门谈过一次。她所认为的合适为官的,学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力,三叔既然在主事、员外郎的位置上展现出来了这种能力,那么升为侍郎并没有任何问题,三叔不用心里有多大负担。

  不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书是应该读一辈子的,活到老学到老,任何时候开始自己的学问都不晚,而且要勤学,什么时候都不放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越尚耕从头开始考科举,越绣宁非常赞同,全力支持。

  想是早想好了,但是一旦到了时候,越尚耕略微的还是有点不好意思,自己这个三品大员回县城参加考试,还是和自己的侄子一起,和童生们一起考院试,是有点不好意思的。从古至今,有了科举制度之后,也从没听说过已经成了三品官儿的人回头去参加院试、乡试的,天下独一份。

  之前是想,现在已经到了该做的时候了。

  院试和乡试,都是要回原籍的,每年一次,八月院试的正试和复试两场开始。如果能考过了,转年的春季参加乡试,如果乡试考过,这一年的秋天便可以进京参加会试了。

  当然大部分的人还难一年之内全部考过,而这种连续考过的,在当朝来说都会比较有名。

  越尚耕自打决定了要从头开始考科举之后,就一直琢磨,无论如何,院试是要一定一次过的。

  院试靠的是基本的试贴诗、圣谕广训等等一些基础的文章 ,而越尚耕平常里接触的都是些已经会试过了的官员们,因此虚心请教,更有收益。

  最低目标是院试一次过,更好的是院试和乡试能够一次过,只要考中了举人,那么为官便已经是有据可循。

  当然,举人出身的官员比较会被人看不起,尤其是会被进士出身的官员看不起,所以,继续向学是必然的,一边读书一边做官。

  另外就是,如果中了举,下一步的考试就是会试,会试在京城,是由礼部主持的,所以起码越尚耕不用年年回原籍参加考试了。

  当然这是比较好的情况。越尚耕心比较宽,给自己定得最低目标倒不是一定中举,能过了院试中了秀才就行。

  

第988章 叔侄一道

  

  越绣宁对科举制度不是很熟,一来在家里的时候,家里还没人考科举,二来监国这段时间,京城不是科举之年,所以这方面暂时没什么事情需要研究。

  这会儿听越尚耕说,八月要开始了,他现在就带着越天泽一起回东暨县参加院试,这才奇怪的询问了一句。

  听了越尚耕的解释,越绣宁点点头,户籍管理从秦汉时候就有了,即便如此没逢战乱百姓们逃难逃荒的,总会出现人口大流动的情况,局面稳定下来需要彻查九州人口,就总是一件浩大费事的工程,因此户籍管理非常重要。

  而祖籍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不管走到哪里,祖籍都需要清楚明白,遇到科举入仕成亲等等人生大事,都需要回祖籍登记。

  “原籍那边总需要先报名吧?”越绣宁问道。

  越尚耕便道:“去年回家的时候已经报名了。”

  其实去年考试的时候正好在老家,不过因为有孝在身,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因此越家没人考,不过等考完了试之后,越尚耕将考题拿来自己做了做,做好了文章 之后请负责院试的考官们看看,考官们当时说的都可以。

  当然了,拿着自己的试卷,总不能当着面说不行,不过越尚耕心里也算是稍微的有点数了。

  “天泽准备好了?二叔回去吗?”越绣宁问道,笑了。

  越尚耕也笑了,道:“天泽早想回去了,这都跃跃欲试的,说要跟我比比呢。你二叔嘛,”他的笑容沉了沉,叹了口气道:“你二叔如今已经不那么……”

  说到这里停顿住,想了想这话怎么说,才道:“有些事情你二叔心也淡了。”

  屋里一阵沉默,越绣宁心里惊讶,想了想才问道:“什么意思呀三叔?你是说二叔做官的心思淡了,还是……其他的什么淡了?”

  “做官,做其他的一些事。”越尚耕想了想,道:“以前还有些雄心壮志的,想做这个做那个,现在好像都淡了,什么都不想做,平常能有个事情做着就行了,并不想做多大的官,也不想做成多大的生意。”

  “这是……”越绣宁脸色都变了。

  何欣云一看忙拽了越尚耕的袖子一下:“老爷你看看你……说的不清不楚的,娘娘都惊着了。”

  她对越绣宁笑着忙道:“没有那么严重,也不是娘娘担心的那个意思。”

  越尚耕被媳妇提醒了,忙笑道:“没有那么严重,我的意思是,你二叔没有进阶的一些野心了,如今做着户部主事倒是适合,每天有公事做,但也不耽误家里的事情,下值之后回家,孩子们也能管教起来。不至于像以前那样,没时间管孩子了。”

  越绣宁一下子被提醒了,道:“是因为天梅吗?”

  越尚耕点头:“有这个缘故,天梅性子不太好,别别扭扭的,你二叔嘴上没怎么说,但是心里挺难受的,觉着是他没顾好自己的孩子,耽误了管教天梅的时间。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一个姑娘家那么大了他也不知道如何管教才好。所以,就不能在耽误了天坤,也不想把时间全都用在外面了,每天能按时回家,天天能盯着天坤的功课,这也是他愿意的。”

  何欣云很少说话,不过听到了这里点头道:“其实我倒是觉着这样挺好的,二伯之前也许没时间多静下心来想想,如今公事家事全都顾及到,也不会忙到没时间静下心安宁安宁,这也挺好的。”

  越绣宁明白的点了点头,不过还是叹了口气。

  越尚耕也叹气:“你奶奶……最后那两年一直都是你二叔在她身边,你二叔必然也会受些影响,不爱回家不爱管家里的事情,跟你奶奶在家里也有关系。所以,现在这样挺好的,有个稳定的事情做,不用像以前那样做个生意到处跑,能照顾孩子们,这就行了。”

  “你父亲、母亲还有我们,其实都和你二叔好好谈过,这些话是你二叔自己说的,确实,没以前那么有想法了,可能也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反倒是想静静心。”

  看见越绣宁又想叹气,越尚耕笑着道:“你担心的我们自然也想到了,你父亲就说了,你二叔岁数也不大,如今这么淡然,反倒叫人觉着,是不是以前的事情给他留了什么不好的……不过你二叔自己觉着挺好,日子过得淡然些挺好的。”

  越绣宁想了想,确实,也不能说这样不好,有些事情二叔看开了,没有什么野心和想法,淡然些过日子也不能说不好,这跟岁数没关系,跟经历有关。

  当然是因为奶奶,才让二叔生了这样的想法,但谁也不能说,二叔的想法就不对。

  能有一份公事做着,但是也不忙,能照顾家里,照顾到孩子,这也不错。越天梅性格那么的别扭,二叔心里肯定清楚,是他的责任,他疏于管教孩子才会如此的不可理喻,今后多照顾管教孩子,避免天坤步姐姐的后尘,这也没什么不好。

  想到这里才算是想明白了,点头呼了口气出来,道:“是啊,二叔现在有时间多陪孩子,多管教照顾孩子,也是挺好的。”

  又对何欣云笑道:“三叔走了,三婶自己可能有些孤单了,还怀着身孕呢,我以后多去探望你。”

  何欣云笑着道:“这有什么,娘娘怀着身孕皇上不在身边,你还监国呢,不是更忙。何况和你小姑住隔壁,我成天没什么事情,国公夫人还天天过来。”

  越尚耕也笑着道:“不用担心你三婶,她心宽着呢。”

  这就说好了。第二天吴玉和吴邓氏进宫,也是说了这件事,家里头都准备好了,何家那边,正好何欣云的二嫂也有身孕了,她二嫂这是第三胎,娘家那边也能照顾到,住在越榴红隔壁,越榴红几乎是天天过去,两人关系好的很,所以照顾起来是没有问题的。

  两天之后,越尚耕请了假,带着越天泽一起回东暨县,参加今年的院试。

  只是八月里还有中秋节,今年看样子又没办法团圆了。

  

第989章 盛夏午后

  

  越尚耕的想法和越民耕就不同了,他是很有上进心的,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满怀斗志的回乡从参加院试开始。

  而且他也很有责任心,做事负责,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是要参加今年的院试,所以朝廷里的事情早一步的做好。

  虽然从户部被连锅端了,到建宁府的官员被连锅端了,到皇上回京处置薛昉,又是一连串的官员牵连,革职了十来个。不过越尚耕这边准备的名单也早准备好了,户部该补上的已经补齐了。

  吏部请假了一名侍郎,不过并没有手忙脚乱,各地方职务空缺的,依然有条不紊的补着。

  十来天左右,建宁府和通政司引起的朝廷的这一场动荡便已经稳定下来了。

  盛夏漫长,白天炙热的太阳一直明晃晃的挂在天上,所以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傍晚太阳下山了,才出来走动走动。

  当然了,能够如此悠闲的就是皇后娘娘了,便是皇上,每天也要顶着大太阳在前殿和后宫间来回的走个几趟的。

  林炤一直都很遗憾,媳妇怀孕期间,还有女儿才出生的两个来月自己不在身边,没有好好照顾媳妇子,也没有看到女儿才出生时候的乖巧模样,因此便有愧疚赎罪的意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0页  当前第4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5/6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家药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