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家药娘_分节阅读_第527节
小说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47 MB   上传时间:2020-07-11 17:02:50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五行:车行、船行、店铺行、脚行、衙役行。

  八作: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石匠。

  而很早以前的权贵阶级分出这样的九流来,其实就是为了保持他们权贵阶层的高高在上,一些特别的权利。

  越绣宁最看不惯的就是对下九流的界定。衙差捕快是直接面对老百姓的,百姓们有什么冤屈争吵,需要官府做主的,都要和衙差捕快打交道,将这些人定为下九流,直接将他们排除到了正常阶层范围之外,实在叫人难以理解。

  还有生称、走卒甚至媒婆,虽然这些行业必然是有不好的人,有浑水摸鱼的,也有坑蒙拐骗的,但就因为这些人而将整个行业都给定位下九流,这就等于将一些最底层百姓们能够取得的职业定为下贱的职业,天然的就被看不起。

  为此权贵阶级还定出了很多的制度,限制这些职业。

  越绣宁就是将这些限制全部取消。

  不用说了,大臣们一开始又是目瞪口呆,然后全都愤慨,如邓荣生、高北辰这样的,虽然心中也不以为然,觉着皇后有时候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净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但有些就忍耐不住了,跳出来反对。

  大臣们反对,越绣宁是早有准备。因为能进入金銮殿这个殿堂的人,全都是权贵阶级,他们就是大周朝里最有权势的一群人。所以他们必然是会反对消除这些阶层,他们需要保持他们至高无上的身份,一些特有的特权。

  “娘娘!此举万万不可啊!三教九流自古皆然,圣人曾经说过……”一个看起来挺年轻的官员从最后面出来了,大声喊着跪下。

  越绣宁便道:“圣人说过什么?”

  打断了那个人的叫声。

  皇后的声音有些严厉,那个人一愣,正要开口,早有另一个四十来岁的官员从文臣班中出来,惊得面色如土的磕头:“臣失职!臣没有管好下属。”

  出来的是户部尚书。

  越绣宁就道:“这是你户部的人?”

  户部尚书还没来得及说话,那个跪在后面的年轻人又大声道:“臣乃是新晋户部主事宋毓堂!”

  一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样子。

  越绣宁蹙眉:“宋毓堂?”

  邓荣生眼珠子转了转,也跟着出班:“启奏皇后娘娘,这位是前年科举进士,高中了二甲第六名,乃是集贤苑大学士宋睿的嫡长曾孙。”说到这里顿了顿,才道:“确实是贤儒世家出身啊,一举高中。”

  都御史吴泽低着头站在人群中,听见邓荣生最后一句话,差点没忍住‘噗’的笑出来。

  宋毓堂太嫩了,太嫩太嫩。

  老臣们都谨慎着,没人马上跳出来说什么,这位宋毓堂算什么居然如此的沉不住气?上朝的全都是三品以上官职的官员们,户部这几天主事郎中的站在朝堂后面,也是因为他们户部有几笔账要跟皇后娘娘算清楚,所以叫他们站在后面的,现如今这个宋毓堂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对于朝上议论的国事也敢随便出声参与讨论?

  何况还是如此的叫嚣,声音太大已经引起皇后娘娘的厌恶了。

  不知好歹。

  吴泽心里想着。

  宋睿年纪大了不上朝,学生于编修品级不够也不上朝。朝上跟宋睿有关系的,也都是些拐弯抹角的,这些人暂时都没出来,冷眼看着这位宋毓堂要如何。

  

第1148章 想要表现

  

  越绣宁听了邓荣生的介绍之后,就如同邓荣生初次听到了这位宋毓堂的身份后一样,恍然大悟了。

  前镇国公被夺爵贬为庶人,跟着一起成为庶人的就有宋睿的曾孙女,这么算起来,就是这位宋毓堂的亲姐姐。

  “启禀皇后娘娘,臣认为……”宋毓堂重新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一次声音小了点,因为已经控制住情绪了,没有刚刚猛地听见那么火冒三丈了。

  同时,当然也是因为看见了几位大臣说话的腔调。宋毓堂年轻冒进,但也不至于是傻子,皇后的反感,户部尚书的紧张,兵部尚书的老奸巨猾,他都感觉到了,知道应该控制自己的声量。

  不过,他前面一句的表现已经是他今天所有的表现了。身为他的顶头上司,户部尚书是绝对不会在允许他说话的了。

  因此宋毓堂刚说了半句,户部尚书已经回头厉声斥责道:“你还敢妄言!胆大妄为的家伙,不知道天高地厚,在皇后娘娘面前高呼小叫,胡言乱语!也不看看有没有你说话的份。”

  说着向上磕头:“请娘娘下旨,将宋毓堂拖出去廷仗!臣管教不严,愿领责罚。”

  皇后半天没说话。

  宋毓堂就算是胆子再大,被顶头上司一再的呵斥,现在也不敢说什么了,磕头伏地。

  金銮殿上于是安安静静的。原本那些准备开口反对的,被半路杀出来的愣头青宋毓堂给破坏了,谁也不会现在站出来,说出和宋毓堂一样观点的言辞了。

  所以,不但是邓荣生这些人心里冷笑,就连和宋睿或者以前的镇国公,甚至于以前的安国公有关系的,隐隐站在宋睿这边的人,心里都摇头。

  年轻冒进,不知道天高地厚。

  越绣宁等大臣们都战战兢兢起来了,这才冷冷的开口:“设立官塾让百姓们读书,这是国策。读过书才有学识,看得懂书籍,明理,为朝廷科举选拔官员打基础。皇上才能够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她冷冷的扫着大臣们:“你们所有的人能站在这里,全都是因为你们读了书考了科举,才能晋身仕途的,可见,你们所有人都知道读书识字的重要。同样,你们心里也清楚的很,对一些所谓的下九流行业的限制,是为了什么。”

  “朝廷里人才多了,自然会建议很多开明的政策,兴盛九州,富裕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奠基我大周朝的千年盛世。皇上定下这个国策,本意就是如此,如今正是按照此等国策深入规划,将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剔除,方便的依然是用人唯才。”

  说到这里,又停顿了半天,才冷冷的问道:“你们谁还有意见?”

  大臣们哪里还敢有意见?

  皇后娘娘一顶顶的大帽子扣着,谁要是有意见,就成了不尊圣旨违抗国策了,再要是多说两句,说不定祸国殃民的帽子都要扣下来了。

  现在大臣们心里才恍然大悟了。皇上和皇后这是设了个局啊,之前修建官塾,没人反对,因为大家谁都没想到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碍不着自己什么事,皇上又想做这件事,那么大臣们自然是不会反对。

  反对的就是户部,怕花钱。

  但现在皇后将清除规制甚至一些还牵扯祖制的跟国策联系起来,谁要是反对那就是反对国策。就算是想说话的人都不能这时候说什么了。

  越绣宁又等了半天,看见没人说话,这才道:“都没有意见了?没有意见,就下去将所有牵扯的规章 法规进行修订,此事交给都察院、通政司和翰林院一起修订,给你们半年的时间,今年底需交出来合理的修订案,如果有误,三部的长官全部裁撤!”

  话音一落,都御史、通政使和翰林学士忙出来领旨。

  吴泽和高北辰心里头都在叫苦,皇后娘娘怎么翻脸不认人呢?如此的严厉。

  而其他的大臣们一看,皇后将这件事交给了都察院,大家心里就明白了,这是一定要办成,年底修订好,这是明年就要开始实行的。

  因为谁都知道,都察院是皇上的心腹部门,都察院里的人基本上全都是对皇上忠心耿耿的,皇上对他们也万分信任,朝廷除了几个大案子,全都是都察院去查的。

  这件事让都察院办理,还事先声明办不成的交出乌纱帽,吴泽和高北辰可都是皇上眼里的红人,高北辰还是皇后的亲家呢!

  如此一来,大家都看明白了皇后要办成这件事的决心,很多人也就默不作声了。

  越绣宁冷冷扫了户部尚书一眼,道:“户部无关人等退下吧。”

  户部尚书忙扭身示意,主事郎中们便躬身退下,那个宋毓堂稍微的犹豫了一下,就有门口的禁卫过来。宋毓堂也听见脚步声了,到底不傻,忙磕头爬起来告退,起身出去的时候,果然看见禁卫正虎视眈眈看着自己。

  满朝文武安安静静地看着户部的人退下了。

  越绣宁这才道:“皇上和本宫是想要开明一些的,既然是太平盛世,那么一些无用的规定能消除的便消除了,也不用对百姓束手束脚,做生意的不敢穿丝绸,对于丝绸的商贸流通并不是好事。下九流行业的人不能读书不能参加科举,这跟国策是违拗的,也不利于朝廷的用人,朝廷想要开明,就必须唯才是举。所以,那些无用不合理的东西去掉也就去掉了,于大家都是好事。”

  大臣们就躬身齐声道:“是。”

  有些人心里想,皇后你怎么说就怎么是吧,谁还敢说个不字?

  越绣宁这才示意了一下德公公。

  德公公上前:“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有大臣忙出来:“臣有本奏。”于是开始禀奏自己的公事。之前说的便告一段落了。

  巳时正,退朝。

  皇后娘娘从金銮殿出来,身后就跟着镇国公,德公公忙轻声禀报,越绣宁便站住了等着父亲过来。

  料想是有事,估计是要说朝上的问题,便一起往御书房而来。

  

第1149章 父女共识

  

  果然,进了御书房连一向稳重镇国公都忍不住马上埋怨:“皇后性子也太急了些。”

  越绣宁就知道肯定要挨父亲的埋怨,她心态倒是挺好的,笑着问:“我怎么性子急了?此事我们都商议了好几年了,要改不合理的规章 制度,现在改也是正合适。”

  “重新修订律法规制,尤其是其中还有些牵扯祖制,就应该慎之又慎,皇上都谨慎的很,你这才监国几日,就敢直接下手?”越承耕道。

  越绣宁坐在椅子上,请父亲也坐下,这才道:“其实朝上很多话我没说,现在只有咱们父女,我也不用避讳什么。设立官塾最终目的是招揽人才,加强集权抑制权贵,打破世族门第的优势。此事不管多么谨慎,不论到了什么时候,必然是会引起官员的反对,官员们不会因为你谨慎他们就不反对了,反而会因为你的束手束脚更给了他们纠结在一起反对的胆量。”

  “九、十月的,那几位皇族就要进京了,皇上要对卢王动手,其他的王爷们会干看着?卢王被灭了之后,其他的王爷们会没有动作?想来是不会,这些人平常里各怀心思,但只要动到了他们头上,他们心齐的很。但如今养着这些皇族已经成了朝廷的一个大负担,每年只花在这上面的银子就无数,拿百姓的钱养这群废物,久而久之百姓们养不起了怎么办?总有人站出来反对,到时候可就未必容你徐徐图之了。逼反了百姓,江山社稷都没有了,还徐徐图什么?”

  越承耕也是老谋深算之人,但每次跟女儿争辩什么,就发现自己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真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越绣宁还没说完:“若是想要在拿下卢王之后,叫其他的王爷们都老老实实地,那么一些祖制就必须改。改祖制就是动了皇族们的既得好处,原本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了,突然的朝廷不供养他们了,大幅削减他们的俸禄,他们能愿意吗?但如果不改,皇族就是大周朝的一个沉重负担,一个大毒疮!必须削了才能兴盛。如果始终不走这一步,不改祖制,又如何削去毒疮?”

  “皇族祖制改不了,权贵阶层不敢动,那还有什么手段可以百姓富足国家兴盛?总想经济发展,但不进行一些改制,如何发展?”

  越绣宁说着看越承耕。

  越承耕无奈的道:“话虽如此,可总应该做的稍微缓和些,圆滑些。”

  越绣宁便笑道:“皇上已经很圆滑了,之前也做了不少的准备。我先从一些普通百姓的利益入手,其实也算是很缓和了,目前来说还没有动权贵们一丝一毫,他们若是连这个都不答应,那可真的是太刁钻了,国库里的银子都花给他们才行?”

  如此的振振有词,越承耕只能摇头。

  越绣宁笑道:“我知道,父亲是担心我树敌,其实这件事不管是我还是林炤做,得罪权贵是必然的。我觉着做这件事反倒是需要魄力些,速战速决,不让他们有太多考虑的时间。”

  越承耕道:“皇后和皇上是夫妻,皇上如此信任你,一再的让你监国,皇后怎么会有单独树敌的可能?臣自然知道,无论谁树敌针对的都是你们,也包括我,甚至越家。今后必然是有外戚祸国等言论出现。臣只是觉着,制定策略实在无须如此突然,有些准备才最好。”

  越绣宁道:“自然是有准备,这事我都想了很久了,跟皇上也商量过,皇上确实和父亲想的一样,觉着应该慢慢来,不过我说的,慢慢来不等于一直什么都不做,现在就可以从一些牵扯底层百姓的制度更改开始。虽然有牵扯世族权贵的利益,但是不多,不明显,他们暂时不会因为这点利益就大闹,然后再开始动其他的。”

  说到这里看着越承耕:“父亲说的,今后必然是有所谓外戚干政的言论,而且怕是针对的就是咱们越家。我倒觉着父亲不用太过谨慎,不用总想仁和,凌厉压制也未必不是手段。”

  越承耕一听就皱眉,道:“哪有那么……你别忘了,这大周朝毕竟是姓秦的天下。”

  越绣宁点头:“我知道父亲担心的什么,我也可以肯定的告诉您,不用担心这一点。林炤必然不会疑我,就算是十年二十年以后,也不会。”

  越承耕顿了顿没说话。

  越绣宁也知道,这话自己说的太满了,父亲毕竟不是自己,他必然会有这方面的考虑。别看自己现在备受宠爱,林炤对自己一心一意的,越家整个家族都跟着荣耀。但谁也不敢保证皇上的忠心能保持多久,万一要是心思活起来了,纳妃进后宫,皇后的宠爱消失了,那么必然是越家覆灭的时候。

  就算越家没做什么,只仅仅在朝中为官而已,但只要到了那个地步,别人对越家的解读必然是权势熏天不可一世,必须铲除!

  越绣宁知道,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原因。

  想了想道:“其实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规制的修订不是那么容易的,七八个月的时间已经是很短了。等七八月之后,皇上也重新上朝了,凡有什么,也是皇上来做。”

  虽然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夫妻商量好了的,一步一步的,到时间做哪件事,这是事先商议的,不是谁在上朝才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0页  当前第5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7/6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家药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