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家药娘_分节阅读_第538节
小说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47 MB   上传时间:2020-07-11 17:02:50

  越绣宁接过去马上打开了看,林炤好奇的也凑过去看了两眼。

  皇上还没有登基的时候,贤恭郡王就和他打过交道,沧州的那一次瘟疫,经过至今历历在目,因此,贤恭郡王对于皇上和皇后的脾气也很了解了。

  知道皇后娘娘医家出身,对于行医,涉及医行的,大夫的等等事情都感兴趣,贤恭郡王这些年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事。

  一来确实是因为那一次的瘟疫出现重大的误诊,最后连累的他连亲王的爵位都丢了。二来,当然也有私心,若是能在这方面做出些皇后娘娘看得上的政绩,说不定能重新得回已经失去的亲王爵位。

  所以郡王和世子这些年在当地的医疗,大夫的培养方面还真的是做了不少的实事,皇上和皇后赞赏过好几次了。

  越绣宁接过折子从头看了一遍。崔大夫写的是治病的经过,先查出来那个小孩子是肠子套住了,就是说,因为气体或者其他的原因,一截肠子滑进了另一截肠子中,俗话就是肠子打结了。

  这种病的治疗方法就是灌肠或者手术,如果情况不严重的话灌肠是可以治疗的。但是当然了,现在的灌肠技术还不是很先进,民间大夫很少有使用的。

  不过原理很简单,只要确定了病情,灌肠的原理大夫们都清楚。只是真的敢动手的大夫不多。

  这病一般是一岁之内的婴幼儿得的,越绣宁之前还没有遇见过。

  折子上详细写了崔大夫灌肠的经过,当然,很笨拙,但起码有两点做的非常好,第一使用的器皿都用开始煮过,消过毒的。第二步骤基本上比较合理。

  所以,孩子经过一天多的排便之后,病治好了。

  贤恭郡王听其他的大夫说,便能知道这种治疗方法一般很少人用,而且成功的也不多,料想皇后娘娘知道了这个病例必然高兴,所以郑重其事让崔大夫写了治疗过程,当成个好消息来禀报皇后。

  也确实,越绣宁看到这个病例很高兴。

  “这是很好的例子,可以发邸报,将这个治疗的方式传出去,各地如果出现了这种病例可以照方法治疗。”越绣宁跟林炤笑着道。

  林炤当然不知道有没有难度,点头:“好。”

  越绣宁便笑着问贤恭郡王:“这个崔大夫是沧州人吗?多大年纪?医术是跟谁学的?”

  贤恭郡王恭敬的回道:“说起来还有些渊源呢,这个崔大夫祖籍乃是陕西东暨县的,和皇后娘娘您是同乡,他自己说的,他的父亲以前认识皇后娘娘呢,也是大夫,他的医术就是跟他父亲学的,算是家传的。因为给一个大户人家看病,跟着到了沧州的。”

  越绣宁顿时惊喜了起来,转头看林炤。林炤也一下想起来了,道:“是不是那个崔大夫?就是那个……济世堂?”

  “很有可能。”越绣宁惊喜的道,然后对贤恭郡王笑着道:“如果是以前东暨县济世堂的崔大夫的儿子,那真的和本宫是认识的,本宫以前还受过他的恩惠。”

  说到这里看见贤恭郡王的脸都微微变了,便笑着道:“不过你回去了也不用给他什么特别的恩赏。只需要多关照就可以了,他父亲的医术是很好的,医德同样高贵,这位小崔大夫能够治疗了这种疑难杂症,可算是在医界年轻有为,多培养关照,鼓励他继续行医,甚至可以帮助他开医馆,这都可以,但是不要一下子抬得太过。毕竟年轻,若是德行不够,得意忘形了,容易将医术撂下,那样反而失去了初衷。”

  贤恭郡王忙躬身道:“是,臣记下了。”

  越绣宁笑着点点头,转头又看了林炤一眼。

  林炤和她心意相通,不用她说出来只一个眼神就知道她询问的是什么,笑着点了点头。

  这是同意了。

  

第1172章 复爵

  

  其实恢复贤恭郡王的亲王爵位,这件事之前林炤和越绣宁讨论过。

  如果贤恭郡王和世子什么都不做,还是和以前一样糊涂软弱,那么他们的亲王爵位自然是永远都回不来了。

  但是,父子俩虽然有些懦弱,但心里都是很明白的,世子还要更好一些。这几年虽然郡王依然是老郡王,但其实沧州的很多事情已经是世子来做主了。毕竟年轻有些胆量,看的清楚时事,就敢大胆去做。

  他们吃亏是在瘟疫的问题上,说到底不懂医,被一个胆大妄为的庸医牵着鼻子走,庸医虽然死了,可他们也跟着受了大损失。

  加上既然皇后娘娘是大夫出身,那么以后必然注重医学,医疗这些方面,因此世子便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这几年修建医馆,培养大夫做的很不错,沧州城出了好几个有名的大夫了,其中一位前年还进了太医院,就是沧州籍的。

  什么事情一旦地方官府权贵的重视起来了,那么发展起来还是很快的,这几年沧州基本上没出什么大的事关疫情的问题,有一年夏天发了一次大水,淹了半个沧州城,等水退了之后,也没有发生疫情。

  沧州本地这些事情做得好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影响周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的范围会越来越大,朝廷跟着能做些事情,那么就会成为全大周的典范。

  所以,功劳还是有的。

  百姓们最基本的就是衣食住行,卫生防疫看病。只要这些方面做得好,那么就称得上安居乐业。

  越绣宁看了看门口,小豆急忙的出去找德公公,在门外候着的德公公将拟旨的翰林请了进来。

  林炤便道:“贤恭郡王听旨。”

  贤恭郡王全家都站了起来,跪下:“臣在。”

  “贤恭郡王宅心仁厚,在封地扩建医馆培养大夫,沧州城极辖下各州、县、村遍布医馆,便是居住于深山中极为不便的乡村百姓都能在生病的时候,随时找到医馆治病,且对医馆多有银钱补助,对沧州的医界功勋不小。身为皇族谦逊谨慎,多为百姓操劳,为朝廷分忧,这是难得可贵之处。即日便恢复了亲王爵位,号恭。望恭亲王今后能够继续为朝廷分忧,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

  贤恭郡王自然是大喜过望!

  他虽然极其盼望这个,但其实也不敢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皇上和皇后从没有透露过要恢复他爵位的意思。

  重重的磕头:“臣叩谢皇恩,皇上隆恩浩荡!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都在微微的发抖。

  翰林已经拟好了旨意,林炤起身去盖上了自己的皇帝玉玺,然后叫人给了恭亲王,恭亲王一家子再次扣头接旨。

  林炤叫他们起来,全家站了起来,喜形于色。

  恭亲王王妃之前一段时间跟皇后娘娘很亲近,很多事情禀报的也勤,这会儿带着世子妃过来跟皇后磕头谢恩。

  后娶得这个世子妃,娘家的出身甚至都和皇后娘娘有些相像,并不是多么富贵的人家,只是沧州当地的一个乡绅,但在沧州也是百年世家了,读书人,但不追求功名,反倒是开了几个私塾。

  可见降爵的事情对恭亲王打击很大,恭亲王之后做的每件事都会多参照皇上和皇后,先想想皇上和皇后会怎么想,然后做这件事。

  是好是坏暂且不说,但起码现在做的事情大方向上全都是对的。

  林炤笑着道:“你们路上也辛苦了,回去歇着吧,在京城期间就住在竹香宫好了。”又对越绣宁道:“竹香宫有名的可不止是竹子,还有一大片的木芙蓉,如今正好是开花的时节,不如哪天去逛逛,散散心?”

  越绣宁便道:“好啊,那就明天好了,明天开始沐休了。”

  文皇帝和文皇后的祭祀之辰还有八天,准备的事情明天就开始了,皇后也不在上朝,和皇上一样,吃素、沐浴,每天就是安静自己。

  恭亲王一家子当然很高兴,这也是一种荣耀,高兴的称是。

  于是叫他们下去休息了。

  选择这个时候将恭亲王的爵位恢复了,也有混淆的意思,叫卢王别害怕,来京城说不定还是好事呢,恭亲王来一趟京城,爵位都恢复了。

  同时也是给其他的皇族、权贵们看的。

  如今已经有侯爵权贵们私下里议论,担心皇上和皇后是要削减权贵,针对皇族,皇上处置侯爵国公的,没见一点手软!

  所以林炤这个时候恢复恭亲王爵位,就是混淆视听,表示他没有针对权贵。

  要削夺权贵们的一些特权,最好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处理,不要让他们感觉很明显,更不能叫他们联合起来抵制,若是联合起来了,那就很麻烦。起码林炤知道,前面各朝各代皇帝们也有动权贵阶层的想法的,但只要是动作过大,就没有成功的,权贵们为了保住他们的利益不惜引起混乱、战乱,有些皇位都可能会丢了。

  所以谨慎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卢王这一次能够前来,那么这件事情之后,无论是皇族和权贵们看到的就是,皇上虽然处置了卢王,可能还捎带了孟王,但这一次皇上也恢复了恭亲王的爵位。

  谁又能说,皇上针对了权贵?

  恭亲王恢复爵位,这在皇族中不是小事,所以肯定每个细节都会被其他的皇族详细的打听。那么就会打听出来,皇上恢复恭亲王爵位,是称赞了他的,圣旨上写的清清楚楚,恭亲王在封地是做出了一些看得见的,非常好的事情的。

  为百姓着想,就是为朝廷分忧,这话皇族们真的要好好的想一想了。

  只要想明白了,皇族们当然会将恭亲王做的事情当成是榜样,就算是不怎么真心的,但起码表面的工作也会做一些吧?只要皇族们心里头都有一点点为百姓做些事情的想法,那么朝廷真的会觉着轻松一些。

  这些都是林炤和越绣宁刚刚盘算出来的。夫妻俩现在可以说一起治国,很多事情商量的很透彻,自然也很容易想到一块儿去。

  

第1173章 清脆的笑声

  

  翌日,朝廷正式开始了长达十天的沐休。

  皇上和皇后去竹香宫赏芙蓉,也只是散散心而已,朝臣们都知道皇上这段时间心情一直不好,因此谁也不会这个时候不长眼的去挤到跟前。

  当然了,这天的竹香宫也不是完全没有其他的人。先来的福王和寿王带着全家都过来了。

  同样是王爷,而且是皇族近一些的血脉,恭亲王爵位恢复了,福王和寿王理应过来道贺,皇上和皇后都来了,他们也应该过来陪伴。

  越绣宁在这边花厅中坐着,几位王妃世子妃簇拥着她,全都努力的想着好笑一些的事情说给她听,只为了博她一笑。

  如今是十月间,天气已经很冷了,因此花厅的门是关着的。

  然后就是如此,没等越绣宁笑,她却听见外面有人发出一连串的如同银铃一般的笑声。

  越绣宁都有些惊讶的扭头去看。

  皇上他们在外面。林炤这会儿正站在一棵银杏树下,在他身边的是寿王,寿王世子,福王和福王世子。

  恭亲王和世子应该是拿什么去了,这会儿正急匆匆的从园子门进来,往皇上身边走。

  而在林炤身前却站着一个女子,背对着花厅,越绣宁看不清楚脸,从身形和笑声中听得出来,很年轻,应该不超过十五岁。

  此时这个女子正手里拿着一片黄了的银杏叶子,仰着脸面对着林炤,做出透过银杏叶子看天空的样子来。

  越绣宁看不到那女子的样子,但是从她的背影举动也能感觉出来,她极力的做出可爱、妩媚的样子来。

  在林炤的面前。

  林炤正看着,当然了,一个女子就在他跟前清脆的笑着说着什么,便是下意识的也会盯着看。

  越绣宁还没怎么样,耳边已经有人急促的说着:“娘娘您看,这是我们路过长安的时候,带上的一个长安本地厨娘做的当地的点心,不知道您味道正宗不正宗。”

  是寿王妃,虽然努力的笑着说,但声音都变调了。

  越绣宁转头看她,发现不但是寿王妃脸色不对,寿王世子妃更是紧张的不行,脸上表情都遮掩不住,想要做出镇定的样子来,但眼珠子却总忍不住的飘向外面。

  越绣宁不知道外面那个女子是哪儿来的,为什么能在皇上面前那般做作,竟然也没有人阻止?

  她眼睛看向了寿王妃指的那盘点心,一盘绿豆糕而已,她伸手拿起来一块,咬了一点道:“长安城的厨娘?”

  她不在盯着外面看,寿王妃的脸色看起来就自然了一些,笑着忙道:“是啊,臣妾等人走到长安城的时候,曾经叫下人上街去买些糕点,买回来臣妾和儿媳妇一尝,松软甜腻,真是很好吃。因想起来皇后娘娘就是长安人,您肯定想念家乡的糕点,不如就带上一个当地的厨娘,若是您喜欢便留在京城,若是不喜欢臣妾回去的时候带回去。”

  越绣宁笑了笑:“你倒是费心,不过我从小便不爱吃这些甜丝丝的糕点。”说着将手里的那块咬了一小口的放回了自己的碟子。

  寿王妃脸上的笑容便一顿,忙道:“原来皇后娘娘不喜欢甜点心,臣妾记下了。”

  越绣宁刚要很自然的扭头再看一眼外面,寿王妃声音又急促的响起:“娘娘,臣妾还有件事情禀奏!”

  越绣宁再次的转头看她,心里已经了然了。

  不管外面那个咯咯咯笑的女孩到底是谁,肯定是和寿王一家有关系,今天能出现在皇上面前,自然也是因为寿王他们在这里。

  “什么事?”心里明白了,越绣宁脸上并没有其他的表情。

  福王妃和福王世子妃基本上就是两个锯了嘴的葫芦,能不说话就不说话,福王世子妃更是半低着头恭恭敬敬的样子。她的年纪比寿王妃都还要大几岁的样子,看起来比寿王妃就老练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0页  当前第5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8/6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家药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