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家药娘_分节阅读_第572节
小说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47 MB   上传时间:2020-07-11 17:02:50

  那妇人便站了起来,很是惊喜。

  廖大太太在旁边抿着嘴笑,其实心里清楚,这样的祥瑞,皇上和皇后娘娘一年不知道能看到多少回,每逢过年过节的日子,怕是都有人要送上这样相似的几个祥瑞。

  那妇人站在一边,外面排队的便进来一个。

  进来的这个献上的是一个白瓷茶具,宋官窑中出的,精美绝伦,白瓷是富贵人家比较喜欢用的瓷器,这礼送的也是合适。

  越绣宁依然是叫起来,赏赐。

  所赏赐之物,有些也是瓷器,有些是用模具做的梅花样子的,或者葫芦样子的金银锞子,是根据对方送的礼的价值,来给出差不多价值的金银。

  相当于是买对方的礼物。

  越绣宁不愿意收取这些寻常百姓的东西,即便他们是大富大贵的豪商。

  因为今天叫他们来觐见,只是为了朝廷的一些国策能够推行下去,希望他们的协助,但若是收了他们的礼,尤其是一些富商,可能觉着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能见到皇帝和皇后,所以送的礼很是值钱稀罕,而越绣宁和林炤都不愿意叫别人拿出来这么贵重的东西来。

  所以,越绣宁准备了比较好估值的一套套瓷器,还有一些比较大的样式比较独特的金银锞子,赏给这些人,就等于是回礼。

  不占他们的便宜。

  当然了,这在有些富商的眼里就显得有些小气了,天家呢,这样一副算清楚账的样子,实在是太小气了。

  有些不会表露出来,但有些人城府没那么深,站在一旁脸上便有些表露。

  越绣宁一律当看不见。她有她自己的原则,就算是现在会被人认为是小气,谨慎过了头,这都没什么,总比让别人觉着,皇上和皇后趁着召见西夏本地大商贾的机会敛财的好吧。

  继续的觐见着,每一个妇人进来之前,嬷嬷都会先禀报一下此人的身份。

  “长安城丝绸商胥氏。”

  随着嬷嬷的禀报声,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妇人走了进来。这位妇人穿着一件荔枝红缠枝葡萄文饰长身褙子,褙子下露出一小截宝蓝刻丝蝶纹浣花锦月华裙,抬着头走了进来,肩膀很端正,身形不乱摇,走动起来也没有前几位商贾夫人进来的时候各种衣衫窸窣的声音。

  安安静静,端端正正,来到了屋子中间,恭敬而又不卑不亢,跪了下去:“民妇胥华氏,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越绣宁扫了一眼名单,发现是比较罕见的胥姓,笑道:“免礼平身。”等她站起来,问道:“长安城的?来这边是做生意吗?”

  胥华氏恭敬的道:“是,祖籍长安的,已经定居在兴庆府十余年了。”

  “这边的丝绸生意好做吗?”越绣宁又问道。

  跟这个妇人对话算比较多的了,因为这个妇人看起来不卑不亢的,这一点很让越绣宁欣赏。其次,长安城是东西交通重镇,又是陪都,商贾云集之地。而兴庆府这边是边关,出去了就是关外了,没有通商,这里就是不毛之地,怎么反倒放弃了长安,来这边发展?

  胥华氏低声道:“民妇相公多做棉布生意,来往本地和长安城,很少买卖丝绸,是本地商贾们看得起,多称丝绸商。”

  越绣宁笑了。

  胥华氏道:“民妇相公很多年前走动做生意的时候,从一个外地人手里买了一盆盆景,长小小的红色果子,装点屋子很合适,进献皇后娘娘以备观赏之用。”

  刚说完,旁边人群中不知道是谁轻笑了一声。

  这明显是嘲笑。

  越绣宁坐在上头就装没听见。不管是侯爵还是商贾,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有礼貌还是没礼貌,也是根据性格来的,有些饱读诗书的却很不会说话,对别人很没有礼貌,这样的人也有。

  今天这样的场合,有那么一两个没礼貌的,这也不稀奇。

  这个胥华氏先承认自己的丈夫其实是布商而非丝绸商,然后又算是间接承认,她拿不出多亮眼多独特多值钱的礼物进献皇后,所以干脆给皇后娘娘送了一盆盆景。

  所以有人撑不住就嗤笑出声。

  

第1247章 辣椒

  

  盆景已经端了上来,越绣宁笑着点头,正要说‘赏’,突然眼睛盯着那盆景看了一会儿,离得远看不是很清楚,但,确实好像……

  她站了起来。

  下面站的所有人都有些愣,愣愣的看着皇后娘娘从座位上起来,从紫檀木的脚踏上走了下来。

  皇后娘娘穿着一件金黄罗地蹙金绣祥云纹长袍,袍子上面绣满折枝花,花心一颗珠子,石榴红菊花刺绣马面裙,风格华丽但是又不是庄重。

  呃,但是从脚踏上下来之后,走到那放在地上的盆景前,然后蹲了下去,似乎庄重就少了些……

  所有的人都张大眼睛看着皇后娘娘蹲在那盆景前一副研究的样子。

  总督夫人‘病了’,所以今天府里后宅的主人家是廖大太太,廖大太太和站在另一边的廖二太太互相看了一眼,赶紧的过来,皇后都蹲下了,她们也不敢站着跟皇后说话,只能提了提裙子蹲下去,廖大太太轻声的道:“娘娘,这盆景……挺好看的。”

  越绣宁站了起来,笑了道:“是挺好看的,果子小小的,红红的,很好看。”说着摘下来一个,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然后笑着回去坐下了:“赏,重重的赏!”

  负责的青果还愣了愣,忙示意端着赏金的嬷嬷,皇后娘娘说重重的赏,就是说回礼是最重的拿一份。

  别说别人,就是胥华氏自己都懵了,顿了顿忙跪下道:“民妇无功不受禄,皇后娘娘的重赏实在是……受之有愧。”

  越绣宁笑了,道:“你说这盆景是很多年前得到的,得到了之后就每年生长?可多栽了几盆?”

  满屋子的人现在都看出来了,皇后娘娘很喜欢那盆景,而且是……看着是真的喜欢。

  似乎,好像还认识似得?

  胥华氏忙道:“是民妇成亲的时候,相公送给民妇的,熟了的果子里面是种子,种下去一年便能长大结果了。”

  “这果子能吃吗?”越绣宁问道。

  胥华氏一听忙忙的摇头:“不行不行,绝对不行,吃了可能会中毒,喉咙和内脏都会辛辣无比,肠穿肚烂的感觉……”

  一听这说法,显然她吃过。

  越绣宁笑了,拿起来手里的那个果子给大家看,道:“这个叫……”一顿,因为有之前土豆的经验,她还琢磨了一下,现在叫什么还真的不知道,想了想横竖以后是叫辣椒。

  于是就道:“这个叫辣椒,可以做调料,便和茱萸一样,但是茱萸因为采摘不易而价贵,味道辛而略苦,且土人用茱萸制作的艾辣油略有小毒,不宜多食。”

  当然了,这年代茱萸制作的专门用于调味的艾辣油是很贵的,寻常百姓很少买得起,而富贵人家便是买得起,也很少有将辣椒当成是普遍必须用的调料,所以,这种微毒倒是可以忽略不计。

  越绣宁继续说着:“辣椒可以直接切了,无论是煎炸炒放进去一些调味,也可以晒干碾成末,用烧熟的食油泼之成为辣椒油。也可以……”

  说到这里停住了。

  因为满屋子人都惊讶的看着她,简直都惊呆了似得。

  越绣宁按捺了一下自己兴奋的心情。没想到这一次来西夏,还真的是来对了,不但发现了土豆,还发现了辣椒!原来早有人将辣椒当成是盆景观赏起来了,这要是早发现,早就已经有辣椒调味了,这对于无辣不欢的越绣宁来说,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笑着道:“本宫说的话你们懂了没有啊?”

  所有人都没敢马上答话,还是廖大太太赶紧的道:“臣妾听懂了,这就和土豆一样……但是调味的。”

  众妇人便跟着重重的点头:“民妇听懂了,听懂了,就是茱萸嘛!”

  马上被人捣了一下:“娘娘说是叫辣椒。”

  “辣椒!对,辣椒……”

  越绣宁笑了,叫嬷嬷将那盆辣椒端了过来,摘下来几颗交给另一个嬷嬷:“去交给厨房,叫厨房将之洗干净之后切成圈,里面的种子留下,切好的分放在所有凉拌的菜中。”

  嬷嬷答应,小心的将那几个辣椒接了过去。

  这边大家算是看明白了,这盆景就和土豆一样,应该是皇后娘娘认出来的一种新鲜玩意儿,土豆是粮食,这个辣椒是调味的。

  有人就赶紧奉承,皇后娘娘真的是见多识广。

  因为她们都是寻常人,没有官家身份的,尽管家里富贵些,但也是庶民身份,因此就算是奉承话也不敢说得多,生恐说错了。

  胥华氏是最后一个进来拜见的,所有觐见的人这都算是拜见过皇后了,按照之前的安排,这些人出去,由廖二太太招呼,领到另一个院子吃午宴,然后就可以回去了。

  允许她们觐见皇后娘娘,这已经是天大的荣誉了。

  皇后当然不可能和她们这群庶民一起用膳。

  也按照安排,廖二太太带着所有人行礼之后出去了。廖大太太陪着皇后,等人走了之后,这才上前笑着道:“皇后娘娘真是见多识广,臣妾眼拙,完全没看出来这红果子是调味的……长得倒是挺像茱萸的。”

  越绣宁道:“本宫看那胥华氏,行为举止倒端方的很,似乎望族出身?”

  廖大太太马上点头道:“娘娘真是慧眼!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胥华氏娘家父亲,二十年前在朝廷可是有名的很,第一诤臣华子腾。”

  越绣宁蹙眉想了一会儿,这名字并不熟悉。

  廖大太太道:“华子腾原是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先皇的时候……”顿了顿。

  越绣宁一下子恍然了!

  当年林炤的父亲被巫蛊案诬陷,先是逃离京城,然后被逼自尽。而朝廷里有很大一批朝臣也因为巫蛊案受了牵连,当时被牵连最广的,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大部分都是向着先太子的,也因此被清洗的最厉害,被杀的被杀,流放的流放,贬官的贬官,放逐的放逐。

  西夏是边关,苦寒干旱风沙大,也是犯人流放的一个地方。

  “这个胥华氏的娘家父亲,是当年流放的人之一?”越绣宁问道。她知道都察院很多被流放了,但是并不知道具体的名字。

  廖大太太点头:“不错,华子腾就是其中之一。”

  

第1248章 胥华氏

  

  不用廖大太太说太多,越绣宁已经明白了。

  华子腾是当年的都察院右都御史,就是都察院的一把手,最高长官。又有第一诤臣之名,这样的人在巫蛊案中站在先太子一方,那么必然是直言进谏,必然也会因为帮着太子说话被先皇处置。

  为什么没杀了?

  很显然是因为华子腾自己的身份,名气。

  当时的巫蛊案牵扯的朝臣众多,当时朝廷是多么紧张的气氛,人人都成了惊弓之鸟,整个朝廷风声鹤唳,稍微的一个风吹草动说不定就会变成冲天大火!先皇当时如果杀了他,应该会让原本就已经很紧张的形式更加恶化,所以,先皇选择轻判了华子腾,以稳定一下局势。

  但是,先皇对华子腾是非常不信任的,所以,将他流放到了西夏这边。

  廖文超是先皇母后的娘家人,先皇最信任的人之一,他是西夏总督,那么将华子腾流放到这边来,其实就是叫廖文超盯着点华子腾。

  越绣宁只知道,林炤给父母亲翻案之后,一起下诏给当时被连累的所有官员翻案,所有被连累的官员都无罪,流放或者放逐的都可以回到京城或者回各自的原籍,也都将相应的补偿给了官员或者官员的后人。

  愿意继续为官的,能官复原职的就官复原职,原职已经没位置的,就找合适的位置安顿。

  但是,经过这些年,官员们很多都老了,加上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大部分都已经心灰意冷,能回家都不错了。

  而这些官员们的孩子想要为官,还是和别人一样需要考科举的,当然了,林炤颁布了一些可以照顾的政策。

  越绣宁想了想,问道:“华家的人现在何处?”

  廖大太太道:“已经回乡了,他们老家是吴兴的,全家回去了。这位华氏,是因为就嫁给了这边的胥氏,自然是跟着胥氏留在这边。”

  说到这里,廖大太太偷偷觑了两眼皇后娘娘,见皇后娘娘似乎没有继续追问下去的意思了,她也想岔开话题,不希望皇后娘娘在想着那个被流放到西夏的华子腾了,就忙笑着道:“这华氏和她相公胥氏之间,倒是还有段故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0页  当前第5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2/6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家药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