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家药娘_分节阅读_第606节
小说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47 MB   上传时间:2020-07-11 17:02:50

  问了不让邓紫虞总想,穆寒又问:“曦姐儿呢?”

  “刚刚还在这边,觉着无聊吧,自己偷偷跑出去了,我看见了也没问。”邓紫虞说着叫外面的丫鬟去找找曦姐儿,叫回来了,差不多该吃饭了。

  曦姐儿原本在屋里陪着她,邓夫人一来,啰里啰嗦的就是那些话,那些事一个劲的说着,曦姐儿小姑娘哪里能做的住,早嫌烦偷偷走掉了。

  邓紫虞说着又想起来了,道:“母亲还在提曦姐儿和言哥儿的事呢,问是不是皇后发话了?”

  穆寒有些惊讶的看着她:“七夕的时候娘娘叫曦姐儿陪在身边多说了会儿话而已,岳母就觉着是特别的?”

  邓紫虞挑眉:“可不!如今满脑子都是这件事,皇后娘娘哪怕就是多瞧了曦姐儿一眼,娘都觉着是有意思呢。”看着炕桌上的果子,忍不住又用银叉子叉了一块吃着,道:“又开始念叨,皇后娘娘颁布诏令,直系血亲和两代内的旁系血亲不准成亲,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不是针对咱们呢?是不喜欢曦姐儿吧,所以才颁布的这个诏令?”

  这一下穆寒真的是躺不住了,直起身又好气又好笑:“岳母真是……想的太多了吧?咱们倒值得娘娘专门下个诏令?如果不喜欢,如何拒绝难道皇上和皇后都不知道吗?还要专门下个诏令?再说了,曦姐儿这是一直都是她一厢情愿的,咱们可从没说过。”

  邓紫虞点头:“对呀!我也绝对没表露过。”又叹气:“不过娘有时候表现的太明显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就算是知道这是娘的意思,可想想咱们心里都清楚,又不说什么,那还不要以为咱们也是这个意思,甚至怀疑是咱们怂恿母亲这样的明示暗示呢。”

  穆寒就道:“放心,其他人不会这样想。”

  邓紫虞忍不住看着他:“你怎么知道人家不会这样想?”

  穆寒就笑了,道:“因为和咱们亲近的都知道岳母的为人,便都能猜得到,这是岳母的意思。”

  

第1324章 根本不着急

  

  邓紫虞抿着嘴想了一会儿,也笑了摇头。

  其实这样算起来,两代之内的血亲,正好就是穆寒和皇上这一代,也就是下一代并无规定属于近亲。

  当然,按照民间的算法,这样的亲戚也已经出了五服了。

  越绣宁之所以将近亲不准成亲的法度定的稍微的宽松了些,正是因为民间亲戚之间结亲的情况太过普遍,因为结亲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知根知底。而在没有比亲戚之间更加知根知底了。

  普遍到了什么程度?七出中有一条叫不事舅姑,意思其实是指出嫁的妇人如果不好好侍奉公婆,不孝顺公婆的话是会被休弃的。这里的舅姑指的是公婆,而用舅姑来代替,就能看出来,很多成亲的夫妻本身是表兄妹,所以公公婆婆可能就是小妇人的舅舅或者姑姑。

  何况这年代两姓联姻,讲究的是同气连枝,如果不是知根知底的,随随便便哪里就跟联姻了?尤其是有些权势的人家,最怕的就是被连累。

  说难听点,大周开国的时候斩奸佞,多少株连三族株连九族的。

  因此要推行近亲不能成亲,还是有一定的的困难,别看是小事,但如果小事办的太过随便,都有可能酿成大的反对形式。

  三代血缘便已经比较远了,对下一代的孩子影响不算很大。因此,越绣宁才这么定的,也兼顾了百姓们习惯亲戚之间寻亲事的习惯。

  即便如此,这个法令下了之后,还是引起了一些反对之声,朝廷里的朝臣们,还有民间的百姓们,都有反对的。

  之后又改了改,已经定了亲的就算了,不在不准成亲的范围之内。

  因为增加的这一条,结果当年还引起了一阵紧急定亲的风潮,可比前朝的抢女婿,现在是抢定亲,只要是有这个意思的,也属于不准成亲的范围内的,那一年定亲的人特别多。

  当然,朝廷也不会去盯着管,你要抢就去抢好了,能有多少?总不可能全部适龄的男女都是近亲的婚姻,都要抢着那一年定亲?

  然后,便推行开了,头一两年还有特别的,要找着求情的,或者偷偷成亲的,成了亲之后衙门不给户籍的,等等,各种情况都有。

  全国各地,就为了这个打官司的都不少,民间的怨气也着实有点大。当然了,法令已经出了,该执行就得执行,只不过处罚很轻而已,都是按照最轻的来罚。

  朝廷就还是和其他的法度一样,不会非常孟浪的来推行,可以慢慢的执行,便是有违反的,也不至于用多严厉的手段来处理。这样过了几年之后,这种强行要近亲之间成亲的情况便少了很多。

  甚至在曦姐儿只有两岁的时候,邓夫人就已经惦记上了,认为给皇子言哥儿做媳妇再合适不过,自家和穆寒的身份也非常合适,穆寒和皇帝是表兄弟,这亲上加亲多好!

  随着皇后娘娘颁布近亲不准成亲的法令,邓夫人疑心病起,这也很正常。

  好在,言哥儿和曦姐儿并不在法令严格不准成亲的范围内。

  不过这也让邓夫人不安。所以穆寒和邓紫虞说她这些年了只操心两件事,一件是给女婿房里塞个房里人,当然了,这个女人一定要是自己的女儿选的,要老实规矩,是忠心耿耿协助女儿,只给女婿多添几个男孩儿的。

  另一件事,就是怎么让言哥儿和曦姐儿的婚事变成现实。

  言哥儿今年十一岁,婚事已经有朝臣们在议论,琢磨的当然更多,只不过邓夫人表露的比较早也比较明显,大家心知肚明,这样一来,其他有这方面意思的,反倒不好太过明显的表露。

  底下是明争暗斗,上面的皇上和皇后却稳如泰山,仿佛根本没考虑。

  别说言哥儿,就是已经十四岁的蕤姐儿,皇上和皇后都是一副不着急的样子,公主今年十四了,朝臣们都急了!这婚事可得抓紧了啊。

  底下走动的人太多了,何止一个邓夫人。

  现在大家都在等,等公主的婚事定下来了,估摸着皇上和皇后就该考虑大皇子的婚事了。那时候,还不知道要争斗到什么程度呢!

  夫妻俩正说着话,曦姐儿进来了。

  曦姐儿今年七岁了,小脸蛋儿长得和邓紫虞很像,瓜子脸,柳叶眉,因为年纪小便显得特别的秀气,白白净净的小脸蛋儿惹人怜爱的很,叫人看见就想亲一口。

  进了屋子规规矩矩的行礼,行了礼之后才左右的看了看,见外祖母已经走了,小姑娘偷偷松了口气,这才过来坐在了榻边,问道:“娘,外祖母走了?”

  她偷着瞄的样子邓紫虞已经看见了,心里头好笑,便道:“走了。走之前还找你呢,你去哪儿了?”

  曦姐儿小脸蛋就是一红,抿着嘴不说话。

  小姑娘不善于说谎,而且父母亲也没教她说谎,因此从不敢说谎,如果遇上了这样的问题,她就不回答。

  穆寒和邓紫虞身为父母的当然知道,看她这样,穆寒已经道:“以后外祖母来你要陪在旁边。外祖母喜欢你,不辞辛苦的过来看你,你倒跑的没影。”

  曦姐儿红着脸低着头答应,不敢说什么,只是小鼻子皱了一下。

  邓紫虞一看这小模样儿就心疼的很,伸手将她搂过来,道:“你哥哥去避暑山庄,你成天待家里也没意思。不如明天娘带你去找雯姐姐和云裳玩儿?”

  曦姐儿的小脸马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来,但是因为父亲在旁边,父亲是很严厉的,曦姐儿很怕他,所以高兴的也不敢太过,点了点头道:“好啊,只是母亲不要太劳累才好。”

  邓紫虞笑:“娘也是要多走动走动的。”

  她们母女说起来了,穆寒就去了小屋换衣裳,刚刚从外面进来,不见邓紫虞在屋里,他就有点着急,衣裳也没换在屋里踱步等着,如果一时不会来,他就要出去找找了。

  换了家里穿的长衫出来,丫鬟们已经将饭菜端到了堂屋的圆桌上,到时辰该用午膳了。

  

第1325章 眼睛疼

  

  避暑山庄。

  林炤正在看折子。这些年的夏天,差不多都会来避暑山庄过,之前还带一些大臣们,后来也就不带了,只让禁卫们来回传递奏折。

  有时候朝里会出现一些大事情,突发灾情什么的,就会收拾了紧急回去。

  今年还算是平静,看样子要在这边过中秋节了,中秋过后,便可以启程回京了。

  越绣宁沏了一壶绿茶,用托盘端着过来给林炤,就看见他正在揉眼睛。越绣宁放下托盘上前道:“怎么了?”

  “好像是进了什么东西。”

  林炤还要揉,被越绣宁抓住了,凑近了仔细看了看,眼睛是有些红,但是看不到眼睛里面有什么。

  林炤却趁机在她唇上亲了一下。

  越绣宁猛地还以为他是故意的,故意逗自己凑近就为了这一下,正要嗔他,却看见他又伸手要揉眼睛,这就知道了,他确实眼睛不舒服。

  “别揉了我看看。”叫他坐在椅子上,越绣宁双手掀开他的眼皮仔细看了看,除了有些红血丝之外,看不到什么,轻轻吹了一下,林炤便一直眨眼睛,越绣宁用手绢擦了擦,问道:“还难受吗?”

  林炤点头:“似乎是有沙子进去了。”

  这是屋里,没有风怎么会有沙子,感觉眼睛里有异物,但是却并不是真的有东西进眼睛了,那应该是上火引起的眼睛不适。

  越绣宁忙道:“你别揉了,我去找些药来。”

  清热解毒的药是最基本的,药箱子里很齐备,越绣宁拿了些菊花、大青叶和决明子,正好刚刚沏茶的水还有,便将这些泡水中,吹凉了过来递给林炤。

  “你这是上火了,天气燥热,再加上看的折子太多眼睛累的很,所以上火了,喝些清热的茶。”

  林炤接过去一口气便全喝了,笑着道:“好在我身边有你。”

  说着低头继续看折子,还没有看清楚,就被越绣宁给拿走了,林炤愕然的抬眼看她,越绣宁道:“你眼睛舒服了?”

  “没有啊?”林炤还纳闷:“哪有那么快?”

  “就是啊,还难受呢就暂时别看了,等半天舒服了在说吧。”越绣宁道:“你去躺一会儿,或者闭目养神,休息休息,闭上眼睛虽然也没有多舒服,但总比睁着眼睛强。”

  这倒也是,虽然喝了降火的茶汤,但并不是马上就有效,林炤依然还是觉着眼睛里有沙子,总想去揉,当然很不舒服,听她这样说,索性便将折子给她,闭上眼睛靠在了椅子上,道:“那你看着批吧,我歇会儿。”

  越绣宁时常帮林炤批奏折,很多事情林炤也得找她商量,或者越绣宁自己有什么想法,便用皇后的身份下诏令。

  几年前的京城官塾先生责打学生的事情,最后越绣宁以皇后的名义下了诏令,对官塾的先生们建立了准则制度,先生们必须按照准则来做,对于学生适当的责罚是可以的,但体罚过度,只要学生去官府报告,官府就可以查。

  那位国子监祭酒在第二年也被责令致仕了。

  林炤不舒服,越绣宁自然是只能帮忙,坐在了他身边,拿起他刚刚正在看的折子翻开了。

  “这是胶奥县令递上来的折子,当地渔村匪霸严重,官府如何的我还没看完。”林炤道。

  越绣宁便给他念了起来,念完了道:“这些匪霸到底是什么人,哪里来的?胶奥直接就靠海,难不成是海盗?”

  林炤道:“当地官府是有个联名折子的,就在前面你翻翻,这个县令写的是详细的情况。”

  越绣宁便翻找了一下。

  林炤登基之后,将朝政抓的很紧,杜绝了前朝时期经常出现的折子被人留中的情况,就是折子从底下递上来,要经过很多人的手,而折子里奏禀的事情一旦和这些过手的人或者他们相关的谁有关系,那么这些人就会将折子扣住不往上递了。

  这种情况前朝的时候非常严重,以至于后来根本就看不到下面的折子,能送到皇帝御案上的,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无伤大雅一点也不重要甚至于是鸡毛蒜皮的。那么很自然,一些重要的事情就会被耽误。

  更不能有举报谁,揭发谁的折子能送到皇帝跟前。因此底下的官员们才慢慢的放开手脚胆大包天,贪墨的情况也是越来越严重。

  像七品县令这种官职的官员,以前是不用想他们的折子能送到皇上手里,这种可能性非常小,除非是那种朝里有人,暗示县令写的折子,有特别含义的。这种含义就多了,可能是陷害谁,可能是奉承谁。

  林炤登基之后头几年着重治理的就是这种情况。凌厉的手段加上合理的流程,两年之内情况便好转了,如今折子的递送是非常完善的,谁也不敢擅自留中别人的奏折。

  当然了,这种完善并不是说奏折就全都一定要送到皇帝面前,那样的话,皇帝就算是长了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而是奏折到了哪个级别的官员那里,可以处理了,便处理了,留下档案备查。

  便是七品县令,九品大使,只要有合理的事情都可以递折子,如果没人能处理的了,便会一直往上递,可能会到皇帝这里。

  而如县令这种官职,等折子递到了府衙或者各部的时候,府衙的官员或者各部职官会查问情况,然后联名上折。

  所以,即便是县令的折子也可能递到皇帝面前,而且不属于越级上报,是因为这件事可能牵扯太广,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上级也处理不了,需要皇上的处理意见。

  越绣宁便翻找了一下,果然找到了府衙的联名折子,府衙写的是大致的一些情况,而县令的折子是详细具体的情况。

  两个折子都看了,这些匪盗有些战斗力的,当地的县衙离上级衙门很远,是个偏远的县,如果要查的话可能需要动用当地卫所的兵士,但要动用卫所兵士,需要调兵的虎符,不然的话,就算是知府大人亲自去也没办法。

  所以这个折子递了上来。

  越绣宁便直接批了,允许动用五百兵丁,查清楚到底是什么人,然后根据情况收服或者剿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0页  当前第6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6/6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家药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