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慈悲殿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尤四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67 KB   上传时间:2020-07-14 20:55:42

  这就是盗亦有道,可以赚买卖钱,不能得不义之财,月徊谨守住了做人的本分。

  皇帝见她坚持,便也不再多言了,反正御前没什么脏活儿累活儿,她就充充人头,在跟前点个卯,只要能天天看见她,那就成了。

  月徊这头安顿好,终于能往司礼监衙门找梁遇去了。还有五天就是除夕,司礼监又掌管着阖宫内外大事小情,因此衙门里头人来人往,比平时还热闹些。

  外头热闹,掌印值房依旧原来模样,月徊上了廊庑就看见曾鲸,也算熟人了,她上前打了个招呼,“曾少监,我今儿进宫当值,来给掌印回个话。”

  曾鲸起先并没有注意她,她一开口他才哟了声,“姑娘换了女官的衣裳,和往常不一样了。”边说边掖手而笑,“将到年关,外头事忙,老祖宗上朝房里议事去了。要不这样吧,姑娘进去稍候,今儿锦衣卫和东厂的指挥佥事都要进衙门回事,料着过不了多久老祖宗就回来了。”

  月徊道好,打帘进了屋子。梁遇所在的地方处处透出雅致,南炕的炕桌上摆着打开的书页,拳大的香炉顶盖上香烟袅袅。窗口上沿打进一道日光来,檀香木的手串就在那片光影里,因盘弄得久了,木纹变得醇厚细腻。

  月徊挨过去,在南炕上坐下来,随手翻过封面看,上头几个字她认得,清静经。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什么……什么生死,常沉苦海……”她看着书页上的字,好些是她不认识的。不过哥哥真是个追求高尚境界的人啊,一会儿佛学一会儿道学的。清静经?他有什么可不清净的?

  正纳闷,听见外面有脚步声传来,看样子来了老大一队人马。她从半开的窗口看出去,是梁遇回来了,满脸的怒容。将走到廊下时猛然回身,后面紧紧跟随的太监们收势不住几乎要撞上去。好在领头的警觉,脚下刹住了,一队人忙压膝躬腰退后好几步。

  院子里响起梁遇的怒叱:“都是干什么吃的,让那些酸儒在京城造谣生事!给我抽调东厂和锦衣卫人手,就算把京城翻个过儿,也要把那些人找出来。咱家倒要瞧瞧,是昭狱里的铁钩子厉害,还是他们的嘴厉害!”

  众人慌忙领命承办去了,梁遇狠狠打起门帘进门,抬眼见月徊坐在南炕上,倒一怔。

  在外的那份凶狠,不带到妹子面前,他脸上神情一瞬平和下来,哦了声道:“你进宫来了?我原想打发人去接你的呢。”

  月徊朝外瞧了眼,“城里又出乱子了?”

  他垂眼在案后坐下来,喃喃道:“哪天不出乱子,越是临近年关,越是谣言四起。像这两天,有几个南邳的读书人,排了一出傀儡皇帝认干爹的戏码,影射当今朝政。傀儡皇帝……”他哼笑了一声,“谁又是那个干爹?这些文人科考失利,就想尽恶招儿发泄心中不满,小人可憎,伪君子则可杀。他们不是瞧不上太监么,要是不叫他们知道厉害,我这东厂提督白干了!”

  唉,这世上事确实是如此,总有人瞧你不顺眼,就算八竿子打不着,拐弯抹角也能说出你的不好来。不过司礼监和东厂的名声确实很坏,她在码头上那阵儿就亲眼见过这两个衙门吆五喝六,逢人就收杂税的。到底因为认了亲,心里向着他,要是没认这头亲,她也能把他骂个底朝天。

  月徊歪着脑袋,咂了咂嘴,有些话不敢浑说,只是浅表地安慰他:“不得志的人才骂您呢,得了志的都捧着您。他们恨您,谁让您不给他们管您叫祖宗的机会,您也得容人撒撒气才好。”

  梁遇听她发表了高见,心头的郁结倒像平息了几分。

  他长叹了口气,半晌问她:“听说皇上亲自替你安排了住处?乐志斋的地方倒是不错,出御花园一直往东,过了乾东五所就是司礼监衙门。”

  要说皇帝的安排,实在很有巧思,月徊往南进乾清宫,往东则进他的值房,甚至一南一东的距离都差不多远,可见他对月徊是真的上心。

  月徊试图藏住姑娘的小窃喜,可她不知道,心里装不下了会上脸。她说是啊,“我才刚就是顺着乾东五所摸过来的,那地方挺好,又是个花园,宫门不下钥的话,离哥哥又近。”

  梁遇看着她眉间的欣喜,忽然觉得有些刺眼。

  姑娘一旦一心向着别人了,怕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他原以为月徊是个清醒果决的孩子,没想到他看错了,实在让他感到失望。他倒并不反对她日后跟了皇帝,但自己的心应当守住,将来才免于妇人之仁,才好尽心施为。可是他们兄妹的想法好像南辕北辙了,他更看重的是权,而月徊只顾念情。情深易折,也极易受伤,小皇帝目下的新鲜劲儿能维持多久,谁知道呢。

  梁遇搁在桌上的手慢慢拢了起来,他居然生出了幸灾乐祸的心思,望了月徊一眼道:“今儿内阁首辅领着光禄寺卿,上徐太傅家宣旨去了。”

  月徊脸上果然微微起了一点变化,哦了声道:“也好,昭告了天下,这件事就板上钉钉,更改不了了。”

  可她眼下不后悔么?真正一手促成徐家姑娘成为皇后的人,正是她。她那时想必还不喜欢皇帝,因此封后封妃的话侃侃而谈起来,半点私心也没有,顺利唬住了张首辅。要是再挪后两日,到了今时今日,她又是怎样一番心境?

  梁遇慢慢翻动题本,视线落在蝇头小楷上,心却半悬着,“帝王后宫美人如云,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要在这宫里活下来,除了帝王的宠爱,还要有颗静得下来,善于谋划的心。现在的紫禁城,硝烟已经平息了两年之久,所以你没看见先帝殡天时候的腥风血雨。无子女的低等嫔妃和宫人,殉葬者有一百零八人之众,要不是延庆殿王娘娘机灵,买通太医谎称有孕,朝天女的名录上,就该有她。”

  月徊讶然,“原来王娘娘怀了先帝遗腹子的事儿,都是假的?”

  梁遇淡漠地笑了笑,“生死关头,什么谎不敢扯?这事儿其实不难戳穿,彤册上虽然有先帝御幸她的记录,但月份和她传太医诊断的时间对不上。那时候我瞧她不蠢,没有戳穿她,所以才有了她一心要报答的后话。”

  月徊以前倒也听说过朝天女的事儿,说那些女人蹈义后,能换来一个朝天女户的世袭身份,父亲或兄弟有优恤,可以入锦衣卫。当然那时候宫内秘闻只是市井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她觉得多少有夸大杜撰的成分,如今进了宫才知道,原来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所以说,做皇帝的女人有风险?”她大气都不敢喘。

  梁遇点了点头,“后宫唯一不用殉葬的就是皇后。”

  皇后……难怪是个人人向往的好差事,月徊由衷地说:“徐家姑娘的命真好。”

  命好,倒也未必。梁遇低头蘸了墨道:“大邺开国近两百年,只有三朝皇帝只册封了一位皇后。后世子孙皇后都不少,废立全凭自己的喜好。且第一位皇后多受瞩目,寻常人当不了。既然册立了徐姑娘,能不能在这个位置上太太平平坐下去,全看她的造化吧。”

  月徊叹了口气,心里说不上是种什么味道。就像当初她对私塾那个教书先生有过好感,结果隔了三天人家就娶亲了,那种遗憾,谈不上刻骨铭心,就是不堪回首。现在也是的,她才喜欢上皇帝,他的封后诏书就下了。他和别人订了亲,有了要娶的新娘子,后头还有更多等着进来给他当妾的。自己的这点小情义淹没在人海里,至多翻起一个小小的泡泡,然后就该不见了。

  她抚抚脸颊,“我还是陪着您吧。”

  梁遇不信她的两面三刀,见了皇帝只怕照旧养蝈蝈,牵小手。

  可是刚要开口,就有人隔着帘子回禀:“老祖宗,慈宁宫炸了锅了,太后娘娘大发雷霆,传召您和张首辅呢。”

  梁遇连眼睛都没抬一下,“就说咱家出宫办事去了,暂且回不来。先让她和张恒闹去,等煞了性子,我再觐见。”

  门外太监应个是,快步回话去了。

  月徊惶然望着他,“哥哥,我有点儿怕。”

  梁遇说怕什么,“那天咸若馆里都是我的人,她拿不住你的把柄。不过留神,别让她因我迁怒你,就成了。”

 

  第33章

  那头慈宁宫里,太后因震怒, 将殿内的摆设摔了个稀碎。

  “叫他们来, 到底是哪头出了岔子!一口一个遵太后懿旨,太后如今被蒙在鼓里呢, 这是遵了谁的旨!”江太后一头说,一头抄起了一只鎏金银盖牙盘砸了下去,金银的东西摔不碎, 一路滴溜溜滚到了殿门前, 太后的咆哮仍在继续, 因受了愚弄, 气得带上了哭腔,扭曲着声线说,“好啊, 真是好!尊我为母后, 尊我为太后, 一应都以太后的想头为准, 结果呢?皇帝真是好样儿的,慕容家的好儿子, 嘴上说得好听,做出来的事儿全不拿我放在眼里!还有梁遇, 那狗东西在我跟前拍着胸脯子下保的,皇上年轻没主张,一应要母后做主,谁知调过头来就换了人选!张恒人呢?梁遇人呢?”

  门外管事太监战战兢兢道:“回娘娘话, 已经打发人传去了,请娘娘少待。”

  太后先前就发作了一通,如今砸累了,一屁股坐在南炕上,看着满地狼藉又愤恨又委屈。

  她实在不明白,梁遇和皇帝穿一条裤子,全心张罗徐宿的孙女为后就罢了,那张恒素来是她这头的人,为什么竟也反了她?早前她还特地传了他来说话的,那时并没瞧出他有什么不赞同的地方,何故出去就唱了反调?难道真是因为先帝没了,皇帝眼看要亲政,他就琵琶别抱了吗?

  这些政客,果然不是好东西,墙头草顺风倒,还辅什么政,治什么国!等他们来了,她倒要仔细问问,他们是不是真不拿太后当回事了。要逼急了她,她就效法前朝武烈皇后,废了这个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的皇帝!

  边上嬷嬷不住劝慰,说八成是哪儿弄错了,请太后消消气,等人来了再做定夺。江太后是一点就着的性子,哪里受得了这份气。她坐不住,又在地心转圈儿,好容易听见殿门上管事的进来通传,说张首辅到了,她朝外一瞪眼,“梁遇呢?别不是做了亏心事,吓得不敢来见我了吧!”

  这时候小太监进来回事,抚膝说梁掌印上宫外巡检锦衣卫去了,已经派了人去通传,只是回宫且要时候。

  太后哼笑了声,“倒是巧得很,内阁颁封后诏书,他却巡视锦衣卫去了,去得可真是时候。”

  张恒进来,见这原本精美的屋子狂风过境般,不由惶然。

  太后的脾气他是知道的,不称意了向来砸桌子摔凳,爱满世界搅合得不太平。今儿不知又是哪里克撞了,发作得比以往还厉害。他低头看看,满地的瓷器碎片伴着果子糕点,竟是连脚都落不下去。计较再三,估量了脚的大小,沿着边上过来,总算到了南炕前。刚拱手作揖,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太后重重呸了一声。

  张首辅怔了怔,太后不着四六,啐人一口其实也不算大事。女人到了四十岁光景,脾气显见比以前更坏了,做臣子的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受着。

  张恒愈发呵下了腰,“回娘娘的话,今日封后的诏书颁了,过定所需的礼节也已交付徐家。司天监定了日子,臣特意带了来,恭请太后娘娘过目。”

  他双手托着一张大红洒金笺向上呈敬,太后身边的嬷嬷接过来,再转呈太后。结果太后捏着那张纸,连看都没看就撕得粉碎,狠狠掼在了他面前,“过目,过你个狗脚!”

  张恒讶然看过去,太后的脸因愤怒煞白,那眉眼看着竟有些狰狞。他嗫嚅了下,拱手道:“不知臣有何失当之处,惹得太后如此震怒?”

  太后霍地站了起来,那身影挡住了南窗口的大半日光,指着张恒的鼻子骂道:“张首辅真是办得一手好差事啊,打量我退居太后之位,就伙着梁遇来坑骗我。那梁遇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个内官,倒叫你这当朝首辅夹着尾巴奉承,我都替你觉得扫脸!”

  张恒被这莫名其妙的一顿臭骂骂得找不着北,虽说内阁如今确实被司礼监压制,但要指责他夹着尾巴奉承梁遇,那是作为首辅大臣不能承受的侮辱。

  他有些气闷,勉强平了怒气道:“臣若有不当之处,太后只管教诲,但就算是死,也要容臣做个明白鬼。太后宣臣来,不列罪状一味指责,臣自问桩桩件件都是依着太后示下行事,究竟是哪里出了谬误,还请太后明示。”

  太后被他这把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能耐气得不轻,也不想同他多言了,一面抬手指向他,一面对边上珍嬷嬷道:“他要做明白鬼,你告诉他,告诉他……”

  珍嬷嬷道是,向张恒鞠了鞠腰道:“首辅大人,早前太后娘娘曾私下知会过您的,要立孙家姑娘为后。今儿你们内阁颁旨,人选忽然变成了徐太傅家的姑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恒一瞬有点恍惚了,纳罕道:“孙家姑娘……不是徐家姑娘吗?”

  太后立起两个眼睛道:“你别给我打马虎眼,什么孙家姑娘徐家姑娘!打从一开始说的就是孙家姑娘,几时牵扯上了徐家姑娘!”

  这下张恒当真懵了,手足无措道:“娘娘特意召见臣,明明说的是徐家姑娘啊,怎么这会子又改成孙家姑娘了?”他晕头转向,觉得这事儿得从头捋一捋。太后急得要吃人,他摆手不迭,扶着脑门说,“头一回娘娘传臣进慈宁宫,说的的确是孙尚书家的小姐,可后来又传臣进咸若馆,改成了徐太傅的孙女。娘娘不是说梦见了先帝,先帝让娘娘顺从皇上心意么,还要让四品以上官员家适龄的女眷应选。另要给各藩颁发恩旨,令藩王们选妹子或闺女进宫……这些娘娘竟忘了不成?”

  江太后听得直皱眉,“张首辅,你是犯了失心疯,还是给魇住了?我几时传你进咸若馆,几时梦见先帝爷了?堂堂的首辅,为了脱罪拿这种话来糊弄人,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太后不承认,张恒陷入了百口莫辩的境地,他把当时的情形回忆了又回忆,当时除了不解太后为什么忽然改主意,并没有其他可疑的地方啊。

  他脑仁儿发胀起来,喃喃说:“错不了的,臣听得真真的,怎么会有误呢!臣虽有了年纪,但绝不会昏聩至此,除非里头有猫儿腻,有人假借太后之名,假传太后懿旨。”

  像是道破了一个奇异的玄机,殿里一时沉寂下来,谁都没有再说话。半晌太后才一嗤,“是不是我的声音,张首辅分辨不出来?”

  张恒迟疑了下,“那日咸若馆里传召,太后并未露金面,是隔着帘子对臣发话的。可臣敢断言,那就是太后娘娘的语气声调,半分也没错儿啊。”

  “这么说,宫里是出了能人儿了,能借着我的名儿假传懿旨?”边说边一哂,“这话张首辅信么?”

  张恒掖着手,舔了舔唇道:“娘娘不知道,其实民间真有这样的人,擅口技,能模仿鸟兽鸣叫和人语,倘或当真有人假借太后口吻传了那道假懿旨,那也没什么稀奇。”

  又是一阵沉默,矛头立刻对准了梁遇。在这深宫之中要是有人敢耍这样的把戏,除了梁遇没有第二个人了。

  太后倚着引枕,闭了闭酸涩的眼睛,长叹一口气道:“如今木已成舟,皇后人选确实没法子再更改了,可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你打发人秘密给我查访,宫里有司礼监坐镇,查不出端倪来,就给我上城里,上整个直隶地面上查去。我倒要瞧瞧,究竟是什么人,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张恒领了命,却行退出慈宁宫,往南边走边摇头,这事儿说到底太邪乎了,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能查出什么头绪来。

  隆宗门上进来的梁遇目送张恒南去,料着火候差不多了,这时候进慈宁宫,太后至少能容人说两句话。

  于是他不紧不慢,佯佯迈进了宫门,果然不出所料,慈宁宫里大不成个体统。太后见他来也没个好脸色,所有的怒火顺理成章转嫁到了他身上。

  一番洋洋洒洒的责问,最后笃信是有人冒了她的名。梁遇安静挨了骂,也安静听完了太后的断言,最后字斟句酌道:“娘娘,臣的确听说过有擅口技者,但一般都是模仿鸟兽居多,要把人说话的声气儿学个十成十,想是不大可能的。况且自先帝大渐起,张首辅便常承娘娘懿旨,首辅大人应当熟知娘娘的声口才对,有人能糊弄过张首辅,娘娘信么?”顿了顿复又道,“颁诏的事儿,娘娘怪罪,臣不敢喊冤,但请娘娘明鉴,臣这头只管预备过礼事宜,其余一应都听首辅大人的意思。首辅大人说孙家便孙家,徐家便徐家,臣只知道照办。可眼下出了纰漏,臣亦有错,愿担协理失职的罪过。”

  梁遇走到今儿,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练就的说话本事堪称一绝。

  什么叫协理失职?是错听了张恒的话,是失察,就算论罪,也是张恒为主他为次,根本无法伤及他。太后发过了一通火,到这会儿心力交瘁,也没了气力和他理论,只道:“厂臣用不着拐着弯儿给自己脱罪,我现在就要听你的说法,倘或降罪,到底该算在谁头上?”

  梁遇微微呵了呵腰,“娘娘,张首辅和徐太傅本是同年,当初一道进京赶考,一道入仕,这个娘娘知道么?虽说有时政见不合,但私交尚算不错,娘娘只疑心臣,却从来不曾疑心张首辅?”

  太后果然不说话了,他三言两语便点明了最可疑的地方。张恒也算老奸巨猾,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完全骗过他?太后倚向万福万寿靠垫,眼波一转,落在梁遇脸上,“你是说,世上没人能学得这样惟妙惟肖?”

  梁遇道:“若有,一定是个神仙。”

  太后冷冷望着他,哼了声道:“不管是仙是鬼,我已经命张恒彻查此事了,我们大邺人杰地灵,说不定就有人借着这个神通作怪呢。要是真有此人,那可不得了,不拿住了正法,后患无穷。”

  梁遇道是,思忖了下复拱手,“彻查的事儿,娘娘与其交代张首辅,不如交代臣。首辅大人是文人,专事处理朝中政务,不像臣,鸡零狗碎什么都干,底下的厂卫本就是为替主子分忧而设的。”

  太后也不傻,如果张恒说的确有其事,那交代梁遇,岂不是让他自己查自己?

  江太后说不必了,“除了厂卫,还有三法司衙门,他们也能办事,总不好万事都偏劳厂臣。”

  梁遇闻言便不再坚持了,颔首道:“既如此,就请三法司衙门排查吧,若有需要协办之处,臣再遣厂卫出动。”

  太后一脑门子官司,眼下也理不出头绪来,最后摆了摆手,把他打发了。

  慈宁宫里伺候的太监宫女忙于收拾满地碎片,珍嬷嬷在边上适时谏言,轻声说:“主子,我听梁掌印的话,也不无道理啊。”

  太后素来信任珍嬷嬷,转过头瞧了她一眼,“你是说……”

  “内阁早前确实依仗太后,但如今皇上亲政在即,张恒未必不会另作打算。立徐家的孙女为后,这必定是皇上的意思,张首辅怕在您跟前不好交代,才扯了这样的无稽之谈。什么擅口技者,这话奴婢是不信的,横竖米已成炊了,张着大嘴叉子浑说一气,反正您也不能拿他怎么着。”

  太后听了,炕桌上刚捡回来的书又被拂在了地上,“张恒,我真是错瞧了他!”

  慈宁宫里太后的嗓音隐约传过来,梁遇牵唇一笑,举步迈出了宫门。

  杨愚鲁和几个监丞垂袖上来接应,瞧他面色如常,都暗暗松了口气。

  “派东厂番子出去,查上年腊八那天,在天香楼喝花酒的锦衣卫。拿住了,问准了,别留活口。”他边走边吩咐,想了想又道,“张恒这会子没头苍蝇似的呢,叫一个文官查案子,只怕要难为死张首辅了。趁他分身乏术,打着徐太傅的名号,大张旗鼓往他府上送谢礼。不消半日,这个消息就会传到太后耳朵里,到时候张首辅就算浑身长嘴,只怕也说不清了。”

  掌印的布局向来精密,杨愚鲁笑着道是,复压声回禀:“先头咸若馆里伺候的人,都调到行宫和皇庄上去了,就算太后盘问,也问不出所以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慈悲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