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做太子侍寝的她逃了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法采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21 KB   上传时间:2021-08-03 21:37:03

  程玉酌被赵凛这一番行为弄得头晕眼花,当下他让她离开,她反而有些不放心。

  可他偏不让她

  继续听下去,她也只好随着小棉子走了。

  赵凛将她一切反应收在眼底,瞧见方才他说那番话时,她眼中一时的泪光。

  他要让她晓得他的决心,就从退亲开始。

  不过面对杨柏泉,赵凛却不能这般直接。

  他亲自起身请了杨柏泉坐回去,“先生不必惊吓,且看看这个。”

  他拿出一本折子递过去。

  杨柏泉满头雾水地打开,看了一遍,又满头雾水地合上。

  “这是… …?”

  “这是魏全清被罢官之后,一位朝臣的折子。这折子上怀疑魏家与那厌真生和《祸乱野史》可能有牵连,又弹劾魏家为江南读书人说话,乃是有意拉拢人心,并且提出这样的人家出身的女子,不应为太子妃,太子应该退了这门亲事,免得日后出现外戚势力过大的局面。”

  杨柏泉一瞪眼,“简直胡说八道!魏家和那厌真生有什么牵连?还说魏家为江南读书人说话是拉拢人心,简直无稽之谈!魏家无需拉拢他们,都是他们巴不得上门才是!”

  赵凛笑笑,“不过外戚这事,倒不是没有道理。”

  杨柏泉干忙要劝赵凛不必担心,赵凛抬手止了他。

  “孤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上折子的这个人。”

  这个人是个礼部小官,与此事并不关系,这一折子也夹在众多折子里不起眼,可杨柏泉瞧了一番,瞧出了门道。

  这个人没什么立场,总是在暗中辩驳投石问路,所言之事,多半是朝臣与皇上意思不合之事。

  杨柏泉琢磨。“太子殿下觉得,此人是皇上的人?这折子是皇上的意思?”

  赵凛点了头,“当初这门亲事皇上便不甚看好,此番我南巡途中以亲兵生擒襄王,声望突然高起来,我想皇上也会不安吧。”

  几次请调兵都石沉大海,那时杨柏泉就看出来了。

  就算是自己的儿子,皇上也不会全然信重。

  杨柏泉再看这折子,心下思量了一番。

  “所以太子殿下想要退亲,免得皇上忌惮起来?可就算如此,皇上又能免除多少忌惮?”

  赵凛说免不了太多。

  “不过,孤南巡回京至此,几日就要回宫了。这些时日先有襄王造反,又有孤赢得朝野信重,更有同魏家大婚在即,几件事凑在一起,孤回了宫之后,日日在皇上眼皮下面,必然成为皇上眼中砂砾。”

  他说着,还提醒了杨柏泉一句,“戚贵妃和戚之礼的事,可都没有下文了。”

  戚家被怀疑参与谋反,可被戚贵妃一哭一闹,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其中暗含的势力均衡之意,颇有几分明显。

  同样,朝中势力宫中势力都讲究一个“衡”字,若是东宫势大,一旦真的被忌惮,被盯上,恐怕难逃悲惨之运。

  杨柏泉出了冷汗。

  “可退亲总要有个由头,况且魏家这等人家满朝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太子还是三思!”

  赵凛听他这话,知道他已经把退亲听进去几分了,当下也不刺激他,只是道:

  “退亲只是权宜之计,也只是试探之为。咱们的人也上折子附和这折子的提议,且看后面皇上如何。”

  杨柏泉听到此处才松了口气。

  “只是试探就好,可莫要真的退亲!老臣真是好不容易才说动了魏阁老!”

  赵凛闻言,端起酒盅小抿了一口。

  笑而不语。

  风小了些,夜的凉意漫了上来。

  杨柏泉没敢再多吃酒,再好吃的酒也得有好的场合才能吃得香甜。

  两人又商议了几句便离了亭子,走下假山杨柏泉告辞赵凛。

  赵凛眉眼舒展,叫了小棉子送杨柏泉回去。

  小棉子替杨柏泉打着灯。

  灯影在地上晃来晃去,杨柏泉边走边回味着。

  回味的当然不是酒,而是方才太子的言语神态。

  他越回味越觉得不太对,怎么老有一种上了当的感觉呢?

  是不是吃了酒,多想了?

  … …

  杨柏泉翌日一早便去安排那退亲试探的事情。

  赵凛不用亲自出手,昨晚睡了个好觉,第二天却见程玉酌眼下发黑,不用想也知道她睡不安稳。

  他暗叹她这胆量,是得好好练练了。

  他没点破,叫了小棉子煮两个蛋来,又叫了程玉酌,“看你眼下黑成什么样子了,回头剥了鸡蛋敷敷眼。”

  程玉酌应了,要下去寻鸡蛋,赵凛却说就在他书房,“你今日就陪我看折子吧。”

  程玉酌要说不合适,赵凛已经把她拉了过来。

  “你又不是不识字,先将这几本分一分,就按照六部,若是弹劾的折子单挑出来,但若要是吵来吵去的,就扔到一边去。”

  程玉酌就这么被安排了个差事。

  她见赵凛埋在折子的山海里,实在没忍心拒绝,便按照他说的分了起来。

  程玉酌头一次做这活计,必得看得仔细才行。

  她一本一本翻着瞧着,时而皱眉,时而不解,时而又因折子上的话面露笑意,时而跟着叹两口气。

  赵凛在旁分了心,多瞧了她几眼,一不留神一天过去了,手里的折子倒是没看几本。

  赵凛暗觉好笑。

  天色晚了下来,赵凛眼中却亮了许多,见她还在一旁认真做着活,他特特翻了翻她分的几摞,还真就有模有样没什么差错。

  赵凛只觉甜丝丝的,替她拢起耳边一缕碎发。

  程玉酌这才抬头看了他一眼,“太子爷忙完了?”

  赵凛歪着脑袋反问,“怎么?还不许人家歇一歇了?程姑姑可真是狠心,自己不嫌累,也不许旁人休息呢!”

  程玉酌又被他暗说了一通,她已经快习惯他故意说她了。

  她不想搭理他,他却偏偏挤上了她的绣墩,“站累了,分我些坐一坐。”

  程玉酌讶然。

  他明明刚从自己的凳子上站起来!

  赵凛耍着无赖非要跟她挤,还搂着她的腰不许她跑开。

  一只绣墩就那么大,两人就这么紧紧贴着。

  程玉酌被他弄得脸红心跳。

  正这时,外面突然传来急切的脚步声,然后急急一声通报。

  “太子爷,杨大人到了!”

  话音一落,脚步声已经到了书房门口。

  程玉酌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地速度站到了一旁。

  赵凛正挤着她,她一闪,他差点摔倒。

  “咳!”赵凛尴尬地扶着桌子站了起来。

  杨柏泉已经进门了,没留意赵凛的尴尬和程玉酌的紧张,直接道:

  “殿下,老臣刚从京城回来,江南的官员和书生联名上书,让皇上不要再为厌真生大动干戈,皇上今日因这事,可发了火了!”

  赵凛眼皮一跳,“先生具体说来!”

  杨柏泉说江南等地因为严查厌真生和那《祸乱野史》,书局书肆全都关了,今岁还有八月秋闱,书生们被搅得无法安稳读书,这便联名上了书,请朝廷罢手,不能因为一个厌真生,搅了整个江南的学风。

  “这话倒也不错。”赵凛不由道。

  程玉酌上了茶过来,杨柏泉喝了一口。

  “老臣也觉得没错的,但皇上却不这般想!那江南书生也是不该,提什么文字狱的事情!说四年前与十三年前,江南都曾因文字狱折损了不少读书人,这般再发展下去,又要大兴文字狱了!”

  程玉酌握着茶托的手颤了一颤。

  十三年前的那场文字狱,她的父亲程谦就被牵连丧命,随后程家姐弟散落天涯。

  赵凛听到杨柏泉的话,不由向程玉酌看了过去。

  她紧绷着脸,手下紧紧攥着茶托,看得赵凛心疼了一时。

  可他有心想练她一番,只能忍着心疼仍让她在旁听着。

  可赵凛没料到,杨柏泉接着又喝了口茶,说道。

  “皇上发了大火,说满天下的读书人都没江南的书生金贵!非要继续查,说不定此人就藏在江南书生里面!还说文字狱又如何?都是那些人咎由自取!凡是因着文字狱下了牢定了罪的,永远也别想翻身!谁都不要为这些人说话… …”

  程玉酌脸色白了下来。

  赵凛只觉坏了,刚要让杨柏泉别再说了,可杨柏泉却突然上前拉了他。

  “殿下万不要同文字狱的事扯到一处!皇上不是说着玩的!殿下若是引火上身,必要引来皇上忌惮!”

  皇上忌惮… …

  程玉酌抬眼定定看了赵凛一眼。

  正与赵凛的目光对在一起。

  赵凛想开口安慰她不要在意,她已经低下了头。

  赵凛当着杨柏泉的面没法与她分说,“你先下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8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18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做太子侍寝的她逃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