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辗转思_分节阅读_第217节
小说作者:八月薇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28 KB   上传时间:2021-12-02 18:11:08

  虽然是一身道袍,方外之人闲云野鹤的打扮,但在看到那双丹凤眼的时候,燕王已然明白了:不错,那个消息错不了!

  李铖御的相貌,跟年青时候的皇帝,差不许多,尤其是那股令人退避三舍的气质。

  燕王本来是要回京的,尤其是听说了李坚身故的消息。

  而让他及早回京,也是庾约的意思。

  庾约的意思是,让李振在这个时局微乱的时候回京,不管是百姓还是满朝文武,都会因此安心,燕王自然是众望所归。

  皇帝虽然未必就立刻册立太子,但也不至于会为难燕王,至少明面上,会善待次子。

  燕王李振的生母身份卑微,又早死,他算是敬妃拉扯大的,跟敬妃情同母子,跟庾约的关系自也不错。

  就在他想急速回京之时,敬妃秘密地派人来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当时,她是瞒着庾约的。

  正是因为这个消息,李振才止步在峘州不前。

  李振为那消息震惊,几乎不敢信……但他极为信任敬妃。

  所以还是违背庾约的意思,留在了峘州。

  原先燕王还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但在看到李绝的时候,李振知道,自己没做错。

  怪不得皇帝让李绝住了旧惠王府,恩宠有加。

  也怪不得,在他耽搁峘州这么久,皇帝居然一点不着急。

  原来果然是这样:李铖御根本不是信王亲生,他竟是皇帝的……

  心里寒意滋生,燕王看着李绝的脸。

  望着那双清冷锐利的凤眼,李振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杀了他,一定得杀了他!不能让他回京!”

第152章 不要他担心

  当天晚上,燕王李振设宴招待朝廷使者一行。

  燕王强撑着病体,出来陪了一杯。

  几位大臣不便多说别的,只都祝祷燕王身体大愈,早日抵达京师。

  李振也没有想跟众位朝臣多话,只看向李绝:“铖御弟弟在京多少日子了?听闻王太妃也在京城同住?”

  “我离京之前,母妃本要回盛州,不料中途遇到歹人意图不轨,母妃有所不适,暂时还是留在京内休养。”李绝回答。

  燕王若有所思:“这么巧,凶手可捉到了?”

  “还未有线索。”

  燕王好似非常的义愤,又带着关切:“不知是什么人这么大胆,竟敢在京内对王太妃动手。王太妃没大碍吧?按理说,该是三弟你在京内陪着太妃,难得你居然又跑出来,竟为了我……偏本王病体难愈,心里其实也盼着早日回京的。”

  李绝瞅着他:“殿下的病症拖延了许久,我看并非是别的原因。”

  “那……你说是什么原因?”燕王的表情略有些绷紧。

  桌上众人也跟着呆住,几双眼睛一起看向李绝。

  李绝波澜不惊地:“殿下的身体看着还算强健,我想,一定是那些大夫不中用。”

  燕王稍微松了口气,众人悬着的心也跟着放缓,附和道:“三殿下说的是。”

  李绝道:“我出家当道士,对于医术也略知一二,不如,让我替哥哥诊一诊?”

  燕王才露出的一点笑容又收了回去:“铖御你还会这个?实在难得,怪道皇上也格外疼你,不过还是不必了,看了许多大夫,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旁边的一名詹士道:“有个名医倒是说了,王爷这不是身子上的病症,一来,是因为离开了封地,水土不服的缘故,二来,是因为孝安太子之事,伤心彻骨所致。”

  燕王摆了摆手:“不要多话。”他叹了口气又道:“坚哥哥是个好人,我虽隔着远,心里时时刻刻惦记,还想着这次回京跟他好好地聚一聚,哪里想到会出这种事,倒是弄得本王心里懒懒的,大不自在,本想早点回去给他奔丧,可那会儿实在是动不了,竟失礼到这种地步。”

  他很怅然地,环顾周围众人,最后看向李绝:“不过铖御你在京内,至少可以照应,本王最近心想,不如上奏父皇,还是许我回封地去吧。反正如今就算进京又能如何?连太子的最后一面都错过了。”

  众位朝臣急忙劝慰。又道:“王爷不必如此自责。何况皇上传你回京,也不止是为了孝安太子的事,皇上也是想见王爷了。”

  吏部侍郎道:“正是,皇上本就龙体欠安,又加上孝安太子一事,实在叫人担心,这个时候,很需要燕王殿下回京主持大局啊。”

  李振呵地一笑:“各位言过其词了,在其位谋其政,我这燕王当习惯了,能力有限,别的事儿,我也有心无力的……深怕辜负了父皇的期望。不如各位回去,替我美言几句,让父皇许我仍是回封地做个闲散王爷去吧。”

  众人复又面面相觑。

  派来的几位都是有资历的辅臣,当然都不是蠢人。

  燕王这几句话,明面上是要退回封地,但实际上每一句都在以退为进。

  皇帝就这两个一脉相承的王子,李坚没了,自然得是他顶上。倒不知燕王究竟在执拗个什么劲儿。

  大臣们心里有些怨言,而不太敢说,只有兵部的卢侍郎耿直地开口道:“王爷此言差矣,王爷就算不为别的,只为皇上,难道就不回京了?皇上的龙体欠佳,于情于理,王爷都该回去探望才对。怎么说出离心离德的话来?”

  燕王盯着他,眼神有些冷:“你说什么,说的跟本王故意不回京一样!”

  他身边的詹士忙打圆场:“王爷原先是着急回去,怎奈中途患病,如今也是近乡情更怯之意啊。王爷的心可不是向着皇上的?大人失言了。”

  其他两位朝臣也忙开解:“是是,一时用词不慎罢了。”

  那卢侍郎虽是顾命之臣,但也知道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何况目前也不便跟燕王闹翻,便哼了声,不再言语。

  李绝却慢悠悠地说道:“我看卢大人的话并没说错。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父子君臣,又说什么在其位谋其政之类生冷的话,殿下若真心惦记皇上,便不必再说别的,即刻同我们回京就是。”

  气氛一时又紧张起来。

  燕王见他竟开门见山,眼神亦有些不善:“慈孝之心,人皆有之……”他突地一笑,竟对李绝道:“那么铖御,你告诉哥哥,你跟信王叔,也是这么着……慈孝?”

  这话一出,席上的众人几乎连呼吸都不敢了。

  礼部侍郎手里原本还端着一杯酒,准备打圆场,如今这酒好像冰在了酒盅内,冷的扎手。

  李绝从小就离开了信王府,这是人所共知的,若是信王真的疼惜儿子,也不至于做到这种地步。

  燕王是故意地用这个来戳李绝的痛处。

  果然,李绝冷冷地问:“你什么意思?”

  燕王道:“我不过是如同铖御你劝我似的,也随口说了一句罢了。怎么我说错了吗?”

  李绝冷笑:“我父王已经去了,你在这里说这些,不觉着太过么?还是,你在把我跟父王,比你跟皇上?”

  燕王一怔,继而道:“我虽然无心去比较,不过铖御你一说,细想……倒也有些相似的。”他说着笑起来:“凡做父母的,多数偏心,皇上如何我不敢说了,只说你们信王府,不也是偏宠着世子李重泰吗?”

  李绝道:“这么说,王爷是在抱怨皇上偏宠坚哥哥吗?”

  “皇上偏宠的,何止是孝安太子。”李振说这话的时候,一眼不眨地盯着李绝。

  他在看李绝是什么反应,但只从少年的双眼中看到了一丝疑惑。

  燕王心里知道了:皇帝恐怕没跟李绝说过。

  心底念头闪过,燕王哈哈一笑:“你怎么不懂,皇上自然也偏宠你一些,不然怎么会把坚哥的王府赐给你住着呢?不过呢,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叫我看,皇上若是真疼你,只怕你很快就要封王了。”

  “殿下到底在说什么?”李绝盯着燕王,眼底有不悦,也有疑惑:“是玩笑呢,还是当真。”

  燕王并没有说下去,只转头看向坐上:“各位大人,本王身子不适,暂时就陪到此吧。”

  众人先前听得发怔,此刻急忙起身相送。

  燕王走了两步,回头看向李绝:“铖御,咱们虽算是兄弟,却是第一次见,我不想就闹得不快,哥哥是心直的人,有些话不中听,你不要放在心里。”

  李绝道:“我是为传皇上旨意而来,不是来谈心的。只想知道一件事,殿下是否回京。”

  燕王笑了笑:“你这个脾气,本王倒是很喜欢,当初你在盛州隐姓埋名的,连本王都听说了‘李三郎’的大名,当初还想着把你招揽过来……没想到都是自家人。这样吧,你且在峘州呆上两日,让为兄再养一养身子。”

  李绝还未开口,旁边礼部袁侍郎道:“话虽如此,可王爷要尽快呢,临行皇上曾吩咐,若是王爷不肯回京,自回封地亦可,总之……可不能耽搁的。”

  燕王扬眉:“这就是了。”

  当夜,李绝等人就在峘州的府衙里歇息。

  兵部卢大人直接跟李绝说道:“三殿下,燕王殿下看着一点儿病都没有,那身体只怕比袁大人还强呢。他只是不想进京。真是奇了!”

  礼部的袁侍郎给点了名,讪笑道:“话不能说的太武断,也许他外头看着好,里头有毛病呢?”

  吏部的张大人慢悠悠道:“有……恐怕也是心病吧。”

  卢侍郎哼了声:“什么心病?皇上没亏待他吧,今儿跟三殿下说的那些,指桑骂槐的是什么意思?”

  袁大人也道:“我听着也有些奇怪,倒像是吃醋皇上偏宠三殿下一样……用得着么?毕竟他才是皇上的……咳!恐怕燕王殿下是多心了。”

  “总之,我看着燕王殿下也不像是会立即回京的,”张大人啧了声,眼睛却看向李绝:“三殿下,我们该怎么做?就这么回去?”

  袁大人道:“不然呢?如今这情形,咱们就像是坐在火药桶上似的,还是别戳这个马蜂窝,能好端端地回京就不错了。何况,若是硬得罪了燕王殿下,对咱们有什么好处?将来他若是继了位,记起今日咱们得罪了他,岂不是无妄之灾?”

  卢侍郎沉默片刻,愤愤不平道:“可惜了孝安太子!若是太子殿下还在,哪里轮得到……”

  袁张两位大人对视一眼,他们心里都看不惯燕王那副犹如鲸吞虎猛的做派,但都无法,毕竟如今皇室这一根独苗,得罪未来的君主,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李绝发声:“既然他让我们呆两日,那就两天为限,看看他到底什么打算,回去也可跟皇上复命。”

  当天晚上,李绝洗漱过后,借着灯光,看一本《鬼谷子》。

  室内很安静,只有窸窸窣窣的书页翻动,夹杂着外头炭炉里,炭火爆响的细微动静。

  李绝看了半晌,心里总不能安静,正要把书放下,却是戚紫石从外走了进来。

  “小三爷。”戚紫石的脸色有些忐忑地。

  李绝问道:“什么事?”

  戚紫石掀了掀唇,目光掠向旁边,是个明显避退的神色:“呃,我总觉着,燕王殿下别有用心,如今咱们人在城中,人数又有限,若是他突然发难,咱们岂不是插翅难逃?”

  “既然害怕,当初怎么还要跟着来?”李绝起身走到炭炉旁边,拿起火筷子,轻轻地拨弄炭火。

  “哪里是害怕,”戚紫石忙一笑,又道:“只是替小三爷担心。”

  “李振若想下手,真刀实枪的倒是痛快,我不耐烦跟他打哑谜。”李绝看着那红彤彤的炉火,口中突然泛出一点异样的甘甜。

  他记得火筷子上挑着冻冷的馍馍,给火烤的外焦里嫩,冒着白气的那情形。

  喉头动了动,李绝回头:“京内有消息吗?”

  炭火照着他秀美的脸,清冷的丹凤眼里难得地浮现了一丝暖色。

  戚紫石当然知道他特问的是什么,脸色微微一变,搪塞:“这个……没什么太大的事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5页  当前第2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7/2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辗转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