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辗转思_分节阅读_第223节
小说作者:八月薇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28 KB   上传时间:2021-12-02 18:11:08

  “害他?”庾约笑了:“说了半天,这才是你最担心的是不是?”

  星河摇了摇头,也不知自己怎么就冒出这句,她喃喃地:“不是……”

  庾约看着她红扑扑的脸,很想伸手摸一把:“星河儿,你真相信李绝的话?”

  “什么?”星河已经略略有些头晕了。

  “你真以为他会放手?”

  “他说过,而且,”星河回想在宫内跟李绝相见的情形,以及那叫鹃儿的女孩儿:“他已经……”

  “呵,”庾约的手指轻轻地在桌上敲了两下:“星河儿,不如咱们来打一个赌吧。”

  “什么……赌?”星河揉着眉心。

  庾约道:“假如李绝有朝一日,凌驾于我之上,他立刻就会把你从我身边夺走。你信不信?”

  “不,我不信,”星河摇头,是否认,也是因为头晕,但她却异乎寻常地坚决:“我……也不会、让你用这个当借口……对小绝不利。”

  “看样子,”庾约又笑了:“酒后确实能吐真言。”

第156章 黑云压城来

  冬月末,一场大雪。

  有两个消息几乎一前一后同时抵达了京师。

  第一个是峘州方向,燕王李振,终于启程向着京师而来。

  这本是个好消息,但偏偏伴随燕王一并而至的,竟还有十万的燕王府兵。

  至于第二个,则是盛州方面。

  辽军集结二十万大军,正欲跟盛州军生死决战。

  这两个消息降落,惊雷一般,接连数天,京城内上到王公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震惊的无以复加,街头巷尾几乎都在议论这两件大事。

  朝臣们各怀心思,有义无反顾站在燕王李振这边,言之凿凿说是无碍的,也有觉着燕王太过不识体统,上书弹劾的。

  但其中大多数却是沉默,这些人心里是对燕王所做暗中腹诽的,但在这种前途不明的情形下,还是姑且忍一口气,明哲保身吧。

  而坊间的论调也并不算很好。

  毕竟先前陆陆续续经历了信王李益都身故,孝安太子猝然而殁的事,已经是士气低落。

  再加上据说燕王病倒,而皇帝的身体也不算甚佳……

  至于远在盛州的小信王李重泰,隐隐约约听闻他身上有伤!

  如今整个皇朝,全须全尾安然无恙的,仿佛只有一位信王府的三殿下李铖御。

  只是这位三王子如今也去了峘州跟燕王“交涉”,竟不知后续如何,万一也有个不测……

  总之,本朝皇族竟是一副血脉凋零、后继无人的架势。

  这难免不会让百姓们感觉到一丝丝的悲观,如今再加上辽人气势汹汹而来,许多人开始担心,小信王李重泰能不能阻住辽人的这次进攻,而万一盛州有个闪失,辽人的铁蹄势必会踏入中原……

  假如皇朝之中能够人人一心,抵御外侮倒也罢了,偏偏又是一副风雨飘摇捉摸不定的情形,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姿态。

  此时虽年关将近,但因为这两件大事,如山似的压在头顶,那过年的喜气,都因而淡薄了不少。

  宫内,皇帝寝殿。

  皇帝看着李振派信使带回京内的上奏,眼睛眯起。

  在奏疏之中,燕王解释,——原本是因为听说了盛州方面形势严峻,所以才特调了十万军马一同随之回京,一则护卫京师,二则也是听从皇帝调遣。

  他说这些兵马随时可调往盛州,跟小信王一同抵御辽军,字里行间仿佛诚恳而贴心。

  在奏疏中,李振也略提了提李绝,说他们一见如故,也将一同回京,请皇帝放心。

  皇帝不置可否,面无表情地将燕王的奏疏传给庾约等众位大臣查看。

  众位传阅过后,面面相觑,却没有人敢先出声。

  就算燕王真心的是为了护卫京畿而调兵马,那也是未经皇帝允许而擅自行动,带兵逼近京城,这本身就是大忌。

  燕王敢这么做,不论真心还是假意,证明他已经毫无顾忌。

  朝臣们虽然不满,但也都忌惮燕王,谁也不敢先出声点破。

  皇帝目光沉沉地环顾在场群臣。

  令人意外的是,在所有的鸦默雀静中,最先出声的,竟是庾约。

  “启禀皇上,微臣觉着,燕王殿下此举,过于逾矩。”

  皇帝瞥向他。

  庾约皱眉,眼带忧虑而掷地有声地:“京师自有防卫,何况辽军远在盛州之外,还未到需要地方兵马拱卫京城的地步,燕王殿下擅自调兵,意图如何令人猜疑!微臣斗胆,皇上该派钦差加以斥责,责令燕王退兵,只身进京觐见才是正途。”

  庾约率先出声,群臣心头一宽,陆陆续续,也有人出言附和。

  不过,也有少数几人,尚且替燕王开脱,而只赞扬说燕王是在急朝廷之所急,乃是好事,不必多心猜忌等等。

  皇帝听罢众人所说,轻轻地叹了声。

  他的目光落在庾约身上:“凤臣,京畿辖下二十三县的兵马,可都调动妥当了?”

  庾约躬身:“早已经按照皇上所命,十六万兵马严阵以待。”

  皇帝颔首:“这样朕就安心了。”转头看向兵部尚书:“之前命靖边侯等自边塞所调兵马,倒是不用回京,叫他们自赶往盛州,跟小信王共御辽军。”

  说到这里,皇帝哼地笑了声:“自家里怎么样都行,当务之急,还是辽人。”

  将兵马调停妥当,皇帝又传口谕,让传旨太监即刻加急出京,赶往燕王大营,命燕王将兵马就地驻扎,只身尽快回京面圣。

  众人自皇帝寝宫退出,有几位大臣先围住庾约,问长问短,无非是问情形是否安然无恙,燕王会不会听从皇上口谕。

  也有的担心皇上的旨意反而会逼得燕王恼羞成怒,倘若此时此刻燕王在京畿之地做起乱来,再加上盛州方向的辽军虎视眈眈,那么对于朝廷而言就是腹背受敌,内忧外患,两头作战,至为危险。

  因不在寝宫,话说的未免直白,谁知又招惹保燕王一派的不满,怒斥对方小人之心度燕王之腹,实在大逆不道。

  有直臣便怒骂这些人首鼠两端,燕王还未到京亦未继位,就开始忙着阿谀奉承。

  两方争执不下,差点动手。

  “外头还不知如何,你们先乱起来!”紧急之时,庾约呵斥几句:“皇上还只想着大局为重,各位先浮躁的自相残杀,到底想干什么?成何体统!”

  几位朝臣这才各自按捺,分头而行。

  出了午门正欲上车,甘泉近前:“二爷,阿镜回来了。”

  庾约瞥了他一眼:“如何?”

  甘泉皱眉:“不好说,还是让阿镜亲自跟二爷禀明。”

  庾约点点头,正要上车,突然又道:“泉儿,你跟平儿丫头的事,怎么还不办。”

  甘泉微怔,复敷衍似的一笑:“最近事情忙,谁有心思做那个。”

  庾约道:“再忙也不耽误你娶妻生子啊。”将甘泉扫了眼:“你年纪也不小了,不如,早点成亲,有了妻子,或者可以不在京内厮混,对了……去江南吧,那儿的水土好,携家带口的过去住着倒是不错。”

  甘泉脸上还挂着笑,心里有些发毛,忖度地看庾约:“这个……这个还早呢。不着急。”

  庾约却又轻描淡写地:“你在那儿有没有房子?没有的话,置买两套吧。”

  甘泉抿着唇,没法出声:在南边他确实有好几处房产。

  庾约这话可不是玩笑,他必定知道。

  “二爷……”甘泉心里不安,知道自己先前跟平儿透的事,只怕庾约已经窥知了。

  庾约淡笑道:“该走就走吧,你也跟我那么久了,也该歇口气儿。不过我有必要提醒你一句,女人嘛,你可以宠着,但有些机密的事儿,存在心里,别说出去,保不住的……知道吗?”

  甘泉的笑已经有些撑不住了。

  庾约不等他开口,已经上了车。

  马车缓缓而行,到了京畿司,庾约负手进了房中。

  阿镜等候良久,入内禀告。

  甘泉本想进内,却还是站在了门口沉默等候。

  直到一刻多钟,阿镜退了出来。

  甘泉犹豫片刻,终于走了进去。

  庾约扫见了他:“没传你。”

  甘泉跪在地上:“二爷。我错了。”

  庾约头也不抬,只看着面前的公文,也不应声。

  甘泉耷拉着脑袋:“二爷若是想责罚,我也没有话说。可我跟随二爷这么久,我自诩从无……”

  庾约淡淡开口:“你跟我多少年了,不知道我办事的规矩?”

  “我知道,正因为我知道二爷向来的行事,”甘泉咽了口气,把心一横:“所以我才觉着、二爷这次有些太过于冲动了。”

  庾约的眼神变暗:“哦?”

  甘泉紧张的嗓子发干:“二爷以前都是公事公办,但是现在,二爷只怕是、是……有些意气用事了。”

  庾约唇角浮出极淡的一点笑:“你觉着我是私事公办,还是公事私办。”

  甘泉苦笑:“二爷,我不敢说。您是聪明人……也不必我说。”

  “你哪里是不敢,你敢的很。”庾约重又垂眸:“你都敢把我的事跟人到处宣扬了。”

  “我真没有,”甘泉忙抬头,着急地:“我也没敢说别的,只是、只是我……指望着,二夫人若是能懂,或许可以、可以劝回二爷。”

  甘泉很清楚平儿的性子,也知道平儿对星河忠贞不二。

  所以甘泉跟平儿说那些话的时候,他早料到平儿绝对不会瞒着星河。

  而倘若星河聪明,就会明白他在“怕”什么。

  他是希望着,星河可以阻止庾约。

  “你可真是聪明绝顶啊,泉儿,”庾约呵呵低笑:“你竟指望她……你真是白跟了我一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5页  当前第2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3/2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辗转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