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辗转思_分节阅读_第239节
小说作者:八月薇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28 KB   上传时间:2021-12-02 18:11:08

  平儿皱眉,先让奶娘带了佑儿去,才拉她到里屋。

  一边替星河更衣,一边说道:“今早上天还不亮,甘哥突然派人带信,叫我尽快出城去找你。谁知正老太太那边又不受用,我张罗着请太医之类的就耽搁了,谁知你竟回来……”

  说了这句,突然看到星河颈间数处,雪肤桃痕,格外醒目。

  平儿竟语塞。

  星河惊愕:“他为什么要让你去找我?”

  平儿定了定神:“我就是不知道呢。”扫过星河的脖颈,她回身去倒了一杯热茶过来送上,迟疑地问:“昨晚上,二爷……”

  星河在桌边落座,接过茶吃了口,心头略略一暖。

  听平儿这么问:“二爷他……”才要回答,突然想起先前李绝匆匆走开,而后甘泉又亲自去寻庾约的事。

  她微微一惊,抬头道:“刚才我们回来的时候,街上好些兵马……”

  尤其是在进城门之时,还被人拦住喝问,听闻是国公府庾二爷的内眷,这才急忙放行。

  当时星河因为着急回府,竟没有十分在意,现在想想,京内的氛围好像不对。

  等洗漱妥当,星河带了佑哥儿去给老太君请安。

  心里却惴惴的,总像是有什么大事会发生。

  果然,很快地,外头小厮说,宫内仿佛有变,九城封锁,街头戒严,而好几家的大臣都给紧急传召进宫去了。

  只因老太君病着,星河便压下了这消息,又叮嘱上房的丫鬟,都不许透露。

  过了中午,日影偏斜的时候,门上小厮有些慌张地进来,跪地报说:“二奶奶,不知为何,门上来了好些大理寺跟御史台的差官,把住了门,说里外不许出入。”

第166章 .二更君登上至尊位

  正淳六年,腊月。

  皇帝病中发上谕,燕王李振品行不端,不忠,不孝,废黜王位,贬为庶人。

  礼部尚书、永宁伯等十几位牵连在内的朝臣,均被革职查办,重则抄家灭族,轻则流放僻远之地。

  虽然对外的罪名是不忠不孝,但牵连如此之广,几乎半个京城都为之震动,却显然超出范畴。

  没有不透风的墙,民间早有猜测,说燕王是因为在皇帝病中而起了篡逆之心,才被贬为庶人的。

  之所以没明着提及篡逆之举,不过是为皇室体面,天下太平罢了。

  可是燕王身为正统血脉,无法继承皇位,那……

  像是为了安抚民心,不两日,皇帝紧随而至的一道上谕,便是称病退位。

  ——传位于成王,李铖御。

  认真来说,虽然成王并非皇帝亲生,但到底是皇室血脉,只要从此并入皇室帝系,小宗入大宗的道理,同样的理所应当,挑不出错。

  京城内的议论声沸反盈天,如同漫天的雪花,跟遍地的炮竹碎屑一样飞舞。

  但这些议论,却并不是什么非议,而单纯是对于此事的惊愕跟意外罢了。

  一来,毕竟成王的功绩,人人皆知。然后,皇帝要让谁继位,跟小老百姓有何关系呢?只要继位的是个明君,能让大家伙儿过上安定日子就行。

  而成王殿下,显然是皇室中出类拔萃的那个。

  所以这些议论声,甚至多数都是欢呼雀跃,喜闻乐见的。

  小年这天,太上皇的精神略好了些。

  服了药,外头报说皇帝驾到。

  李绝一身青缎刺绣龙袍,板着脸走了进门。

  太上皇看到他的脸色,不仅笑道:“怎么了?谁让你不痛快了?”

  李绝走到跟前,拱手行了个礼,在旁边坐下:“没有。就是颇为烦闷。”

  太上皇饶有兴趣地问:“有什么烦闷的?”

  李绝欲言又止,只道:“每天听讲读,批奏折,还不让我先前当道士自在。”

  “你该自称‘朕’。”太上皇温和地提醒。

  “朕,朕!”李绝有点暴躁,按捺着:“倒是不知道有什么不同。”

  “这是规矩,”太上皇耐心地,甚至用一种爱溺的眼神看着他:“算了,你一定不仅仅是因为那些事而烦心,说罢,你心里在烦什么?”

  李绝吁了口气:“太上皇不是不知道吧。”

  太上皇想了想,委婉地劝:“你已经错过最好的机会了,就别惦记着再杀了吧。”

  李绝拧眉:“谁说的,我……朕想什么时候杀,就什么时候杀,反正杀的理所应当。”

  太上皇道:“铖御,先前跟你说过了,我之所以在传位之前,把那些跟随李振作乱的朝臣拿下,不过是要给你一个机会。”

  李绝咕哝了一句。

  太上皇耳朵动了动:“你说什么?”

  李绝道:“太上皇还不如别给朕这机会,直接把那些人全杀了,朕反而轻松。”

  “你怎么还弄不明白,”太上皇叹息:“你并不是要杀那些人,只是要杀庾凤臣而已,对吗?可是你要真杀了他,你以为,你心心念念的人会如何?你可别给她守寡的机会才好。”

  那天,李绝跟燕王对峙。

  进宫的那些朝臣中,自然不乏燕王的追随者,但兵部尚书等几位,却是偏向李绝。

  正在一触即发的时候,内侍突然来报说,皇帝醒了!

  皇帝不仅醒了,而且,皇帝还提前准备了一道“遗诏”。

  只要他遭遇不测,事情危急的时候,近身太监便可以拿出遗诏宣读。

  幸而用不上。

  事实上,皇帝确实是给冷华枫气的吐血昏厥,但并不是一直都昏迷不醒的。

  其实在皇后来探望他的时候,皇帝已经醒了。

  只是因为知道李绝不在宫中,而且又想看看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人到底会做出什么选择,所以才假装昏迷未醒。

  果然,这么一来,谁是燕王一派的,谁居心叵测,都是清楚明白地浮上水面了。

  皇帝既醒来,李振惨然。

  群臣伏地无声。

  唯一不能心服的是皇后。

  皇后虽是想扶持燕王,却并没有就真的盼着皇帝驾崩,但见皇帝处心积虑地给李绝铺路,而她的图谋却已然落空。皇后不免惊怒。

  但皇帝的一番话,让皇后逐渐地冷静下来。

  “朕是偏爱铖御,但如果太子还好端端地在,朕不会把皇位传给他人,而铖御一定会是太子身边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这一句话,便将皇后镇住。

  皇帝又道:“朕知道你的心结是什么……朕可以告诉你,铖御只要继位,就是你我膝下的孩子,朕是他的父皇,而你,是他的母后,听清楚了吗?只有你是!没有别人。”

  皇后汗毛倒立,迟疑地问:“皇上你说……冷华枫……”

  “她,是信王太妃。”皇帝淡淡地,“不是吗?”

  皇帝没有把李绝的身份公之于众,一是,不必再掀起其他的波澜;二,如果宣告李绝是他跟信王太妃之子,会伤及很多人,比如死去的李益都,比如李绝自己,甚至皇室体面。但同时,会让李绝这辈子,都摆不脱冷华枫的阴影。

  如今,只要让李绝以侄儿的身份,认在帝系之下,就已经是顺理成章,体体面面了。

  也杜绝了那个女人,以后会仗着“皇太后”的身份再如何的可能。

  而皇后最气不过的,也正是这个。

  她本来也不喜欢燕王,只是李绝身后有个冷华枫,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才宁肯去扶持燕王。

  如今听皇帝把话说明白,皇后心头不免一宽。

  而皇帝没有计较她在危急之后跟燕王篡逆之举,已经是格外开恩了,恐怕还是看在死去的孝安太子面上。

  一想到这个,又悲从中来,大哭一场,却也释怀。

  所以,就连皇后,也不再反对。

  皇帝替李绝想的极为周到,他其实完全可以在李绝继位后,让他去处置那些逆臣。

  但如果那样做,新帝继位第一件事就是杀戮,未免不祥,也不利于笼络安抚人心。

  所以皇帝在发上谕退位之前,先一步将跟燕王篡逆的朝臣们尽数拿下。

  该杀的杀了,至于赦免之类,则是新帝的恩典。

  不过,其中有一位,却最为棘手。

  那就是庾凤臣。

  庾约本来“干干净净”,但偏偏是在那天,他好像亲自拱手把个明显篡逆的罪证送到跟前。

  ——那就是京内调动的五千军马。

  庾约虽是京畿二十三县的总军司,但京城内的兵力调动,非同小可,每一次的调用,必须要经过皇帝批示。

  如果擅自调拨,视同谋逆。

  偏偏是在燕王跟李绝对上那天,有人拿着庾约的手令,去调动了兵马。

  所以庾约在进宫路上听人禀告,才会那么震惊。

  因为这命令,不是他下的,甚至甘泉都不知道。

  当天,去往国公府的大理寺跟御史台的人,便是因为此事而封锁了国公府。

  只是庾约的身份毕竟非同一般,要动他,也要掂量掂量他手底二十三县的兵马之稳定局面。

  而且在燕王宫变的时候,他也不在现场,所以暂时只是将他羁押,配合审讯,并没有就进一步动作。

  那天,大理寺跟御史台封住国公府后,消息再也压不住,里头的老太君终究知道了,女眷们甚是慌张。

  庾轩着急返回,跟在府内坐镇的御史台和大理寺的大人们交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5页  当前第2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9/2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辗转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