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撩心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木桃逢新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47 KB   上传时间:2022-01-03 21:19:57

第54章 “好玩吗?”

  尹叙为冯筠和罗开元做此指点,不止是为了避免他们陪跑一趟,也是为了支开他们的注意力,专心处置霍灵馨这件事情。

  答应霍灵馨之后,尹叙便让人去查了霍家的种种情况,两日功夫已查的七七八八。

  邱氏是霍千山留在长安之后娶的一房继室。

  和众多宅院里的情况差不多,邱氏这个继母和霍灵馨这个继女的关系并不融洽。

  邱氏刚进门时,便被霍灵馨摆了一道,丢了大丑。

  也因为这样,在霍灵馨看来,邱氏始终没能真正的深得人心,继而造成了今日大意的后果。

  但其实,邱氏这个人在霍家的发挥非常不稳定,有时被霍灵馨和霍老夫人压着打,有时又能在千钧一发之际予以回击,这才使得霍灵馨一直与这位继母斗智斗勇至今。

  而古怪之处在于,邱氏无论是出身还是教养,都不像是能给出这等回击之人,尤其是这次。

  她进退有度,所有事情安排的恰到好处,让霍灵馨犯的错不至于大到离谱,多少让人防不胜防,再在数量上一堆,霍灵馨便栽了。

  结合霍灵馨当天晚上给他提出的交换条件,尹叙不得不将怀疑的目光落在邱氏身上。

  那晚霍灵馨告诉他,她知道他们正在处理江南水寇一事,她手中握有重要线索,可助他在此事上有直接突破。

  这一句话,引起了尹叙的重视。

  霍灵馨一介女流,不可能参与朝堂之事,若她神通广大到这个地步,岂会连一个邱氏都搞不定?

  所以这当中含着两个关键。

  其一,霍灵馨手里可能真的握有线索,但不是她取得,而是作为霍千山之亲女,无意窥得。

  霍千山也是云庭旧部,但自从云珏和赵程谨来到长安后,整个霍家表现出的态度,远不如朱家那般亲近,尤其霍千山,至今没有亲自露过面。

  所以,尹叙怀疑,霍灵馨所谓握有的线索,兴许是不利于云、赵两家的。

  这也就解释了霍千山为什么会疏远。

  进一步,如果霍千山和朱昌杰的态度是截然相反,或许就可以大胆推测,他们如今的立场和目的,也是相反的。

  霍千山今任护军首领,负责皇城安全,圣人安危,若非极受信任不得用。

  那么,霍千山暂时可判为圣人这边。

  那朱昌杰……

  尹叙不敢再想。

  其二,也是自第一点推断出来的。

  如果朱昌杰和霍千山早已反目,甚至暗中敌对,那么这个邱氏,极有可能是霍千山来到长安之后,被设计安排嫁给霍千山的。

  所以,邱氏的许多行为,都是受人指点。

  背后的人帮她时,她便无往不利,甚至设计出这一次将霍灵馨拉下马的计划。

  背后的人放任她自行主张时,她便不敌受质。

  偏偏是靠着这一张一弛的控制之法,反而让霍家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对抗。

  当然,这些都只是推测。

  霍家到底是什么情况,还得亲自探一探才是。

  ……

  霍家闹剧发生后,霍家又回到了邱氏手上管着。

  朝廷对于官员参商有着严格的限制,更是不允许官员直接经营商事。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员依旧会利用各种手段转嫁获得红利。

  这些圣人不是不知,只是他暂时无意追究到底罢了。

  不过像霍千山这样的身份,家中又是如此情况,尹叙倒是觉得,霍家名下这些财产,大抵也是全部了。

  除了农庄果园,便是开设在东市的食肆,布店与粮铺,都是些吃穿用度的经营,也符合霍千山谨慎笃实的性格。

  尹氏名下也有不少铺子,红利不菲,还有圣人赏赐的宅子庄子。

  他虽不曾亲掌这些,但多年来看母亲操持,心里多少有数。

  想要让这些地方经营起来时畅时阻,最有可能是这些地方早已被暗中安放了人手,随时配合。

  不过,尹叙更偏向于他们受的是幕后之人的安排,而非邱氏的指使,局势如何,得看对方想如何。

  出门之前,尹叙先回了一趟卧房,趁着更衣期间,他派三勤去各院瞧瞧,看大家都在做什么。

  三勤心领神会,其他院子都是打眼一看走走过场,唯独在打探云娘子的动静时,仔仔细细的观察了一阵,然后带回答案——云娘子早饭之后就出门了,听说是知道没事干了,出去玩了。

  尹叙眯了眯眼,又出去玩?

  这两日,冯筠与罗开元开始了一番新的忙碌,阮茗姝和郑珠不明所以,只能每日派人去问一问,然后在房中埋头做文书。

  赵程谨一如既往的消极怠工,也没见他有什么动静。

  谢清芸同他捆绑,便也大大方方惫懒起来。

  剩下云珏,不知是不是他明言表示不需要她插手此事,她不仅没掺和,连日常都不怎么找来。

  与其说是听话乖巧,到更像是一种无言赌气——不要我掺和是吧,那我不管了,我也不来了!

  此种情态,不由得让尹叙想起了她从前追着他跑时那股顽强的劲儿。

  他甚至有些荒诞的觉得,果真是到了手的便不新鲜了,说不来便不来。

  原本在这段感情中十拿九稳的尹三郎,忽然就生出了一丝丝不快乐,但这丝不快乐又显得很没有道理。

  不是你自己不让人家插手的吗?

  胡思乱想不过片刻,尹叙及时刹住。

  他并非容易分心胡思之人,可现在她明明什么都没做,他倒是生出一堆情绪来。

  尹叙,你不对劲。

  纠正了自己后,尹叙很快平静下来。

  她去玩也好,此事还是不要让她参与知晓的好,毕竟霍千山这一头到底知道些什么还未可知

  手底下的人分散出去后,就只留下两个暗中保护之人,不过对尹叙来说,搅一搅这霍家的风雨,要不了那么多人。

  霍灵馨的要求,是希望他能替她阻止邱氏张罗的那门婚事。

  可他既不是她的什么情郎,也非她亲属,这样贸然插手一个姑娘家的婚事,一旦传出去,说他对霍灵馨没有什么,谁能信?

  尹叙不好说这里面有没有霍灵馨暗藏的小心思,但这件事,并不止一种解决方法。

  霍灵馨的婚事,源头在于邱氏,只要让邱氏无暇顾及亲事,此事自然迎刃而解,甚至可以借这个机会,探一探那个幕后之人的底。

  然而,尹叙万万没想到,他才刚要动手,三勤匆匆来报,霍家名下那些庄子铺子,出事了。

  “出事了?”尹叙心头一惊,第一反应是霍灵馨已打草惊蛇,那幕后之人要提前收网。

  可三勤回禀的情况,完全不是他想的那么回事。

  先是粮铺。

  据说,近日有个临城的富商,因南方水寇之患滋扰百姓打乱经营,悲痛不已,遂来长安购粮接济因受人祸被迫北上躲避百姓,也算是行善积德,祈祷老天爷早日让人祸平定。

  这是大善之举啊!

  因霍千山如今的身份水涨船高,不乏有人借买粮为由行贿赂之事,昔日,邱氏就曾因收了这样一笔钱而被霍灵馨挑出来,而后受到霍千山一通责骂。

  所以一直以来,粮铺的原则就是正常营生,做最实在的生意。

  不过这也没有难倒那些想要巴结的人,你想做正经生意,那我们便给你送正经生意。

  正经生意送得多了,不一样也是人情么?

  是以,邱氏说什么都不再让霍千山插手,贿赂可以不要,明码标价的生意岂能拒之门外?

  于是,和往常一样,经人介绍,霍家粮铺成为了购买渠道之一,那富商斥五百两的巨资分别购买米面,因局势未稳,如今的细米麦面价格较之前涨价些许,但五百两下来,那也是数千石的粮食。

  简直要搬空粮铺当季库存。

  粮铺的人高兴坏了,按照大善人要求,分装粮食,两日内分批运送完毕。

  结果,粮食刚送去,事情就出了。

  大约这位斥巨资做善事积德的商人,从前没少做奸商,那米刚送过去,对方就查出这米粮缺斤少两。

  霍家也不知哪个缺心眼的,瞧着那米粮是用细麻纺织的大口袋打包,而且数量极多,便每一份都偷取了少量出来,至于证据,便在那打包的口袋上。

  粮商检查粮食的工具,是一种中空的凿针,手指头粗细,可从米袋任何部位取粮检查。因为是纺织的麻袋,所以具有一定的编织纹路,如果用更细一些的凿针,戳进去时小心拨开纹路,米粮从凿针中间滑出来后,再仔细把编织纹路给拨正。

  这种操作,乍一看很难察觉,但若一寸一寸细看,便可看出这里的编织纹路明显比旁处松动。

  其实,做大宗生意,尤其称量点数的,在业内其实接受一定范围的误差,甚至有长途运输的货物,还会考虑折损程度。

  但这笔生意本就是救济百姓的善举,这是积阴德的事,哪怕是有人悄悄偷抓了一把都是缺德,更别提那富商在称量手段上很有一套,每一袋所缺斤两都能精确称出来。

  哪怕每一袋只抓一把,上百袋的米粮,也能抓出贫苦百姓人家一个月的口粮来!

  在这种通俗易懂的换算下,事情就闹大了。

  你抓一把米,就有一个人少吃一碗饭,三个人少喝一碗粥,抓上百把,这是多少阴德哦!

  更绝的是,有些在粮铺买过大包米粮的人家,都开始检查自家米袋子上是否有被挑过的痕迹,未必是在意这一两米的短缺,纯粹是气不过。

  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粮铺当天就关了门,一面盘查所有在工的伙计,一面检查店面内所有的秤和取粮工具,然后把短缺部分称量出来补过去。

  是否亡羊补牢且不谈,但是这种问题在哪就先补哪儿,救灾为重,其他事继续协商的弥补态度还是可取的。

  借着,便是布庄。

  众所周知,物以稀为贵,譬如南方主食米,倒也不是不做面食,只是作出的面食终究少了北方那种劲道好吃的口感,偶尔遇上一家才到北方标准水平的面食食肆,就跟尝到了新鲜玩意儿似的,还能火爆起来,反之亦然。

  霍家名下的布庄,近年来独揽了南方运来的一批丝绸,因纺织技法革新更加柔软耐用,常用来做春夏两季的衣衫,可今年南方水寇横行,这批货竟也断了,来客求购不得,很是遗憾。

  没想到,才过两日,长安成的暗市竟然有人以高出正常价格的售价兜售这批布料,又因购买者言语不和大打出手险些闹出人命上了公堂。

  于是,这布匹的事也传开了。

  衣料都是应季售卖,为防止积存和虫啃,不止要在存放上下功夫,竞购货物时也要考虑数量,所以布庄不存在一季兜售结束后还剩这么多库存的结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撩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