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夺媚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容千丝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42 KB   上传时间:2022-01-09 19:47:38

  温软细腻质感仿佛残留在面上,害他心莫名漏跳了一拍。

  “这事……嗝……得先请示……嗝……三公子……嗝……才成……”

  林昀熹与傅千凝互望一眼,均觉他突如其来打嗝十分蹊跷。

  “萧大哥,你没事吧?”林昀熹担心他患了什么隐疾。

  “没、没事。”萧一鸣满脸通红,窘迫不已。

  傅千凝扬眉:“说好了啊!我问我哥要,你记得我要红色。”

  “……嗝。”

  “……!”傅千凝眯眼睨视他,“方才还好好的,怎么我一开腔,你便要打嗝?上回也是!你该不会是故意针对我的吧?”

  “我……嗝……没有……”萧一鸣急得耳根也红了,“我……嗝……不知道……嗝……为何……”

  傅千凝炸毛:“你就是看我不顺眼!也不顺气!”

  “你别怪萧大哥,他没那么小气……”林昀熹摸摸她的发髻。

  “不怪他,难道是我有毒?”傅千凝气甩袖,丢下一句,“我自动消失,省得他不小心咽了气!”

  林昀熹与萧一鸣目目相觑,一个尴尬而笑,另一个……

  “嗝”。

  ···

  盼星星盼月亮,林家终于在九月中旬盼回了一家之主。

  其时,林绍已随霍将军向女帝陈述战况,恰逢无上皇整寿大赦,免了他的流放之罪,方获准归家。

  林夫人携同女儿与幼子候于宫门之外,远远见那苍色袍服的中年人趔趔趄趄而行,头发半白,满脸风霜……她险些不敢相认。

  将怀中襁褓交至林昀熹臂内,林夫人仓促上前。

  林绍加快脚步,行至妻儿跟前半丈时,脚下一踉跄,差点跌倒。

  林夫人急忙抢上去搀他。

  夫妻时隔近一年才得以会面,执手相看无言,唯有泪千行。

  林昀熹头一次面见父亲,乍眼看虽仪容落魄,但眉目流露的温润诗书气,以及那清臞身姿所展现的俊逸丰神,却不曾被岁月砥砺磨平。

  “爹……”她抱着弟弟,向林绍屈膝行礼,嗓音微微发颤。

  林绍目带悲悯,端量她半晌,难掩眼内惊色,良久,幽然叹息:“阿微……你还好吗?”

  林昀熹并非他口中的“阿微”,自然少了阿微应有的愧歉与亲昵。

  她于怔然忐忑间嗫嗫嚅嚅:“爹爹此番受苦了。”

  所幸,林绍有了新的关注。

  他将视线转向女儿怀内安安静静的小婴儿,疲倦面容漾起舒心笑意,复对林夫人道:“辛苦你了,也委屈你背负骂名。”

  林夫人连连拭泪:“别说了,咱们回家,回咱们的家,再慢慢说。”

  “回家”二字教林绍眼眶一热。

  于他而言,偌大的林家,早在去年秋末查抄,毁得支离破碎。

  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同族旁枝。

  而九死一生,历劫归来,爵位、官职、富贵、名望如昨日云烟,可他重新有了家,还喜获一子,可谓不幸中的万幸。

  由仆侍扶上马车,他似乎觉察林昀熹太过沉默,不由得多望了她片晌。

  林昀熹将弟弟交还给母亲,主动坐到马车前端。

  一家团聚,她的事自是不该隐瞒,可耳目众多,她生怕父亲起疑后表现过于明显,索性闷声不响,保持低,静待适宜时机。

  抵达城西南僻静处的宅子,让他们意外的是,宅院外除了崔慎之,还聚集了不少往日旧友,当中还有数人看上去颇为眼熟。

  林昀熹仔细回想,记起应为在教坊竞赎时见过的中年人。

  这些人是她的族叔或父亲老友,曾受父母所托,前去救她于水火之中。

  后来有崔夫人出面,兼之敌不过一纸圣谕,终究铩羽而归。

  林昀熹心下暖流涌动。

  即便明知,这份关爱与维护给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个毫无担当、偷梁换柱的阿微。

  那人明明有着世上最爱护她的父母啊!就算她犯了不可饶恕的过错,看似被遗弃,看似跌落谷底,仍旧被多少人牵挂着!

  如果有朝一日找到阿微,林昀熹真想摇醒这表妹,并告诉她,是她夺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身份、地位、亲情,却白白耗费掉人人艳羡的好福气。

  人们寒暄问候声中,林昀熹忍住泪意,努力扬起唇角。

  忽闻马蹄声急赶而至,余人噤声张望。

  一青袍身影骑着白色骏马,现身于巷道拐角处。

  霎时间,陋巷生辉。

  作者有话要说:  萧兄一和阿凝说话就打嗝的毛病暂时不会好。

  这个梗本来是给男女主的,然而不符合章鱼的人设,就…(⌒▽⌒)

  章鱼:一鸣兄够义气!

  一鸣:大写的委屈(╯﹏╰)

第六十章

  #60

  马背上的青年, 正是宋思锐。

  他本就俊朗无俦,举手投足自带湛湛风华, 再改穿素雅宽袍,更具豁达辽远之气。

  远望林绍一家及亲友,他忙不迭翻身下马, 快步上前,深深一揖:“思锐见过林伯父。”

  林绍脸带喜容,细细端量他须臾:“三公子亲自到访,老夫心中难安呐!”

  他自知现下将功折罪, 终归处在风口浪尖。

  亲朋故友没敢和妻女那般在宫外相迎, 一则怕招来上位者猜忌,二则不欲引起坊间议论。

  但林绍身居高位时待他们不薄,登门拜访乃人之常情, 即便当初做不到雪中送炭, 在形势有所好转的情况下聊表安慰劝勉, 亦不失为敬意。

  大伙儿原本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但见声望正隆的晋王三公子与新科榜眼崔慎之都没避嫌,感叹二人重情重义之余,亦安下了心。

  众目睽睽下, 林昀熹随众人向宋思锐施礼, 展现出毕恭毕敬之状。

  宋思锐只浅浅而笑,收敛平日种种热切亲近,随林绍夫妇入内就座。

  经过近一月清扫整理, 这座三进三出的宅院虽无华美楼宇,但整体简雅怡人,秋菊丹桂凌霜,凡可玩之物,无不精细惬情。

  大家无一例外询问起林绍在北域的时日。

  林绍叹道:“说来话长,感激上苍眷顾,让林某人不致葬身雪域沙场。此去三千里,残躯卧病数月,伤寒缠身,对先帝的愧憾、对友人的歉疚、对家人的思念、对苍生的自责……亦日复一日侵蚀神思。

  “我无从知晓内子平安与否,也不确定女儿会否乖乖遵照律例,承受应担的罪责,唯有痛定思痛,尽己所能,细察北域各城地貌,在前人所挖掘地下河道的基础上开凿人工湖泊蓄水,与大多数苦役一般起早摸黑,开荒种地……”

  他伸出握笔执笏、翻书弹筝的手,目下已被风沙磨砺得干裂粗糙。

  众人连声叹息,林绍微微一笑:“若不历此劫,老夫居庙堂之高、备受供养,何曾有机缘切身体会边疆将士们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艰苦?因此,这点小小磨练,算不了什么。”

  他年少时如其他贵族子弟熟识骑射剑术,后从文为官、娶妻生女,早就丢得干干净净;但祖上传承的兵法要领、在工部任职多年对各地风物风俗的了解,使得他很快成为驻守主将的得力干将。

  他以细微观察、果敢判断,助守军力挽狂澜,打下极其漂亮的几场战役。

  朱大将军、霍将军等军将昔闻靖国公学识渊博、深谋远虑,知其门生众多,被其身在险境的临危不惧、放逐边关却从未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的精神感动,有心助他归京,才有了后来诸多提携。

  林绍不敢居功,宣称北域大捷乃天时地利人和所致,余人或宽慰或祝祷,气氛融洽。

  崔慎之身为晚辈,坐到最下首,鲜少发声。

  他品尝茗点,静观林昀熹喜不自胜,忙前忙后的身影宛若穿花蝴蝶,长眸渗透的狐疑更为浓烈。

  亲友倾诉别情,约莫相谈小半个时辰,陆续告辞。

  崔慎之多留了半炷香,向姨父兼恩师讲述春闱和廷试的过程,及进入翰林院后的日常。

  林绍自是欣慰万分,叮嘱他奋发向上,光耀门楣,好生照顾母亲云云。

  论及崔夫人,在场之人眸光均有极隐约的暗淡,转瞬即逝。

  猜出宋思锐与林家有要事商谈,崔慎之只汇报近况,道了恭贺与祝愿之词,便自请离去。

  ···

  当厅内仅剩林家一家四口和宋思锐时,林昀熹示意老嬷嬷、易檀和笙茹把孩子抱回后院小歇,并借风大为由,亲手掩上门窗。

  陈设古朴的偏厅一下子静谧无声,灯火轻微晃动。

  林绍迟迟没和女儿多说话,实则一直在暗中留神她的一举一动。

  脑海中犹记入狱前,他在家中正堂卸下官袍官帽,由大理寺卿亲来押送的场面。

  那时前院一地狼藉,阿微跪地垂泪,哑声问道,“娘走了,爹也离京,女儿该依靠谁?”

  林绍本想郑重告诉她,他林绍的女儿理应有所担当,勇去承认所犯过错。

  但目睹她哭花了妆容的脸,他素白袍袖内攥紧的拳头,掐得掌心鲜血淋漓。

  有些事,咎由自取的不光光是女儿,也包括他们夫妻二人。

  若非对自身言行的轻忽,若非对独女的过分纵容,何来家财散尽、身败名裂的一日?

  他刚回京没多久,满心专注于分内之事,偶有听闻女儿之名和晋王府的三公子联系在一块,却未细问因由。

  此际瞥见宋思锐凝向林昀熹时不经意泄露的温柔眼波,林绍心下骤然一恸。

  ——这丫头!竟连他赞许的学生也不放过?

  他放下茶盏,沉声道:“三公子……”

  宋思锐连忙起身:“林伯父,若依照礼节,我得尊您‘老师’,眼下既无外人,您唤我‘思锐’即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8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1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夺媚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