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云鬓楚腰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白鹿谓霜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06 KB   上传时间:2022-04-18 20:11:56

第93章

  第二日,江晚芙早上起来,便发现又落起了雪,她揣了个不大的暖手炉,带着惠娘,朝福安堂去。

  到了福安堂,嬷嬷却没像往常那样,迎她去见老太太,扭头请她去了小花厅。

  陆书瑜也在花厅里坐着,从前两人是表姐妹,就有说不完的话,如今成了姑嫂,亲上加亲,关系更是显而易见地好。

  陆书瑜高高兴兴喊她,“二嫂。”

  江晚芙坐下,对嬷嬷引她来这边的举动,心里有些疑惑,但到底没急着打听,缓声同陆书瑜说起话来,“我听祖母说,过几日,你要陪谢夫人去青云观祈福?”

  陆书瑜迟疑了一会儿,点点头。

  江晚芙一贯敏锐,自然察觉到了,叫惠娘等人下去,才微微皱眉,问,“怎么了?谢家有人为难你?”

  阿瑜年纪小,性子也养得天真,虽出身高门,却丁点儿不娇纵,说实话,江晚芙有时候都担心,她会被外人欺负了去。但谢回同陆则相熟,品行也被一众长辈肯定,平素她看他来府里,也很有分寸,想来应当不会做什么逾矩的事情。

  总不会干得出,借着自家母亲的口,把阿瑜哄过去了,便欺负了去的事情。

  真要是这样,她这个当嫂嫂的,是绝不能袖手旁观的,阿瑜性子纯真,不代表可以任人欺负的,谢回大她那样多,更该护着她疼着她才是。

  陆书瑜抿抿唇,抬起眼,看了看自家二嫂,想了会儿,才小声道,“其实、也不是、为难……谢夫人、待我、很好,但有时候,她会……”陆书瑜说得顿了顿,想找个贴切的词来形容,却发现很难找得出,只能结结巴巴举了几个例子。

  其实,谢夫人真的很照顾她,觉得她年纪小,衣食住行样样都亲自过问,她记得很清楚,有一回夜里忽地起风了,谢夫人半夜醒了,还亲自过来吩咐嬷嬷,要给她添一床被子。她当时睡着,还是第二日才从自家嬷嬷口里知道的。

  待人接物、如何御下等事上,谢夫人更是手把手教导她,她跟在谢夫人身边,每回都能学到不少东西。

  她心里很感激谢夫人,也把她当未来婆母敬重,所以遇到那些事情的时候,才会下意识地隐瞒自己心里的不舒服,甚至会觉得,应当是自己的问题。

  况且,那些让她觉得有些不自在,或者说不舒服的,又往往只是些小事,仿佛和长辈告状,都显得她太大惊小怪了,小题大作了,但当倾诉对象是与她差不多年纪的江晚芙时,陆书瑜便觉得好开口多了。

  “……我穿、桃红,第二日,谢夫人、便送了、料子来,说给我、做衣裳,一水的、青色、檀色、鸭卵青、蓝灰、藕色……”

  “……三哥、送我、一支簪,柿子、模样,我觉得、有趣,便戴了,谢夫人、看了后,第二日,就赠我、一套、白玉头饰……”

  “……还有、有一回、看戏,谢夫人、让我点,我随手、点了出、《莺莺传》,戏唱完后,谢夫人、私下叫我,说,靡靡之音、难登大雅之堂……”

  陆书瑜说着,露出点苦恼而困惑的神色,“可是,只是听戏,府里听戏,不也是、什么新出,就点什么?”想了想,声音低了下去,道,“大约、是我、想事情、不够周全……”

  江晚芙认真听着,神色渐渐认真起来,问,“那时可有客人?”

  陆书瑜轻轻摇头,“没有。”

  江晚芙沉默下来,仔细想了想,虽然阿瑜说的,都是些小事,但她却从这些细枝末节上,窥见了二人相处的模式。

  谢夫人以未来婆母自居,温和却不失强势,把自己的规矩、想法、为人处世之道,一一灌输给阿瑜。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错,阿瑜母亲早逝,谢夫人也是好心,怕娶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儿媳妇,所以不辞辛劳,也要带在身边教导,可问题就出在,二人并不是真正的母女,谢夫人的确是好心教导,但对阿瑜而言,却是一种莫大的压力,她不可能和一般的小娘子同母亲撒娇那样,向谢夫人抱怨撒娇,哪怕心里不舒服,也只会忍着。

  非但会忍着,还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不够好。

  难怪,明明陆家长辈很疼爱阿瑜,几个兄长也护着这个妹妹,她却能从阿瑜身上,感觉到那种自卑,她以为阿瑜的自卑,她的不自信,源于她的口疾和身世,现在仔细想想,大约除了口疾和身世,和谢夫人也有些关系。

  “阿瑜,你听我说。”江晚芙沉吟片刻,抬起眼,定定看着陆书瑜,握着她的手,斟酌着道,“我不知道,你心里是将谢夫人当做什么,像母亲一样,还是当做未来的婆母。但任何时候,任何人,哪怕她是为你好,当你感觉到不舒服、被冒犯,你是可以不接受这样的好。”

  “人活在世上,的确要承受外人的眼光,但说到底,你终究是为了自己活的。桃红裙衫、柿子簪子,或许不庄重,但你喜欢,就可以私下穿、私下戴,只要不是见外人的时候,那就可以。规矩,是做给外人看的,没有人会人前人后地,把自己活成规矩。那是不可能的,哪怕立这些规矩的人,也做不到。”

  “若你和谢夫人亲如母女,那下一次,再有这样的事,你不妨试着,用撒娇的方式,委婉告诉她,你喜欢桃红裙衫、喜欢柿子簪子,也知道不庄重,只是私下穿、私下戴,人前不会用的。若是,你只把谢夫人当做未来的婆母,没到那么亲近的地步,那就应下就是,不需要去否定你自己,觉得自己不好。当然——”

  江晚芙说着,顿了一下,直接道,“我不建议你选第一种,毕竟,你们并不是真正的母女。”

  江晚芙一番话,说得陆书瑜呆在那里,支支吾吾道,“不是我、不懂事吗?”

  她以为是自己不够好,谢夫人才会这样说的,二嫂比她好,祖母和大伯母就很喜欢她。她喜欢谢回哥哥,所以很努力想让谢夫人满意,想做谢夫人心目中的好儿媳,但无论她怎么努力,谢夫人总能指出她不好的地方,这让她很气馁。

  甚至,不是那么愿意去见谢夫人了,明明谢夫人对她很好,悉心教导。

  江晚芙语气肯定,“自然不是。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人人都十全十美,天底下所有的人,就一模一样了。你是你,谢夫人是谢夫人,你没必要,也不可能,把自己活成第二个谢夫人。”

  陆书瑜沉默下来,仔细思索着听到的话,手上揪着帕子,期期艾艾道,“可是,谢回哥哥、很好,我没、那么好。”

  岂止是没那么好,她说话结巴,也没什么长处,她知道的,很多人面上不敢说,私下却觉得,是她耽误了谢回哥哥,说不定,连谢夫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她很努力想要做得让谢夫人满意。

  江晚芙听了这话,看了眼陆书瑜,小娘子微微低着头,好看的眼睛里,却藏着自卑和迷茫,她看着这样的陆书瑜,心疼极了,俯身抱住她,拥她入怀,拍了拍她的背,柔声开口,“阿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好。”

  “别的就不说了,你可还记得林若柳,那个时候,你和我说,不管怎么样,都会站在我这一边。我当时就想,天底下怎么有这样好的小娘子,待人真诚,为人善良,那个时候,我看你时,都觉得你是发光的。”

  “祖母生病,你衣不解带侍疾,祖母的病好了,你却险些累得生了病……”

  “你会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体贴地开解对方……”

  江晚芙不急不缓,徐徐道来,夸得陆书瑜都有点愣了,什么自卑啊,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满脑子都是“在二嫂心里,我居然这样好吗?”

  “你记住,你很好。”江晚芙正了面色,认真道,“你是你爹娘,豁出命,都要护着的人,是他们唯一留在世上的血脉,是他们最好最好的女儿。你要活得开开心心的,他们在天有灵,才能安心。”

  话说完,却见趴在她肩头的小娘子,没什么动静,江晚芙侧过脸,刚要开口,却发现阿瑜红着眼,眼睛也湿了,一副要哭又憋着的样子,过了好一会儿,才语气坚定地道,“我不哭,我很好!”

  江晚芙被她逗笑,又拍了拍她的肩,以作安慰。

  陆书瑜说过话,又觉得有些羞赧,叫二嫂抱着这样哄,她又不是小孩子了,便从坐直了身子,犹豫了会儿,道,“那我、我不想去、青云观了……”

  江晚芙也觉得,现在让陆书瑜和谢家人接触得多了,未必是好事,颔首道,“你不想去,就找理由回绝。不需要委屈自己。”

  其实,以谢家和卫国公府的门第,若不是谢回本人能力足够突出,品行足够端正,陆书瑜完完全全是低嫁的那一方。

  所以,陆书瑜不开口说这些,不说江晚芙,就连陆老夫人,都未必会知道,她居然为了这些事苦恼。

  姑嫂二人说过话,就见福安堂的嬷嬷过来了,说老夫人请她过去。

  江晚芙拍了拍陆书瑜的肩,起身朝外走,一路上还在犹豫,要不要把阿瑜和谢夫人的事情,告诉陆老夫人,等踏进门的那一刹那,却是做了决定。

  不说。

  阿瑜不是小孩子,她相信,阿瑜有能力处理好,倘若她处理不好,开不了口,她再替她说,也来得及。

  陆老夫人倒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喊她到身边,问了几句姚晗的情况,得知一切都好,才道,“那孩子不好照顾,你多费心了。”

  江晚芙点头应下,陆老夫人顺势换了话题,道,“有件事,我想交给你办。先前想着,等过段时间,现在看来,也只有让你受累些了。”

  江晚芙听着,抬起眼,见老太太眉间似有倦意,体贴地道,“您说,我不怕累。”

  “今日起,府里的中馈,你便接过去吧。”陆老夫人淡淡开口,说出的话,却让江晚芙吓了一跳,她定了定神,没多问,点了头,“好。”

  她没有说推辞的话。

  一方面是她早就做了心理准备,陆则是世子,她接手中馈,是迟早的事情,另一方面,中馈事关重大,老夫人这么急匆匆托付给她,一定是出了事,不用想也知道,定然是二婶。她身为晚辈,祖母若不想说,她也无需去问,只要把事情扛起来,就为祖母分忧了。

  陆老夫人自然也明白,眼里露出几分宽慰,“有什么事,尽管来找祖母。祖母年纪大了,但人还没糊涂,还能替你撑一撑。”

  江晚芙颔首应下,陆老夫人便道,“也没别的事了,你去明嘉堂看看,早上你母亲那里来人,说她有些咳嗽。”

  “好。”江晚芙颔首,起身出了正厅。

  看她走远,陆老夫人揉了揉眉心,嬷嬷进屋给她倒茶,替她揉着肩,宽慰道,“您别担心,奴婢看着,世子夫人年纪虽轻,但不是担不起事的人。”

  “我不担心她。”陆老夫人只说了这一句,往后的话没朝下说,嬷嬷也不敢问。

  不聋不哑,不作家翁。

  各房有点小心思,为自己谋点私利,她平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做没看见,便也罢了。

  先前年宴的时候,庄氏心里不满,什么都不肯管,称病把事情都甩给阿芙一个新手,整个年宴,都是阿芙一人操持下来,她当时虽不高兴,但到底没说什么,还想着,体谅庄氏管家这么多年,怎么也等三郎媳妇进了门,三郎的婚事,让庄氏这个亲娘操持了,再慢慢收权。

  徐徐图之,免得伤了庄氏的颜面,伤了府里的和气。

  可这一次,庄氏实在做得过了,竟用陆家名下的铺子,去赚那些昧良心的钱,她要是再不管,迟早要闹出事的。

第94章

  翌日,江晚芙起了个大早,只带了惠娘一人,去了卫国公府管事处。

  进了门,府里的大小管事们,一个没落,都在管事处里等着,一见江晚芙进来,都挺直了腰板,神色也变得毕恭毕敬。

  能从一众下人仆妇堆中,混成管事的,不管大小,那绝对都是人精,万万不可小看了去。江晚芙前脚刚踏出福安堂的门,这些大小管事,不出半天,就消息灵通地,得知了她要掌中馈一事。今日一早,更是齐聚管事处。

  江晚芙也不意外,朝众人颔首示意,面色如常受了众人的礼。惠娘在她身侧,见众人行过礼,看了自家主子一眼,才上前一步,客客气气点了个几个管事的名字,请他们进屋。

  进了屋,自是坐下,仆妇上了茶,很快退了下去。

  被点了名字的管事,也都是府里的大管事,一个姓于,是府里的管家;一个姓吴,管账房,每月月例,便是从他手里发放的;一个姓廖,负责府里的采买,膳房、茶水房等各处,要买什么,都要经他的手;一个姓刘,管粮库,中公账下的田庄、林庄等,每年秋收后,粮食入库,就是他负责;一个姓温,也是大管事里头唯一一个妈妈,穿得得体干净,人说话也很利索,是管调伺丫鬟仆妇的……

  江晚芙喝了口茶,听几人自保家门后,点了点头,放下茶盏,语气是一如既往的温和,“我刚接手,也未必事事精通。你们都是做了十几年的大管事,便是资历最浅的刘管事,也做了五年吧?”说着,顿了顿,抬眸看向刘管事,“我没记错吧?”

  刘管事忙道,“夫人没记错,小的是五年前调去管粮库的。”

  “没错就好。人实在多,我也不过粗粗看了几眼……”江晚芙仿佛是随口一说,没继续这话,接着道,“你们都是老人,资历也比我深,按说用不着我教你们做事。我今日过来,也就是认个人,往后有什么事,要找谁,我好心里有个数。”

  江晚芙说罢,也不等他们表忠心,惠娘便客客气气送客。

  于管事几人出了门,三三两两彼此看了一眼,谁都没说话,于管家吩咐众人散去,各去做各自的事情,不免又严厉地道了几句,“务必把手头的活计干好了,谁手上出了错,我就找谁,别怪我丑话说在前头。”

  众小管事应下,三三两两散去,彼此交换着眼色。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有的人想的是,这火不烧到我身上就好了,有的人呢,想的是怎么借一借这把火的势,各人都有各人的小心思。

  小管事尚且如此,大管事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他们沉得住气,谁都没开口,温妈妈看了眼几个摸胡子装模作样的老家伙,心里一哂,开口道,“我那还有几个小丫头,等着我教规矩,就先走了,你们慢聊。”

  说完就走了,众人见温妈妈走了,也都彼此客客气气拱手,各回各处去了。

  ……

  却说江晚芙这边,前脚送走大管事,后脚的功夫,庄氏身边的管事婆子就来了。

  婆子抱着个匣子进门,恭恭敬敬给江晚芙磕了头,才道,“……原夫人是要亲自过来的,可却是不巧,前几日受了寒气,吃了几剂汤药,总也不见好,昨夜里还发了低热。二夫人说,您初管事,她怕有些子管事油头滑脑,惹您不高兴了,她肯定得亲自过来,替您镇镇场子。起都起了的,眼看要出门的功夫,叫二老爷给拦下了,这才没来的……这是二夫人叫奴婢送过来的,是账册和对牌等物,还叫奴婢等您一概清明白了,再回去回话。您看,咱们是这就开始?”

  这话几分真,几分假,说的人和听的人,心里都有数。

  江晚芙面上却不显,语气关切,“这事不急,二婶的身子要紧。”又细细问过庄氏的病情,大夫如何说等等。

  婆子被问得有些懵,忙硬着头皮回答,眼瞧着肚子里实在编不出话了,江晚芙才算是不问了,停了下来,看向惠娘,吩咐道,“我记得私库账上有只三十年的野山参,你去取来。”

  惠娘颔首应下,很快退了出去。

  江晚芙看向那婆子,“等会儿你带回去,原该去探病的,但既二婶不方便见客,我也就不叨扰了。”

  说罢,便不再开口,开了那匣子,取了最上层的账簿,随意翻了起来。

  其实庄氏管家,算得上一把好手。卫国公府一宅,人不算很多,但加上各房的姨娘,主子就有四五十余口,再有陆氏一族,满打满算几百余口人,府里人的吃穿住行,族内的迎来送往等人情,都是庄氏一个人管着。

  但看账簿,却算得上清晰明了,至少这么一眼望过去,没什么大问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3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1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云鬓楚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