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醉酒_分节阅读_第2节
小说作者:三醉木犀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05 KB   上传时间:2022-04-27 20:11:33

  一旁的小门虚掩着供人平日进出,若是自门外探去,隐约可见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却不见繁花相迎,唯有两棵槐树立于道路两侧,在艳阳之下愈发显得枝叶油亮。

  青梧院主屋内暗香浮动,初夏暖阳透过镂空的雕花窗桕游进屋中。

  少女仰躺在窗前的摇椅上小憩,丝帕遮住了脸,只露出截嫩藕似的脖颈,垂下的两缕发丝平添几分清滟的风情。身着淡绿色的小衣,配宽片鹅黄色锦缎裹胸,袖口上绣着孔雀蓝色的海棠花,银丝线勾出了几片祥云。

  长裙下摆针脚细密地绣着蓝色的海云图,随着身子轻动散开。长袖翻开,一截丰润似油膏般的白嫩玉臂影影绰绰露出,垂着的手指纤纤如玉笋,掐着装有残酒的玉盏。

  似是被晌午渐强的阳光扰了清梦,不耐地踢开绣鞋,脚不着地,小腿搭在躺椅边缘无意识地轻晃。残酒随着晃动洒在了绣鞋边缘,木樨酒香似有若无,端得是一派悠闲。

  小丫鬟轻手轻脚推门进来,对着榻上的少女细声唤道:“姑娘,” 。不见动静,又轻轻掀起少女盖在脸上的帕子,低语:“姑娘快醒醒罢!”

  “入画…” 少女清亮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因着午睡方醒的喑哑,撒娇道:“你差人到祖母那里,说我身子不爽利,不去前面用饭了罢!”

  “不是这桩事儿啊!姑娘!” 入画的声音带了明显的紧张,“老太太听了宫里递出来的信儿,好大的火气,将茶盏都摔了呢!这会子咱们老爷夫人,同东院二老爷、二夫人,都在宁松堂呢…”

  少女听了这话,登时清醒,双手扒在窗棂上向外看,果真见祖母身边的人在门外候着。一双潋滟美眸慧黠地转动,几分调皮,几分淘气,轻声道:“你怎的不早说!”

  入画将自家姑娘拉了回来,抬手替她整理着压皱了的衣领,一双眼睛亮晶晶地对着她笑道:“姑娘快去罢!”

  十日前,六月初一,永靖侯嫡长女及笈,太皇太后赏了一方玉如意作笈礼。次日,沈明娇随母亲到宫里谢恩。

  今儿午时,仁寿宫太皇太后跟前儿的郑姑姑,亲自送了教习嬷嬷到侯府里,指导沈明娇宫中的一应礼仪章程。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京城的高门勋贵之家,里里外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遑论与皇室沾了关系的事,便是半丝风声也瞒不住。不过一日,宫里送了嬷嬷到永靖侯府的消息,已是传得满城风雨。更有惯会见风使舵的,这会儿已将厚礼递进了侯府的大门。

  “把东西都给我扔出去!” 满头花□□神矍铄的的老夫人,看着小厮呈上来的各色礼品,手掌拍着桌面,怒道:“皇上好算盘,与左相斗法,便要将我沈氏的女儿做靶子!”

  永靖侯府的老夫人沈秦氏,出身镇远将军府,中年丧夫,一力拉扯着儿女撑起永靖侯府的门楣,为人最是刚强护内。

  永靖侯沈庭秋眼见着母亲惊怒之下失了分寸,再说下去怕是要连先帝一并骂上。眼神示意小厮退下,抻出一抹清淡的笑意,安抚道:“母亲消消气,如今不过是宫里放了口风出来,圣旨未下,一切还未可知。”

  “二十年前便是如此!一道圣旨,庄儿进了那见不得人的地方!” 老夫人横了自己儿子一眼,握拳捶着自己的胸口,沉痛道:“是庄儿痴心,怨不得别人…可如今,便是要拼了祖宗功名基业,我这条老命血溅宫门,也断不再让沈家的女儿入后宫半步!” 话落,疾咳不止。

  沈庭秋的夫人秦氏见状,急忙上前去,替老夫人拍背,柔声道:“母亲莫急,不若待会儿问问娇儿的主意…”

  秦氏与老夫人同出身镇远将军府,依照母家辈分,秦氏乃老夫人的内侄女。嫁入沈氏后,姑侄变婆媳,素来亲厚。

  “啪!” 沈秦氏抬手将手边的茶盏拂到了地上,片片碎裂。热茶蒸腾着,溅了一地。

  “便不该带她进宫谢恩!” 老夫人心焦难免口不择言,转念又想起沈明娇那张鲜妍灵动的脸,轻叹一声。“是福不是祸…”

  秦氏嫁入沈府近二十载,眼见着婆母为人最是永毅。纵是当年小姑沈英庄丧信传来,也是捱过伤心,未见如此大怒。一时脸面上挂不住,又焦急着女儿的前程,竟是顾不得旁人,滚下热泪来。

  “这…这…宫里的赏赐下来,断没有不去谢恩的理儿。咱们家正是烈火烹油的时候,官人与二弟在朝中处处小心…若是不带娇娇进宫去谢恩,免不得言官借题发挥说沈家轻狂,不将新皇放在眼里!”

  “大嫂…” 沈庭秋胞弟沈庭霖的夫人邹氏上前,将秦氏扶回座位。

  “大嫂说的对,这事躲是躲不过去的。” 二老爷沈庭霖出言道。

  他作为次子,无爵位可袭,年轻时走科举仕途的路,寒窗苦读十数载,一举夺下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沈庭霖为人精明强干,又有百年望族世家的人脉根基提携,如今不惑之年,已官至户部侍郎,对朝局洞若观火。“先皇走的突然,当今圣上这虽有雷霆手腕,却困于势单力薄,正是拉拢朝臣的时候。”

  先皇正值不惑之年,猝然崩于心疾,膝下唯有两位皇子。当今圣上乃先皇后所出,一早便被立为太子,德才兼备,登基名正言顺。

  先皇对政务不甚上心,崇尚清净无为,本就存诸多积弊。太子早立,身后虽无皇位纷争,却留下诸多内外未完之事,更是未来得及替储君铺路。是以如今,君弱臣强,朝堂不稳。

  沈庭霖把玩着茶盏,目光炯炯道:“映姝的婚事珠玉在前,谁人不知沈氏待女儿如宝似珠。想要我沈氏为用,还有什么…比姻亲更牢靠的关系呢。”

  沈映姝是沈庭霖的女儿,四年前嫁与豫泰伯嫡子为妻。出嫁之时,堆金砌玉的嫁妆水样地流出去。先皇又加恩,赐新郎翰林院侍讲学士。

  自此,京中盛传,得娶沈氏女,金为枕,玉为被,财神开路,文曲相贺。

  “此为其一。” 沈庭秋听完沈庭霖的话,深以为然,点头又道:“皇上登基这一年多,在朝局不甚明朗之时,凡事亲力亲为。如今朝中亦是启用了许多新人…我瞧着,圣上倒是个心思重的。”

  “你是说,圣上此举是想借此,牵制沈氏。” 沈庭霖一点即通,恍然道:“难怪…难怪…去年选秀之时,因明娇年龄不够,映姝又已婚嫁,我便未多加关注。如今看来,选入后宫的…可都是父兄皆在朝中得用的女子。”

  “此法…说出去虽不太好听,可若用的好,便是缓兵之良计。” 沈庭秋轻呷一口手边的茶,“前朝后宫,牵一发而动全身…”

  “朝堂之事,是你们兄弟的本事。” 老夫人听了这许久,已是了然其间利害,仍是坚持道:“依如今的局势,后宫之中的风险艰难只多不少,断没有舍了女儿求富贵安稳的!”

  “母亲…” 沈庭秋见母亲如此强势,想起妹妹沈英庄,亦是伤怀,左右为难叹道:“娇儿是我的掌上明珠,我护她之心相较母亲更甚,只是如今朝局…还需万全之策。”

  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道清朗女声。

  “我愿意!” 沈明娇袅袅婷婷走入宁松堂,对着在座诸位长辈一礼。神情坦然,没有半点忸怩勉强。郑重缓缓开口道:“明娇愿意入宫。” 掷地有声。

  “娇娇!” 老夫人听见孙女如此说,也顾不得旁的,直接起身拉起她的手,问道:“你可知那是什么去处!”

  “我知祖母慈心。” 沈明娇握住祖母的手,轻声安抚道:“承沈氏所养,如今入宫为妃,是明娇作为沈氏女儿的责任。”

  “荒唐!沈氏立族百年,满门荣耀靠的是文成武就,何须卖女求荣!” 沈庭秋听女儿如此说,更是心酸。

  “正是此理!” 沈庭霖听得侄女此言,亦是出声,愤然道:“沈家儿郎皆在,何愁家业不兴!”

  “祖母、父亲、二叔,请听我一言。” 沈明娇躬身一礼,随即走到宁松堂门前,吩咐外面的小厮道:“守在外面,任何人不得接近。” 随即阂上外门。

  “娇娇…你这是做什么?” 老夫人见孙女这番动作,知她定是有要紧事说,亦是眼神示意身边的老妈妈去外面守着。

  “祖母。” 沈明娇行大礼跪在主厅中央,随身拿出一封信来,双手呈上。“这是端和二十六年,我进宫去看姑姑时,她亲手交与我的。并嘱咐,若有朝一日,有圣旨召我入宫,方可打开。不然,便烧了了事。”

  “这…” 老夫人不曾想过,当年先皇的淳贤皇贵妃,她的女儿沈英庄,竟留有书信。颤颤巍巍上前,接过沈明娇手中的信封。

  “你…看过了?” 老夫人心中有数,想她此前态度坚决,便知这信中定是提到了有关沈氏满门安危的要事。

  “是。” 沈明娇坦诚相对,起身将祖母扶回椅间坐稳。

  老夫人见信,双手不住颤抖,竟哽咽不得出声。

  “祖母…” 沈明娇焦急地用手替祖母在胸口顺气。

  “鹤安...我的庄儿...” 老夫人颤声悲唤自己早逝的丈夫与女儿的名字,惊怒之下晕厥不省人事。

  沈鹤安,先永靖侯,端和元年带兵伐燕,遇伏,十五万大军埋骨瑶招雪山。

  “祖母!”

  “母亲!”

  “快唤府医来!”

  守在门外的下人,听到动静推门而入,将昏厥的老夫人抬进内室。厅中乱作一团,沈明娇悄悄将展开落在地上的信纸拾起。

  “寒山困铁骑,边隅藏兵戟。赤血沾罗袖,朱墙杀雠家。” 这字字泣血,自两年前她拆开信封,便烂熟于心。

  ‎

  作者有话说:

  留评继续随机掉落红包哦!

第3章 亮剑

  宁松堂人来人往,端着药碗来来回回的,洒扫收拾主厅冷茶碎盏的,守着门口听信儿等吩咐的,乱中有序。

  “这是怎么了?” 洒扫侍奉的丫头玫儿探头探脑扒望着院门,同宁松堂出来的小厮搭话。

  “老太太晕了过去。” 小厮压低了声音,眼神留意着院中的动静。

  “因为什么?” 玫儿追问道。

  “听说是为着四姑娘入宫的事…” 话说一半,小厮抬眼,狐疑看着她。“你问这多做什么?”

  “我能有什么,不过是好奇罢了!” 玫儿睨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卧室内,府医开了调养方子,又将脉案记录在册,对着沈庭秋等人道:“侯爷放心,老夫人身子骨强健,眩晕之症是由于情志内伤。”

  “草民开一剂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清肝泻火;柴胡、甘草性温,疏肝清热调中;辅以生地、当归滋阴养血。清中有养,泻中有补,煎服两剂即可大安了。”

  “有劳先生。” 沈庭秋吩咐下人前去煎药,内室之中余下侍候之人皆退下,只余沈家诸人。又吩咐府卫道:“将宁松堂守住。”

  沈明娇将信纸交与他手上,厅中一时寂静无言,只留信纸传递于几人手中时,带过的沙沙声。

  “寒山困铁骑,边隅藏兵戟。” 沈庭秋低声念着信上所书,神色晦暗不明。抬眼看向对面坐着着,同样神情严肃的沈庭霖。语气冷若三九:“此句…恰似对应了,父亲当年困于瑶招雪山之事。”

  “边隅藏兵戟…庄儿于诗词造诣颇深,此句定非闲笔。” 沈庭秋兀自呢喃琢磨着这句话,“藏字何解?若是想说北燕,敌对日久,大可不必用藏字。难道…”

  “内贼。” 沈庭秋一锤定音,毫不掩饰道:“庄儿谨慎,此句明指伏兵。可父亲熟谙兵法,对边境地形了若指掌,除非行军图泄漏,不然纵是气候恶劣,亦断不会被困于其中。”

  先永靖侯之死,早前便有疑窦,只是当年正逢孝帝大丧,先帝登基百废待兴,朝中混乱,不及细查。而沈庭秋作为永靖侯世子,时年不过总角,人走茶凉时孤儿寡母支撑永靖侯府的门楣已是不易,遑论插手彻查远在边境之事。

  待沈庭秋承袭爵位入朝后,永靖侯府复起,家世煊赫,上百口人身家性命系于他一身,断然承担不起重翻旧案的风险。带他兄弟二人皆于朝中站稳了脚跟,却已是时过境迁,遗留的诸多线索尽断,无从查起。

  “大哥的意思是,边境守军里应外合,才致父亲大军覆灭?” 沈庭秋目光如炬,双拳紧握,怒不可遏道:“时任守军总兵为何人?”

  “断非如此…” 老夫人此时已然转醒,勉力道:“当时的边境守军,是秦家的人!”

  “母亲。”

  “祖母。”

  “扶我起来。” 老夫人借力靠在床头,神色已然恢复如往常般清冽,锋芒毕露道:“当年你们还小,不知军中之事。当年的边境守军总兵出自我镇远将军府门下,断不会叛!”

  “是宫中之人。” 一直在旁听着未出声的沈明娇笃定道:“与后宫中人脱不了干系。”

  “后宫?” 沈庭秋面露惊愕,显然并未料到边境战乱会与后宫有所瓜葛。

  “姑母当年盛宠加身,性情舒阔,纵是为着两位皇子早夭伤心,也不会病得如此突然。这信当年姑母交与我时,也不过是刚刚写成。”

  “你是说…”

  “姑母久在宫中,想是察觉了什么线索,才被人暗害灭口。” 沈明娇拿过信纸,执笔在其间勾画示意道:“朱墙、罗袖,无一不指向后宫,而且姑母说过,只有沈家女儿入宫时,才能将此信打开。这说明…旧时真相,与后宫脱不了干系。”

  “我的庄儿…是不想让沈家的女儿为了此事,牺牲自身入宫翻案啊!” 老夫人泪盈于睫,似是忽地想起了什么,看向沈明娇道:“你是何时得知此事的?” 宫里不过今日才露了口风,可是看她的反应,显然已是心中有数。

  “我…出宫便已将信拆开,便是今日皇室不召,我也是要再等选秀入宫的!” 沈明娇直言,却着意隐去了出宫后在虞楼与当时还是太子的新皇的一番来往。

  她握住祖母干枯皲皱的手,信誓旦旦:“姑母当初正值壮年,身子素来康健,若无人暗害,怎会一病不起早早撒手人寰?”

  “你…你这孩子…唉!”

  “明娇…” 诸人皆是不忍,一面是家仇,一面是女儿前程,要如何抉择!

  “如今新帝势弱,想以沈家为首的世家与左相府等朝中新贵制衡。若是再有旧案牵涉其中,其艰险,便是一招不甚,沈氏百年经营付诸流水,断不可后宫无人。” 沈明娇跪在祖母床前,贤秀脊背挺直若青竹,字字铿锵:“而这人选,非至亲不可用。”

  “不必说了!” 沈庭秋如何不知女儿所言句句切中,心中愈发百感交集,不知何时起那不谙世事的孩童,长成了如今这般飒爽明诚的少女。挥挥手,坚决道:“便是如此,为父断不会牺牲女儿幸福。”

  “父亲!”

  “我同意妹妹进宫!”

  “大哥…” 沈明娇回头,便见沈庭秋的长子,如今的永靖侯世子,沈晏川身着一身劲装便服,身姿挺拔信步而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页  当前第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醉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