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折金枝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林起笙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7 KB   上传时间:2022-09-25 20:20:47

  奈何谢言岐握住她的脚踝,又拖她到榻沿,“殿下自己擦药,难道还能比微臣顾得更全吗?”

  话音甫落,初沅便骤然红了脸。

  她羞赧地想去蹬他,结果反倒被他锢住踝骨,动弹不得。

  天光正盛,擦过窗际翻飞而入,将空中浮动的纤尘都映照得清晰。

  初沅埋首在茵褥中,感受着他动作,耻意逐渐漫上心头。

  他指尖沾着微凉药膏,轻柔且坚定地擦拭那泛红的边沿。

  极其轻微的一次触碰,便能让她禁不住地颤栗。

  看见她紧张蜷起的如玉脚趾,谢言岐不禁无奈一笑:这傻姑娘,倒是对她自己挺狠。

  就在初沅将要因为这份难堪背过气的时候,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动静——

  貌似,是有客到访。

  流萤知道她和谢言岐在里面的事情,于是先行过来叩门,细声提醒道:“殿下,是太子妃。她带着绣娘过来,准备为殿下量制嫁衣。”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于初沅而言,不啻于救星。

  这时,她终是敢从茵褥中抬首,眸里含泪地望向他,唤道:“谢言岐……”

  她的嗓音婉转带着娇,可分明含着几分催促之意。

  似是在委婉对他说:她的阿嫂都来了,现在,他也该走了。

  好像为了印证她的话,外头的动静,也由远及近。

  这般危急的境况,谢言岐甚至还好整以暇地盖好了瓷瓶。

  见状,初沅实在无法冷静,终是挣扎着,不慎将玉足踢到他下颌。

  ……

  太子妃也是临时起意,提前带着尚衣局的绣娘过来,为她量身缝制嫁衣。

  毕竟,她到底是整个燕朝最为疼爱的金枝玉叶,这终身大事,更是马虎不得。

  在厅堂静待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太子妃终是等到了初沅的姗姗来迟。

  “阿嫂。”初沅迈过门槛,缓步朝她走近,行了个礼,“都怨我,起得晚了,害得阿嫂久等。”

  太子妃温柔笑着摇头,道:“也怪我,没有提前告知你一声。”

  她拉过初沅的手,往屋里走,语调舒缓地解释道:“虽说,距离你和镇国公世子的婚期,还有好几个月时间,但这凤冠霞帔,还是尽早提上日程缝制的好,以免之后出什么差错,来不及赶制。”

  “你呢,也不用担心后面瘦了或是胖了,衣服不合身,到时候,自有天下第一针的绣娘为你修改。”

  她和谢言岐的婚期,定在明年的二月。

  距今,还有半年不到。

  原先初沅还觉得,约定的日子遥遥无期,没想到这眨眼之间,便要着手为她准备嫁衣了。

  初沅随着绣娘走进里间,直到量好身段,她还是有几分,不真切的感受。

  ……

  这边,宫里开始为初沅的大婚做准备。

  另一边,大理寺也遵循圣人吩咐,有条不紊地在调查十八年前,宋颐一案的真相。

  临到年关,这桩旧案方才水落石出。

第175章

  鉴于这桩旧案已经过去了数年, 许多事情都无法追溯、难以查证。

  是以,谢言岐便带着差吏去往陇右和吐蕃,仔细在那边勘察了一番, 历时两月有余,终是循着蛛丝马迹, 查到了当年真相。

  十一月初一, 在宣政殿的望朝之上,谢言岐递上了陈情的奏疏,里边详尽叙说了当年, 宋颐起兵谋反的始末。

  那日, 宋初瓷在殿中的鸣鼓而攻、口诛笔伐,的确属实——

  宋颐的调兵遣将、擅离镇地, 并非是图谋不轨,而是为了助得吐蕃的大王子登位, 以维持两国的敦睦邦交。

  他出兵之前, 也曾向长安传信,告知边境的局势。

  因着情况紧急,那个负责送信的函使,不敢在途中有一刻的停歇, 昼夜不分、马不解鞍,孰料,竟是在途径剑南道的时候, 不慎失足, 就此跌落山崖, 尸骨无存。

  京中未曾接到宋颐的信件, 便以为是宋颐意欲谋逆, 于是就软禁了宋颐留京的母亲和妻子, 并且打着平定叛乱的名义出兵——

  而剑南道和宋颐的镇地相邻,剑南道的节度使奉命出征,率先和宋颐的军队短兵相接。他不知其间内情,认定了宋颐的罪行,便没有任何的留情。

  宋颐和他的亲兵尽数亡殁沙场,而没能等到援助的大王子松瓒,也随之落败。

  吐蕃的二王子不满燕朝插手他们的内政,出于报复地安排一队精兵,乔装潜入陇右道境内,将前去平乱的谢言峰,当做了松瓒的援兵,设伏击杀。

  就是这般,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所有的知情|人无一幸存,到最后,流逝的岁月,将过往尘封。

  昔日有如神祇的将星宋颐,也由此陨落,在添油加醋的传言之中,成了世人声罪致讨的逆臣。

  背负了整整十八年,通敌叛国的罪名。

  现如今,桓颂的身世揭晓,宋初瓷的击鼓鸣冤,终是让尘封已久的真相,水落石出。

  圣人拿着谢言岐上呈的奏疏,怔然出神良久。

  他知道,这都因果轮回。

  是他逃不过的命运。

  他终究还是要面对,他昔日所犯的过错。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始于他的多疑,始于他的偏执。

  当年,若非他质疑宋颐的忠心,轻易地定了他的罪,那么,也不会有之后发生的种种不幸——

  谢家的两个儿子不会无故身亡。

  他的皇后,也不会为了保住宋家仅有的血脉,设计送走初沅,让初沅为他的罪孽,受尽颠沛流离之苦。

  是时候,该由他来做个了结了。

  圣人阖上手里的奏疏,抬首环顾底下的文武百官,末了,终是做好了决定。

  ……

  当天的朝会之上,圣人便下了罪己诏,检讨昔日之过错,与此同时,也以年老力衰为由,将政权交由太子,近乎退位。

  宋家蒙受了十八年的不白之冤,终是在多年以后的今日,得以洗脱。

  为了弥补,圣人册封宋颐之女宋初瓷,为平阳郡主。

  而桓颂则因为豢养死士、草菅人命,谋大逆,罪不可赦,徒三年,流三千里。

  这样的消息一经流转,便在长安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此事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早就根深蒂固地成了众人的共识,如今,却在一|夜之间,真相大白,颠覆他们的认知。

  任是谁,都无法在一时片刻接受。

  散朝之后,承恩侯也回到府中,在郑潆为他更衣的时候,将这件事情转告:“阿潆,宋颐谋逆的案子,平反了。”

  郑潆是他的续弦,小他十岁有余,是昔日,宋长淮的未婚妻。

  当年,若非宋家出事,她也不会在妙龄之年,嫁作他的继室。

  虽说,岁月催人老。

  韶颜稚齿的美人,也会在时光的流逝之中,容颜老去。

  但她还是朱唇玉面,婉顺的眉目间,犹见当年的风韵。

  听了他的话,郑潆手上的动作,不禁有刹那之间的僵滞。

  她眸里的光微黯,原本挂在唇边的笑,也逐渐变得牵强。

  郑潆站在承恩侯的身前,为他宽衣。

  她垂目,对着承恩侯的胸襟出神良久,方才艰难地翕动嘴唇,道:“是吗?”

  “……能够真相大白,也挺好的。”

  这些,都已和她无关了。

  ——若是放在十八年前,她还未曾出阁的时候,她也许会为此喜极而泣。

  可现在尘埃落定,她已是他人妇,以往的那个少年将军、她曾心仪的人,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宋长淮。

  不论她有多么的意难平。

  他们,都回不去了。

  承恩侯看着她微垂的睫羽,禁不住问道:“所以,你现在后悔吗?后悔嫁给我吗?”

  郑潆整个人怔住。

  她抬眸看向面前的承恩侯,笑着摇头:“当年,是侯爷给了妾一个归处,让妾有枝可依,侯爷于妾有恩,妾又怎会生出悔意?”

  如果不是承恩侯愿意娶她。

  恐怕,她还不一定能在流言蜚语之中,煎熬撑到今日。

  话音甫落,承恩侯不禁轻叹着,将她拥入怀中,“既然都过去了,那我们……就一起向前看吧。”

  ***

  谢言岐前往吐蕃查案的这两个月,自是无法和初沅相见。

  年关将近,她也在宫里的梨园忙着排舞,为届时的万国来朝做准备。

  谢言岐纵是有能耐翻过公主府的墙,那也无法越过重重宫阙,再去到她的寝殿。

  回京以后的好几日,他都未曾见过她出宫。

  慢慢地,谢言岐也有些失了耐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5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1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折金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