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网游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网游之全球在线_分节阅读_第443节
小说作者:笙箫剑客   小说类别:网游小说   内容大小:3.24 MB   上传时间:2018-03-02 13:30:20

  一瞬间,操作台上,出现五大选项。

  第一个选项的图标,正是第一层的稻谷,代表的是农业类愿望。以下依次都有清晰的界定,第二层的大秤代表商业类愿望,第三层的铜钱代表文化类愿望,第四层的银子代表科技类愿望,顶层的金元宝则代表其他类。

  越往上,愿望的难度就越高,需要消耗的金币也就越多。

  欧阳朔想了一下,选择了最简单的农业类愿望。

  “系统提示:祈愿类型确认,请选择祈愿模式。友情提示:祈愿模式共两种,一种是自定义祈愿,一种是随机祈愿。”

  自定义祈愿好理解,就是直接说出想要实现的愿望就行。前提是,必须跟当前类型相符,同时又不超出十万金币的最高限额,否则无效。

  比如,欧阳朔现在选择的是农业类愿望,就可以祈祷来年的气候、农作物的长势、土地的肥沃等等相关的内容。

  自定义祈愿的好处,就在于针对性强。坏处就是,因为无法掌握愿望的难易,非常有可能超出十万金币的限额,白白浪费一次祈愿的机会。

  想了一下,欧阳朔还是先试验一下随即祈愿。

  随即祈愿的好处,就在于所有的愿望都是百分百可实现的。

  “选择随即祈愿!”

  “系统提示:祈愿模式确认,祈愿正式开始!”

  话音刚落,欧阳朔又看到熟悉的罗盘。

  只见虚拟的罗盘之上,有着二十四个愿望,每个愿望都标注有相应的金额,从一万金币到十万金币不等。

  其中一万金币的愿望,当然是最简单的,欧阳朔看了一下,有提升领地土壤肥沃度5%,或者是提升领地降水量8%。

  再往上,还有诸如提升领地农作物产量5%,提升领地日照10%,提升领地农作物害虫抵抗能力10%,降低领地农田开垦难度10%等等。

  除此之外,每一类,还有不同的百分点,以此对应不同的金额。

  欧阳朔粗略估算了一下,不管是实现哪个愿望,来年产生的经济效益,都将远远高于,祈愿所消耗的金币。

  也就是说,除非祈愿失败,否则就是稳赚不赔。祈愿消耗的金币越多,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大。

  这样一想,欧阳朔倒是有些后悔选择了最简单的农业类愿望。

  所有的愿望,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愿望的期限,只有一年。一年之后,愿望产生的加持,就将彻底消失。

  这样的设定,也算合理。否则的话,那就是太逆天了。

  祈愿开始,罗盘已经缓缓开始转动起来。

  欧阳朔观察间,罗盘上的指针,已是越转越慢,眼看就要停下来。指针的停止,欧阳朔是无法控制的,否则就不叫随机祈愿了。

  指针现在停的位置上,前后共有三个愿望,依次是【提升领地土壤肥沃度5%】消耗金币一万,【提升领地农作物害虫抵抗能力15%】消耗金币三万,以及【提升领地农作物产量15%】消耗金币十万。

  眼见如此,欧阳朔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

  傻子都知道,第三个愿望是最有价值的。仅仅消耗十万金币,就能提升领地一年的农作物产量15%。

  即便按照领地现在的农业规模,也至少能产生五十万金币以上的收益。

  要知道,所谓的农作物,可不仅仅指水稻,棉花、花生、油菜、马铃薯、桑树等等,都在其涵盖范围之内。

  以领地七郡之地的农业规模,想想都知道,15%的产量提升,将是一个何等庞大的数字。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领地的特性,越到后面作用就越大了。

  眨眼睛,指针已是越过第一个愿望,正在第二个愿望格子上运动。但是看指针的动能,已是几乎消耗殆尽,眼看就要停在第二格。

  “再走一点,再走一点!”

  欧阳朔忍不住喃喃自语,就像在给指针打气一般。

  缓缓转动的指针,犹如走过了一个世纪,依然变成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虽然行动不便,还在一点一滴滴往前走。

  眼看,就要彻底越过第二格,距离第三格,只有咫尺之遥。

  欧阳朔的心,再一次提到嗓子眼。

  “再往前走一点,就一点点!”

  可惜,指针好像真的耗尽了所有的动能,再也转不动了。最终,指针竟然停在第二格和第三格的交界处。

  欧阳朔见了,不禁傻眼。

  “这怎么判定?”

  好在,系统很快给了他答案。

  “系统提示:恭喜玩家岂曰无衣,抽中农业类愿望【提升领地农作物害虫抵抗能力15%】,自动扣除金币三万枚。友情提示:该愿望生效周期为,盖亚三年一月一日,至盖亚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欧阳朔听了,不禁脸色发黑。

  “奶奶个熊啊!”

  欧阳朔忍不住再次吐槽他的【福源】属性,就算获得整个领地的气运加成,还是如此的稀烂啊。

  这要换了冰儿来抽选,欧阳朔敢百分百肯定,系统一定会判定是第三个愿望生效,而不是第二个。

  脸黑,真是到哪都要走霉运啊。

  欧阳朔捂脸,发出一声哀叹。

  下次再要祈愿,还是要带上冰儿这个“超级无敌幸运星”啊。

  好在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中旬,按照隐藏建筑的时间规律,都是到了一月一日,自动清零计算的。

  也就是说,再有半个月的时间,欧阳朔就能进行第二次祈愿,而不是要等到半年之后。

  而且那个时候,欧阳朔还能再次进入招贤馆,进行一次历史人物的招募,也不知道,今年能招到哪一位好汉。

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论火器

  从【祈愿银楼】出来,欧阳朔转身离开王城,朝南城区走去。

  南城区,正是扩建后的军工区。

  七号研究所,就坐落与此。

  自黑蛇卫从天王宫中搜到【明朝火器制造技术手册】,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也不知道,刘默等人对这本手册研究的怎么样了。

  回到山海城,欧阳朔自然要去视察一番。

  火器,代表领地未来科技的最高水准和主攻方向。

  明代火器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的火铳和鸟铳,其形体和口径都较小,一般筒内装填铅弹和铁弹等物,其射程仅数十步至二百步。

  换算成米,最远也就是两三百米。

  火铳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三眼铳、连子铳、拐子铳、迅雷铳、五雷神机、鲁密铳等等。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拐子铳。

  拐子铳是带有曲柄的连发火绳枪,长37.5厘米,使用类似佛朗机的装填方式,可以连续三发,射程150米,明朝称为“万胜佛朗机”。

  可以说,拐子铳已经是跟西方的火枪最为接近的一款火铳了。

  第二类是安装在架座上发射的口径和形体都很大的火炮,多数筒内装填石、铅、铁等物,俗称”实心弹”,少数则装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数百步至二三里距离,主要用于守寨和攻城,也用于野战、水战和海战。

  洪秀全此前主要攻克的,正是第二类的火炮。

  天京城的火炮,已经悉数运抵山海城,以备七号研究所实物研究。

  明朝火炮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虎蹲炮、佛朗机以及红夷大炮。

  其中的红夷大炮,号称将军炮,是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吨,射程可以达到1.9公里。

  除了火铳和火炮,还有一类火器,就是火箭,包括集束火箭、神火飞鸦、火龙出水等等。

  神火飞鸦,即在鸦形体内装满火药,火药中有火药线通出,并与起飞火箭火药筒中的火药相串联。

  发射时,先点燃起飞火箭的火药线,使火箭飞至敌方,并将鸦身内的火药引爆,杀伤和焚烧敌军的人马,是破阵攻城的利器。

  火龙出水,顾名思义,则是水战的利器。

  它是明代的一种多级火箭,用纸糊筒外绑第一级火箭,龙口内有第二级火箭,射出后加大射程击中敌方船舰,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

  看起来,明朝火器已是极为发达,而且非常全面,都能用于实战。但是,跟同时期的西方相比,那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首先说火铳。

  三眼铳是明朝火铳中的主流火铳,但是它真正的杀伤射程只有十米不到,只在两丈距离之内有较强的威力,而且根本没准头,只是有个开火不中还可当个棒槌用于肉搏的优点。

  再说前文提到的拐子铳,这是明朝自西方引进的火枪,可惜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基本无法仿造。

  即便仿造成功,无论是安全性能,还是威力,都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首要一条,就出在材料上。

  就拿冶金来讲,中国人使用生铁、熟铁极少,而火枪的枪筒必须用熟铁或者钢材来锻打,这就使得中国人极为为难,最后不得不放弃。

  而这一点,山海城早已解决。

  欧阳朔离开山海城之前,就已经着手布置钢铁产业。截止目前,他规划的十座炼钢厂,已经全部建设完毕,一一投产使用。

  财政署每月砸出海量的金币,购买了成百上千万吨的铁矿石和煤炭,足以支撑钢铁厂前期的生产所需。

  再说火炮。

  所谓的虎蹲炮,因为冶金技术的悲剧,把炮膛弄的其厚无比,只能把桌球大的一个石丸打出一百米,根本没法调距,而且连个轮子也没有。

  神器佛朗机,是淘汰了的西方小商船上的小舰炮,被称为“没有实战能力的水手们的玩具”,但这东西传到明朝就成了不起的火器。

  佛郎机对于明朝来说,是超过其国家科技能力的超高科技产品,没有洋人在旁边指点,连生产都做不到。

  而且国产的郎机往往炸膛,炸膛炸死的人远超过被轰死的敌人。

  可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明朝末期引进西方技术,仿冒的红夷大炮,是整个明朝最强的火器了。本质上讲,红夷大炮与大佛郎机没什么区别,就是更长更大而已。

  而明朝铸造大型火炮的水平非常低劣,质量非常糟糕,铸造出的大型火炮往往是开裂的废品,所以必需请洋人帮忙指点才能逐渐浇注成功,但质量依旧低劣,所以炮身极厚,明朝所铸红夷炮,长多在两米多,在当时的明朝属于巨炮,号称十里射程,实际只一里左右。

  相比之下,蒙古蒙兀儿王朝铸造的超级移动火炮,高三米,炮筒长二十米,重五十吨,射击范围超过二十公里。

  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因此,欧阳朔在得到《明朝火器制造技术手册》之后,根本就没想过,要将手册里的各种火器,一一制造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6页  当前第4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3/1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网游之全球在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