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网游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网游之全球在线_分节阅读_第922节
小说作者:笙箫剑客   小说类别:网游小说   内容大小:3.24 MB   上传时间:2018-03-02 13:30:20

  据幸存者回忆,那天的晚霞格外妖艳,鲜红如血,无法计数的尸体就像麦子一样,铺满了灰色的大地,阴森恐怖。

  双方死伤惨重。

  大顺军自不必说,除投降的一万余人,剩下的悉数战死。大西军同样不轻松,新招募的新兵基本报销不说,就是十二万精锐也阵亡一万五千余人。

  两败俱伤!

  “幸好,我们还是赢了!”

  站在炼狱一般的战场上,张献忠心有余悸,脸上神光煜煜。

  击败大顺军余部,对大西国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至此以后,陕西,乃至山西地界,大西军再无敌手。

  两大行省,再加上大西国的根基之地——蜀地,一个新的王朝已经显露雏形,张献忠站在一个新的起点,雄心勃勃。

  “一统天下,也不再是奢望!”张献忠信心满满。

  …………

  大顺军余部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传遍北方大地。

  多尔衮得到消息,心中一动,他意识到,清军出击的时机已经到来,阿济格等满清将领更是一个个摩拳擦掌。

  一场大决战,就在眼前。

  李靖得到消息,遗憾地摇了摇头。大顺军余部本可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完成他们的首领闯王李自成都未曾完成的壮举——击败清军。

  奈何因为他们的执念,最终作茧自缚。

  于此同时,李靖也意识到,距离清军全面出击或许就在眼前。以多尔衮的狡猾,肯定会先将大西军晾在一边,专心对付中路军跟东路军。

  各个击破战术,清军可是玩的烂熟。

  而以张献忠的秉性,只要清军不主动进攻陕西,大西军自也乐得安乐,绝不会像此前对欧阳朔承诺的那样,选择主动出击。

  目光短浅是起义军的通病,对现在的张献忠而言,将陕西、山西彻底纳入大西国治下,才是当务之急。

  没有大西军的增援,整编之后的中路军兵力十二万,东路军兵力十五万,以二十七万大军迎击五十五万清军,确实压力巨大。

  好在李靖抗压能力非凡。

  …………

  战役第三十天,清军终于出动了。

  摄政王多尔衮亲率二十五万清军,迎击李靖统领的中路军;阿济格会同帝尘,同样率领二十五万大军,迎接郭子仪部。

  留守燕京的仅剩五万清军。

  两路大军齐出燕京,犹如两个巨大的箭头,直插中原大地。【清灭明之战】最大规模的一场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就在清军出击不久,山海关突然传来变故。

  …………

  事实上早在几天前,大夏皇家舰队就已经进入渤海,舰队在海上漂泊数日,一直未真正逼近山海关。

  因为欧阳朔在等。

  只有清军离开燕京,奇袭山海关才能收到奇效。

  清晨,旭日东升,橘红的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犹如金色海洋,灿烂夺目。海风吹皱,旌旗飘飘。

  山海关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自然不简单。

  除主城——关城山海之外,南面毗邻渤海,北面有北翼城,东面有东罗城,西面有西罗城。

  就连毗邻渤海附近都还建有南翼城,直接延伸至海上。

  舰队袭击的目标正是南翼城。

  自打清军入关之后,吴三桂部就非常识趣地撤离关城,交由清军驻扎。一开始,多尔衮足足安排了三万驻军,扼守此咽喉要道。

  为的就是守住清军撤离之枢纽。

  等到清军拿下燕京,驻军就被裁撤至两万。接着清军攻打大顺,急需大军,又调走一万,将山海关驻军裁撤至一万人。

  就算如此,多尔衮丝毫没觉得不妥。

  清朝迁都燕京,重心南移,山海关的战略地位降低至历史最低点。就在多尔衮收拢大军至燕京时,山海关驻军已不足八千,而且不再是精兵。

  这样的关城就算防御再严密,也难当皇家舰队。

  “轰!轰!轰!”

  伴随着整齐划一的炮火声,攻“关”战开始了,六米余高的城墙在猛烈的炮火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轰然坍塌。

  “杀!”

  三千神武卫在许褚的率领下,乘坐赤马舟,迅速杀向岸滩。

  突然遇袭的山海关几无任何抵抗之力,节节败退,在犹如杀神一般的神武卫面前,根本无法组织起像样的防线。

  不到一个半小时,南翼城就宣告沦陷。

  见此,一万五千余名皇家舰队的火枪手跟着登陆,配合神武卫,浩浩然杀向主关城。为了轰开关城厚实的城墙,皇家舰队甚至将火炮运上岸。

  大夏皇家舰队配备的P1型火炮,可比红夷大炮还强。

  “哗啦~~~”

  经过半个小时的连番轰炸,厚实的城门终于被轰出一个大窟窿,城关宣告失守。清军擅长以红夷大炮开路,大夏军自然也烂熟。

  此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杀!”

  南翼城之战对神武卫而言不过是一场热身战,只有驻扎在关城的五千清军才让神武卫有些兴趣,杀意大起。

  眼见敌军势不可挡,驻守关城的清军试图投降。

  奈何欧阳朔此战打的就是一个突击战,而且需要流动作战,兼且又在战役地图,哪里有心思去处理战俘。

  “片甲不留!”

  神武卫很好地执行了欧阳朔的命令,等到下午四时许,不独主关城,南北翼城以及东西罗城悉数沦陷。

  驻扎在山海关的八千清军,无一人幸免。

  打下山海关之后,神武卫根本不做停留,在欧阳朔的亲自率领下,继续北上,进入清朝旧地,准备掀起阵阵杀戮。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巢安危

  山海关的突然失守,给了清朝一记闷棍。

  “怎么会这样?”

  他们刚忍痛放弃北方大片领土,却突然失去通往旧地的唯一枢纽。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终于有大臣对多尔衮的作战计划提出质疑,“主动放弃城池,致大量族人性命于不顾,只为挑动南方联军的内乱,这样做值得吗?”

  “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山海关称得上是满人心中最后一道防线,山海关在,他们心中有底,就算在中原逐鹿失利,大可退回旧地,还能东山再起。

  而山海关一失,则清朝再无退路。

  因此,山海关陷落对清朝而言,最主要的还是一种心理上的冲击。

  多尔衮是在行军途中得知山海关失陷一事的,他下意识的反应是,此事利大于弊,能够很好地凝聚起清军士气。

  一支没有退路的军队,往往能迸发出让世人惊叹的力量。

  出征之前,清军将士对龟缩燕京的做法,不理解的大有人在。在北方领地一一陷落之时,军中怨气颇重。

  即便出征,士气也并不理想。

  山海关的陷落,无疑是一个契机。可后续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多尔衮的预料,让他的一切算计成空。

  …………

  战役第三十三天,神武卫顺利挺进清朝旧地。

  神武卫在清朝旧地的行动既迅疾如风,又神出鬼没,一时出现在盛京北面,一时又出现在盛京以西,如无影之狐。

  其造成的杀伤,那也是相当的恐怖。

  像神武卫这种特种作战部队中的特种作战部队,面对清朝旧地本就不坚固的城池,利用钩爪等特种作战装备,很容易就能潜入城中。

  甚至于说,神武卫还能通过高明的化妆术,偷偷潜入城中。

  神武卫一旦进城,捣毁的都是中枢要害,或是点燃府库,或是斩首大官,或是屠灭大贵族,无论哪一样,都足以致命。

  一时间,清朝旧地人心惶惶。

  三千神武卫就像一群心肠冷酷的幽灵,飘荡在广袤的清朝旧地,举着死神镰刀,肆意收割生命,散播恐惧。

  “快,上报燕京!”

  等到周边城池陆续遭难,盛京留守官吏再也撑不住,向燕京朝廷求助。

  自清朝迁都燕京之后,盛京留守官吏基本上都是不得志之人,或是不被多尔衮信任之人,说是留守,其实就是被边缘化。

  就算如此,盛京之地位依然不可动摇。

  不为别的,只因盛京生活着满清八旗遗老,他们虽然不再介入具体的朝务,但每一位老头子都是跺一跺脚,清朝就要抖三抖的人物。

  由此可以想见,接到盛京急报,满清朝廷会有何反应了。

  山海关陷落已经在朝廷引发波澜,盛京的求救信犹如火上浇油,将原本因山海关陷落而引发的对多尔衮的不满,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朝局震荡。

  这一次反对多尔衮的浪潮中,不乏重量级权臣。维护顺治帝正统的保皇一派更是借机发难,矛头直指如日中天的多尔衮。

  一时间,风头最盛的多尔衮竟成为众矢之的。

  更加糟糕的是,多尔衮不仅本人率部亲征,其亲信大臣像阿济格等人,也都随军出征,不在朝中。

  面对越发激烈的指责,竟无一位重量级大臣站出来为多尔衮说话。即便真是多尔衮的亲信,此时也选择了自保为上,没做出头鸟。

  历史上对多尔衮的清算,似乎有提前上演之架势。

  好在顺治帝到底还年幼,尚不到亲政之年,因而无意真的就此铲除多尔衮一派。就算如此,略失惩戒也是必要的。

  朝廷下令,出征大军立即停止南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6页  当前第9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2/1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网游之全球在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