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与权臣为邻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雾十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04 KB   上传时间:2018-01-23 16:13:12

  好比谁都敢参的彦御史彦升, 这一次也是不堕其名,迎难而上的在女皇初登基的时候, 就把女皇的堂兄聂想京及其一家给参了。参聂想京狎妓冶游、不敬太上皇,参聂父聂母纵子恶行、无法无天, 身为皇亲国戚更应该以身作则, 而不是打着女皇的旗号给女皇丢脸。

  当不少人乍然听到这个消息时, 都觉得彦升怕不是疯了,又或者是这个御史当腻了, 不想干了。

  “是不是参谢介参的昏了头?觉得什么外戚都可以得罪?”有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他们觉得,谢介虽看不顺眼彦升,与彦升处处针锋相对,却根本不屑使用什么腌臜手段,没能让彦升明白, 当一个有权有势的外戚想要搞死你的时候,他可以有一千种、一万种的办法。

  谢介不屑去做,可不代表了聂家也不会做。

  女皇和太上皇也截然不同。太上皇就是个和气的胖子,继承了闻家皇帝出了名的好脾气,惯爱和稀泥, 参了谢介, 他既不会责骂谢介,也不会杖打御史;女皇就不同了,一看就是个手段狠辣的强硬派, 这种时候你跳出来参她的家人,和直接打她的脸又有什么区别?哪怕再不懂政治,至少也该知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吧?

  总而言之,彦升完蛋了,本以为他会成为唯一能与房朝辞争锋对抗的人物,没想到这么快就得意忘形而陨落。时也命也。

  然后,这么想的人,就都被女皇亲自打了脸。

  性别歧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性别的呆板印象,好比觉得让女性执政,这个女领导就必然会小气、记仇又易怒,像老道姑一样不讲道理。

  女皇为什么要惩罚彦升?就因为聂想京是她堂兄?

  先不说女皇早就想收拾她小叔那一家子不懂得安分的极品亲戚,单说女皇的性格,就不是听不进去劝告的。不管是好言相劝,还是诤言上告,女皇什么时候真因为一时之言,而与朝臣计较过?她在当太后垂帘时就已经不知道受了多少夹枪带棒的鸟气,那些说闲话的人不还活的好好的吗?

  女皇针对的从始至终只有蛮人,和不愿意与蛮人开战的主和派,对于其他事情……她根本就懒得去搭理。

  说得对的就改,不对的就不听。这个道理是有多难理解?

  文帝曾对妻子说过:“当我因为自己的失败过错被指出后迁怒他人的时候,才是我真正失败的时候。”

  女皇一直记到今天。

  所有经历过文帝时期的朝臣,如今还没有什么感觉,毕竟女皇才登基一天,连昭告天下都十分低调,但很快他们就会意识到,如今的朝廷又好像回到了他们最熟悉的模式,文帝时期的模式。

  也因此,当还在聂家张灯结彩,准备大宴宾客的聂家小叔,觉得儿子被抓起来也肯定很快就会被恭恭敬敬放回来,他们有女皇撑腰的下一刻,他们就赢来了全家还没有享受到加爵就又被削了爵的残酷现实。女皇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亲戚又怎么样?看见安静如花的闻家宗室了吗?那就是你们的榜样,达不到的,就老老实实的给我继续去当平民百姓!

  一人得道,鸡犬还是鸡犬,没道理可以理直气壮的跟着一起飞升。

  这回轮到女皇的爹被生生气晕过去了,她娘倒是挺开心,因为聂夫人早就看不顺眼在她家混吃混喝还到处打着她女儿的旗号招摇撞骗的小叔一家了。

  至于女皇一直担忧着的有心疾的老祖母,她短时间内都不可能见到这些会给她添堵的人了。

  老太太年纪大了,本身就有点糊涂,吃了下顿忘上顿的,随便和她糊弄的说一句小叔一家被女皇恩赐外调到外地当大官了,这事也就了了。老年痴呆的老太太十天都未必能想起一回,她还有这么一个不省心的儿子和孙子。

  聂想京在专门囚禁宗室的监狱里听到这一切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不明白他堂妹为何能这么狠。

  女皇只给狱中的堂兄送去一道口谕:“我忍你数十年的帐,今日一笔勾销。”

  感情是需要经营的,哪怕是家人,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一直忍让,当你的得寸进尺超越对方能够承载的那个极限时,不回踩,就是亲情最高的体现。

  朝中因为女皇连对自己家人都这么狠的雷厉风行,而一时间风声鹤唳,再不敢多一个人出来瞎比比。

  这一笔其实和太祖当年的上位史是有一些相似的,当有功之臣开始变得利欲熏心的时候,太祖用自己的子嗣后代当做杀鸡儆猴的手段,轻松让所有大臣明白了一个道理——从龙之功?深得圣心?朕连自己家人都可以这么狠,你们又算什么?想要贪婪伸手前,不如先好好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我的家人重要吧!

  谢介听到女皇这果决的一笔笔决策时,突然诗兴大发,教二爷吟诵:“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二爷金子做的鸟架上蹦跳,十足十的谄媚小人:“塌了!塌了!塌了!”

  房朝辞在一边纠正谢介:“是楼还没起呢,就已经塌了。”

  “哦哦,也对。”谢介虚心受教,又转头教因为要检查身体而暂时不用回宫的小太子和齐国公主,“和聂家的外祖母一家可以接触,和那脑子拎不清的就不要废话了,知道吗?”

  “知道啦。”两个孩子齐声回答。他们长这么大,也就见过被母亲诏进宫的外祖母和舅父,堂舅什么的根本都不知道有这样的存在。这已经说明了他们母亲的态度,两个孩子都是人精,早早就无师自通了人情世故。

  谢介俯身递给梦梦一把漂亮的宝石,让她拿去当弹珠玩。

  等两个孩子相携着走了,谢介才对房朝辞道:“若我表哥还在,梦梦和念儿又怎么需要如此早的长大。”在谢介看来,童年就该无忧无虑,他宁可他的侄子侄女傻的冒泡,也不想他们这么早熟。孩子的早熟,往往意味着大人的不够尽责。

  房朝辞没说话,只是搂过谢介单薄的肩膀,亲了亲他的鬓角。这不是谢介的错,而是时代等不及他们慢慢长大。

  忽而,门外有人来报,有人带着房朝辞的印信求见。

  房朝辞笑了:“聂想京一倒,我就猜他要回来了。”

  “谁?”

  “我‘娘’。”

  来求见的是个半大小子,穿着葛布粗衫,十分的不起眼。但却是房朝辞手中有易容锁骨之能的高精尖人才,代号九术。九术能把房朝辞的娘模仿到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的地步,当然,也能模仿别人,不过需要时间去学习和琢磨。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房朝辞汇报他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谢介没有吭声,一直在好奇的打量九术,他一直以为房朝辞的假娘怎么着也应该是个妹子,没想到竟然是个女装大佬。

  厉害了。

  “我有违大人重托,没能查到聂想京背后之人。”

  很显然以聂想京的那个脑子,他是想不到要绑架房夫人来威胁房朝辞和谢介这种事情的,哪怕能想到,也做不到如此缜密,计划周详。必然是有人在背后给他出谋划策,房朝辞想要找到的正是这个人。

  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对方太过小心,这一次竟然连九术出手,都没有摸到对方的尾巴。

  房朝辞摇摇头:“这不怪你,先下去好好休息吧,你一路也辛苦了。”

  “说起来,你娘呢?”谢介等九术走了,才想起来问房朝辞。谢介知道房朝辞的娘被他娘截胡了,但也就只知道这些,对于接下来的事情是全然没有头绪的。

  “我托殿下把她安置到了更加安全的地方。”房朝辞暂时根本不放心让他娘来江左。

  他娘的脑子总是忽然清醒,忽然发疯,在江左这种必然会暴露在所有人眼前的场合,很容易就被人针对利用,在一切情况转好之前,房朝辞是断然不会让他娘过早的暴露在人前的。

  谢介理解的点点头。

  “小四和六郎还没有回来?”房朝辞道。

  谢介摇摇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说是返回茶树城一探究竟,却至今还没有回信。我也派了人去追他们解释误会,但是不管是他们,还是去追他们的人,都没了消息。”

  谢介已经开始有些担心了。

  “我会想办法的。”房朝辞拍了拍谢介的手,帮助他冷静下来。

  随后没过几日,在临近年关、大家都觉得今年不可能再发生大事,女皇登基就是年度新闻的时候,蓄力已旧的邵老爷子终于发了大招。

  再一次接过宰执之印的邵老爷子,把他早就已经写好的上书,递到了御前。

  通篇没有一句废话,全部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开战。他先是追忆了一下他与太祖的峥嵘岁月,随后又着重描写了一下蛮族的嚣张挑衅,以及雍畿的旧日梦华。最后的最后,是文帝决定御驾亲征前于三军前振聋发聩的三问,我大启英魂何在?我大启骨气何在?我大启国威何在? !

  和平外交是强者仁慈的体现,不应该是弱者无能的遮掩。

  连国都都丢了,被蛮族一个起源于黑水流域的夜郎小国欺负如斯,还好意思谈什么天朝上国?大国气度?哪里来的脸?

  大概是好日子过的太多了,让大部分朝臣都忘记了,邵老爷子也曾言语犀利过,也曾怼的前朝没一个人敢站出来再与他理论。他和他否则守成的儿子邵执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比起老狐狸的比喻,邵老爷子更像是一头半眯着眼的老虎,他一般不爱和蝼蚁计较,可一旦出山,必然是猛扑之势,绝不留情。

  用大长公主的话来说就是:“老爷子好歹也是跟着太祖造过反的人物。”

  他既有谋士的城府,也有将士的血性。他们最早的起义,就来源于那一股不愿意再被压迫的狠,可想而知大启偏居一隅的这几年把邵老爷子都憋屈成了什么样了。

  太特么的操蛋了。

  打!往死里打!不教会那些蛮人叫爸爸,他邵字就倒过来写!

  谢介都被邵老爷子这种要么憋着,要么必然搞个大事情的性格给吓到了,他当年到底是有怎么样的勇气骂对方是个老骗子的:“咱爷一直这么凶残的吗?”

  “什么爷,那是老师。”房朝辞表示辈分关系很重要。

  谢介如果和房朝辞成婚,那房朝辞的老师也确实是谢介的老师了,谢介便点点头,认下了这个称呼,再次开口:“咱老师一直这么凶残的吗?”

  朝中谁反对就撤谁的职,根本不留情面。大启什么都不多,就官多,没有正式职位干的候补官员一大堆,都在眼巴巴的等着上头倒台,自己好上位。缺了谁,朝廷都能运转的很好。甚至因为换上的都是主站派的听话后生,办事效率都高了不少。谢介总觉得这招有点眼熟,他小舅就用过吧?没想到是和邵老爷子请来支的招。

  “你知道我们当年商量攻城是怎么商量出来的吗?”大长公主曾有幸随太祖上过前朝的战场,闲来无事与儿子八卦。

  “怎么?”

  “太祖说:打打打!谁不打谁孙子!然后身为军师的邵老说……”

  “说?”

  “你特么别光说不练啊,把我的刀拿来!”

  谢介:“……”总觉得这个谋士的画风和他脑补的不太一样啊。那种羽扇纶巾、决胜千里之外的从容淡定呢?一个比一个冲动,太祖的队伍当年到底是怎么赢的?不对,应该是这都能赢,前朝是有多菜?

  “所以,我们终于要和蛮人开战了吗?”谢介摩拳擦掌。

  大长公主看了眼窗外灰蓝色的天空:“能直接与蛮人开战自然最好。”言下之意就是,他们未必能如此轻松的得偿所愿。

  作者有话要说: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个出自清朝的《桃花扇》

第109章 第一百零九份产业:

  由于主战派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而不得不潜下去的主和派,终于到了不能再忍让的地步。

  而给了他们跳出来契机的, 是契国的内乱终于见了分晓。

  燕王输了。

  听到这个消息时,谢介整个人都是懵的, 燕王怎么会输呢?

  “他回去的太晚了,以及他的身体还受着伤, 记得吗?能赶回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房朝辞对谢介冷静的分析客观事实, 个人意志并不会改变历史。这就是之前派人来刺杀燕王的好处了, 不管成功与否,那边都能得到好处。

  大长公主在谢介朝她看来时, 不需要谢介开口问,她就知道她儿子要问什么:“上辈子的结果比这个更惨。”

  上辈子燕王直接就死在了叛徒手里。

  “不过,那个北夏公主也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的。”大长公主补充了一句,“她勾结蛮人,不是为了效仿你嫂子垂帘听政, 而是她和蛮人一个王爷有染,在没结婚前两人就勾搭在一起了。她以为她是为了爱情,但结果却是被蛮人囚禁,不仅失去了契国,也失去北夏。她肚子里怀的是那个蛮人王爷的孩子, 可那王爷根本不在乎这孩子的死活。”

  这是上辈子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这辈子暂时只进行到了北夏公主在蛮人的帮助下,吃下了契国的都城及其大部分领土。

  燕王没有死去,也没有被抓住, 他侥幸逃脱,率部前往了西边,如大启一般,在西边保皇派将领的拱卫之下,燕王于异地登基,成立了被大启称之为西契的政权,与盘踞在东北边的东契成为了不死不休的敌人。

  主和派可不管燕王是怎么输的,只抓住这个“连不可一世、凶名在外的燕王都输了”的机会,勉强组织起了反扑。

  大启是赢不了的。

  这是主和派唯一也是最强有力的辩词。

  这个时候北伐,无异于自取其辱,损兵折将还是小事,若再一次给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百姓带来家破人亡的战火,谁来负责?

  “不打就能安全了吗?”谢介都要被这种苟且偷生的神经病逻辑气死了。

  蛮人一看就野心不小,你不去打它,它也会来打你的。给蛮人准备好的时间,那才是真正的敌强我弱,蛮人马肥兵壮,大启却早已经失去了血腥,真到了这一步,大启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百姓只会更苦!这些主和派的脑子都被吃掉了吗?

  大长公主揉了揉儿子的头,没想到他能看的这么远,上辈子可不就这样一个情况?被这些人一拖再拖,情况急剧恶化,大启才彻底被打的爬不起来了。

  在还有救的时候就该果决的组织起反抗,大长公主这辈子绝对不会让大启再一次重蹈覆辙!

  然后,抱拙书院的山长李老也终于出了手。

  李山长是与莫寻书院的陈山长齐名的当世大儒,曾经百般看不上房朝辞的张独,就曾是这位李山长的学生,也是这位李山长在邵老的宴会上,把醉芙蓉赠给了彦升。

  “我就知道他也不是什么好鸟!”谢介气的就差撸袖子去上门找茬了,“和张独那一家子就是一丘之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1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与权臣为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